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五国88天自由行之 智利22天行 二.智利•神密的"地球的肚脐"复活节岛

王贝贝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我何时听到复活节岛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大英博物馆见到一尊摩艾石像,已令人震惊!隨着到南美洲五国自由行的计划准备,复活节岛游已列入最重要的旅游目标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在4个月前通过智利官网预定3复活节岛往返机票,4000多元/人,没想到临近复活节票节已涨到近1万元。</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2日,我们一行3人开始了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五国88天自由行。</p><p class="ql-block">之前已在美篇中介绍了巴西18天行、阿根廷16天行的游记。</p><p class="ql-block">今天智利复活节岛游的梦想终于实现了。</p><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 Easter Island )是全世界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因岛上数百尊充满神秘的石像而闻名于世,因而也被称作“神秘之岛”。当地称“拉帕努伊岛”,意即“石像的故乡”,这里是考古学家的乐园,充斥着神秘诡异、难以理解的文化线索,这样的孤岛最初怎么会有人烟,以及岛上887多座神秘巨型石像的来源,都是困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千百年的问题,也因此吸引了全球游客来这里展开探险之旅。</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12日(周二)</p><p class="ql-block">下午15:40我们乘机从智利最南端的蓬塔阿纳雷斯往北飞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程3090公里4小时20分,取到行李已快晚8点。</p><p class="ql-block">明早6:40飞往复活节岛,只能再次夜宿机场,找到一条长凳曲身而睡,居然一觉睡到早上3点多,应该是累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机场,时已接近圣诞节,机场内已是节日气氛浓浓。</p> <p class="ql-block">12月13日(周三)</p><p class="ql-block">凌晨4点办理好登记手续,6:40乘智利国航(LAN)的波音B787一9飞机(大约290客座),向西飞向浩瀚的南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距圣地亚哥3700公里,飞行近5小时30分,终于踏上这神奇美丽的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塔维里国际机场(西班牙语: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Mataveri;英语:Mataveri International Airport。三字代码(IATA):IPC,四字代码(ICAO):SCIP)又称复活节岛机场,是一座位于智利复活节岛首府汉加洛的机场,马塔维里国际机场拥有超过3300米跑道的机场,机场建造在岛屿上,距离其它机场,最近的也有2603公里,被认为是最偏远的机场。马塔维里机场是复活节岛上的机场,也是游客进出该岛的主要途径。</p><p class="ql-block">马塔维里机场最初被美国作为空军基地使用。1967年,定期航班开始往返于圣地亚哥和复活节岛之间。1984年,机场跑道被大幅加长,以便允许大型宽体客机降落,促进了岛上的旅游业。由于其地理位置,马塔维里机场还曾被美国航空航天局作为航天飞机的紧急降落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最早的居民称之为"拉伯努伊岛"(Rapa Nui)或"赫布亚岛"(Te Pito te Henua,意即"世界之脐")。最早登上该岛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为该岛取名"帕赛兰"(Paaseiland),意即"复活岛",以纪念他们到达的日子。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岛上居民混杂,以波利尼西亚裔为主,几乎全居住在有屏障的西海岸的安加罗阿(Hanga Roa)村庄中,本地人口5000(有报导为7750人)多人。</p><p class="ql-block">荷兰人上这个小岛时,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但有许多巨大的石像竖在那里,戴维斯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把这个岛称为“悲惨与奇怪的土地”。