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双减?不,是“你崽考得怎么样?”

杨梅化塘小房子

今天是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长沙雨,气温12-16度,空气质量良,体感微凉。今天是日记星球第62期21天打卡第17天。<div><br></div><div>今天娃学校召开了进初中以来第一次家长会,也是期中过半的一个小结。有一个比较深的感悟,之前发过文章,说我是为了教育孩子,把自己学成了教育领域从业人士,然而这其实也是有很大风险的。</div><div><br></div><div>做教育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呢?双减!?</div><div><br></div><div>看看今年哀鸿遍野的教培市场,或许你以为是的。</div><div><br></div><div>然而我今天忽然觉得做教育行业最大的风险是:</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家来问你,你娃这次考得怎么样?</b></div> 做为一个从小学到初中都很为家长长脸的家长来说,开家长会感到自卑,也是家长学校的必修课了。 所以今天娃所就读中学组织的家长学校(实质就是家长会,换了个顺应潮流的名字),即便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从线下改为线上参加,我也仍然经历了一番调整自卑情绪的过程。哪怕是网课,也按不住那个“自己崽都考不好,还好意思说自己是阅读推广人么?"的想法,自然也没有按住自己,把情绪发泄到他身上。只是经过一番努力,发得比较隐晦而已,比如运用我惯常爱用的挖苦修辞手法:“老师说得不对,哪里双减了,作业可多了,晚上要写到11点,早上还要起来赶呢?哪里有时间阅读,我都想去举报了。”(其实是习惯没有培养好,而且这习惯,非常随我!汗!)<div><br></div><div>好在不舒服的感觉过去,又为自己”心口不一”(说好的不比较呢?),以及辜负校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要过于看重期中考试分数……”感到羞愧,走过去默默的抱了抱他,表达“<b>不管你考得好不好,我都爱你,相信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b>”的意思。</div><div><br></div><div>中午吃饭打算跟他做一下复盘,让他说说进初中以来的三点进步和一点需要成长的,失败。他直接说自己没有进步,一来他本来就不自信,二来明显是感觉到了我的不满。最后只好我来说:<b>你的学习态度一直都很端正,你上课很专注,你的作业比小学有很大进步</b>。这其实是事实,不这样表达出来,我几乎也以为他没有进步。</div><div><br></div><div>同时我也告诉他我的总结:有不错的亲子关系,有重视阅读的意识,走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需要调整的是,过于投入工作,没有平衡好家庭,对他的学习和阅读关心得比较少,很多书也只限于读了,聊了,没有系统的把乐读猫的专业运用到他的阅读上。</div><div><br></div><div>晚上又忍不住再次确认,老爸的态度倒是一直以来保持一致,分数重要,成绩重要,而我的“心口不一”有不有让他感到受伤,他说没有。才稍放心一些,并用他的“历史经验”给他打气:你小学一年级,人家都是双百,考100分的一长串,你考六七十分,倒数第一名也拿过,那时候你b,d不分,q,p不分,然后一直到六年级,一路攀升,居然校三好学生也拿到了。所以初中第一场大考,你只是不适应而已,也会一路攀升的。这才露出一些笑容来。</div><div><br></div><div>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清华教授,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女儿是个普通人。潜台词很明显,虎腹无犬子的思维定势,既然虎腹出了犬子,那就是不正常,那就是需要教授下大决心去接受的事情。</div><div><br></div><div>然而明明,每个人都很平凡普通,孩子也是有很大几率平凡普通的好吗?有人甚至总结了许多成绩卓著的名人后代,大多寂寂无名。</div><div><br></div><div>有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出问题的孩子,排第一名的,居然是出自教师家庭。</div><div><br></div><div>为什么呢?</div><div><br></div><div>第一,教师如果身份定位不清晰,把教师的身份带回家,孩子就没有爸爸妈妈,而只有老师了。</div><div><br></div><div>第二,因为教师的身份,总担心人家固有思维认为你既然都能教别人家孩子,自己家孩子得天独厚的条件,成绩好那是必须的。要是自己孩子都教不好,你怎么好意思教别人捏?</div><div><br></div><div>于是教师家庭的孩子不得不承受着来自父母沉重的期待……</div><div><br></div><div>教育者最大的风险,或许莫过于此了。体制内教师有风险,南京一中黄侃女儿是一桩;教育博主也有风险,一得爸爸是一桩……</div><div><br></div><div>“我的孩子必须优秀”,像一个难以摆脱的巫蛊,摄去父母的魂魄,以爱之名,只按照自己理想的样子塑造孩子,却看不到一个孩子本来的样子,最终使孩子自我破碎,走向令人难以接受的悲剧结局。</div><div><br></div><div>我孩子也有风险,因为我在推广阅读,我的孩子就一定要爱阅读、会阅读、成绩好、分数高……如若不是,我这事业便可能要做不下去,那么我必须尽一切努力使他实现我的期待,以满足我热爱的事业的发展。