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氏家族古今人物收录

大音希声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承先启后天地理,报本追远古今情。岁在丁酉季春之初(2017年.3月)《杏氏镇原族谱》初版问世,我族[庆阳镇原]范围内现代人物(中专以上文凭者)共收录221人,各有工作简历,约占镇原家族人口的百分之十,比较齐全。而民国以前人物因资料匮乏,只上了七人。现代县志有载人物未能入编。为了弘扬家族文化,以励后昆。二版增补古代及现代[县志有载]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族也定不乏人才,若不挖掘,弘扬光大,定被历史湮没。为了承先启后、祖德留芳。举贤扬善是每个家族子孙后代的责任。因此本人在此征集我杏氏家族历史人物及近现代[县志有载]人物,以供再版增補。以下收录参考资料来自资治通鑑、县志、墓志、碑記、清代及民国家谱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代</p><p class="ql-block">杏月祥、事迹生卒失据。信息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杏月祥】一枚铜印。这枚铜印出现填补了杏氏族人在两汉代史料的空白。在汉代物资非常匮乏的条件下普通人用印材质多为木、陶、牙、角、骨、石等。能用铜作为私印的人不是商贾便是大亨。</p><p class="ql-block"> 南唐*杏 氏[女]、无名讳;</p><p class="ql-block"> 据江西赣县1917年出土《唐*百胜軍节度使江王乳母尚书杏氏墓志铭》载“尚书杏氏”系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昇第五子江昭顺王李景逷乳母,生于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临川郡人(今江西临川市),幼失其家,忘祖考之讳,及长,以柔顺专良之性闻于内。时烈祖无敬皇太后方柬求淑媛入奉公宫,王庆诞之辰、卜士负之,保母受之,继而食者,非尚书而谁欤!卒于建隆四年(公元963年)癸亥三月二十一日寿终於虔州之府第,春秋五十。赐号尚书,用旌其贤德也”。</p><p class="ql-block"> 《赣南金石录》其墓志系1917年出土,原石存赣县审判厅,蔚挺图书馆藏有拓本。墓志出土地点为赣州市东门落木坑。</p><p class="ql-block"> [宋代]*杏友信;</p><p class="ql-block">生卒不詳、古*原州(今镇原县人),据资治通鑑载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十二月,杏友信被诏补为泾原路[副都部署.王谦]麾下军主,撑管三百九十余人。泾原路,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统辖泾州(今泾川县)、原州(今镇原县)、渭州(今平凉地区)、仪州(今华亭、崇信县)、德顺军(筑城今宁夏隆德县)、镇戎军(今宁夏海原、西吉、同心、彭阳、固原县等地内军队)。五州三军之地。</p><p class="ql-block"> 杏 俏*[宋代]</p><p class="ql-block">生卒贯籍不详,宋代诗人。资料来自百度,著有《杏俏诗词全集》。代表作(满庭芳·景傍清明)。景傍清明,日和风暖,数枝浓淡胭脂。春来早起,惟我独芳菲。门外几番雨过,似佳人、细腻香肌。堪赏处,玉楼人醉,斜插满头归。梅花何太早,消疏骨肉,叶密花稀。不逢媚景,开後甚孤栖。恐怕百花笑你,甘心受、雪压霜欺。争如我,年年得意,占断踏青时。</p><p class="ql-block">清代</p><p class="ql-block"> 杏甫生</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据镇原县志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岁贡。(贡生)</p><p class="ql-block"> 杏尧弼</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据镇原县志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科拔贡。(贡生)</p><p class="ql-block"> 杏大年</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木匠。嘉庆年间在镇原县城创办[杏氏木坊],铺面六间。承接木雕工艺及木雕建筑,做工精细,技艺过人,誉满一方。</p><p class="ql-block"> 杏 昌</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木匠。[杏氏木坊]第二代掌门人,杏氏木坊历经三代四位传承人,店存百余年。据传在道光咸丰年间镇原境内建筑木雕工程非“杏氏木坊”莫属。在咸丰年间杏昌业守先遗,技艺精湛,纯笃朴实。信守不渝,以致基业宏恢、家道亨盛、益倍昔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资产殷实,广</span>置田地。