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黄房子,倾听历史

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走进历史,倾听建筑发出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城市漫步”(citywalk)作为一种新潮、小众的深度旅行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得到众人的喜爱。今天,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哈尔滨市的那些老黄房子,感受它展颜后的沧桑吧!</p> <p class="ql-block">  这些“黄房子”是典型的俄式民宅,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是哈尔滨开埠时期的历史见证。笫一次为它魂牵梦绕是在10多年前读的一篇小说里,女主人公是位中俄混血的女青年、在历经文革时期由于特殊原因导致身体残疾,所写的故事曲曲折折,具体己不记得,唯有一幕描写她为守住即将拆迁的黄房子,奋死一搏,幻想着自己生出羽翼与它一起幻灭。从此,那栋黄房子深刻地印在脑海中,任岁月摧残容颜,任风霜侵蚀风骨。唯有那些黄房子,在召唤我,一探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它是这块土地上很少能见到的一小段凝固的音乐,是一幅安静的画,类似水彩或者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房子,是萦绕在几代哈尔滨人心头的情结。城市飞速发展,那片斑驳的米黄色却仿佛被藏进了时间的褶皱里,在风雨的侵蚀和灰铁皮的围困中艰难度日。幸而,在哈尔滨,仍有一群喜爱它的人,不断地透过斑驳的围墙,旧木刷着新漆,被风蚀的建筑的轨迹中找寻它的身影,试图用镜头抵挡住遗忘……探寻城市历史,让我们走进你的世界吧!</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的建筑材料多为青砖,尺寸较长,做为建筑材料更为牢固。</p> <p class="ql-block">米黄色是哈尔滨的城市底色,那一栋栋有历史、有温情、有故事的黄房子,是这座城市不可复制的珍贵遗存,连接着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不知道黄房子是否有下个百年,我们唯一能做的,让市民们了解它,让人们在文化底蕴上有更高的追寻。一座城市怎么能没有根?这座美丽的由中东铁路洐生的城市怎能让它没落,极强的地域特色,是生长在这座城市的我们引以为傲的,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们守卫的这座城,保护好吧,正像一位作家所说让“大地这一小段凝固的音乐”,回荡得久一点儿,再久一点儿。</p> <p class="ql-block">  傲古雅咖啡馆己从老会堂那里再次搬迁于此。大大的玻璃窗佐以木制结构,座南的玻璃房,目的为吸收更多的阳光,也称太阳间,闲暇时一杯咖啡,一份甜食,在意大利也有好多这样的建筑风格,利用自然光,与光同尘,与书为伴。</p> <p class="ql-block">老旧的门锁。</p> <p class="ql-block">报箱仍倔傲地挺立着,昭示历史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老虎窗,多为二楼通风之用,下面是草类吸潮。</p> <p class="ql-block">  类似铁路工人的单身公寓,原来是墙上是铁皮结构。</p> <p class="ql-block">  墙檐是用立砖斜放,构成艺术设计。</p> <p class="ql-block">原铁路局旅馆</p> <p class="ql-block">  悬鱼雕饰、锯齿雕饰</p> <p class="ql-block">法式建筑设计</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地面破损,但还很牢固,小心翼翼,怕惊扰前人的梦。</p> <p class="ql-block">怎么还在烧绊子。</p> <p class="ql-block">铁栏杆,浇铸而成。</p> <p class="ql-block">环形的楼梯结构。</p> <p class="ql-block">六芒星一凡是犹太人所到之处,都可看到这种标志。根据後来的解释,这个六角星形被认为是「大卫王之盾」。</p> <p class="ql-block"> 四个立砖在窗户上面,这是奥地利的分离主义结构形式。分离派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p> <p class="ql-block">原日伪时期电话局</p> <p class="ql-block">俄驻哈尔滨总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由法国放贷、俄国担保。中国人建设!1898年起,中东铁路的钢轨由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开始铺入中国境内,哈尔滨作为这条铁路交会点上的铁路中枢,迅速从一个晾晒渔网的乡村小镇突变为国际化大都市。