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片区语文公开课暨信息2.0“一课三能”课例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夜入冬天骤凉,寒风不减教研情。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不断提高我们第一片区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为适应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的趋势,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2021年11月17日下午,在福州市新店中心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我校区骨干教师、区名师工作室成员严珍玲为第一片区全体语文老师献上了一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研讨课《夏天里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严老师认真准备,她巧心设计、精心备课、细心磨课。语文教研组也团结一致,一起深入钻研教材,商讨教法。经过多次试上后,不断完善课堂,给大家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夏天里的成长》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第一课。教学中,严老师以单元语文要素“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具体描写”的习作要求为重点,先抓住“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并紧扣课后练习展开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找典型事例,抓关键词语感受事物时间短变化快的特点,并利用思维导图,层层梳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并内化成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中心,如何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具体描写的方法。最后习作实践环节,严老师设计了一份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围绕“福州的夏天,万物热得受不了。”这一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了写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严老师将信息技术2.0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让教学更高效,更优质。严老师熟练运用了希沃白板的蒙层、视频上传、手机传屏、思维导图等功能。在习作评价环节,在答题器的技术支持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的自评和互评中。习作片段展示环节,进行小程序分享,为学生创造了多样化的表达与分享的机会。让大家感受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p> <p class="ql-block"> 课后,我们片区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首先由授课教师严珍玲老师向听课教师讲解了自己教学设计的思路。接下来的评课环节,各个学校的教师各抒己见,将设计的意图、备课时的疑惑、听课时的感受进行交流、探讨,教研氛围非常浓厚。</p> <p class="ql-block"> 会后钱丰副校长寄希望于全体教师并给予青年教师以鼓励。</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第一片区的语文教师将会以此次教研为契机,继续加强研修学习,苦练教学“内功”,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连树华</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连树华</p><p class="ql-block">文字审核:钱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