</p><p class="ql-block">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开始到岛上抓拉帕努伊人当奴隶。起初还只是偶尔为之,1862年,秘鲁海盗乘八艘船只而来,抓走了一千多名拉帕努伊人,男性拉帕努伊人几乎被一网打尽,这些人被运到秘鲁,卖给了当地奴隶主。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秘鲁政府不得不命令奴隶贩子将这些拉帕努伊人放回,但这批拉帕努伊人已死得只剩下100人左右了,在返回复活节岛的途中,又染上了天花,在旅途中纷纷病死,只有15人回到家乡。这15人也把天花带到了复活节岛。传说中的创始酋长霍图.玛图阿( Hotu Matu a )的最后一批后裔死去了,所有的酋长、祭司也都死去了。岛上居民只剩下了数百人。第二年法国传教士踏上复活节岛,轻而易举地就把灾难中的拉帕努伊人都改造成了基督徒,同时也彻底地消灭了岛上的文化。他们下令烧毁所有刻有朗格朗格的木板。幸存的25块朗格朗格板是拉帕努伊人偷偷藏下来的。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p><p class="ql-block">西班牙驻秘鲁总督派出的一支远征队于1770年再次发现该岛。他们估计岛上居民约3,000人。在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上校于1774年到达该岛之前,看来岛上已发生了一场内战。英国人发现了惨遭杀戮、贫困不堪的玻里尼西亚居民,男人只有600~700人,女人不足30人。他们还看到巨大石像不再是崇拜对象,多数已被推倒。1786年法国航海家拉佩鲁兹伯爵(Jean-Francois de Galaup,Count de La Perouse)到达该岛,发现岛上有约2,000人,他企图引入家畜,未成功。自1792年以後,一些帆船,包括捕鲸船,访问该岛。至1860年,人口为3,000人左右。1862年来自秘鲁的奴隶贩子曾在岛上大肆掳掠,後天花流行,人口至1877年减至111人。19世纪末人口再度增加。1864年法国天主教司铎耶乌劳德(Eugene Eyraud)来到此岛,为在岛上第一个定居的外国人;至1868年,居民信奉基督教。1870年来自塔西提岛的移民开始养羊。1888年该岛并入智利版图,智利几乎租赁了全部土地以养羊。1954年智利海军当局接管养羊的牧场。1965年智利政府指派一位文职总督,岛民成为智利正式公民。仅30年间,复活岛民完全适应了大陆的文化标准,但并未忘记尊重他们自己的祖先及祖先们的工艺和习俗。每年2月,男女老少均参加竞技活动,重温该岛以往的艺术及习俗,包括:雕刻、敲击、编芦苇船,以及传统的歌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7度和西经109°交会点附复活节岛石像近,面积约117平方公里,现属智利共和国的瓦尔帕莱索地区。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公里,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复活节岛是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离有人定居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2,075 公里距离。该岛形状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p><p class="ql-block">岛上耸立多座火山丘,最高点海拔601米。地面崎岖不平,覆盖深厚凝灰岩。岛上的地貌大多是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岛上的海滩上多是岩石,悬崖峭壁遍地都是,海湾上没有人看守。岛上只有三个海滩,沙子非常干净。</p> <p class="ql-block">12月13日(周三)</p><p class="ql-block">下机就在机场出口处买了入岛公园门票80美元/人,到了镇里找到穷游网推荐的旅行社订了两个半天,1个整天的岛上旅游,计500元/人。</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拉帕努伊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Rapa Nui)基本覆盖了安加罗阿镇以外的岛上所有景点,包括摩艾石像及其他历史遗迹、海滩、火山等。现在参观大部分景点需要出示国家公园门票,不允许一天之内多次出入同一个景点,前往Ahu Tongariki看日出不做限制。</p><p class="ql-block">门票:外国旅行者80美元/人(或54000比索/人),外国儿童40美元/人(或27000比索/人),本地旅行者20000比索/人,本地儿童10000比索/人;有效期10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预定的民宿就是在安加罗阿镇,平房带花园,简单朴实,环境很美很安静,已经住了几个外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酒店是含早餐的,面包、培根和饮料,简单的西式。