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09年10月16日(续前)</b><div><b> 从山脚路口算起,我们已经爬了一个小时了。</b></div></h1> <h1> <b>一路上,无论近景远景,</b></h1> <h1> <b> 都是美景。</b></h1> <h1> <b>央迈勇写真:亭亭玉立,冰清玉洁。人们称她为美少女,但看着总有点利刃在手,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感觉。<br></b></h1><br> <h1> <b> 多亏是数码相机,随便扫。</b></h1> <h1> <b> 终年积雪,泛着蓝盈盈的光。</b></h1> <h1> <b> 风化成沟壑纵横的冰塔林。</b></h1> <h1> <b> 青松伴峭壁,</b></h1> <h1> <b> 苍劲让人惊。</b><div><br></div></h1> <h1> <b> 虬枝披苔藓,蓝天映雪峰。</b></h1> <h1> <b>这是一处有神迹的地方,走到此处,藏民莫不顶礼膜拜。</b><div><b> 在这一带,我们又碰到三四个骑马提前返回的,除了高反,几乎都是因前面不少路又险又烂,每当走到这样的地方,马夫反而让游客下马自己走,一是心疼马,二是人、马也安全些。可有的游客或者害怕,或者缺乏自己上的能力,最终不得不打退堂鼓。他们还抱怨说,骑马太颠簸,根本照不了像,让马夫停停他们也不听,一门心思赶路抢时间,多拉一趟,多挣点钱。</b></div><div><b> 哦,不骑马还有这样的好处,这是我们不曾想到的。这好消息让我们业已有些疲惫的身心得到不小的抚慰,补充了继续前行的能量。</b><br></div></h1> <h1> <b>后面的路,果然越走越艰辛。不错,这路还算平坦,但4200米以上,每一步都不让你轻松。我不敢休息,生怕一歇就不想动了,嘴里还嘟囔着:“我是笨鸟,要先飞,慢慢走了啊!”翻这梁子还真是够累,好歹我过去了。</b></h1> <h1> <b> 谁知过了这座梁,前面还有那座岗。这下,不敢歇的我也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好让我的小心脏跳得平稳点。什么?你叫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连续上?开什么玩笑?你来试试?!</b></h1> <h1> <b> 还别说,前面走过的几个坡和眼前这个石头坡比,不管叫康庄大道还是一马平川都不为过。这坡不光陡,超过45°,还有下淌的山水和大大小小的碎石,不蹚水过不去,蹚着走,超滑。此时我才终于明白,临行前,为什么老夫一定要准备能蹚水的鞋子了。</b><div><b> 见此情此景,老夫一马当先,说先上去看看,走得似乎还挺矫健。</b></div><div><b> 当然,这起码有我一半功劳。看见没有?他轻装!我们一起出门,有个惯例或者说是不成文的规定,坐车有座他先坐;拿东西,重的我拿,轻的他拿。现在就是背包我背,他空身。别以为我是雷锋,我没那么棒,我只是迫不得已,因为人家有法宝啊!啥法宝?——几十年的老腰!人家动不动腰疼犯了,床上一躺两星期,惹不起呀!我一直对他说,让我多背一个包,没有问题,你腰出问题,让我背你?!对不起,我可背不动!所以我也一直自诩是小驴子!</b></div></h1> <h1> <b> 别看这个坡高只有10米左右,我愣是发憷不含糊,在下面转来转去,希望从哪里能绕过去。可哪有这等好事啊!打退堂鼓?那哪成啊,说什么也不能这么怂!上!我拄起登山杖,背着包包,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往上蹭,心里很紧张,就怕一脚滑下去......当然,什么也没发生。哼,我是谁呀?!</b></h1> <h1> <b>上去后路平缓多了,只是免不了要在在石头上蹦来蹦去,跨过脚下的潺潺流水,还要躲开玩完后陆陆续续返回的骑马者和左一滩右一滩的马便便。</b></h1> <h1> <b>走过“水”“泥”路,又是一个吓人的大上坡。这回我真是顶不住了,头晕晕乎乎,心脏跳到了嗓子眼,肚子更是极不极不极不舒服,一阵阵恶心,想吐,更想泻,全身冒虚汗。怎么会闹肚子呢?后来我才知道,高反人和人不一样,我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你知道,在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袋装食品有时会鼓胀地像就要爆炸的气球。