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我的从教生涯</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计英</b></div></h1> 一九七三年,当了五年代教的我,通过工、农、青、妇、武五个部门的推荐,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太谷师范。<br>二年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家十几里地的野场村任教,带着美好的憧憬,我又回到了我深爱着的课堂。<br>通过两年师范的专业训练,我的文化知识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带出的学生,各科成绩经常在公社是名列前茅,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孩子们排练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有快板、独唱、相声还有晋剧,在全梁家墕公社的汇演中荣获过一等奖。<br>到了节假日,生来爱红火热闹的我,带着学校文艺队为当地的村民们送上几场自编自导的节目,乡亲们兴致十足前来观看,精彩的表演总能迎来村民们的阵阵掌声。<br>野场村几个独有的特点,很是值得我回忆畅述一番。<br>当地流传着一句话,灵石三件宝:煤炭、硫磺和石膏,其中硫磺和煤炭就盛产于野场村。<br>听参加过硫磺生产的师傅介绍说,野场的硫磺厂是灵石的县营单位。硫磺生产的第一步是通过工人用采煤一样的办法从矿井、矿洞中开采出一种独有的含硫高的矿石,经过大型设备破碎和高炉的冶炼,烧出硫磺溶液,这些溶液通过管道注入底宽顶窄的梯形模具中,经过两三天的自然冷却,凝固成型后的硫磺变成又硬又脆的晶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像一块块金黄色的元宝,人们把成品整齐地码放到一排排四周没有遮挡的宽敞的仓储篷子下面,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金山和银山。因为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祖国的建设密切相关,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使野场村这块荒山僻壤显现出一道奇特的繁荣景象。 村里的婆姨们闲暇时分凑在一起,互相交流着各自的家务生活经验,尤其让人赞叹不已的是她们的捏花馍手艺,村里谁家娶媳妇、嫁闺女或小孩过生日,女人们都要凑在一起坐在炕上,帮着捏好多各式各样的花馍,每样花馍各有各的讲究和典故说法,但都是传达着所有人吉祥如意的祝福期盼。<br>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清明节的前几天,女人们就更忙活了,她们不约而同地各自拿上锥子,剪子,黑豆,红豆,麻籽,食油等用品围坐到炕上,把一盆发好的面经过精雕细琢,一块块小面团就在她们手上变成了小猫、小狗、小兔子、小燕子、小老虎、小刺猬、蛇盘兔,茄子、辣椒,大蜘蛛、核桃虫,再用黑豆、红豆、麻籽给它们配上眼睛,花馍出笼后身上点缀上红红绿绿的颜色道道,一个个惟妙惟肖、小巧玲珑、精致可爱,偶有在蒸制过程中变了形的、开了缝的、眉眼丑的都被视为次品,或捡到一边,或当场吃掉。经过精挑细选,把符合要求的放到高粱箭做成的匾上晾上两天,取出一蔟提早在山上特意选回来的老荆棘,剪掉四周的毛枝,留下其它侧枝剪成一寸多长的小枝,由一个人把住最粗枝,另一个人把凉好的小花馍一个一个往小枝上插,一蔟荆棘枝上足足插上去百八十个,然后男人们帮着把沉甸甸的一树花馍别在墙上一个大铁环上,顿时整个窑洞里变的生机勃勃、果实累累,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在枝头上摇头晃脑、招人喜爱。这件每家必做的特殊工艺品,也成为人们串门时赞美谈论的一个话题,一直要展示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偶有干裂的花馍掉下来,便成为孩子们的口中美食。 野场村座落在群山峻岭之间,到了深秋冬初,漫山遍野的沙棘丛(当地叫醋溜溜)便是大自然给这里人们最好的馈赠,醋溜溜春天发芽,夏天挂果,到了秋天,果粒变成了浅黄色或橘黄色,从山根到山顶,一坡接着一坡,山路两旁随处可见,随手可摘,最灿烂的是霜降一过,醋溜溜的叶子伴随着寒风早已落尽,变成火红色的醋溜溜布满干枝,黄豆大的果实挨挨挤挤,层层叠叠,染红了山坡,染红了沟畔,为这幅天然的山水画抹上了一笔浓妆重彩。<br>人们冒着严寒,踏着积雪,把沙棘枝成捆的带回家中,放到院子里冻上一夜,第二天把白布单或塑料布往地上一铺,再找上一根细的柳条,对着沙棘枝轻轻抽打,冻僵了的沙棘粒就哗啦啦掉在了单子上,清洗一下,放到抿尖床子上挤压成汁,在把汁液倒入砂锅温火慢炖,经过长时间的熬制,边煮边搅,锅中的汁水越来越稠,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了褐色的浓浆,这时再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白糖或冰糖,然后将这些浓浆装入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放到阴凉低温处保存,几个月也不会变质,酸甜可口的美味成为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后来才知道,沙棘果是Vc之王,有开胃消食,健脾化滞,治病抗癌的功效。<br><br>《往事》我的从教生涯·地势奇特的张家庄 作者简介:吴计英,山西省灵石县蒜峪村人,生于1952年2月18日,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梁家墕下属的小村庄担任民办教师,中途考入太谷师范,1975年毕业后回灵石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77年随夫调往太原西山矿务局九校十六校任教,育有一女一子。1997年由于视力严重下降,在学校政策的鼓励和照顾下办理了提前退休。<br>2015年动笔写《往事》回忆录,在家人和亲朋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克服视力等方方面面巨大的困难,历时两年多的艰难写作,完成了12万多字30多个故事的初稿。 责任编辑:梁志友 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