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桂花比往年稍迟一些,但是却没有让孩子们失望。<br> 一起来看看,今年桂花树下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吧? “老师,你闻,我摘得桂花好香啊!”静怡小手轻轻地“护着”桂花,鼻子凑近小手,闻着手心里桂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她的举动吸引了其他孩子,也纷纷来到桂花树下,深吸一口气,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开始用小手轻轻抚摸着还未长开的桂花:“软软的。”一个个仰着头,揪着枝条上的一簇簇桂花,边摘边聊着:<br> “我们只能摘到下面的桂花,上面的太高了摘不到。”<br> “上面我们可以拿板凳。”<br> “板凳太危险了,不行。”<br> “那就垫脚!”<br> “还可以摇树啊!”<br> 看着桂花树旁的水泥边沿,一一说:“我们可以站在这个高一点的水泥边上。”<br> 孩子们沉浸在摘桂花的喜悦中,有的站在草地用小手轻轻摘,有的拽着树枝合作摘,有的跳起来摘...... <h1></h1><h3> 回到教室,孩子们还沉浸在桂花的香味中,一个个的将摘下来的桂花轻轻地装进了透明罐子里。<br> </h3> 就刚刚摘桂花的情景,我们进行了谈话分享:<br> 桂花树下的你,发现了什么?<br> 你是怎么摘的?<br><b>发现:</b><br> 我发现桂花的叶子是长长的、尖尖的;<br> 我发现桂花都是长在一起的,好多桂花都挤在一起,而且好小;<br> 我发现桂花好香;<br> 我摘桂花的时候,发现了树也上有洋辣子...... <b>怎么摘?</b><br> 孩子们纷纷说着自己的办法:小手轻轻摘、踮脚摘、拽树枝等等。<br> “但是这样摘太慢了,我想摘得快一点。”一个特别的声音引发了孩子们的自主讨论。<br> “那要怎么样摘,才能很快呢?”<br> “我以前看见妈妈摘桂花时,会有一个伞在下面接着。 ” <b>追问:</b><div> 如果想摘得快一些,就要利用辅助材料。那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呢?<br> “拿桌布去接,一个小朋友摇树让桂花全都掉进桌布里。”<br> “拿棒子去敲,这样桂花也能掉下来。”<br> “我们还可以带个篮子,这样摘下来的桂花就可以直接装进篮子里,不用抓在手里。”<br> “还有伞。”</div><div> ......</div> 第二次摘桂花,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计划,带着准备的材料再次出发了。<br> 有的敲,有的拉桌布准备接,有的两两合作,你拿篮子,我来摘。 这次孩子们明显比第一次有收获,当然新的问题又来了。<br><b>问题一</b>:<br> “我发现桂花没有掉在桌布里,而是掉在了地上。”<br> 为什么呢?<br> “ 因为拉桌布的小朋友,没有站在树底下,而是站在了桂花树的外面,所以没有接到桂花。”<br>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在讨论中知道了桌布的位置和作用。桌布是拿来接住掉下来的桂花,不是把地上的桂花捡起来放在桌布里的。<br><br><b>问题二:</b><br> “ 上面的桂花我们摘不到,太高了,棒子敲也没敲下来。”<br> 怎么办?怎样才能摘到上面的桂花呢?<br> 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讨论,而是交给孩子。让他们带着问题到桂花树下去尝试解决。 来到桂花树下,大部分孩子还是通过拽树枝、垫脚、跳的方法。但是有一棵桂花树下发生了不一样的故事。成成、一一、岩岩三人正尝试爬树。可是树杈太少,太矮,爬一两步,就爬不上去了,因为没有落脚点,一会儿就滑下来了。多次失败后,昊昊想到,借助工具。 "我们去搬一些轮胎和梯子来试试,爬梯子上去摘。"昊昊说。<br> 长长的梯子在几个人的合作下终于来到了桂花树下,昊昊边指挥边将梯子一头靠在桂花树上,一头放在水泥地上。因为不稳,梯子一直摇晃,几个人不断挪动梯子,为的是让它能牢牢地靠在桂花树上。昊然好奇地爬上梯子,可是还没爬几步,就一边说着“我恐高,不行”,一边往下走。成成来了,徐梓语、昊昊站在梯子两边,用手扶着梯子,成成爬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转头、抬头四处看了看,深吸一口气,也退了下来。第三个上去的是浩浩。徐梓语一直扶着梯子,浩浩的胆子明显比成成要大,一会儿就爬到了上面,可是因为两边没有支撑点,浩浩的身子很难转过来,左转右转还是摘不到树上的桂花。一不小心,梯子摇了一下,浩浩立马下来。 因为梯子的摇晃,孩子们发现了问题,梯子太长,没有支撑点,很危险。<br> 成成提出:我们可以拿小梯子来。说完又一起将长梯子搬走,取来小梯子。小梯子轻巧,一个人就能将它靠在桂花树上,浩浩两只手扶梯,不断的用力压着梯子,看它稳不稳固;不稳固,换一个方向试试,终于将梯子稳稳地靠在桂花树上了。对面的心怡也拿来梯子,一起爬上小梯子,这次孩子们一下子就爬到了上面,胆子大的心怡还能在梯子上转过身,顺利摘到桂花了。下面保护的小语也还是紧紧地握着梯子,保护着心怡。萱萱和慧怡拿着伞接着心怡摘下来的桂花。 在这样的自发地活动中,我们初步观察到了以下的图式游戏:<div><i><b>定向图式,</b></i>如:孩子们通过爬树、攀爬梯子、轮胎等方法,探索在不同的高度的观察、尝试,如何摘到高处桂花的情景。以及拉下枝条观察桂花、摘桂花的行为。<br><i><b>连接图式</b>,</i>如:孩子们将梯子固定在桂花树上,将梯子与树、草地连接在一起的行为。因为连接,孩子们很享受克服困难后带来的满足感。<br><i><b>装填图式</b>,</i>如:孩子们将摘下来的桂花装在小手、桌布、伞、篮子里。同时在摘桂花途中,女孩子们将带有叶子的桂花枝条放在桌布上,然后一点点的将枝条上的桂花摘下装进桌布里。 <br><i><b>定位图式</b>,</i>如:成成、浩浩、昊然、心怡爬上梯子,在梯子上探索将身体摆成什么样的姿势才能摘到上面的桂花的行为。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探索来挑战自己的身体,同时也在发展着大肌肉运动技能、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br><i><b>轨迹图式</b></i>,如:孩子们利用桌布、伞在桂花树下接住桂花的行为探索,就是一种轨迹图式的游戏。<br><b><i>搬运图示</i>,</b>如:孩子们搬运长梯子、短梯子,不断搬运调整的行为。 </div> 不断地尝试挑战,终于如愿摘到了树顶上的桂花。一次放手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满满地成就感,在自己的不断调整中,终于找到了摘到树顶桂花的方法。<br> 图式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行为和思维模式,它能帮助儿童探索和探究去理解世界,同样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去理解儿童、认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