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

李俊芬

<p class="ql-block">  今年国庆节,借“杨宣”高速国庆通车之便,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一首来自杨柳河畔的“请来家里坐”的乡曲把我们带到几度欲去而未达的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杨柳镇。</p> <p class="ql-block">  杨柳镇位于宣威市北部,贵州相隔可渡河遥望。面积160.53平方千米,人口4.78万人(2017年)。辖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可渡。有名胜古迹8处。其中可渡关古驿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3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将宣威市杨柳乡撤乡设镇,更名为杨柳镇。</p> <p class="ql-block">  1979年,一个年满20岁的我,作为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参加当年的宣威县招考,那次全县300多名知青参加考试,我考了全县第二名,被宣威县委组织部录取安排到当时的杨柳公社做妇女工作。那是我踏入社会第一次参加工作,多少有点小激动!</p><p class="ql-block"> 乘上解放牌,沿着山路十八弯来到了这个可爱的地方——杨柳(可渡)。</p> <p class="ql-block">  真是无巧不成书,也许是缘分吧,当我踏进杨柳镇政府大门时,正巧遇上镇文化站赵春站长正在发书,我赶了个巧上去拿起来一看,哇塞,正合我意,一次要了两本,如获至宝的赶紧放进车里,担心生怕被别人抢走!</p> <p class="ql-block">  赵春站长向我介绍了杨柳镇近年来发生的变迁,特别是当他介绍到建设旅游小镇的时候神采奕奕。看得出来,这位刚从村支书提拔上来的站长既热情,又认真负责的态度。有这样的好干部蹲守在那里,还怕旅游项目做不起来?</p><p class="ql-block">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p> <p class="ql-block">  赵春站长还特别告诉我,现在的派出所,就是在我当年住过的那幢小楼的基本上重新建盖的。看到这里,不由想起当年和我同住在这那幢小楼里的好姐妹蒋菊芳,她虽然年龄没我大,但她是本地人,每次下村我们都结伴而行,是她陪伴我度过了那段时值三个月的美好时光,虽然相处甚短,但我们已亲如姐妹。如果不是因为收到入学通知书,我可能就在那里扎根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和菊芳没有合影,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刚坐下不久,原杨柳镇党委书记,现任曲靖市人民政府驻三角招商分局吴俊峰局长也趁国庆节放假之机携带老父亲及家人回杨柳看看,不期而遇的巧合,给这次旅行增加了许多感情色彩,也许这就是杨柳的魅力所在,正如那首让心“留下来的理由”重回故里吧!</p> <p class="ql-block">  在赵春站长的引导下,我们沿着古驿道徒步,欣赏了沿途的风景,加深了对沿途的文化遗产、遗址进一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可渡关驿道——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可渡关驿道简介</p> <p class="ql-block">  可渡关驿道</p> <p class="ql-block">  位于可渡的这段古驿道全长约10公里,平均宽约2米,主要用硬度较高,一般长80厘米,宽30厘米左右、厚25厘米至40厘米的青灰色沙石铺筑而成。因山高坡陡,古道铺筑成“之”字形,在转弯处路面均加筑成石台阶;宽度均在2米以上,宽度平缓,颇具特色。这种路面不仅适应古代驿马行走,而且也利于轿夫抬轿抬得平稳,体现出古代筑路人的聪明和智慧。由于这段古道在尚未开发的可渡河畔,远离现代公路,现在仍然是这地区云贵间的交通要道,一直保留着原有的古貌和原有的背运方式。</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驿道上,仍旧原用最古老的背运方式运送货物。</p> <p class="ql-block">  “南通六诏,北达三巴”的秦修五尺道可渡段</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52年底,因驻地杨柳得名。1976 年区政府驻地由杨柳迁至可渡。可渡处可渡河南岸山木麓,古为川滇驿道要塞,传说蜀汉诸葛亮南征返途经此。清雍正时,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率滇、黔、蜀三省绿林兵与乌蒙乌撒土司征战于此。清置宣威州可渡巡检司,衙门设于关上村北侧,税务设可渡关收取厘金,军事设可渡讯防。</p> <p class="ql-block">  赵春站长给我们讲述可渡关驿道的变迁史</p> <p class="ql-block">  可渡关简介</p> <p class="ql-block">  可渡关驿道</p> <p class="ql-block">  关上村</p> <p class="ql-block">  在悬崖叠嶂之中,古驿道绕进山谷,忽隐忽现。山崖上显露着从诸葛亮南征时期留下来的巨幅石刻:“飞虹竚鹤”、“云山石路”、“山高水长,水流云在”。这就是历史的见证,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经过的可渡关关址。</p> <p class="ql-block">  古驿道路过的村庄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朴素</p> <p class="ql-block">  免差碑现存于杨柳乡可渡村。青石质,高1.3 米,宽0.76 米。圆形碑额上横题“恩同日月”四字,碑文楷书,共290 余字。内容是云南巡抚、云贵总督、云南布政使司合行的晓谕, 通示“派用夫马 , 自光绪九年 (1883)正月起,一概裁革”。碑刻于清光绪九年,原立于旧城村口,文革期间破四旧被砸烂了。1986 年由宣威县人民政府将其修复,同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可渡,在历史上曾是宣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云南人民传承中原文化、推介边疆文化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曾是云南通往京城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入滇锁钥”之称;是宣威火腿的原产地之一,它曾依托地理、交通和区位优势,为宣威火腿销往京城乃至东南亚一带做出积极贡献。