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拿起我们手中的单反、微单、卡片相机,手机,“小灰机”拍摄、录像:记录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辛丑年初冬(十月)十日(阳历:2021年11月14日),我们一行七人,从济南市960医院出发,沿济广高速、220国道,来到了七十二名泉的平阴洪范池泉群及东阿曹植墓,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星期天。</span></p> <font color="#167efb">初冬的山野,虽然北风微微轻浮在我们脸上的,但有斜射在芦苇花上的阳光,仍给我们一丝暖意。</font> <font color="#167efb">山野的田埂上,镶嵌着一幅巨型石雕——九龙壁。</font> <font color="#167efb">墨池,又称墨泉、墨池泉,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东峪北崖村西侧,离着扈泉不远。泉池为边长约7米的石砌方池,约深5米,水色蓝如墨,但澄清透亮,清冽甘醇。</font><div><font color="#167efb">这处泉眼相传为东海海眼</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为什么呢?</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因为墨池有一日三涨潮的奇观</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朝夕、月圆、月缺时墨池都有潮汐</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而且墨池在每天的子时、午时准时涨潮</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所以墨池还有个别称——子午泉</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这么“任性”的泉水</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济南怕也只此一家了</font></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家在墨池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寇仁业主任抓拍我与明代的于阁老遥隔时空,进行文学交流的瞬间。</span></p> <font color="#167efb">这是徐军主任拍摄我们前往云翠山山坳观赏扈泉的途中情景。</font> <font color="#167efb"> 扈山坳在云翠山山阴,峭壁陡立。山坳西壁下端,天然溶洞幽深莫测,扈泉便从这洞中涌出。平时细水长流,遇大雨盛水时期,泉水从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喷水如柱,浪花翻滚。经过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隙挤出青条。古人将此处景物称作"扈泉涌碧",为东阿古八景之一,如今南壁悬崖上,仍镌刻着明朝巡抚右都御史孟一脉书写的"扈泉涌碧"四个朱红大字。现已修葺得更加美丽、壮观。</font> <font color="#167efb"> 涌碧,是南国春色;喷雪,是北国风光。而扈泉却将这两地美景汇于一体。<br><br> 扈泉位于洪范池南2公里处,云翠山北麓的山坳中,因泉北便是古代扈国国城旧址,故名扈泉。扈泉源于山坳峭壁陡直石壁下端的一天然石洞内,该洞直径一米左右,洞内幽深莫测。<br><br> 扈泉从洞中流出,盛水时期,泉水经过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缝挤出青流,古人将此处景物称为"扈泉涌碧"。在泉南壁悬崖之上,镌刻有明朝进士孟一脉所书"扈泉涌碧"四个大字。<br><br> "扈口喷雪"为扈泉一大景观。因昔日扈泉石洞洞口有一巨岩塞其出口,洞中激流遇堵,泉水自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触岩抵石,浪花翻滚,珠沫四溅,状如飞雪,气势磅礴。泉水漫石而过,成瀑布状奔泻而下,如飞虹架空,跌落山谷,景象壮观。前人写《飞泉喷雪》诗赞:"冲崖上出有飞泉,倒泻争如瀑布悬。抵石触岩喷似雪,胜他玉碎又珠圆。"</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附近村庄的村姑结伴来扈泉边洗衣裳。现在初冬时节,山里的泉水温度较高,可达18℃左右,天气越冷,水温就越高;反而是夏天,水温就透骨的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江山还亲自在泉边,洗手试了一下水温。水温还真的是挺好的。</span></p> <font color="#167efb">书院泉,曾名东流泉,位于洪范池东天池山下书院村,旧《东阿县志》有记载。因明代中丞刘隅曾临泉建书院取名。