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涟钢原三炼钢厂的片段往事

孔遥宣

<p class="ql-block">  一个时期、一组照片、一个故事、一份回忆!</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唯一和古董一样珍贵的东西……就是照片,越久越珍贵!</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0日在家里整理资料时,把原来80年代、90年代拍的老胶片底片翻了出来了,我一看底片还行,内容也还蛮有意思,随即我就送店转成了电子版。今天翻看这些30年40年前的老照片,往事就如昨天。</p><p class="ql-block"> 当下涟钢的一炼轧厂的前身就是1975年建成的三炼钢车间、转炉炼钢分厂、三炼钢厂,几度更换厂名,就不难看出涟钢的发展过程。由过去的15吨转炉,加模铸,加4机4流的小方坯连铸到现在的90吨转炉,加6机6流的方坯连铸,加CSP簿板坯连铸连轧,钢产量由过去的几十万吨到100多万吨,到今天的600万吨规模,不禁让人感叹,30~40年发展历程,涟钢已今非昔比,涟钢已进入了年产钢千万吨的大型钢厂序列。这是涟钢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更是涟钢人永不言败,接续努力,薪火相传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一幅幅老照片,虽然有些支离破碎,没有系统,没有完整的记录,特别是这些老照片是我初涉摄影不久拍的东西,不论是构图,还是摄影技术都显得稚嫩,但它却丝毫不影响我对往事的心怀感念。生活在哪个年代,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摄影可能都是比较奢侈的一件事,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一个黑白胶卷都是几块钱,还有暗房里的冲洗药品也是一笔开支,更别说彩色胶卷了,拍摄成本更高。当时我看了一个报道,《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去安徽皖南采风,一次拍了70个胶卷,我好生羡慕,解老师的代表作《我要读书》就是那次创作的。作为我来说,在哪样艰苦的条件下自已还坚持着,坚守着自已一点点爱好,在今天花甲之年的我看来,难道不值得庆幸吗,我要为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90年代涟钢炼铁高炉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涟钢第二代高炉,建厂初期的高炉经过技术改造基本上都淘汰了。当下涟钢的6、7、8号高炉应该是第三代了。图片上的高炉群也完成了历史使命都已淘汰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  原三炼钢厂4机4流方坯连铸机。我自己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一年,受当时连铸技术和工艺的限制,特别是当时连铸工艺在钢铁行业还是比较前沿的技术,还有很多东西也不太成熟,所以工作也比较辛苦,不象现在的一炼轧厂的方坯连铸,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p><p class="ql-block"> 要说连铸机,三炼钢车间最早的连铸机是涟钢人自己制造的“土连铸机”。 在当时以模铸为主的生产时期,如果炼钢、连铸机、铁水等生产要素具备条件,也偶尔拉一次钢,终因连铸机很多技术方面的原因,“土连铸机”拉钢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毕竟连铸浇钢是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向,连铸终究要替代模铸,不久,三炼钢正式上马了第一台由大连重型机器厂生产制造的小方坯连铸机,拉开了三炼钢以模铸生产为主,逐步向以连铸生产为主过渡的序幕,最终彻底淘汰了模铸生产工艺,在此期间,三炼钢先后建成了2、3、4号方坯连铸机,实现了全连铸生产。并提出了“以连铸为中心,以转炉为基础,以设备为保障”的生产思路,理顺了生产关系,强化了生产组织调度,为三炼钢高效、稳顺、畅达的生产提供了坚强保证。</p><p class="ql-block"> 说起这一段历史也是三炼钢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当时三炼钢实现全连铸生产以后,在全国钢铁行业中也是屈指可数,特别是小方坯连铸技术全面应用到生产组织中,在全国钢铁行业中也是翘首,各兄弟钢厂纷纷上马小方坯连铸。一时间广东的韶钢、广西的柳钢、吉林的通化钢厂,江西新余钢厂等等钢厂来三炼钢培训的纷至沓来。那时我负责职工培训工作,接待这些兄弟钢厂人员来厂学习培训,俨然还成了我一项主要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三炼钢厂行车车间梁坚强书记(右三)与技术人员一起正在组织职工技术比武</p> <p class="ql-block">行车比武现场</p> <p class="ql-block">  这幅照片记录的是原涟钢半成品车间。原三炼钢厂生产的钢锭(坯)首先是入库半成品车间,再由半成品车间分送到各轧钢厂轧材。钢锭对今天新涟钢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新名词,更别说看见过了。照片反映的就是最早三炼钢车间生产的钢锭,当时钢锭有两个规格,一个是12寸,一个是14寸,12寸钢锭送一、二轧钢车间轧制螺纹钢,14寸钢锭送五轧钢车间轧大型一点的棒材和型材。所有的钢锭事先都要送五轧钢车间开坯,工序的增加,能耗、成本都增加了。现如今是热装热送一火成材,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产品更具竞争力。</p><p class="ql-block"> 钢锭是老模铸工艺生产的产品,这一工艺生产效率低,金属收得率低,夹杂比较多,是一种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现已被连铸工艺所替代。