如今,境内还保存着许多遗迹古址: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可渡关驿道”(又称南方丝绸之路),是我省现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在驿道线上清朝初期修建的古戏楼如今还保持着原古建筑原有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  古戏楼简介</p> <p class="ql-block">  “飞虹竚鹤”———诗人来此恰逢雨后河畔有彩虹,两岸河边有丹顶鹤驻足停留觅食,故而题“飞虹竚鹤”。</p> <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水流云在”石刻在可渡村前的翠屏上。据1983年文物普查实地考查,崖面有一道宽1 米,长40 米左右的横向小坎,坎上方是高约30 米的平滑赤色沙石崖面。“高山流水”“水流云在”摩崖题字就刻在崖面上,左行楷书,两组字平行,中间相隔约8米 , 笔画有0.3 ~0.4 米宽 . 刻痕虽年久剥蚀 , 但仍可以看出3 ~4 厘米深度。不见落款年月及作者,两组字非同出一人之手。据民国《宣威县志稿》记述分析,认定为明朝世宗年间流放云南的杨升庵和本籍缪文顷分别题写镌刻,时间当在1546 ~1559 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  杨柳是宣威的北大门,历史上是云南人民传承中原文化、推介边疆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云南通往京城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悠久的历史使其留下许多璀璨的文物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有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摩崖石刻“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古石桥、古戏楼等遗址遗迹多达27处;有中国山歌之乡、2015第二届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渡关驿道)、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关上)等“国字号”招牌;有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旅游小镇、云南省“30佳最具魅力村寨”的美称;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南方丝绸之路》、电视剧《商贾将军》等在境内拍摄,成功举办了4届国家级山歌节。</p><p class="ql-block"> 杨柳镇的知名度也随之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可渡河公示牌</p> <p class="ql-block">  可渡桥:老桥建于1917年,新桥建于1992年,两桥平行架于杨柳河畔。</p> <p class="ql-block">  老桥可渡石桥在杨柳乡可渡村北的可渡河上,是三孔跨度不等的石桥。中孔距水面11.7米,跨度10.5米,两边孔稍低,距水面9.8米,跨度9米。桥身用五面青石条拱砌,全长60米,宽5.5, 桥面铺方块石。附有砂条石桥栏,两头引桥长十余米,形成半缓坡度。该桥系1916 年“曲靖人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虎门塞司令赵木越独建”,它是沟通云、贵、川省古驿道的重要桥梁。1992 年,在老桥下游约50 米处再建单孔钢混大桥,作为326 国道线改道以后的公路大桥。</p><p class="ql-block"> 上图我所站的位置,就是新建大桥桥面。 </p> <p class="ql-block">  可渡河畔旁有一座山名叫万仞山,此山有一清泉常年喷涌而落,飞瀑如珠。因山坡遍植桃树,春暖花开时节,溪水潺潺,花瓣飞舞,形成“花在水上飘,水在花中游”的意境,故由此而得名“桃溪泛锦”。</p> <p class="ql-block">  桃溪泛锦简介</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到此曾留下摩崖石刻,“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桃花流水出自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浦在廷赞诗,“仙景留何处,宛温水月宫;蟠桃栽哪里,花片泛溪中。夹岸无红树,寻源有钓公;我疑斯间底,怕与武陵通。”</p> <p class="ql-block">  自秦开五尺道,杨柳镇可渡便是进入川黔和连接中原的重要通道。历史上的可渡如此繁华,吸引着徐霞客等人来此到访。</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杨柳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小镇建设和脱贫攻坚日新月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以及外地到杨柳投资、经商、务工等人员越来越多,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加之杨柳地处云贵交界,属省际间特色旅游小镇,曾是诸葛亮、付友德、沐英安营筑城的地方,威宣暨杨宣高速的开通,杨柳和宣威、威宁将形成半小时旅游经济圈,大幅度提升杨柳“滇黔锁钥”的区位优势和与周边景区的关联度,杨柳的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可渡新村的建成,就是最好的鉴证。</p> <p class="ql-block">  “留下来的理由”很充分</p> <p class="ql-block">  留下来、留下来,“请来家里坐”!</p> <p class="ql-block">  到过或是没到过,曾经到过或是从来就没有到过的人,只要提起杨柳,总有说不完的佳话,赞不完的美景,讲不完的故事,因此,建设特色旅游小镇,让更多的人了解杨柳,知道可渡河畔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