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江南(2000)

碧岩乡人

<p class="ql-block">   新世纪元年夏,老校长为增长教职员工的见识,委我以重任:带50人的大班去华东五市区走一走,看一看。对于长期过着牢笼般生活的小县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尽管我们的所谓旅游严格地讲是“旅”而不“游”,但我们还是异常兴奋!毕竟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是第一次跨过南京长江大桥到了真正的江南!我更为激动的是少年时代做过的梦竟然要变成现实!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看过巡回演出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之后异想天开:要是能在江南走一趟有多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站:南京</p><p class="ql-block"> 南京,是本厚重的百科全书。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恢宏,以及与民族存亡关系之密切,是浅薄如我之人无法读懂的。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关于南京的名篇,不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说“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单说现当代名作家吧。他们的笔触触及的正是我内心所感受的。</p> <p class="ql-block">   朱自清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己一 番体贴,便不同了。</p> <p class="ql-block">   余光中说:当年,甚至在我记忆的星云以前,他们一定常牵我甚至抱我来玄武湖上,摇桨荡舟,饕餮田田的荷香,饕餮之不足,还要用手绢包了煮熟的菱角回家去咀嚼,去回味波光流传的六朝余韵。这一切,一定像地下水一般渗进了我稚岁的记忆之根,否则我日后怎么会恋莲至此,吐不尽莲的联想的藕丝。</p> <p class="ql-block">   苏童说:我记得离开南京时闷热的天气,朝天宫如何从车窗外渐渐退去,白下路太平南路上那些大伞般的梧桐树覆盖着廖落的行人和冷清的店铺,这是一座有树阴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张宗刚在《雨花石小唱》中吟哦:就是这方灵石,以历历五彩,呼应中山陵之庄严,雨花台之恢弘,莫愁湖之清丽,玄武湖之旖旎,秦淮河之桨声欸乃;就是这方灵石,点缀深秀苍翠的帝王州,绮交绣错的佳丽地,百年千年万年,忠诚不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二站:杭州</p><p class="ql-block"> 在人间六月天逛人间天堂,满眼的翠,在仲夏的画轴里流淌。碧水如镜柔柳如烟的西湖边飘着梅家坞龙井茶的清香。西湖美得叫人心悸。再看描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平庸如我等之人还能对西湖说什么呢!陶醉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三站,苏州 </p><p class="ql-block"> 苏州,就像一所精致的文化沙龙,历代的文人雅士,在这里营造了她深邃广博的文化氛围。把她装订成了一部沧桑厚重的古书,我知道里面的内容很精彩,但以我的力量,无法翻开那精美的封皮。</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封面上浮光掠影,嗅到了苏州城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韵味。“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苏州城有一半是由水串起来的,从七里山塘到平江路,还有许许多多的内街小巷,河道纵横,拱桥密布,草木青翠,粉墙黛瓦,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苏州被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一座座园林如同青苔上长出的一阙阙宋词,优美着风华绝代的姑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乘一只精致的乌篷船,摇曳在古老的河道,潺潺流水声中,穿着蓝花布衣的船娘一边摇着桨,一边哼唱着悠扬的小曲。两岸杨柳依依,美得像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四站,乌镇,木渎 </p><p class="ql-block"> 乘一只乌篷小船,摇摇晃晃,在微雨中走进乌镇。然后站在悠长而潮湿的石板小巷,听听柔柔的吴侬软语。再在依水而建,紧紧相连的乌黑色建筑旁拍张照片。买一块蓝印花布的方巾裹在头上,感受一下江南内敛而安静的特质,乌镇隐忍而儒雅的底蕴……这是我想在乌镇获得的情趣。但几十人的庞大团队众口难调,加上几日来一直穿梭在小桥流水间,又没有几人谙知这里的文化背景,大都呈现出疲惫倦怠之色,就没再去小桥流水人家,只在一条安详安静又洁净的青石板小巷走了一遭。可这一走,让我证实了一条真理:富人创造文化,财富带来文明。而穷人只有愚昧,贫穷只会落后。我们参观了东栅景区的几个博物馆,包括茅盾纪念馆。在一个不大的木床展厅,我在大开眼界的同时认识到了金钱的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木渎,我们去了严家花园和虹饮山房。我喜欢严家花园,她幽深妩媚;也喜欢虹饮山房,她大气疏朗。木渎离市区比较远,游客稀少,正是游玩赏景的绝好去处。 </p> <p class="ql-block">   木渎,安详、安静的木渎!在我们这个经济效益总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时代,在商品经济把热闹甩给大众,将幽静悄然遗忘的今天,却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里,和她的香溪,和她的严家花园、虹饮山房一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五站,上海</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到大上海,被它显赫的声名震慑住了,不知道怎么走怎么看,就在城隍庙排队买了几个汤包,坐在南京路一尘不染的台阶上看了半天来来往往的行人,夜晚站在外滩黄浦江畔欣赏了一番霓虹灯的倒影,仰望了一阵东方明珠塔的尖顶,最后在火车站拍了一张照片,说明来过,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记不清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说旅游的最低境界是景点崇拜。匆匆来去,满足于“到此一游”,过后一般记不清所见所闻,甚至了无印象。这种轻浅的旅游,收获的是一堆照片,而当年的我既没有相机,更缺少在人堆里抢取镜头的本领,所以在大上海只收获了几张照片,两张还被人们看成是家乡交流会的场景哩。 </p> <p class="ql-block">   管如此,还是圆了去趟江南的儿时美梦。同时,东南“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怒涛卷雪”的迷人风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景象以及“菱歌泛夜,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雅韵风情还是深深地镌刻在了骨子里。而且异想天开,又做起了美梦:能住在江南,不枉此生! </p> <p class="ql-block">   此后十来年,为两个孩子毅然决然选择了江南的高校,毕业后又支持就业江南,安家江南。</p><p class="ql-block">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近年来我南来北往,如频迁之候鸟。定居江南不再是梦,但又对故土越来越难以割舍!</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说江南好,世人只合江南老”!老母亲百年之后,就让故乡成为他乡吧!我爱江南!我更依恋孩子!</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谢谢原作者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