</p><p class="ql-block">老板娘的小姑娘很懂事,帮妈妈放上餐具,端上早餐。</p><p class="ql-block">想到国内的很多家庭的子女教育和生活等令父母亲爷爷奶奶们操碎了心。</p> <p class="ql-block">12月13日</p><p class="ql-block">午餐休息后3点,旅行社车接开始了第一个半日游。</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游是一位精干又时尚的当地女导游,看上去有50多岁,身体超好,一口流利的英语,她的母语西班牙语自然不在话下,3天(实际上是两个半天十壹个整天)的复活岛游她带我们跑遍了几乎所有景点。</p> <p class="ql-block">Puna Pau </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个古老的火山口,里面生产红色的火山渣 Scoria .这些火山渣,专门用来制作摩艾帽,就是帽子工坊,要检票。散落一地的红色帽子。部分石像的头顶会加上一块“普卡奥( Pukao ),普卡奥是一种圆柱形雕塑,是用非常轻的红色火山岩制作而成。复活节岛上只有这个地方全部是这种火山岩。</p><p class="ql-block">石帽与石像不是一体的,是另外雕刻之后戴上去的。普卡奥的存在意义一直不明,有人认为是象征权力的头饰或当地土著的发型,帽子上刻有花纹。</p><p class="ql-block">这里同时是眺望小镇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吉维石像群</p><p class="ql-block">Ahu Akivi是复活节岛上最神秘莫测的一组摩艾石像群。岛上的其他石像大多立于海边,背朝大海,以守护部族村落;而Ahu Akivi却是唯一一组置于内陆、面朝海洋的石像群。石像群共有七尊,彼此十分相似,均高约4米,大约是在同一时间雕刻、竖立起来的。1960年至1961年美国考古学家Willian Mulloy和智利考古学家Gonzalo Figueroa完成了对这组摩艾石像的修复工作。据考古学家推测,原本石像前方应该有一个原始村落,可惜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这组石像的另一个神奇之处在于,每年南半球春分(9月21日)和秋分(3月21日)日出时,太阳运行的轨迹与石像的位置相吻合,这或许反映了农耕时期季节更替对岛民生活的重要影响。除此之外,众学者围绕这组雕像还提出了许多假说,比如根据当地的神话故事,将它们解读为在国王Hotu Matu'a指派下发现该岛的七名探险者。</p> <p class="ql-block">塔海石像</p><p class="ql-block"> Ahu Tahai 是距离城镇最近的一处景点,沿着海岸远远的就可以看到。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日落,在大眼睛底下仰望它总是有种被震慑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里地势开阔,摩艾立在高处很是壮观,再加上从安加罗阿镇走过来也不过15分钟,就成了最著名也是游客最多的一出摩艾。虽然就在小镇旁边,这片区域却非常狂野。游客散布在草地上,不远处的海面波涛汹涌,仿佛一个大浪就能席卷过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ey火星人</p><p class="ql-block">Tahai是安加罗阿小镇附近最大的考古遗迹,由三个经过修复的石像台组成,分别是Ahu Vai Uri、Ahu Tahai和Ahu Ko Te Riku。其中Ahu Vai Uri立有五尊摩艾石像;Ahu Tahai的石像风化腐蚀相当严重;而Ahu Ko Te Riku则是唯一一座有眼睛的石像,被戏称为“大眼睛”,是根据1978年在Anakena海滩发现的石像眼睛而制作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12月13日下午</p><p class="ql-block">Puna Pau火山口、阿吉维石像群、塔海石像等景点游览后回到酒店,已经下午6点了。</p><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步行到距安加罗阿小镇10几分钟的海边,沿途充满热带亚热帶风光,路旁是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披着青绿色大叶的巴蕉林,挂果的木瓜树等不知名的树木,灌木群般的木槿花,一蔟蔟红的黄的花朵大而艳丽,我们熟悉的紫色叶子花,还是树冠达数十米的洋金花。砖木结构的彩色墙体和三角形的草屋顶简单原始而美丽,魅力无穷。</p><p class="ql-block">海边码头一带有酒巴、游船、潜水等设施为游各提供服务。一老外见我的像机(佳能5D2),告诉此地拍日落最佳,一看日头,起码还有一个半小时,肚子已经闹革命,找吃的去。