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故事(连载)

小飞侠

前言 <p class="ql-block">其实,这次我挺感谢组织能把我派往抗疫一线,和无数战友一同打响铅山保卫战,信州保卫战。虽然工作有些辛苦,甚至有些危险,但是我们无惧也无悔。</p><p class="ql-block">我们坚信,疫情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临,我们终将胜利。我们这些抗疫工作者的人生也会因为此次难忘的经历而丰富且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此刻,致敬每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工作者。致敬每一位不辞辛苦不远千里来饶支援的医护工作者。抗疫终会胜利,而有些故事,我想说给你听……</p> 正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1 - 小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用猜,第一篇当然写儿子。</p><p class="ql-block">接到集合的通知是那天早上七点,我和小嘟说,爸爸要走了,爸爸要去抗疫,来亲下。原本要推开我的小嘟不动也不怕我胡子扎他,亲了一下,我见他眼里有泪珠滚动。他就靠在床上不说话。</p><p class="ql-block">在铅山好几天没见,媳妇说小嘟现在不想妈妈了,想爸爸了。于是和他视频,奶奶说来和爸爸说点什么,他楞了一会,说了五个字保护好自己。我有点意外,一刹那,儿子长大了。</p><p class="ql-block">我拍了一张工作照给他看,没想到他居然画下了爸爸,画得有点形象。没想到他还配了音,做了视频。关键是学了好些年小小主持人的他口才更好了。</p><p class="ql-block">昨晚隔离完回来和妈妈睡,说一晚上都是笑,说梦话,开心得很。这个小朋友,腼腆而又深情。为父欣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2 - 棉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发那天是10月31日。一大早,我们局里60号人在大门口集合,两辆大巴已经早早停在那等我们了。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有说有笑。局里把各部门的精干力量都派了出去。响鼓用重锤啊。</p><p class="ql-block">大家有的拖了行李箱,有的背了背包,一位同志抱着一件警用大衣分外引人注目。有那么夸张吗?大家笑了。笑人家傻。大家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以为一周就能结束的。</p><p class="ql-block">两天后,在铅山,在夜晚,大风里,很多人冻得像个傻瓜。几天后,一辆运送行李的大车驶向铅山,行李里装着棉毛衣裤,毛衣和棉袄。</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未雨绸缪是对的。而人生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开心就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3 - 网格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期七天的网格员工作,为居民群众办小事、解难事。杨大叔煤气罐要换了,孔老师缺米油盐了,赵大娘晚上不敢一个人睡,王大妈有些老年痴呆,陈大姐早上想吃点面条,诸如此类。很普通,且琐碎,没想到都一一解决了。他们说不出什么动听的语言,一句“你们真好!”就是他们的全部感情。</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15年前,还是在派出所当辖区民警时,同样的走村入户,同样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虽然辛苦但令人难忘。至今依然还会想起外双溪派出所大厅墙上的两行大字,“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做老百姓的贴心人。”</p><p class="ql-block">老百姓的感情很朴素也很简单,就是只要你把他们的事放心上,他们就拿你当亲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抗疫故事4 - 环卫工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环卫工人是租住在1号楼3单元一楼的两位大姐。起初也不知道她们身份,只看到楼道口停着一辆环卫三轮车。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她们是两姐妹,各自带着丈夫,四人一起住。做核酸时要读取条码,她的手机也是卡得不行,只有用身份证拍照录入。</p><p class="ql-block">闲谈时,她们想出来工作。我安抚她们说,现在这里是封控区,大家都不让出去,疫情还没完全控制住,你们要配合好政府,做好居家隔离,需要的物资政府都会配送,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一位大姐说道,我们早上都是喝粥,喝粥要烧小菜很麻烦,我们想吃面。我答,这个简单,晚上我去买,明天送进来。大姐说,那我给你钱,三十块钱拿去。我说不用了,我来买。算我请你们吃。第二天我提上三袋面进去,两位大姐坚持要掏钱给我,我说不用,真不用,你们拿着,我挣得比你们多。</p><p class="ql-block">“我挣得比你多!”是网上看来的,好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帮助别人,也能从自己口中说出这句话。但真说出来时还真有点不自然。</p><p class="ql-block">后来,在走访时她们邀请我吃红薯,我穿着厚实的防护服说,改天吧,等疫情过去我一定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5 - 安徽老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铁三社区网格员之前,是和信州分局的同事一道在茶山社区开展巡逻值守,不让居民聚集乱串。一开始政府还没有配送物资。