据清代家谱记其在镇原县城附近有川原田地四顷、另外孟坝九沟川一顷、上岭李家一顷、王寨东咀一顷、兰庙兰新庄一顷。总面积八顷(800亩),<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为镇原四大家(财主)之一,四大家分别是“杏氏、张氏、包氏及田氏”。其长子(友兰)为道光庠生[秀才],子孙俊达,遐</span>迩一方。</p><p class="ql-block"> 杏友芝</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据清代家谱载道光年间庠生。(秀才)</p><p class="ql-block"> 杏友兰</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据清代家谱载道光年间庠生。(秀才)</p><p class="ql-block"> 杏友棠</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生卒不详,据清代家谱载道光年间庠生。(秀才)</p><p class="ql-block"> 杏生福</p><p class="ql-block">镇原县人、约1840年人、卒时不详,木匠;[杏氏木坊]第三代传承人。师从杏昌、擅长木雕工艺及古建筑。雕工精湛,技艺超群,门生众多。其花甲诞辰之时十大门生为其雕刻木匾庆祝,匾额尚存。为人正直,德艺双馨,镇原县境内今仍存有其建筑遗迹及木雕工艺。在光绪二十八年敦请包中廉(字.介亭、光绪四年乡贡、勅封文林郎)纂修杏氏家谱及老影,沿用至今。给镇原杏氏家族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资料,德泽后昆,芳名永著。</p><p class="ql-block">民国</p><p class="ql-block"> 杏及弟</p><p class="ql-block">(1874--1948)年、镇原县人,据民国家谱载清光绪年间秀才。</p><p class="ql-block"> 杏化林</p><p class="ql-block">字.满亭;镇原县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卒于民国三十八年。高小毕业、略通翰墨,善书,有墨迹传世。据民国家谱记一生从商,商号[丰德盛]。身材魁伟,气度轩昂,慕仁怀义。能济贫厄,不谄权贵、胆识过人。民国時期为商铺进货常常一人携带财物往返穿梭西安与镇原之间,安然无恙。秉性耿直豪爽,乐善好施,乡村亲邻若有困难所求,有求必应,慷慨解囊。所借钱粮从不算息。今存有钱粮借据一百多份,深得梓里乡邻敬重。</p><p class="ql-block"> 杏子轩</p><p class="ql-block">生卒不详、民国诗人,长安县人;资料来自百度。代表作《吟石门关》“归来时节野花香,和风送暖拂衣衫。莫道故园山水美,石门之秀甲滇南。”写大理苍山石门门关景区之美的千古名作。</p><p class="ql-block">石门关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博南古道、盐米古道及滇缅公路必经之要隘,关口两座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绝壁对峙,犹如一扇推开的巨门,这也是石门关之名的由来。古时便有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赞美此地风景的佳句。</p><p class="ql-block">现代:</p><p class="ql-block"> 杏明福</p><p class="ql-block">(1943--2017)年、镇原县人,毕业于庆阳师范。据镇原县志1488页副高級职称人员中为中学高级教师。</p><p class="ql-block"> 杏克俭 </p><p class="ql-block">1940年生、镇原县人,平凉师范毕业,中学一级教师。据镇原县志1466页“获省部级奖、奖励人员中”记一九九零年获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曾受省委省政府表彰。</p><p class="ql-block"> 杏克屏</p><p class="ql-block">1957年生、镇原县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获学士学位。据鎮原志1488页副高级职称人员中为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陇东中学,陇东中学创办于1940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也为学校的创办题了词。</p><p class="ql-block"> 杏正科</p><p class="ql-block"> 又名(杏金库)1955年生、镇原县人,专科文化。据兰庙乐台寺碑记载“杏公金库、遵其祖训,信奉国教,广结善缘,乐于助人。聆闻故乡兰庙修复古圣迹乐台寺,善念炽诚,愿减其家用先后捐资人民币五万零贰佰元,以供寺廟脩繕”。兰庙乐台寺管委会为彰其善,给其树碑立撰以励后人傚倣。1972年参加工作,供职于小铁山矿物资供应科、(木材工厂),七四年调矿掘井队任计量员。七五年调矿采试验队为材料保管员。继调白银铁山实业公司矿产队副队长、矿业队队長,后任白银安腾井巷工程公司法人代表及总经理。