池呈方形,以石砌岸,水自岩隙涌出,汇为边长8米的水池,日涌水量8000多立方米,自池南壁石雕龙头口中吐出,沿石渠盘街绕户,穿林润水,流入狼溪河。</font> <font color="#167efb">泉水自村东天池山脚下的岩石缝中流出,注入边长约8米的石砌方池,池中水藻摇曳。该泉常年喷涌,水势颇佳,是洪范池泉群中涌水量最大的一泉,1975年实测日涌水量达8373立方米。池水从池南壁的石雕龙头口中跌落至一方形小池,再流入半圆形水池,尔后顺小溪,盘村绕户,穿林润木。溪中鹅鸭戏游,岸边村民浣衣洗菜蔬,景色极佳。<br><br> 昔日,泉北侧有"洪福寺",相传系唐代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蕙僧、圆僧创建。现仅存遗址及明朝万历年间《东流泉》诗碑两通。天池山腰石壁上雕有佛像四尊,与人等高。据当地人讲,这四尊佛像为创建洪福寺四位高僧的化身,他们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font><br><br><br> <font color="#167efb">书院泉位于书院村东首天池山脚下,泉池呈"凸"字形,大池边长7米,小池边长两米,泉水从大池池底各处缝隙中涌出,通过水道从小池中兽头的嘴中喷泻而出,最大日涌量达1万立方米。书院泉古称东流泉,是平阴一带历史最长的泉,约在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录了它的存在:"天池山下有泉,名东流泉"。<br><br> 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在小池外围又修建了一个半圆形的围堰,弧顶部立着一块小石碑,记载着村民改造泉池的事迹。围堰上留有出水口,溢出的泉水顺着村中小河环绕村子一周,最后汇入浪溪河。环村小河为当地村民取水浇花种菜或浆洗衣服提供很大方便。<br><br> 小河旁有一条半米宽的水道与小河平行。相传,当年东流书院的主人刘隅宴请亲朋好友时,经常是厨子做好菜用木托板托着菜肴放入水道中,菜肴顺流而下被下游的仆人端到桌上,亲朋好友品尝着顺流而下的精美菜肴,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享受。明代诗人刘约有诗云:"却怪阴山王逸少,不知此地可流觞"。<br><br></font><br> <font color="#167efb"> 在书院泉前合影</font> <font color="#167efb">书院泉四周青山翠柏,小桥流水,环境优雅,东暖夏凉,自古就是风水宝地,素有"小泉城"之美名。据当地老人介绍,书院泉北侧在唐代时成为佛家看重的洞天福地。唐代时,洛阳白马寺高僧清真、悟明、圆僧四高僧在此创建洪福寺,后来被皇帝下诏书毁掉。明代时,儒家也曾在泉边立学,中丞刘隅在此建立东流书院一处。平阴籍的礼部尚书于慎行、中丞朱维京曾在此读书,故东流泉又名书院泉。<br><br> 如今,洪福寺、东流书院早已不见踪影,但书院泉边树立的两块东流泉诗碑仍记载着一段文坛佳话。明万历辛巳年(1581年)夏天,在朝为官的朱维京、朱应彀回归故里,看望正在赋闲的于慎行,三人于雨中再游东流泉,欣然作诗。朱维京出首诗,于慎行、朱应彀随后相和。于慎行和诗《雨中东流泉上和朱可大》:"风雨鸣丹谷,林亭倚翠岑;一樽今日酒,千里故人心;树动三秋色,泉飞万壑音;夜凉横吹起,欲听水龙吟。"但不知为何,现存两块碑上分别为朱维京、朱应彀的诗,单单少了名气最大的于慎行的诗(今人只能从他的遗世著作中看到),是原碑刻丢了,还是另有原委?<br></font><br><br> <font color="#167efb"> 我们陈学达副院长已是八十多岁,达到“杖朝之年”,爬起山来,还是那么闲庭信步。</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又名"龙池",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属平阴县洪范池镇政府路北,在洪范池泉群中,最为著名。池名源于《尚书·洪范》,取其洪水就范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据清道光九年《东阿县志》载,池"在城南15里群山之中……泉仰吐其上, 甃(zhòu,砌)石为池"。据池前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龙池呈正方形,四周石砌。边长各7米,水深约6米,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及四壁散泉缓缓浸溢,日涌量约1000立方米。池周置石栏,栏外有平台,水自池壁南侧的石雕龙口中涌出,跌入一2米见方的小池中,与绕龙池一周的石渠联通,然后汇入狼溪河。泉水流经的石渠叫月河,上有月河桥连通龙池和龙祠。池水"不以旱涝而消长,不以冬夏而变温"。由于泉水平稳上浮,将硬币掷于水面上能旋浮多时,经阳光照射,金光闪闪。"洪范浮金"是著名的历史景观。</span></p> <font color="#167efb"> 洪范池又名"龙池",位于平阴县城西南部洪范池镇,是济南西部最著名的泉池。池名源于《尚书·洪范》篇。据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代"村人因祷雨辄应,建龙祠于池北,故又号龙池。"