</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模铸浇钢。浇钢工站在一个平台上,将浇钢压杆套在钢包的塞棒装制卡上,用力一压打开钢包的塞棒,钢水就从注口流出,注入中注管,这就是浇钢的过程,挺好玩的吧。</p> <p class="ql-block">  这是工人正在作业中注管。</p> <p class="ql-block">  当钢水从中注管,流到底板修砌好的钢水通道进入钢锭模,钢水在钢锭模内上升到一定高度且由液态冷却凝固后,再经过脱模工序,就是上图所说的钢锭了。</p> <p class="ql-block">  在浇钢平台上方还有一个平台,是供工人在平台上用6码丝测量钢包内的钢水余量,告诉浇钢工控制浇钢速度。用现在的话说,全都是手动操作。</p> <p class="ql-block">职工正在参加比武</p> <p class="ql-block">远眺高炉群</p> <p class="ql-block">钢城三月</p> <p class="ql-block">  吊装大型设备。初学摄影的我,少不了模仿。从下图的这些图片中不难看出有很浓的模仿痕迹。模仿是学习的初始,毫不客气地说,今日我都还在模仿呢,谁说又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三月涟钢高炉</p> <p class="ql-block">  1975年新建三炼钢时最初设计是12吨自卸氧气侧吹转炉,基础厂房都按设计要求建成后,不知何因,又改成15吨氧气顶吹转炉,所以投产后都因变更设计多有先天不足。</p><p class="ql-block">三炼钢厂15吨转炉摇炉工正在操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吨转炉兑铁水入炉准备炼钢。现如今是90吨的转炉,且提出了“平均出钢量105吨,铁水单耗860公斤,按年产600万吨钢组织生产”的口号。我看到的是两头加废钢,钢前铁水罐加废钢,并进行铁水预处理,钢后钢包内加废钢,进精炼炉精炼,且加进的废钢都是精废钢并要进行烘烤提温,确保铁水和钢水的温度不受太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转炉出钢前,炼钢工正在看火花</p> <p class="ql-block">年青的炼钢工正在看炉内的冶炼情况</p> <p class="ql-block">涟钢技术改造的工地,工人正在扎脚手架。</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最初对光影的理解,还有一点点主观纪实摄影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涟钢的角钢产品</p> <p class="ql-block">摆拍的《钢铁之恋》</p> <p class="ql-block">上岗前的安全穿戴检查</p> <p class="ql-block">初尝框架构图</p> <p class="ql-block">极具时代感的黑板报</p> <p class="ql-block">  工人师傅在报刊栏看报纸,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大事。这样的场景可能再也看不到了,终将成为历史的画面。从照片看工人师傅看报刊的肢体动作,他们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如饥似渴,也从一个则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状态,不管社会发展到任何时期,学习都将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亿万群众的精神家园,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一幅幅漂亮的照片,一段段埋藏在心底的往事,只要是充满正能量,都可以在互联网这个精神家园里与人分享。照片上反映的那时候,可不象现在,人手一个手机,互联网,小键盘一点全知天下事。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30~40年的时光,我们赶上了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都不记得,我还拍了这样的照片,当这二幅照片的电子版呈现在我眼前时,我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30、40年前,普通的工人师傅在那样的生活工作环境下,都还有这种学习的劲头,实属是难能可贵。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会尽我所能,记录好当下的生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连铸大包旋转台</p> <p class="ql-block">修炉用的升降机</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青年突击手</p> <p class="ql-block">连铸台操作箱</p> <p class="ql-block">连铸检修</p> <p class="ql-block">维修工人正在吊装转炉斜烟罩</p> <p class="ql-block">  妇女也是半边天,三炼钢厂女工捡废钢搞劳动。照片左边是一台解放牌大货车。</p> <p class="ql-block">  转炉湿式除尘的污泥沉淀池,这个工艺现已淘汰了,都是干式除尘了。</p> <p class="ql-block">工人正在修钢包</p> <p class="ql-block">行车工上天车操作,登钢梯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职工上班都是骑自行车,可不象现在有通勤车哟。</p> <p class="ql-block">600吨混铁炉倒铁水进铁水包</p> <p class="ql-block">连铸台下美女操作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