2018年离休,现居白银市。曾给兰新庄小村水井维修时捐资人民币一万六千元,全村二百六十多口人受惠。在杏氏家族族谱出版过程中捐资人民币六千元,为解决族谱出版资金短缺起到了很大作用。兄弟姐妹、侄男子弟若有困难康慨解囊,有求必应,同情弱者,扶危济困,热心慈善事业,深受乡邻好评。</p><p class="ql-block"> 杏枝青(女)</p><p class="ql-block">1965年生镇原县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据镇原县志1488页副高级职称人员中为中学高級教師;2000年被评庆阳市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庆阳市教育名师;2022年元月被评为庆阳市正高级教师[正教授级]。散文先后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五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2篇,省级刊物发表4篇,地级刊物发表4篇。《视线边缘》被收录在《西部散文30家》;《浅谈制约女性发展的社会因素》获“甘肃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优秀奖。</p><p class="ql-block"> 杏 东</p><p class="ql-block">1966年生、镇原县人、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据庆城县志599页人物传略中载中共党員、高级农艺师;历任庆城县种子公司副经理;小康办副主任;种子管理站副站长、站长;党支部书记等职。主持参与重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等项目70多项,获国家、省、市、奖项22次。发表专业论文16篇,被评为甘肃省种子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p><p class="ql-block"> 杏武科</p><p class="ql-block">1969年生、镇原县人。中国书法函授学院毕业,据庆城县志511页“文学艺术篇书法创作活动中记为庆城县书法水平较高的书坛后起之秀”。其作品載入《中国书画家大典》、陕西《华夏碑林》、《庆阳书法全集》、《镇原书画全集》、《庆城县书画作品集》等二十余部典集;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十余次;三十余幅作品被外企负责人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政要及国际友人收藏。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分会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庆城县委员会第七、八、九届委员;庆阳县书协一、二、三理事及楷书委员会委员;庆城县乡贤文化研究会成员;庆阳实力派书法家,原庆城县墨耘斋斋主。</p><p class="ql-block"> 杏新民</p><p class="ql-block">1947年——2018年、镇原县人,庆阳师范毕业,据镇原县志1488页副高级职称人员中为中学高级教师。</p><p class="ql-block"> 杏宝丹</p><p class="ql-block">1970年生、镇原县人。毕业于甘肃省畜牧学校,据镇原县志1462页“获省部级奖、奖励人员中”“2010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曾任孟坝镇司法所所长、副镇长;2019年被评为庆阳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以上收录民国以前有史料均可,近现代是县志有载人物,在此希望全国各地杏氏后裔有志之士积极参与挖掘、搜集有关杏氏家族历史资料及历史人物,弘扬、光大我们杏氏家族文化。内部资料、[杏武科搜集编辑]。丶</p> …… <p class="ql-block">汉代【杏月祥】印,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百胜军节度使江王乳母[尚书.杏氏]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代杏氏家族兰新庄祊头《老影》!</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代杏氏兰新庄祊头家谱序</p> <p class="ql-block"> 民国. 杏化林手迹錢糧借据!</p> <p class="ql-block">民国.杏氏(丰德盛)商铺代用铜币!</p> <p class="ql-block">以上牌匾为杏氏家族兰新庄祊头老牌匾!</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兰新庄家族二零一七年重修家谱序!</p> <p class="ql-block">  兰新庄七世祖讳熙年碑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