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散文作者/刘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音乐背景/《乡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源/网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题刘江〈我有故事给你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朱汉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尘封记忆任销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故事如烟涨滿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沧桑翻碧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捕魚撒网几人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难忘的一次考察行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11.1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刘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坐车出行,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有的生活历程。特别是在企业任过职的人,单位有车,出行方便。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与车为伍。你很难记得因公因事出行过多少次,走了多少里程。但在我的经历中,却有一次出行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恐怕不仅是我,你也许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说听都没听说过这种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一九九零年六月中旬,即将进入盛夏时节。我当时正在海伦县烟草公司分管常务工作。一天,接到了政府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要烟草公司出一台车,并出一名领导和工作人员,配合政府办两名秘书,去双鸭山市集贤县烟叶复烤厂进行实地考察。要求时间要短,行动要快,考察情况要摸得清,各项数字要搞的准。目的是落实刚结束的县委常委会议决定,经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批准,同意海伦建设烟叶复烤厂。并要求按集贤县烟叶复烤厂的模式修建。县委计划立即着手,组建考察组和基建班子,必须在新烟上市之前建成并投入生产。这样算起来时间之紧可想而知。因为烤烟生产进入八月就要开烤,紧接着就要收购。前后不到三月时间,要完成这项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接到指令后,班子立即坐下来研究如何给县委当好参谋,完成这项为海伦农民造福,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班子责成我带上质检科长郎廷杰,车队长甘晓林,配合政府办两名秘书去集贤完成这次考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不我待,会议结束后我们一行五人,吃过午饭就上路了。因为是车队长亲自出车执行这项任务,我信心满满,没有过问有关车况,就上路了。政府办公室综合秘书高明扬,文教秘书白化新(即本群中当时明月)我们都熟,毕竟原来都在政府大院,经常会碰在一起。有这个机会能一起出差,完成一项任务,自然是老友相逢,无比高兴之事。尽管当时海伦通行哈市之路都是砂石路,凸凹不平。但车里完全感觉不到,一切都湮灭在老友重逢,回望往昔,畅谈美好的氛围中。第一天还好,顺利抵达哈市。跑了一下午,司机也够疲劳,便决定住在哈市,第二天起早再赶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的早晨天刚放亮,也就三点多钟,我们便起床洗漱上路了。我计划着哈尓滨到集贤,近九百多华里,就算每小时跑六十华里,有十五六个小时,加上吃饭时间,最多二十个小时,到午后八九点钟,也赶到集贤了。这样,再用半天时间详细考察,接着返程,卯大劲三天多也回到家可以交差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从哈市跑出不到百华里,车便爆胎了。无奈,把备胎换上,到宾县又找修理部把备胎补好,接着赶路。谁知从宾县跑出沒多远,到常山乡也就六十多里路,又爆胎了。于是第二次换胎补胎,又耽误了半个来小时。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好在坏到了离乡政府所在地不远的地方,补胎打气还好办一些,若坏在半路上可就惨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好后抓紧上车继续赶路。满以为这回总应该一路无事直达目的地了,结果出了宾县地界,在离方正仅剩三十公里左右的会发又抛锚了。还是老毛病,照例卸胎,上胎,再补好备胎。看看地图距离,此地离方正还有近三十公里,离依兰大约一百三十公里,到佳木斯则有二百多公里,而到终点集贤,尚有三百多公里。这么远的路程,中间还要穿过方正林业局,走山路,过十八道拐,一旦车坏到山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上人车稀少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告诉车队长,做好充分准备和最坏打算。车队长十分干练精明,在会发镇备足了饮用水,食用果品等。为防万一,买了一个气管子,一把锉,还有粘带用的胶水,胶皮等。他怕中间补带时间长,又买了一付相棋,供我们帮不上手的打发时间。