</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高同胜主任抓拍我们在洪范池后面,稍事休息时的瞬间。</span></p> <font color="#167efb">中午在平阴县善和园饭店,品尝了有本地特色的“铜锅炒鸡”、“炸梨丸子”。</font> <font color="#167efb">这是善和园饭店里的水塘、亭子,极富特色。</font> <font color="#167efb">平阴永济桥 原名浪溪桥,位于东阿镇老城,跨浪溪河上,距县城25公里。桥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建成,为3孔石拱桥。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更名为永济桥。历经重建,至清道光三年(1823年)改建为1孔石拱桥,长98米,宽7米。桥栏上有立雕坐狮8对,神态各异。1980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 <font color="#167efb"> 现存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在拱额的中心,南面和北面分别雕有一大型龙头。北面龙头嘴巴已残,南面龙头则相对完整。龙头栩栩如生,獠牙膛目地注视着河面,据当地人讲,这两个龙头有“镇水”的作用。<br> 桥面十分平坦,也用大型青石板铺成,现在,桥面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照人。大桥桥面的两侧各有对称的石栏板15块,石栏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刻精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每块石栏板下留有一对流水孔,这样可使桥上的积水能迅速流出,如遇洪水漫过桥面,这些流水孔可缓解洪水对石桥的冲击,使石桥安全度过危机。</font> <font color="#167efb"> 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还雕有7对石狮和1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还有双掌抱球的石狮……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雕刻水平。<br>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一些人为的破坏,如今桥上的很多石狮都已残破。平阴县博物馆馆长乔修罡先生告诉我们,这些石狮很多都是“文革”的时候被砸坏的。其中破坏最严重的是桥北西部的第一个石狮,现仅存三分之一。在桥东第五根石柱头上,雕刻着的一对石猴是很特殊的,南侧柱头的石猴为坐姿公猴,北侧柱头的石猴则为单腿跪姿母猴,可惜的是,石猴的头和四指已残缺。</font> <font color="#167efb"> 我们在永济桥上合个影。</font> <font color="#167efb">这幅乡村民俗画,画的就是——东阿曹植墓,东阿王绣虎曹子健(曹植)葬于东阿鱼山西侧,鱼山东面即时黄河的示意图。</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徐军主任抓拍高主任给江山讲解、教授拍摄技术的瞬间。</span></p> <font color="#167efb">“陈院长您这张照片姿势漂亮”!</font> <font color="#167efb"> 出于对这些石狮石猴的喜爱,当地人还把这座大石桥的石刻编成歌谣传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桥的造型雄伟,雕刻工艺精细,狮、猴形象逼真,大小适宜,是明代石雕中的精品。<br> 永济桥是济南市现存最大跨度的古石拱桥,是山东省艺术价值最高的古石桥之一。石桥的雕刻艺术体现了明朝大气、精致和细微的艺术特色,是将桥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结合的典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正因为它独特的价值,1995年,永济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建筑,现正在报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百多年来,永济桥已经为平阴、东阿的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历史的发展和古今人们的生活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font color="#167efb">这是黄河在东阿县鱼山与平阴县姜沟村这一段的黄河鱼姜浮桥。落日夕阳的光芒,撒在黄河及桥面上,让她显得格外壮美。</font></p> 鱼山山下,曹植墓北侧的演武场。 <font color="#167efb"> 曹植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鱼山村,依山而建,始建于三国魏太和七年(233年)三月,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操三子曹植的墓地。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1951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清理出土文物132件,其中除 玛瑙珠、玛瑙泡、青玉璜数件较精外,其他大部为陶制明器,象车、案、壶、盆、鸡、狗、鹅、鸭之类的文物。为加强对曹植墓园的保护,1998年山东省文物局拨出专款,对曹植墓进行了修建,建成了现在的陵园。</font> <font color="#167efb">曹植墓,有记载的共四处。<br><br>一处是山东省东阿县鱼山曹植墓。曹植曾被封为东阿王,在东阿时常登鱼山游览,有安寝于此的愿望,死后其子遵嘱将其葬于此。<br><br>一处是河南淮阳城南三里之"思陵冢"。曹植晚年以陈四县被封为陈王,食邑3500户。当年即死在这里。<br><br>一处在河南通许七步村曹植墓。曹植两度被封为雍丘王,在雍丘生活时间最长,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诗》诞生地。<br><br>一处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南侧。八斗来自于谢灵运曾说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故取"八斗"为名。</font> <font color="#167efb">曹植逝于公元232年12月27日(魏明帝太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距今已整整1779年。鱼山位于东阿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黄河北岸,高仅82米。它东接泰山余脉,西连千里平原,南临滔滔黄河,北傍平畴沃野。一生落寞的曹植,就睡在鱼山西麓的简陋墓穴中。<br><br>历史上的曹植墓是荒凉的。尽管曹植有诸侯王的头衔,但他长期生活在曹丕父子的倾轧之下,王位形同虚设;他死后又远离家族墓地,独自长眠鱼山。他的墓在过去不被重视,似乎理所当然。<br><br>据隋开皇十三年(593)的碑文记载,隋代时曹植墓就已经坍塌。他的十一世孙曹永洛发现后,奏请北齐孝昭皇帝恩准,才对墓进行了维修。<br><br>又据《东阿县志·古迹志》记载,在元代,大名鼎鼎的曹植曾被误认为小神城隍爷供奉。后来虽得到纠正,但却把他的祠堂设在东阿县城中,他的墓反被冷落。再以后,县城迁址,连他的祠堂也被废掉……<br><br>明代隆庆年间,东阿县令田乐才在曹植墓前建了三间祠堂。然而这祠堂异常简陋,难避风雨。<br><br>曹植在东阿只住了两年时间。尽管这段时间他身心俱疲,生存维艰,但他还是爱上了风景秀丽的鱼山,希望死后葬在这里。魏太和六年(232)十一月二十八日,郁郁不得志的曹植病逝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其子遵照他的遗愿和“薄葬”的祖训,第二年便将他迁葬到东阿鱼山,圆了他的一个满含辛酸的梦……<br><br>曹植墓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解放初期,总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font> <font color="#167efb"> 曹植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南临鱼山八景之一的"星落陨石",北傍曹植读书之地羊茂平台。墓顶悬崖峭壁,灌木葱郁。1700余年来,古墓沧桑,历经磨难。据记载,早年:"兆茔崩沦,茂响英声,远而不绝。"隋建《曹植墓神道碑铭》载:北齐皇建年间,曹植的第十一世孙曹永洛奏请孝昭帝恩准,在鱼山"复兴灵庙"、"雕镂真容"。又据《东阿县志·古迹志》载:"元时以王为东阿城隍,后令宫钦改正其讹,别祠王于邑城。其后城迁祠废。明隆庆间,县令田乐建祠于墓下,有屋三楹,未设庙貌"。</font> <font color="#167efb"> </font><div> <font color="#167efb"> 鱼山,又名吾山,距县城19公里,海拔82.1米,因葬曹植而扬名。曹植墓始建于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1200余亩,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一抹平川,近看山下房屋鳞次栉比,远看村落星罗棋布,犹如一幅水墨丹青,使人游目寓足,旷然大观。<br><br>曹植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采华茂,骨气奇高,在后世有较大影响,同时期的墓葬在我国发现较少,因此曹植墓对于文学史、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山上有许多龙山时期的灰陶片,以及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遗物,并且有"重云洞"、"绿葫居"、"四眺亭"、"夕照轩"、"倒影阁"、"羊茂台"、"仙人脚印"等八大景观。