</div><div><br></div><div><b>只以成绩来衡量孩子,本来就有大大的偏颇,如此单一的价值观,可惜竟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b></div><div><br></div><div>只以体制教育的短暂的成绩来衡量,又是一个更大的误会,人生其实拥有无限可能,且不说一两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什么,即便真的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若是<b>实现乐读猫的培养目标,不以成绩和分数论成败,而只培养孩子成为思想丰满,格局浩然,人格自在的终身学习者,还怕孩子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用武之地吗?还怕孩子活不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来吗?</b><br></div><div><br></div><div><b>成绩和分数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一个孩子本可以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优点和长处来增加自信,实现自己的价值。</b></div><div><br></div><div>记得在乐读猫的导读书中,有一本《我是白痴》和另外一本绘本《不可思议的朋友》,主题都是关于如何对待弱智孩子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况且认为弱智孩子都可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何况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智商正常的孩子,只要关注一个人全面正常的发展,他们自然会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活出真正的自我来。<br></div><div><br></div><div>乐读猫还有许多的导读书,主角都是资质平平,成绩不好,甚至自卑怯懦,最后却也能走上成长之路,努力去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出“兴观群怨”的境界来。</div><div><br></div><div>所以,我的孩子,这次期中考得不好,并不代表整本阅读和导读没有用。里面有许多的因素,比如前面我的总结反思里写到了,我运用的因素,我学习习惯的因素,这是我可以做调整的部分。</div><div><br></div><div>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b>爱阅读的孩子不一定成绩好,但不爱阅读的孩子未来人生一定贫瘠荒芜。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一个从小阅读大量名著的孩子,长大以后的精神一定是丰满的。</b></div><div><br></div><div><b>如果一个孩子,在主流的价值判断里显得资质平平,是更加需要从大量阅读中去寻找和确认自我,获得力量,习得多元价值观,活出一种“这就是我想要的,哪怕没有人认可我,我认可我自己”的快意人生来,这对于中国孩子尤其重要。</b></div><div><b><br></b></div><div>于我,除了我确实存在的问题,是我需要陪伴孩子去走的成长之路,我也要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凡普通,并不惧怕他人的眼光,将期待更多放在自我成长上。</div><div><br></div><div>如果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懂得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哪怕一无所有,只以培养幸福、健康、完整、自足的孩子为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孩子一时的成绩和分数又算得了什么呢?</div> 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如果有您感兴趣的,欢迎扫码链接我!<br><br>【坐标】长沙<br>【标签】<br>注册会计师<br>学生名著整本阅读指导师<br>日记文化传播大使<br>成人高效阅读教练<br>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br><br>【个人经历】<br>10年化工领域<br>10年审计领域<br>10年心理学培训和家庭教育领域<br><br>【个人成就事件】<br>1. 零基础考过注册会计师,从工人逆袭白领,从审计小白做到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br>2. 通过学习,使两个来自鸡飞狗跳原生家庭的人结合的新家庭,走向和谐幸福,孩子不用再吃父母童年的苦。<br>3、陪伴50+孩子从不爱读名著到爱上阅读整本名著<br>4、坚持助学7年,担任社区阅读室义工1年+<br><br>【我能提供的资源】<br>1. 成人和7-14岁孩子阅读教育和指导,好书推荐<br>2. 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个人成长辅导及课程推荐<br>3. 零基础考注册会计师经验和大小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分享<br>4.读书写作变现路径分享及读书、写作、运动微习惯养成,一手面包,一手情怀,兴趣与事业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