此时我的肚肚就跟那些袋袋一样,涨得不行不行的,急于……</b><div><b> 我跟老夫说,你先上去看看,我够呛,要先歇歇。打发走老夫,我再也忍不住了,挨着丛灌木……(此处省略30字)。好在除了老夫远远的背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办完大事,尽管还是浑身瘫软,但可怜的肚肚终于舒服多了。</b></div><div><b> 我定了定神,长出了几口气,想起刚上山时信心满满,觉得几个小时跑个来回“只不过小菜一碟”,现在知道这碟小菜是怎样的苦涩难咽了。</b></div><div><b> 下一步该怎么办?上?估计还要垂直上升二三百米,要知道,香山鬼见愁海拔才557米,爬起来都不轻松。中途要是肚肚又造反呢?我可没有勇气再承受那生不如死的感觉了。下?不行,不行,不就二三百米了吗?!慢慢蹭还蹭不上去?不能功亏一篑啊!想到这儿,不,主要还是恭一出,难受度大大降低,我一步……一步……在登山杖的帮助下,缓缓地往上蹭去……</b></div></h1> <h1> <b> 看见了吗?那黄白相交的地方,老夫已经捷足先登了。不对,他在往下走。怎么回事?他也瓦特了?“到了!到了!马上就到了!”老夫远远滴、兴奋滴狂喊起来。</b><div><b> 人逢喜事精神爽,还真是一点不假。听老夫一喊,我就像打了鸡血,精神为之一振,身上瞬间有劲了,蹭着走的步子也情不自禁地迈大了。</b></div></h1> <h1> <b> 登上大坡,出现一块手写的小小指示牌,上有“五花海”,箭头指向岗子斜上方,那边有几个人影在晃。“再歇下,喘口气。”我一屁股坐在碎石上不想起来,可面对镜头,还得做点姿态,装装样子。“嗨!没办法,谁让咱够棒呢!”</b></h1> <h1> <b>领导就是不一样,身背单反相机,肩扛手杖——瞧,我根本用不着它!</b></h1> <h1> <b>当然,政治工作还是一直要做的。在领导不断飘扬、鼓励、鞭策的软硬兼施下,从洛绒牛场开始徒步4小时后,群众终于看见了海拔4700米的五色海。我们所在的位置应比它高,也就是说,俺登上了近4700多米的高度。了不起,给自己点赞!</b></h1> <h1> <b> 五色海藏名木底措,位于仙乃日与央迈勇之间,因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五种不同的颜色而得名。五色海湖面呈圆形,湖水清澈。</b></h1> <h1> <b>五色海是当地人心中的神湖,据称能“反演历史,预测未来”。佛教典籍中盛赞该湖,称其与西藏的羊卓雍错齐名。<br></b><div><b>虽然没有看到阳光带来的五色,但水底的生物就像一团团、一簇簇的花朵,很有特色。“也许叫五花海更贴切。“我想。</b></div></h1> <h1> <b>这也许是仙乃日的南坡?尽管说不上有多美,但打卡还是必要的。</b></h1> <h1> <b>看见了吗?一个山脊挑着两个美丽的小海子,右侧就是五色海。左侧是海拔比它低100米,但更娇艳的牛奶海。这也是我们此行的核心目标。</b></h1> <h1> <b> 牛奶海,又叫洛绒措,海拔4600米,位于央迈勇神山脚下的山坳里,是一个状如水滴的古冰川湖。四周雪山环绕,湖水清莹碧蓝,湖畔有一圈乳白色环绕,故称牛奶海。(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一年中某一个季节,它的颜色会变成乳白色。)</b><div><b> 牛奶海右手有条斜着上去的小路通到山后,老夫说,从那里徒步就可以通到卡斯地狱谷,然后可以从另一面回到冲古寺。我心惊肉跳,真怕他一激动又有新的战略目标。好在他还有些自知之明,打住了妄想的念头。</b><br></div></h1> <h1> <b>阳光照耀在蓝宝石般熠熠生辉的湖面上,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感觉叫牛奶海不仅有点名不副实,更大材小用,珠玉蒙尘了。</b></h1> <h1> <b> 下到神湖边。</b></h1> <h1> <b>湖水透亮,深浅不一,岸边有生物沉积略显黑色,往里是浅绿、碧绿、天蓝。</b></h1> <h1> <b>骑行的游客到此都是行摄匆匆,待不了几分钟,稀里哗啦拍几张照片,就被马夫连催带赶地离开了。我们费了近5个小时才到此,当然要好好歇息,吃吃喝喝,坐享美景,一呆干了40分钟。</b></h1> <h1> <b> 抓到一个不配合马夫的小姑娘,请她为我们拍照,</b></h1> <h1> <b> 来张背影,</b></h1> <h1> <b>并在她的眼镜里留下老夫老妻的身影。</b></h1> <h1> <b> 下山就是不一样,路远路近心里有数,海拔还不断降低,轻松不少。