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开展健康活动“秋冬季的锻炼与保健”中,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完秋冬季预防生病的方法,我进行小结:秋天要勤洗手,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多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能使小朋友身体长高长结实。这时萌萌小手举得高高,他站起来说:老师,我妈妈跟我说我最近已经长高了,都到她腰上面了。这时,祯祯突然站起来说:我也长高了呢!然后便是:很多孩子站起来,个个都说:老师你看我,我有没有长高?</p> <p class="ql-block">课间休息时刻,萌萌和祯祯开始背靠背比身高。一个说:“我比你高。”另一个说:“我没有你长的高,但是妈妈说我比去年长高了。”于是小朋友们一个个聚过来,挨在一起比身高,谈论着关于身高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橙橙说:“长得高以后可以当模特儿。”</p><p class="ql-block">👦小宝说:“长得高以后就可以当运动员!打篮球!”</p><p class="ql-block">👦润润说:“我爸爸就长得高,可神气啦!”</p> <p class="ql-block">哦,原来大家都喜欢长高哦!看到孩子们议论纷纷,我提出质疑:怎样才能知道你们长高了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p> <p class="ql-block">我暗示:平时在幼儿园里是谁给你们量身高体重的?她肯定知道哦!于是孩子们来到保健室找林医生,请教量身高的秘密。以前期初期末量身高体重可没这么仔细过呢,今天可是来学习的。孩子们发现:量准确身高要要脱鞋的,人要站直,不踮脚,这样量出来结果才准。大家还在林医生的指导下认识了一米的高度是多少。</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你们想长高吗?我们怎样才能长高呢?”顺着量出身高结果这一事件,我又抛出问题。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长高经。我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并用合适的办法记录下来和同伴们交流。孩子们用简笔画形式画出了自己的长高方法,并在集体中互相交流。于是我们继续邀请林医生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提供了长高的好方法吧!</p> <p class="ql-block">林医生告诉小朋友:“秋冬天有温暖的阳光,能够促进小朋友们骨骼的增长,所以秋冬季是我们长高的黄金时节。想要长高,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蛋白质,多喝牛奶,重要的是不能挑食,因为我们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均衡饮食才能长个。另外多运动也可以长个子,所以小朋友要每天参加户外锻炼,认真做早操。平时我们每天在幼儿园午睡也是非常好的,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长个子哦!”</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听了保健医生的介绍,赶紧来设计我们自己的“长高计划吧!”</p> <p class="ql-block">营养均衡不挑食,瓜果蔬菜样样吃。</p> <p class="ql-block">早睡早起身体好,按时午睡休息好。</p> <p class="ql-block">午睡时间静悄悄,闭上眼睛做个梦,梦见我正在长高呢!午睡想起来是很简单舒服的事,但有孩子却是难以入睡呢,镔镔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怎么办呢?伙伴们纷纷为她献计献策。有的说可以睡觉带个眼罩,黑黑的感觉到晚上就能睡着了。也有的说午睡像玩木头人游戏,只要屏住不动,慢慢就睡着了。还有宝贝特别有经验,告诉祯祯自己睡着的秘密:那就是把双手贴在自己脸蛋上,想妈妈抱着自己一样。同伴们的经验分享,让镔镔不再惧怕午睡,想着自己睡着的话也能长得高高的,还不会生病,这样就开心多啦!原来当孩子们围绕同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讨论时,不会表达的孩子也突然有话说了,彼此的友谊也加深了。</p> <p class="ql-block">早操户外多锻炼,骨骼强壮长得高。</p> <p class="ql-block">跑步、跳跃、爬高,样样我都行,样样我都爱!课间休息完了再来做做运动操。</p> <p class="ql-block">“老师,老师,我每天都喝牛奶,看看我有没有长高?”</p> <p class="ql-block">“老师,我现在每天都吃蔬菜了,妈妈说我已经长高了。”</p> <p class="ql-block">“老师,我……”孩子们每天都惦记着自己有没有长高。</p> <p class="ql-block">长高的愿望很强烈,长高的行动很积极。但是长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小朋友们要持之以恒,每天坚持自己的长高计划。</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对主题实施中的一个话题引起了共鸣,并自发生成了一系列小活动、小讨论,并为之努力探索和付诸行动,让我感叹孩子们潜在的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激发幼幼互动交流方式,比师幼互动策略更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合作学习是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需要的有益经验不能依靠教师来灌输,而是在与同伴的自由接触中变为合作关系,将传授与接受关系转为幼幼互动沟通关系,这一切,还无形中建构了孩子社会性经验。孩子之间的思维互动交流是学习,这种平等的沟通是孩子容易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同龄人有共同语言”,这从心理上来讲更有一种信赖感。活动中和祯祯一样有“午睡障碍”的孩子各自分享经验,挺有意思的,其实都是平时听成人说的。而一旦从孩子嘴里说出来,就少了一种约束感,让祯祯在心理上多了一份信任和愿意尝试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课程内容一定是来源于孩子们的交流;有意思的探索是永远有探索的愿望;有意思的活动是让孩子们愿意主动建构各方面的能力;有意识的指导是为了充分挖掘孩子潜能。希望每个孩子都在有意思的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撰写人:古慧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