铁路的兴建与发展,不仅造就了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伴随着铁路的进程,哈尔滨一步步发展成了融汇中西文化的国际化都市。</p><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俱乐部座落于哈尔滨南岗区西大直街84号,属于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903年,1911年12月2日竣工,设计师为康·赫·德尼索夫,砖混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仿莫斯科大剧院风格。基座以磨光石砌筑,正立面中间四根爱奥尼式壁柱,烘托丰富的檐口山花。两侧立面女儿樯作凸起于檐口线相连的小山花檐。建筑有倒券脚雕饰。主入口并不设在建筑中心段,而设在左侧。1896年6月3日,沙俄与清朝签订了《中俄密约》,在黑龙江、吉林兴建中东铁路。1898沙俄决定将原设于海参崴的铁路工程局迁到哈尔滨。1903年便在大直街上兴建中东铁路管理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年少时,曾经怀揣梦想在这里观看友人吉它弹唱!一起为她加油,那种懵懂和羞涩,时过今日,想起来仍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诗人纳其姆·希克梅特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对我们而言,同样难以忘怀的,还有花园街一带的"黄房子"街区。我们家在那里住了60多年,我们熟悉那儿的一草一木,还有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的“黄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家住在花园街(现联发街)、大直街、海城街和北京街合围街区内的一个“黄房子”大院里。街区始建于中东铁路建设初期,采用中东铁路通用设计图纸,俄罗斯田园建筑风格,是百年前中东铁路高级职员住宅区(也有办公机构),哈尔滨解放后大批铁路员工入住。俗称“苏联房”或“铁路官房”。近年,又被称为“黄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区临街一面建筑为砖木结构,高大、排列有序,附带门斗和凉亭。房盖有洋铁皮的,也有红瓦、灰瓦铺就的。新中国成立后住户多为铁路局干部,有电话线扯进室内。街区中间是绿地,盖有相对简陋的“板夹泥”(木板中间填锯末,里外抹白灰膏)房舍,多数外墙也黄色的。还有木结构仓库、冰窖等附属建筑。部分建筑被改成普通铁路员工住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东北局首长家曾住在这里,从前,街区是封闭式的,街区周围是一高一矮两道板杖子,上面涂着绿色油漆。木条间隔大的矮板杖子在外,上端带尖;高板杖子在内,密实,上端呈“锯齿”形状,中间夹着矮榆树。街区有可以进车的大门,</p><p class="ql-block">街区地处市中心,距火车站也不远,交通便利,闹中取静。此外,有史以来是铁路宅区,常驻人口成分不复杂,故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东北局林彪、彭真、陈云、高岗和李立三等首长都住在这里。林彪宅临花园街(现联发街5号),彭真宅临北京街(现北京街60号),李立三宅在现联发街和海城街拐角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区内有两幢最好的建筑保留至今。一幢是联发街1号“南岗博物馆”小洋楼,一幢是联发街5号建筑。</p><p class="ql-block">临街的“黄房子”高大而坚固,砖墙厚60多公分,双层门窗,地板和天棚是厚厚的红松板,冬暖夏凉。门窗高大,室内举架高,采光极好。室内窗台宽得能躺个小孩子。带尖的屋顶夏天不漏雨,冬天落雪、残冰易滑落。分室供暖“别列搭”(壁炉)多,房顶烟囱造型各异。</p><p class="ql-block">一节选</p> <p class="ql-block">弄璋之喜,弄瓦之喜</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沙盘</p> <p class="ql-block">电机</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高级公寓楼</p> <p class="ql-block">大王和王后,居然这些雕像还能被完整保存,在那个历史年代没有被损毁,也算一个奇迹。融合、包容,是这座由铁路带来的城市最大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牛腿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伍连德</p> <p class="ql-block">  爱这座城市,就从脚下开始!我也终于理解那篇小说里,女主人宁可化为飞鸟也要保护黄房子的勇气。因为那里留着太多的过往,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让光明之神,再次降临这座城市,驱赶阴霾,让它展露欢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