那天上午,有个大妈在小区内做完核酸,捞了一把蔬菜说道,已经几天没饭吃了,去捡了这些菜叶。我想问政府要不要管?我见大妈手拿着稀松的几把烂菜叶于心不忍,说你们先回去,政府会解决的,有问题你们可以反映。</p><p class="ql-block">后来了解,和大妈一起的一共八人,其中有四人是本省内的,另外四人来自安徽。她们租住在汽车站旁的一个小旅社,已经一个月没出来做事了,身上钱也花光了。社区干部叫她们买米油和菜帮她们送,她们也没钱。40块钱一人一天的房租也交不起,好在房东最近没有收租。政府物资也还没开始配送。</p><p class="ql-block">我想这也不是办法。路口旁正好有位大叔,我不能出去,于是请求他帮我买点油、菜和面。大叔爽快答应了。半个钟头后大叔回来,买了一些物资还带了小票,我扫码付款并表达了谢意,提上一袋物资就往楼上走。暂且先管你们安徽老乡两顿饭吧。说不定明后天物资保障就到位了呢。</p><p class="ql-block">之前叫他们拨打电话12345有事找政府,也不知他们打了没有。虽然解决问题方法简单粗暴了一些,但问题解决了就好。次日,政府开始在各封控小区大范围供应蔬菜和肉。</p><p class="ql-block">合肥日报,等了两周也没等来的道歉,过去的事就不再提了。葛仙山景区能赠送每个滞留游客终身免费游览卡,那咱管你安徽老乡两顿饭也不值一提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抗疫故事6 - 老三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铅山山区的六点天已全黑。大风,冷雨,夜。天边云雾缥缈,寒风卷杂着雨点洒落下来,像极了十多年前的三清山。我和我的战友同样地驻守。</p><p class="ql-block">周大、钱大、和仁、陈垒和叫不上名的新同事,看到了很多三清山的老面孔,欣慰而温暖。我们在这里相遇。岁月是一个轮回,一切安好的同时我们又闻警而动,结伴而行。苦点累点冷点其实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我们侃侃而谈哈哈大笑之后又坚定地奔向不同的方向同一个战场。</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战役终会胜利,就像我相信光明终会战胜黑暗,黑夜总会迎来黎明。待疫情退去,每一片共和国的土地上都会迎来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7 - 最美白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衣天使是对所有医护人员的美称。直到她们撤离时,我才知道这次从全省各地支援我们的医护工作者共1172人。分配负责我这一号和二号楼的护士小姐姐一个叫蓝欣,一个叫李梦琴。每次上门做核酸时,走在前面的李梦琴都会甜美地喊到,做核酸了!手机拿出来。走在后面的蓝欣会温柔地掏出棉签,细心地对待每一个居民。她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每次出发前她们都会在防护服上画上美丽的抗疫漫画。</p><p class="ql-block">相处的时间很短,短到今早就撤离了。来不及去和你们告别,来不及拍下你们的正脸,来不及同你们来一张合影,来不及看你们真实的模样,只留下一张上门工作的背影。如果人间天使有模样,一定是你们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我看不见你温柔的面孔,只看见你美丽的眼睛。我看不见你甜美的微笑,只看见你忙碌的身影。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是你们勇敢逆行,是你们奔向前方,是你们把生命之光再次点燃,以生命为代价,用生命守护生命。谢谢你们,为这座素不相识的城市拼过命。</p><p class="ql-block">离开了,一声谢谢的同时再道一声珍重。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之时,再来饶城走一走看一看可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8 - 社区干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故事和酒的那天说好和大家每天讲一个抗疫小故事,讲够七天就解封了。预测得不错,今天真的解封了。可惜,封控区还没撤。故事也还没讲完,继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开始做网格员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小区怎么走,不知道三路后面是七路,不知道一栋楼有多少户居民,不知道这里独居老人其实挺多的。后来,才有了社区干部带路。</p><p class="ql-block">和我们负责对接的社区干部叫朱丹,三十多岁的年纪,微胖,个头不高,大大咧咧。第一次和她见面不知道她名字,只听到她一直在接电话。她说,好了我马上去办。好了你把药放门口。不说了,我声音有点哑。后来,也是找不到人,只有看防护服,上面写着朱丹两字才找到她。社区里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也可以看到墙上她的联系方式尾号9370。</p><p class="ql-block">一次闲聊,我问她,像我管1号楼,你管多少号,她答90多号。我说那么多啊,那你们真的辛苦。月收入三千多吗?她说四千不到。我问她丈夫做什么的,她告诉我美术老师。</p><p class="ql-block">九零后的新警要找她,都是一个个朱丹姐朱丹姐地甜甜叫着。我觉着她没我大,一直叫她朱丹,正式场合叫朱书记。那天朱丹发语音给我,某某,你不要那么好,你们走了之后叫我怎么办哦,领导会骂我的。我说没事的,我走了后还会回来的。她说你也就是骗骗我。我笑着答不会的。她说,等结束了,请你们吃火锅啊!我说可以啊。</p><p class="ql-block">朱丹,朱书记,我们走了,大家都会想念你的。我们相信你还会是一个关注社区民生,关心百姓冷暖的好书记,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故事9 - 铁三居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封控区即将迎来解封。14天做铁路新村三路一号楼网格员的日子不长也不短。在这里,认识了一单元的杨大叔夫妻,照顾老人的吴大姐,认识了二单元想抽烟的刘师傅,会炒米粉的王小哥,认识了三单元教历史的孔老师,脾气不太好的李大妈,和两位环卫工人陈大姐。