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啊!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并且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此法令的颁布,开创了我国家庭教育“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又一大进步,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p><p class="ql-block">所以“双减”实施后,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不能再当“甩手大掌柜”。习惯了做“甩手掌柜”的家长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哪朝哪代,无论政策如何,无论贫富差异,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也是国之大事。</p><p class="ql-block">“双减”以后,校内根据要求将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也被淘汰出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更加显现出来。</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优秀的孩子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培养。</p><p class="ql-block">越是“双减”,家长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坚持“四不减”,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p> <p class="ql-block">第一.学习负担“双减”,父母的担当“不能减”。</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学校。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只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正所谓,外在不足,内在补。“双减”政策执行以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家庭教育要跟上节奏。</p><p class="ql-block">1.父母的认知程度要提高。</p><p class="ql-block"> “双减”,减的是孩子的压力与负担,增加孩子的幸福指数,而不是减父母的责任更不是减父母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双减”以后,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包括习惯差距,成绩差距,能力差距等诸多方面。家长真的要先于孩子成长,跟上时代的步伐,顿悟“双减”,做好备战,为孩子的未来做好规划。</p><p class="ql-block">2.父母的责任不能减</p><p class="ql-block"> 家趁万贯带毛的不算,挣钱再多,也抵不过一个“败家”孩子。教育孩子不能只局限于简单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学习、沟通等的多方面投入。孩子学业上的松绑是父母担当责任的加重,必须履行好陪伴、管理、引导和督促的责任。</p><p class="ql-block">3.父母的教育要全面</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产物缺一不可,不能光靠老师和学校,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也很重要。“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只看重分数,而是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等等。努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p> <p class="ql-block">第二.学习负担“双减”,习惯的培养不能减。</p><p class="ql-block"> 在校园里,孩子拼的就是老师怎么教他就怎么学,在家里父母怎么要求他就怎么学。这一种能力就是学习习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言传身教的力量。</p><p class="ql-block">1.好习惯是优秀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古往今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好习惯;失败人士之所以失败,毁于他们的坏习惯。一个自律性强、热爱学习、勤于反思、积极进取、力求上进的孩子,他的未来一定会很光明,他的前途一定会很远大。</p><p class="ql-block">2.培养习惯是减负增效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双减”以后,孩子没有了课外补习,少了应有的作业,少了学习任务,多了自主娱乐时间。如果父母不想荒废孩子的学业,就要抓住这一“空档时间”,着重给孩子培养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减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培养习惯,有了好习惯,有了自我约束力,即使没有“外力”帮助,孩子也能不断进步,积极进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3.培养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小学阶段,父母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觉学习、专注做事、学会坚持、做事有计划、学习有方法、注重时间观念等习惯。从小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们的首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第三.学习负担“双减”,陪伴的质量不能减。</p><p class="ql-block"> 成功的教育,不取决于金钱,而取决于坚持。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反馈是成正比的。“双减”后,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给孩子心理安慰,给孩子安全感。在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下,孩子更愿意探索未知,自信地突破自己,勇敢地取得更好的成绩。</p><p class="ql-block">1.多理解孩子。</p><p class="ql-block"> 父母应该做到:少唠叨,少说教,少干预;多倾听,多理解,多鼓励。成长阶段的孩子,每当遇到困难或险阻时,都希望有父母的帮助,有父母的体贴。</p><p class="ql-block">2.高质量陪伴孩子。</p><p class="ql-block"> 父母早期的陪伴与关爱,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的养成。“双减”后时代,更需要给孩子高质量陪伴,让陪伴变得更有针对性。</p><p class="ql-block">3.正面示范孩子</p><p class="ql-block">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三观形成、习惯养成、品行修炼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和正确引导。父母良好的示范和引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最直观的教科书,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父母的耳濡目染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第四.学习负担“双减”,家校的配合不能减。</p><p class="ql-block"> 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教育孩子,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也离不开老师。二者缺一不可。“双减”之下,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密切,孩子的成长越茁壮,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呢?</p><p class="ql-block">1.请善待每一位“严格”的老师</p><p class="ql-block">亲其师信其道,请理解、支持和善待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对孩子“严格”的老师。</p><p class="ql-block">他们顶着风险去管教学生,不辞劳苦地鞭策督促学生,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难以估量,值得我们的理解与尊重。未成年的孩子可能体会不到,但是作为已成年的家长应该学会善待,懂得善待。</p><p class="ql-block">2.请尽力配合每一位老师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家长们应该知道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参加家长会,学会主动与教师沟通,学会支持学校的工作。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又可以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3.请承担起家校共育的责任</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结合。老师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美结合了,孩子们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总之,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一个恪尽职守、知识渊博、为人正直的老师,同时还要有以身作则、勤劳肯干、永不缺位的父母。二者都具备,就要靠孩子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