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曹州古城

牛牛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星期六,没有太阳,但空气是暖暖的,约三两好友,去正在建设的曹州古城转转。古城的原址是在我们常说的回民街上,原来弯曲坑哇的街道,低矮潮湿的房子都不复存在了。或许是因为老了,或许骨子里天生喜欢这些东西,我对新的建筑一直不感兴趣,走马观花罢了。</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一排崭新的仿古建筑旁边我好像看到了什么,似乎勾起了某些回忆。那是一个破旧的大门,我终于想起来了,这是原来的老菏泽市粮食局驻地,后来小市划成牡丹区,就成了牡丹区粮食局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看,还有粮食稽查大队的牌子,我记得95年上班了以后,在派出所办理了户口,还拿着户口本来这里办理了粮食本。铁大门还是那个大门,门口的几个柱子还是那个柱子,只是印象中办公的地方是个几层小楼,现在也夷为平地,只有那破旧的大门还顽强的矗立着。</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的几棵苍老的大树还在,树上爬满了爬山虎,红红的叶子挂在稀疏的树枝上似乎还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东走,是新建的西门里的大牌坊,牌坊高大雄伟,却感觉缺少点什么。穿过牌坊往北走便到了东方红大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特别一提的是,这里的一个小学还保留着,而学校门口的牌子却改了名字,这里曾经是菏泽师专附属小学,儿子的整个小学生活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改成了牡丹区第四小学的南院。而原来的附小搬到了西关,改名为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学校门口久久不愿离开,仿佛还在等着儿子放学,还会看到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一群群活波可爱的孩子排着队从学校走出来。可惜今天是礼拜六,整个学校一片寂静。时间过的真快,儿子小学毕业已经11年了。不知道儿子看到他母校的变迁会有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从曹州路到西门里到中华路到广福街,古城还在建设中,但真正留给后人的回忆有多少,不得而知。或许等到春暖花开,古城建成时,还能再现曹州古城的风采。下一篇,带你走进真正的老曹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