</p><p class="ql-block">每天带领护士上门做核酸,照顾你们的饮食起居,关心你们的生活冷暖。真到分别的时候还有点舍不得。杨大叔煤气罐换了,孔老师不愁米盐了,陈大姐吃上面条了,李大妈终于开门了。</p><p class="ql-block">临别之际,再向自己所属网格的居民道一声珍重,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再走一走社区里的小路,再看一看我们日夜守护的万家灯火,和封控区内一颗颗蠢蠢欲动准备“越狱”的心。</p><p class="ql-block">告别是新生活的开始,解封是终点更是起点。以后,我还会常回来看看。因为这曾是我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有可爱而又淳朴的居民。抗疫是一时的,但为民却是一世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毕生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抗疫故事10 - 家园三十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31日随队出征,11月29日撤回。前后刚好30天。30天里我们和各地来支援的民警一道披星戴月,征战沙场,代表全市出征的公安力量。</p><p class="ql-block">30天里,看到无数医护人员身披“战袍”,勇闯“毒潭”;看到无数志愿者率先垂范,守卫卡口;看到无数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清理垃圾;看到无数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勇往无前。这里面有职责所在,更多的却是志愿参加。因为他们都深深懂得,以小我换大我,舍小家为大家,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好。</p><p class="ql-block">30天里,纵然我们的城市病了,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整个世界依然运转如初。违法犯罪依然有人将你缉拿归案,生病发烧依然可以去医院得到救治,街边的垃圾依然有人按时清理,快递停运邮政包裹依然可以如期到达,想吃外卖依然有小哥为你奔走相送,社会治安依然井然有序,城市环境依然整洁如初。</p><p class="ql-block">30天里,看到了无数的蓝色帐篷。有的插上了党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无数的共产党员身先士卒,挺身而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百姓放在心上。</p><p class="ql-block">这是美好的时代,这是奋斗的时代。饶城,我们生长、学习、工作的地方。保卫信州,其实就是保卫我们自己,因为这是我们生长的土地,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p><p class="ql-block">终有一天,我们胜利了!有的人笑了,终于迎来曙光。有的人哭了,因为太不容易。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艰苦所以难忘。而我们亲身经历的抗疫故事值得我们一生铭记珍藏。我把它写下来,讲给我们身边人,讲给下一代下下一代听。</p><p class="ql-block">伟大的抗疫精神万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抗疫工作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抗疫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饶城战疫随想</b></p><p class="ql-block">——写在11月30日上饶抗疫胜利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即将过去。没想到11月份只干了一件事——战疫。10月31日奔赴铅山,11月4日转战饶城,11月8日月泉封控。11月29日全面解封。每天通勤家近在咫尺却不能回。三过家门而不入,也入不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和我的战友们逆行而上,征战铅山,转战信州。我们知道我们的“敌人”是谁,可我们却看不见它。我们没有携带武器弹药,后勤保障的也是大衣、睡袋和行军床。口罩、面罩、橡胶手套、防护服是我们的武器。历时30日,我们终于胜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武汉疫情。我们远在异乡对着电视手机报纸喊道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总以为疫情离我们很遥远。那一年我几乎没戴过N95口罩,根本没见过防护服。2021年11月,上饶疫情。疫情离我们如此的近。我们不知道冲锋陷阵,逆行而上是何感觉,我们不知道穿防护服是何感受,我们甚至不知道出入封控区有那么多流程,而不只是便装和一个口罩。我们甚至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也会喊出上饶加油,没想过也会有那么多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我们,没想过我们也会以最高礼遇欢送英雄们凯旋。没见过的防护服从一开始的一天一套,到一天两套。口罩从普通的医用口罩换成一天两个N9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忽略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我们的城市也会病倒。但是,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同行,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都可以谱写属于我们的胜利之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图文:小飞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21年11月29日</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