说来真怪,就象拉车出门的老牛不愿上道离家一样,从会发跑出不到五十公里,还没到得莫利,就又坏在半路上了。无奈还是下车补胎。质检科长郎廷杰给车队长当下手,拿起千斤顶帮着卸胎,扒胎,车队长小甘则寻找爆胎点用胶水和胶皮进行粘补。补好后他俩轮流给轮胎打气。我则领着两个秘书下棋搏奕。虽然心里赶路着急,但也是无奈之举,只好顺势而为,以此消磨时间,忘掉暂时的烦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的得莫利,还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子。只是后来修通了哈同公路,把分散的歺饮和住宿地集中到一起,形成了规模,又置于哈尔滨到佳木斯中间的要害之地,让来往车马和人员不得不在饭时到这里就歺,才逐渐让这里名声大震,火遍龙江。据说,以前得莫利村只有几家开车旅店带歺饮。而那时多是跑运输拉货的大车司机好在这里打尖住宿。传说有个什么大娘们特别招人,大车司机有什么要求都能给予满足,所以生意很红火。不知是真有此人此事还是人们茶余酒后杜撰,反正说的有鼻子有眼,人们也就以讹传讹,信以为真了。 我们有任务在身,无人深究这些东西,甚至第一次经过这里,连顿鱼也没吃上(那时这里做的鱼就很好吃了),就匆匆而过了。车过了高楞,逐渐深入山区,就进入十八拐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走这么多拐弯的山路。如果不是前人指路,还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道拐,山里山外到底拐了多少道弯。也许是这台京吉普也头一次走这样的路,赏这样的景,不想就一忽而过,所以它慢慢悠悠,走走停停,竞在这山里面又趴了两次窝。我们依旧是各有分工,各尽各位。待车爬出这深山老林,进入依兰县地界达连河时,太阳都早已落山了。算起来己经补了六七次车胎了。那时的依兰县,由于有了达连河煤矿,专供哈尔滨市民煤气,己经从佳木斯所辖划出,归哈尔滨管理了。我们到达依兰县城时,已过了晚上八点。遂决定在这里食宿,第二天在起早赶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依兰县城毗邻松花江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相传是傲蕾一兰的故乡,不知真假,也无心去考证。心里想的还是快点把考察资料拿到手,好完成县委交办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又是起了一个大早,四点多就上路了。这里离佳木斯近八十公里,而离集贤县接近二百公里。按正常速度每小时四十公路,也要五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情况和上一天基本相同,每跑出百八十里,则又要爆一次胎,这四百里地,又走走停停补了四次胎。本应九点多就到集贤的事,结果至十一点才到达目的地。草草吃了一口饭便抓紧往烟叶复烤厂赶。当我们赶到那里时,烤厂领导张绍斌带领一班人,正在那里等候我们。因为出发前我们已和主管这方面工作的省烟草公司下属的原料公司领导赵兴进行了汇报,他提前给集贤烤厂领导打了招呼,让做好接待,提供方便,帮助搞好考察。因此这次考察十分顺利。张绍斌厂长竭尽地主之谊,盛情接待,全力相助。使我们顺利地拿到了各种数据和资料,甚至包括建厂的方案,图纸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我们早早告别了集贤烤厂的领导便返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说来也怪,从集贤到哈尓滨四百五十多公里,到宾县也有四百公里。到宾县的时间己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我们住进了政府招待所。这一路过来,十分顺利,车居然一次胎沒爆,连小的事故都没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早上出发,走哈尔滨,出呼兰,奔绥化,过绥棱,到海伦,也是一路顺畅,再没发生补胎爆胎之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问车队长小甘,原来车也和老牛一样,出门不愿上路,回家放叭了跑?小甘笑了。他告诉我,这次出门,本来库里有一付新胎应该上上,把这旧胎换掉。但他想给企业省点开支,想让旧胎最后服一次役回来就报废了。哪想到这旧胎这么不成全人,在路上和我们报熊了。“哪为什么走时坏了十回胎,回来一次都没坏呢”?我问。“去时那两天天气好,温度高。旧胎本来有些细微烈口,车胎和砂石经过磨擦,产生热能高,所以就容易爆胎。而回来这两天阴天,气温低。便没有那么高的热能,所以就不爆胎了。”原来是这样。他说下回再出门可不能冒这个险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他也是一片好心,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便是我的一次难忘的考察。出行一千二百华里,一路中间爆了十次车胎。你经历过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年之后,我从海伦调往佳木斯地区富锦市工作。此时哈同公路刚刚修完通车。虽然属于双向混合公路,但去弯曲直,路面宽广,通车顺畅。从哈市到富锦,五百公里五个小时就到了。八年时间,从当年的砂石路,弯弯绕,到今天的水泥路,白色路,不能不说是一个飞跃。当年考察从哈尓滨到集贤走了一天半,现在不到四个小时就能抵达。真是神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又一个八年后,二令令六年儿子开车,拉我和老伴回海伦老家,仍然走的是哈同路,沿途经过的依然是依兰,方正,宾县,哈市,绥化,海伦,五百六十公里的路程,只用了五个半小时就回到了老家。而那些喜欢开快车,偷偷把车牌子挡住的不知违法的司机,居然从佳市到哈市三百四十公里的距离,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壳到了。这不神了吗?不是司机有本事,而是国家发展速度太快了。因为从这时起,哈同公路已经变成高速高路了。这是三十多年前我们想都沒有想到的事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