</font><br><br></div> <font color="#167efb"> 梵呗寺位于今山东东阿县城南19公里处。梵,清净的意思;呗义为赞颂或歌咏。梵呗寺,意为赞颂歌咏、清净离欲之修行道场。始建于曹魏时代曹植鱼山闻梵始创佛教中国化重要成果鱼山梵呗的梵呗亭,扩建为寺于唐,兴于明朝隆庆年间,长期以来形成了佛教圣地,2002年8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梵呗传承人 一代高僧释永悟禅师发心复兴住锡鱼山,发宏誓愿创建鱼山梵呗寺,传承重辉梵呗文化。2004年6月启建鱼山梵呗寺。2006年9月在鱼山梵呗寺成功举办震惊海内外的首届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因缘殊胜,盛况空前。 11月"鱼山梵呗"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批准、山东省文化厅颁发授予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批准、文化部颁发授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br><br>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梵呗寺认定为"佛教音乐(鱼山梵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font> <font color="#167efb"> 中国最早的汉传梵呗是"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陈思王曹植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册治《太子瑞应本起》始著《太子颂》(今浴佛赞)而"以为学者之,历经支谦、康僧会、觅历及"亦云祖述陈思王"的帛法桥、支昙钥、昙迁、僧辩、慧忍、萧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将梵呗提倡传承发扬光大,盛于齐梁,普及隋唐。故历史上曹植一直被尊为佛教音乐始祖-----梵呗创始人,鱼山也成为梵呗标准"丛林腔"的代名词。<br><br> 流失千年至今,经肩负传承使命的梵呗高僧永悟禅师正本清源,传承重辉,于2008年6月成功申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全称"鱼山梵呗"。历有《鱼山声明集》、《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论文集》、《鱼山梵呗声明集》、《鱼山梵呗传承法要》等专著及古籍善本行世。</font> <font color="#167efb"> 墓前左侧还立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的碑楼1座,碑楼内放置有隋代所立的曹植墓碑。碑通高2.47米,宽1.03米,厚0.21米。碑冠与碑身以整石雕出,碑文共935字,兼用篆、隶两种书体。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三国时期墓葬仍然很少,因此曹植墓的发现,对于文学史和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font> <font color="#167efb"> </font> <font color="#167efb"> 因经年久远,古建筑均已湮没不彰,只剩几幢古碑。古碑中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所立的神道碑甚为珍贵。该碑高2.57米,宽1.03米,厚0.21米。碑顶呈半圆形,石料较粗,为灰白色岩石质,有额无题字,但龛中,粗镂造像,因年代久远,造像面容已毁,只剩残迹。额背浅雕盘龙,尚清晰可辨。碑文22行,每行42字、43字不等,共931字,漫漶脱落57字,现存874字。此碑早年曾湮没在大清河(今黄河)中,到清代始捞出,还置于墓前,并建碑楼保护。另外还有2方石刻也较为珍贵。其一是明传碑,字迹剥蚀严重,仅能辨认碑冠"魏陈思王传碑"6个小篆体大字标题。另一方是大明弘治八年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用章草狂书的一首七律诗,诗曰:"人才三国数谁良,子建于曹独有光。七步诗成名盖世,千年冢陷骨闻香。鱼山西麓斜阳老,胶水东阿衰草荒。今日我来寻掩处,精灵安妥花傍徨。"墓前现还存有清代题诗碑和民国时期墓碑一幢,保存良好。 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 <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摄 影:无影山人、 江山</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制 作:无影山人</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