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滇朴,落叶高大乔木,别名刨果树,是云南古老的土著树种,极具观赏性。</p><p class="ql-block"> 滇朴树如其名,很低调、很朴实,不娇气、不名贵。既不如银杏般张扬灿烂,也没有思茅松的修直伟岸,普通得多数人只晓其树冠巨大而不识大名,唯到每年的秋冬季节,人们才会惊叹于其短暂的“高光时刻”。然而,就是这种不需要刻意去栽种、更谈不上精心培育,自己就悄然发芽长大、皮实坚韧的土著树种,却始终生活在昆明的历史中,像极了老昆明人那种低调厚道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滇朴生长缓慢、树质坚硬。其木材常用来作切菜砧板,与建水的紫陶汽锅、通海的铜炊锅一道,曾经是老昆明人生活中离不开的标配厨具。如今,这种老派生活虽已经远去,但滇朴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却值得广为宣传、赞颂。</p><p class="ql-block"> 昆明的滇朴随处可见。最古老的滇朴在胜利堂,最文脉的滇朴在文庙,最妩媚的滇朴在翠湖,最书香的滇朴在云大、昆工和云师大的老校区……当然,最情怀、最集中、最壮美的还是篆塘公园到大观楼公园的大观河畔滇朴行道树。</p><p class="ql-block"> 大观河畔的大观路是通往大观公园的唯一通道,也是昆明历史最为悠久的街道之一,昆明人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曾经,篆塘是“滇海”的一个船运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贾要从此乘船去昆阳、晋宁、呈贡等地。就在上个世纪80年代,游客也可从篆塘乘船沿大观河前往白鱼口游玩。后来,这条老昆明口中的“清运粮河”,曾被污染到变黑发臭、惨不忍睹,令人避之不及。99园艺世博会前夕,政府花大力气整治河道、疏浚河渠,大观河得以改观。尤其是新世纪初,对篆塘及大观河沿途又进行提升改造、截污分流,同时种植滇朴为行道树,以历史文化元素为线索,局部设公共艺术景观小品,唤醒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留住老昆明人的乡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 如今,经过治理的大观河两岸树木成荫、风清叶舞、白鹭长飞、游人如织。尤其到了秋冬季节,大大小小的滇朴染黄飘金,将大观河畔装点得美轮美奂,成为昆明新的“鎏金大观”。</p><p class="ql-block"> 这个周末,初冬的昆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大观水美、滇朴烁金。于是抽空来到篆塘,沿着大观路的人行道,漫步大观河畔。只见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小精灵成群结队,在蓝天里翱翔、在滇朴上歇息、在大观河嬉闹、与游人们抢食……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感谢滇朴用金黄的颜色向精灵致敬、向昆明致敬,让我们拥有了这秋冬季节最亮眼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嘴鸥、昆明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观河畔滇朴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好景色、乐无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谐共生天地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