</b></h1> <h1> <b> 当然,水时不时还是要蹚的。</b></h1> <h1> <b> 红草、黄叶、</b></h1> <h1> <b> 蓝花。</b><div><b> 蓝玉簮龙胆,可入藏药,生长在海拔2500--4800之间,据说对天花、气管炎有疗效。</b></div></h1> <h1> <b>马队上来了(这应该是碰到的第二拨了),我们赶紧乖乖地在里侧贴边让路。有马夫告诉我们,如在外侧,小马不经意拱你 一下,对不起,你就下去了。他还说,他在这条路上跑了多年,还没有见过我们这么大年纪自己走上来的(估计我们长得太沧桑了)。我们说已经走了五个半小时了。他们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得到当地藏民的飘扬,我们有点飘飘然了。 </b> </h1> <h1> <b> 这是来时走过是石坡,下来也是战战兢兢的,四肢着地,倒退着爬下来的。一枚老太能如此,说得过去了。</b></h1> <h1> <b> 穿行在彩叶小路上。</b></h1> <h1> <b> 忽然,走在前面三十多米的老夫拼命挥手示意,让我赶快过去,同时还做了个安静“嘘”的手势。我走过去顺着他的手势往山下一看:“哇”只见四十多只岩羊安静的在山下吃着草。距离我们也就十来米。</b></h1> <h1> <b>这是正经八百的原住民。</b><div><b> 岩羊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它们在悬崖峭壁间行走如履平地,一跳可达2、3米。<br>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和秃鹫等大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div></h1> <h1> <b>可能还是我们惊动了这群精灵,它们警惕地调转身躯,</b></h1> 接着像刮起一阵旋风,逃之夭夭。 <h1> <b> 这张照片是我们在珠峰脚下欣赏过它们的身影。<br> 旅游中见到不常见的野生动物总能让人兴奋不已,这次偶遇也不例外。</b><br></h1> <h1> <b> 野生的没了,看家养的。</b><div><b> 下班了,劳作了一天的马匹,终于卸掉了鞍具,可以吃个草,</b></div></h1> <h1> <b>撒个欢。</b></h1> <h1> <b>这可是钱袋子,怎能不打扮打扮呢?头饰,尾饰,五彩经幡的颜色。</b></h1> <h1> <b> 得闲真好。</b></h1> <h1> <b> 央迈勇,一个姑娘家,早上还亭亭玉立,现在突然就沉下脸面,点起狼烟,扯起风旗。原本只知道康巴汉子神勇,想不到康巴女子玩起彪悍,一样不含糊。</b></h1> <h1> <b> 相比之下,本属金刚的夏日多吉反倒显得不够刚烈了。</b></h1> <h1> <b> 美丽纹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b></h1> <h1> <b> 一次小小、小小的雪崩(右上),看上去如同凌空下落的微型瀑布,那迷你的小雪堆,印证了它正在发生。</b></h1> <h1> <b> 注目神山,心中充满仰慕和敬畏,</b></h1> <h1> <b> 更多的是尊崇和喜爱!</b></h1> <h1> <b> 洛绒牛场,小溪如镜,</b></h1> <h1> <b> 曲水澄莹,</b></h1> <h1> <b> 湿地涟涟,</b></h1> <h1> <b> 秋色浓浓。</b></h1> <h1> <b> 一坨坨的秋草,如同一张张俯身饮水的嘴巴,精灵古怪;</b></h1> <h1> <b> 夕阳中的小树,如同跳动的游魂,古怪精灵。</b></h1> <h1> <b>空旷之大气,简约之美丽。</b></h1> <h1> <b> 离车站不远了,回望走过来的山坡和小溪。</b></h1> <h1> <b> 我加快了脚步,怕错过末班车,给自己留点余地。</b></h1> <h1> <b> 满意归来。</b></h1> <h1> <b> 赶上了“末班车”,实际上是倒数第二班,最后还有收容的,那估计得到天全黑了。</b></h1> <h1> <b>游览图表明,我们要死要活地跋涉一天,其实只走了一点点:亚丁村——冲古寺——洛绒牛场——牛奶海,再返回。</b></h1> <h1> <b> 回程中,冲古坝草场水至清,牛至闲,景至美。</b></h1> <h1> <b> 但背阴处已现暮色。</b></h1> <h1> <b>下车时,只见摄影发烧友厉兵秣马,严阵以待。