</p> <p class="ql-block">智利复活节岛一安加罗阿小镇</p><p class="ql-block">安加罗阿是复活节岛的州府、港口和主要城镇,位于复活节岛西南侧。镇上有许多酒店,接待世界各地的旅行者。</p><p class="ql-block">该岛最早的居民称之为"拉伯努伊岛"或"赫布亚岛"意即"世界之脐"。最早登上该岛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为该岛取名"帕赛兰"意即"复活岛",以纪念他们到达的日子。岛上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称这个小岛是"世界的中心"。现在岛上居民混杂,以波利尼西亚裔为主,几乎全居住在有屏障的西岸的安加罗阿镇。</p><p class="ql-block">这是复活节岛唯一居住地方。岛上所有必需品都在这里。以上是小镇的海岸风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海边返回到镇上,途中当地烤肉,有猪肉和鸡肉,猪肉40元一大串,足有半公斤。生意来了,老板不停地的翻动,买烤鸡的丰满美女很高兴与我们合影。</p><p class="ql-block">路旁的男女,个个体壮肥美,莫言笔下的丰乳肥臀在此只能是次品了。</p><p class="ql-block">晩餐,大块烤肉香嫩,喝杯可乐,此生活有点赛神仙。</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人热情好客,友善礼貌,每迎来宾都献上串串花环。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男人颈套花环、裸露上身,女人头戴花饰、下穿羽裙,跳起优美的羽裙舞。这种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游活动的“保留节目”。</p> <p class="ql-block">12月14日(星期四)</p><p class="ql-block">早上9点半,旅行社车接我们继续复活节岛摩艾石雕的参观。</p><p class="ql-block">呈三角形的117平方公里的岛上散落着887个石雕,东南西北海边有,岛内也有,石雕的作者是谁?什么年代雕的?雕像的目的是什么?岛上的居民谁也说不清楚,原土著者也全死了,上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考古学者前扑后继在岛上探索研究,提出了多样说法,毕竞没有一种公认的说法,那就让我们去看看这神密的摩艾吧!</p> <p class="ql-block">Ahu Vaihu 由八座 Moai 摩艾石像组成</p><p class="ql-block">面朝地倒下的石像,红帽子洒落了一地。洒落在地上的红帽子 pukao ,其实不少当初是跌落大海了的,1986年他们才被打捞上来。从外貌上来看,靠近海边的那些都比较新,花纹也还比较明显;靠近石像身体的那三个,被风化的很厉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经也是一组摩艾地标,但随着鸟人文化的兴起,摩艾崇拜被摒弃,大量摩艾被推倒。而 Ahu Vaihu 这里,就是最大型的摩艾灾难现场。八座摩艾被推向海里,帽子也滚了出去。对于几百年前的原始岛民来说,神明崇拜也是有现实意义和寄托的,那就是改善自身生活,祈求风调雨顺。但在远离大陆的复活节岛上,永远是风云莫测,而岛民最大的心愿一一离开这座小岛,却一直没能实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胡汤加里基是复活节岛上石像最多的区域了 (Tongariki),这是岛上最壮观、最出名、最具代表性的石像群。这里的15尊石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每一个都是唯一的,或许正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原住民的形象特征。除了规模上的优势,位于复活节岛东部的 Ahu Tongariki 还是观看日出和星空的最佳地点,没有之一。当晨光穿过石像间的缝隙,把它们的影子投向远方,这一刻的震撼难以言状,必须身临其境才能感受。</p> <p class="ql-block">检票口</p> <p class="ql-block">在这组石像的入口处,还有一座单独的摩艾石像,被当地人戏称为“旅行者”(el Moai Viajero)。1960年智利9.5级地震引发海啸,Ahu Tongariki在海啸中损毁严重。日本政府和企业为修复工作提供了资金和装备援助,为了表示感谢,智利政府于1982年将这座修复完成的石像送往东京和大阪的工业展览会展出。正因为他曾经远赴重洋,故得名“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著名的15尊摩艾像,雕像高约10~20米,重数十吨,长脸,表情严肃,长耳,长像相似,中间有一人头带红帽,不知是什么地位的,面背大海,几百年站立,风吹日晒,个个仍神态自若,保存相当完好。</p> <p class="ql-block">阿胡—通伽利基( Ahu Tongariki )</p><p class="ql-block">这是复活节岛上最大的一处阿胡,整体长98米,宽为6米,高4米。