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残荷向晚秋

唐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摄:唐瑭</p> <p class="ql-block">暮秋回到故乡,虽然看不到层林尽染的斑斓画卷,却有满目青山,翠绿中点缀着一抹金黄,有开得正浓的菊花,还有丰收过后,田野里的那一片寂寥与空旷。一日天气晴朗,兴致勃勃,我来到桂林訾洲公园。</p><p class="ql-block">经过身边的风里,有着一点点深秋的凉意,和霜降后一些被染黄的枝叶。举目之处,一半明艳,一半素净。陌上,依旧有着一种不染风尘的身骨。来到这里,不是想看那山那水,桂林山水,在我眼里早已经入画了;而是为荷而来,那一池的残荷,牵动着我的心弦 。现在,也应是“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了吧!</p> <p class="ql-block">进入公园走过一座小桥,左边不远处,就是荷塘。秋风徐徐,园里的荷塘中早已不见往日的喧嚣,偶尔还能看到鱼儿跃到水面上来。荷花早已凋谢了,只有几朵睡莲,还绽放着芬芳。那干枯的荷枝,犹如瘦骨嶙峋的老人,依然挺立在水中。几片蜷缩的残叶,却成了香消色退之后的落寂。唯有塘边的乔木,依然还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人说:荷老了,就真的老了。眼前如此衰落之景象,也就只剩下一旋儿叹息了。心想 :在“荷叶罗裙一色裁”的时候 ,你为什么不来 ?在莲叶何田田,“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来呢?我也弄不清,怎么就偏偏秋风落叶时才来看荷?是残荷之美,别有韵味吧!</p> <p class="ql-block">残荷无言,而我心领神会。枝叶凋零的残荷,不再是一副娇姿妩媚的美丽模样,不再青春勃发,拥有所有取悦于人的颜色,也不再以那一晕又一晕粉红的花,润出一片风采。然而,历经凄风冷雨的打击与磨练,真正没有枯萎的,却是她坚韧饱满的,潜藏在孤独美感后的铮铮傲骨。也许,这才是残荷较之盛荷,有着别一样的意境之所在。</p><p class="ql-block">站在杂草丛生的荷塘边上,静静地望着 ,残荷依然那么坚挺,更不肯跪倒于地。那些残破的荷叶与枯黄的荷杆,相依相伴,无声无息,或昂首,或蜷缩,在秋风瑟瑟中颤动。虽然“凌乱寒塘谁与顾”?但衰败的荷茎,依旧那么的婀娜多姿,坚守着一份生命美丽的本质。那张泛黄破旧的残叶,在秋天里依然是一面旗帜,它带来了深秋初冬的自然之美和生命表情。</p> <p class="ql-block">荷,盛开时妖艳醉人,凋落时气象万千。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领悟这残缺之美,甚至超出了所谓的完美无缺。清美的傲骨,残缺的韵意,在晚秋的水面无意雕琢却成了一处风景。难怪《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朱唇轻启,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清冷婉转,流传百世,为多少文人墨客所倾倒 ,又让多少爱红楼的人所玩味。</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些植物,可以像荷一样,得到文人垂青;也从没有植物像她那样,让人去审读这种枯瘦清冷,却伴随死亡的韵味。莲叶田田,自是一种凌驾的美,将酷暑放肆到了清凉;残荷听雨,未尝不是一种萧条的美,将枯败蜕幻成了风骨。一池残荷,颓枝败叶,虽败也优美。这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在孕育另个灿烂的花开。</p> <p class="ql-block">残荷是生命的记录,如诗如画。残荷之美,是一种苍凉悲壮的凄美,她美在孤独,美在沧桑,美在简约,美在风骨,静美之中蕴含着无尽的禅意。有多少人生的哲理蕴含在残荷的叶脉里,幻化出美妙的风景,瑰丽了诗和远方。直到有一天,人们从残荷的根部,挖出一根又一根莲藕,才惊叹不已,那破败的残荷原来是最富有的哩。</p><p class="ql-block">残荷,一身傲骨守护着生命中最后的节操,体现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残荷也像圆明园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荷,曾盛开过,开尽了生命里所有的光华。而如今,荷凋零了,多像那些迟暮的美人,岁月在她们脸庞与肌肤上,留下印痕,却风韵犹存,仍乐得清欢。就像杨绛先生所说:“老要有老的风骨,老要有老的优雅,正如春华秋实,四季轮回,各有风采。”残荷在我心里,它的绝美之处,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感谢美友欣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