酒 事 片 断

童心依旧

<p class="ql-block">  读小学时就囫囵吞枣般的看完了《水浒》,对那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刀砍人的梁山好汉们仰慕得不得了。 </p><p class="ql-block"> 当知青时,常见山里汉子们往公社供销社柜台前一站,一仰脖子,一碗包谷烧便见了底,那叫“柜台酒”。更常见的是十几条汉子聚在一起,一声狂野的“搞”字后,十几只装着包谷烧的大碗便“咣”地一下碰到了一起,那酒便顺着脖子滴在褴褛的衣衫和古铜色的胸脯上,且一干就是好几碗,那把酒临风的潇洒、那原始的野性、男人的狂放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酒,绝对是男人的游戏。如果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就会有三个男人一餐酒。烟是和气草,酒为兴奋剂,几个男人凑在一起,无酒便无神,哪怕是面对山珍海味。</p><p class="ql-block"> 喝酒时的男人都是最来神的,都会从“轻言细语”喝到“豪言壮语”再喝到“不言不语”或“胡言乱语”,不醉不休,一醉方休!</p><p class="ql-block"> 喝酒至烂醉是最惨的,想当年,我们知青场每逢喝酒便会有一些被包谷烧“烧”得晕头转向之人,而处置这伙醉酒者的最佳方案也应运而生——把醉酒人四仰入叉地扔到门前晒谷坪上的牛草堆上去,待小风一吹,醉者自会酒意渐消,摇摇晃晃地回到寝室,一副“老子现在又是一条好汉”的模样,比喝“海王金樽”强多了! </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读书之道,而喝万杯酒,行万里路亦是人生之一大乐事。前几年,到东北参加教育考察,发现东北爷们大都豪爽、善饮。究其因,一是东北天寒地冻,酒能怯风御寒;二是东北粮食酒特好喝,不像我们湘西湘泉系列的酒鬼酒湘泉酒刚烈,既能使人飘飘欲仙,又能让人不昏昏沉沉;三是东北人特能劝酒,什么“酒是粮食精,越喝越精神”,“酒是宝中宝,男人少不了”、“酒是人参汤,越喝越健康”,一套一套的,让你觉得不喝酒甚至不喝醉便枉为男人,便对不起东北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东北人善饮而风趣,当你夸他海量时,会很“谦虚”地告诉你“一般一般,世界第三”。那次我们到东北一所中学考察,校长安排我们到邻近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游,为了给我们助兴,特意派了一位善饮的政教主任携酒前往,好在我们几个都还有点酒量,喝得似醉非醉,恰到好处,倒是把陪同者灌得晕晕乎乎的。校长闻讯,即在县城一酒楼摆下酒宴要为我们“洗尘”。明知是“鸿门宴”却又无法推脱,我们只好又硬着头皮喝了一餐,不料那东北名酒“黑土地”倒真是“醒酒汤”,让我们越喝越精神,醉意全消,也算是一趣。 </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饮酒乃人生一大乐事,那么喝出中国,走向世界更是一大快事也!前几年,曾到越南、朝鲜等国一游,下车伊始便是品酒,可每每大失所望,因所尝之酒皆清淡无味。后有幸游到“伏特加之乡”俄罗斯,酒友们便大为兴奋,认为可以领略一番世界名牌烈酒伏特加的味道了,谁知当时执政的普京同志为避免酗酒减少酒鬼居然将伏特加度数控制于40度左右,喝起来不浓不淡,寡然无味。我等大怒,决定一口一杯以示不满,不料一杯下肚,便有俄罗斯大嫂前来劝吾等稍安勿躁少饮勿醉。几个人仰天长叹,这样的酒也能醉人么?于是,便十分怀念起故乡的湘泉酒、酒鬼酒了。</p><p class="ql-block"> 酒壮英雄胆,饮酒能御寒气亦能抒豪情。俄罗斯的八月还凉飕飕的,同行的一老兄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只穿短袖衬衫便奔到了海参崴,想买件厚衬衫吧又嫌太贵,于是,便每日喝几两酒咬牙硬挺,昂首挺胸地与我们游走于大街小巷,很快便成街头一景,常有身着皮夹克之俄罗斯大汉拍其背赞曰“哈拉哨”,使老兄民族自豪感顿生,“你看我好雄,老外都不得不佩服我啊!”</p><p class="ql-block"> 未能开怀畅饮已经很久了,但挺怀念那快意饮酒的日子。没酒的日子淡而无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为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