周围用了很多小圆石铺在地面将高台包围着。</p><p class="ql-block">15尊整齐排列的摩艾凝望着天空,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也不相同,高矮胖瘦的体态在这群里面都可以看到,每一个都是唯一。</p><p class="ql-block">其中最高的一尊14米,最矮的也有5.4米,平均每尊的重量达到了40吨</p><p class="ql-block">身后,是一望无际蔚蓝色的大海,左侧是岛上三大火山之一的波伊克火山( Poike Crater )基座部分,悬崖陡峭的连着礁石延伸入海里,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岛上最壮观的一组摩艾石像群,被认为雕刻于石像建造鼎盛时期。15尊石像在220米长的石台上站成一排,高矮胖瘦各有不同,其中戴帽子的石像最高有14米,生动呈现了岛上原始居民的面貌特征。在Ahu Tongariki不远处,可以看到7个由红色火山灰制成的帽子(Pukaos),损坏严重,现在已无法放置在石像上。一尊石像躺在地上,据推测是在运送过程中被摔坏,从而不能立在祭台之上。参观Ahu Tongariki的最佳时间是在南半球的夏至和秋分之间,即从12月21日到3月21日。在此期间,太阳从15尊石像背后缓缓升起,是欣赏日出的理想去处。在一年之中的其他时间,旅行者也可以前往Ahu Tongariki欣赏美轮美奂的落日,看着太阳一点点沉下地平线,勾勒出15尊石像美丽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行车,导游兼司机、游客共11人。</p> <p class="ql-block">拉诺·拉拉库采石场</p><p class="ql-block">是复活节岛的有名象征和生产巨人石像(moai)的工厂。巨大的雕像散乱在火山内侧及外侧的斜坡上,还有很多被认为是处于不同制造过程中被废弃的石像。有的石料上凿痕犹在,连着山体岩石保持直立的姿势,有的躺倒在通向石砌平台的路上。</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巨人石像(moai)雕刻了一半,另一半埋在地下。石像的石料都是从这里的死火山釆集而来。600尊石像(实际统计达887尊),较大的有21米髙。死火山口有一个静谧的湖泊,还有360度的罗马式观景台可以欣赏四周风光。</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采石场主要石像点</p> <p class="ql-block">这些大石像在拉帕努伊语中被称为“Moai Aringa Ora”,意为“活着的祖先面孔”,一般简称“Moai”(摩艾)。波利尼西亚人认为,部落中重要的人在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对后世产生影响。巨型石像即是这种信仰的体现,当部落领袖或德高望重者去世时,人们会雕刻摩艾石像,以制作这种具有神力的石像保佑氏族后代。大约在16世纪至17世纪石像文化达到鼎盛,但大规模的石像制作随之也引发了资源紧缺危机,氏族间的矛盾加剧,岛民开始质疑石像的神力,纷纷推倒神像,石像文化最终被鸟人文化取而代之。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大多是在采石场Rano Raraku进行制作,再搬运竖立至祭台上。石像的高度从3米至10米不等,平均高度4.5米,因此在当时如何搬运如此巨大的石制雕像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这里现存大约887座完工或未完工的摩艾。而岛上近千座摩艾中,95%都是在这里雕刻完成并被送往岛上其他地点。所以这也是复活节参观的重中之重,平时人是很多的,而且检票很严(当天可以再免费进入一次),也是岛上为数不多的有大规模检票亭和工作人员的地方。一进园区可以看到两条岔路,左边的是去后山湖,右边的是去摩艾聚集区,赶时间的直接右转。 </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沉在复活节岛附近海域的石像,如果参加潜水游可看到此景。</p> <p class="ql-block">Rano Raraku是复活节岛最重要的景点之一,由于摩艾石像多在这里雕刻完成,然后再搬运至岛上各处,因此又被称为“采石场”(la Cantera)。在起伏的山坡之间散落着大约400尊石像,有的基本完整,有的残缺不全,还有的则是尚未完工便已遗弃,呈立、卧、倒等不同姿势。岛上最大的一尊摩艾石像正位于此,高达21米,重200吨。顺着观景小道往上走,后边小山坡上有一个观景台,从那里可以欣赏远处辽阔的太平洋</p> <p class="ql-block">拉诺拉拉裤采石场,据考证是复活节岛上众多石象的石料来源地,这里的山体被挖掘的非常的大,田野和山坡上还散落着许多没有完成的石像,这里也是考古学家们研究复活节岛上石像,来源的重要场所,很有考古研究意义。</p> <p class="ql-block">”世界的肚脐“石( Te Pito o te Henua )位于复活节岛西北部,其实确切的位置是在 Ahu T ….时间24小时。</p><p class="ql-block">地址 Ahu Akapu s / n Hanga Ro ..