</b><div><b> 太阳公公还真给了他们犒赏:</b></div></h1> <h1> <b> 晚霞映照仙乃日;</b></h1> <h1> <b> 余辉尽染夏日多吉。</b></h1> <h1> <b> 有光就灿烂,无光就黯然。</b></h1> <h1> <b> 亚丁门票两日有效,因景区内没有旅馆,99.99%的人都必须出去住,第二天再跋涉进来。</b><div><b> 老夫说,咱们可以找老乡家问问,运气好,也许能住。我们在冲古寺边找到一处院落。左边是一个堆杂物的席棚子,右边是个已相当破旧的石头房子。</b></div></h1> <h1><p></p><p> <b>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女主人——一位藏族中年妇女。她一听我们的来意就说,景区里不让住了。老夫玩了一手哀兵必胜,说:“天马上就黑了,我们走出景区,再到亚丁村,没有车简直就是不可能。我们又这么大年纪了,随便有个地方凑合一夜就行.....”</b></p><p><b> 看着老头老太,善良的她可能是动了恻隐之心:“那就住吧!两人100元!”她开出了“实惠”的价格,并不无得意地说:“现在景区里只有我这里还可以住,因为我丈夫大舅的……是.....”不用说了,关系户,中国特色。当然,也多亏有这特色,才成就了我们住景区的特权。</b></p></h1> <h1> <b> 价格谈好了,女主人 把我们领进了“百元标间“——旁边那个堆杂物的席棚子!原来这棚子还是个套间,外屋一张用七拼八凑粗树枝搭的通铺,上面铺了席子和毯子,手一摸,能感觉到树皮的粗糙,躺上面都有点硌得慌。</b><div><b> 里屋也是通铺,出乎意料的是先于我们已有4个小驴友放好了行李,原来女主人怜悯的不仅仅是老头老太啊!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享受外屋了。</b></div><div><b> 棚子直接搭在土地上,有的地方和遍地的垃圾都和成了泥。“好歹今晚不用长途跋涉了。”我说。“明早也不用了!”老夫也自我安慰道!其实,更“美妙”的感受还在晚上,只不过又冷又饿的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填饱肚子。</b></div></h1> <h1> <b> 房东提供了她的拿手大餐——酱油挂面。十元一碗,还特意跑出去,不知从哪儿拿回几个鸡蛋,也是10元一个。</b><div><b> 到底是家庭主妇,只见她坐上锅,倒入打来的山水,炉膛塞上柴火,下了挂面,倒入酱油,接着拿起鸡蛋,躬身弯腰,对准炉灶下边黑不溜秋的半块砖头“啪”一磕,再起身把鸡蛋打入锅里,整个过程驾轻就熟,一气呵成。</b></div><div><b> 我们都被她的神操作惊住了,这鸡蛋锅边磕不好吗?干嘛非要舍近求远,费时费力地找那又是垃圾,又是炉灰的地方磕呢?有人提醒她,没用!“啪“、”啪“、“啪’、”啪”,几个起落,带着炉灰味的鸡蛋全部进入锅里.......嘿,你还别说,端起这炉灰鸡蛋酱油面,连汤带水,热气腾腾,真是神仙也难享受的美味啊!</b></div><div><div><div><b> 饭后,也没有地方洗涮,直接上“床”。床角有被子,里面不知塞得是什么,又厚又重,叠着都勉强,加上油腻腻,凉冰冰,真“舍不得”往身上盖。这时一股冷风吹来,禁不住打一个寒颤,定睛一瞧,席棚子的门关不严不说,下面居然还有黑乎乎的一条缝,少说也有一扎宽……没办法,被子“舍不得”也得盖,合衣而入,凑合吧,不就一夜嘛!</b></div><div><b> 晚上9点多,里屋的小驴们都睡了,我们也合上了眼,劳累了一天13个小时的小身板说什么也得歇歇了!突然,从外面裹着寒气,带着腥膻味,进来一位四十郎当岁的藏族老弟,他和我们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径直躺到通铺的另一边,离我一米多远。本来,我怕边边角角有小虫虫,睡在中间,这下,只好和老夫换位,墙角就墙角吧,忍了……</b></div><div><b> 10点多了,没想到那老弟还不睡,用藏语不停地打电话,左一个又一个......</b></div></div></div><div><b> 我终于昏迷过去,夜半三更又突然惊醒,用编织袋铺就的棚子顶传来一阵一阵的“咚”、“咚”声,就像有小鬼在上面来回蹦,从这边到那边,从那边到这边……我捅了捅老夫:“听见了吗?”“听见了。”老夫应到。</b></div><div><b> 那声音没完没了,我用那可爱的被子蒙住了头……</b></div><div><b>(待续)</b></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