… </p> <p class="ql-block">世界的肚脐是复活节岛上一处很特别的地方,这里应该是一处古人生活遗址,一个个光滑椭圆的石球被圆形的石堆包围着,仿佛像一个人的肚脐,十分的神秘,被探险家们认为是世界的肚脐,十分值得来看看。</p><p class="ql-block">“世界的肚脐”是指天然形成的圆形石头,位于复活节岛西北部,确切的位置是在Ahu Te Pito Kura的旁边。石头由1大及4小的5块原石组成,是个很小的景点。不过它十分神奇,因为中间的大石头可以影响指南针的指向,并且传说抚摸它可以带来好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界的肚脐”是指天然行程的圆形石头,位于复活节岛西北部,确切的位置是在Ahu Te Pito Kura的旁边。石头由1大及4小的5块原石组成,是个很小的景点。不过它十分神奇,因为中间的大石头可以影响指南针的指向,并且传说抚摸它可以带来好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纳凯Anakena海滩</p><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最受欢迎的白沙滩之一,白沙椰影,海水碧蓝,与不远处的山坡、石像相互掩映,是享受日光浴、冲浪休闲的好去处。传说岛上的第一位国王Ariki Hotu Matu'a和他的随从就是从此登岸,并在这里生活定居。</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海滩是全岛非常富有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moai”巨人石像外,一片白色的沙滩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岛高点,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阿纳凯海滩入口处有雕塑和休闲酒吧,海滩边一棵棵高耸的椰树,都把这里装点出一副不太像是复活节岛样貌的景象 这是复活节岛上唯一的白沙滩,宝石蓝色海岸线瑰丽动人,是个度假天堂。</p><p class="ql-block">今日天气超好,蓝天碧海,温度适宜,很多当地的岛民和游客下海游泳戏水,沙呈金黄色,质地细腻,沙滩一直延伸至沙丘</p> <p class="ql-block">岛上最美丽的椰林海滨高处有7尊摩艾,仍面背大海,不敢目视海浴的俊男靓女的健壮性感迷人身材,放心游吧!我们为你们站岗。</p> <p class="ql-block">位于阿纳克纳沙滩的一组摩艾,单纯从摩艾的形态看,这是岛上最漂亮的一组。头上头饰的红色最鲜艳,而且头饰 石 。据说这样的模样应该是古代部落首领的装扮。</p><p class="ql-block">相传公元4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人大首领霍图.玛图阿( Hotu Matu </p><p class="ql-block">率领的第一批移民就是从这个海滩登陆的,想来应该是有联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7尊摩艾的特点就在于几乎每个都有帽子。其实无论是帽子还是眼睛,都是摩艾的必备元素,只是在风雨侵蚀中,大多已遗失。岛上还有个帽子工厂,是专门生产红色帽子的地方,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一共有七尊,但最右侧的两个被侵蚀地只剩下一点基底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2月15日(星期五)</p><p class="ql-block">早上车接我们到Rano Kau火山口参观,之后到鸟人村遗址及博物馆参观,此后又到一处moai早期工场参加。</p><p class="ql-block">12点半汽车送我们到机场,圆满结束了复活节岛三天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Rano Kau火山口</p><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有三座火山,各占三角型的三个顶点,Rana Kau是最漂亮的火山口,是复活节岛上最大的一处火山口,位于300米高的悬崖之沿,以其天然形成的火山湖著称。湖中的淡水是岛民的主要水源之一,湖面上覆盖着很多芦苇。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这种芦苇最初生长在玻利维亚和秘鲁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因此推测南美居民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曾踏上过复活节岛。临海一端有一个很大的缺口,是由于千万年来强风海浪不断冲击侵蚀崖壁而形成的,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拉诺廓火山是复活节岛上著名的景点之一,站在火山口上俯视下面的火山湖,而旁边就是大海,景色非常美。不远处就是岛上的一处文明遗迹-鸟人村,这也是岛上仅有的两个凭票只能去一次的地方之一。沿着路线上山后,会看到一个小的停车的空地,那里是欣赏火山的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就要进入鸟人村了,在进入鸟人村最深处的时候,也同时走到了火山口上,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欣赏火山。</p> <p class="ql-block">鸟人村遗址</p><p class="ql-block">眺望深蓝色的南太平洋和几百年前部落争夺第一只鸟蛋的小岛 仿佛有一种时光错乱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鸟人村是复活节岛上数一数二的重要遗迹,虽然这里一尊摩艾都没有(曾有的唯一一尊被英国人运走了),却是最具历史价值的地方,因为它完整展示了岛民的信仰转变过程。鸟人村是岛民曾经聚居的地方,这里现已发现53所半地下石屋。出口在外,石室开凿于火山体内,估计也是为了应对这多风多雨的岛上气候所设计。1974-76年间修复了这里的石屋,也发现了更多庆典祭祀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鸟人村遗址</p> <p class="ql-block">鸟人文化</p><p class="ql-block">继复活节岛部落之争之后,大约在十八世纪后期岛上开始盛行鸟人崇拜(Hombre-Pájaro,也称“Tangata Manu”),信仰造物主Make Make,一直持续到1866年天主教传入。南半球的春天(每年9月)每当一种名为“Manutara”的鸟将要在Motu Nui岛上产蛋时,各部族会派遣“鸟人”代表和随从前往Orongo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鸟人比赛。参赛者首先需要爬下火山峭壁,接着趴在蒲草舟(用一种叫做Totora的草捆成)上划行2公里到达距复活节岛最远的小岛Motu Nui,上岸后他们会在山洞中隐蔽,观察等待Manutara鸟下蛋,第一个得到该鸟蛋的人便成为了本年度的“鸟人”。获胜者会在第一时间向Orongo村落传递信号,并小心翼翼地将鸟蛋缠在头上,原路返回Orongo。他的部族会为“鸟人”的诞生隔岸庆祝,并有权支配这一年的岛上资源。</p> <p class="ql-block">古代拉帕努伊人居住的石洞房</p> <p class="ql-block">鸟人村遗址( Orago )是十六世纪复活节岛原住民进行鸟人崇拜仪式的中心,现在普遍相信正是鸟人崇拜逐渐取代了 Moai 崇拜,随着崇拜文化的变化, Moai 被毁坏也就不可避免了。鸟人村遗址的门口建了一座小型博物馆,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详尽介绍鸟人崇拜的历史渊源和仪式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鸟人村就在火山湖旁边,这里是古代拉帕努伊人举行“铁人三项”祭祀活动的场所,可以算是古代的“奥林匹克村”吧,你可以了解下历史,感受在地人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复活岛3天游的最后一个景点Vaihu</p><p class="ql-block">Vaihu可谓是复活节岛上最“遥远”的地方,距离安加罗阿镇10公里,惊涛拍岸,景色壮观,是拍照取景的好地方。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有8个被损毁的摩艾石像,被称为“Ahu Hanga Te'e”,石像头部面地,很多石像的颈部受损,石像的Pukao(帽子)散落在周围,有些甚至滚落到附近海中。在石像前有一个石头围成的圆圈,在拉帕努伊语中被称为“Paina”,是缅怀逝者、祭拜先祖的地方。在仪式中,祭拜者将提前做好的人像放在圆圈中心处,并钻进去,讲述逝者生前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12月15日</p><p class="ql-block">早上参观完火山口和鸟人村等景点,12:30旅游车送我们到机场。</p><p class="ql-block">下午14:55飞机起飞,晚22:00飞机抵圣地亚哥(时差增2小时),fT的到旅馆入住。</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机场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场之一,智利航空公司垄断了从圣地亚哥到复活节岛往返的航班,每天两趟,但是B一787大飞机,返往价最低3000多元,最高时达1万多元,游客还乐此不疲,可见岛的吸引力。机场小面单一,候机室有室内也有一花园的室外,今天又遇3拔中国游客,有福建父子俩自由行的,有一对气质极佳的年青男女,还有就是21人北京团23日游,6万多团费,昨天中午到今天下午返圣地亚哥,差一个整日游的行程,听我们讲后惊奇羡慕帶遗憾。照片中一土著人不小心让顽皮的中学生掀起了遮羞布,丢人到现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