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处都在宣传“光盘行动”,</p><p class="ql-block">都在提倡俭以养德,</p><p class="ql-block">但是,</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容易落实到位呢?</p> <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与方家探讨,以求我们一起来解密“光盘不力”的现象:</p><p class="ql-block">第一,对于“光盘”的认知不到位。</p><p class="ql-block"> 古话说:“不管行不行,观念要先行。”观念如果没有到位,没有升华为信念,只是停留在知识和方法,那么,就无法转化为行动,更无法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古话还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多行不义必自毙。“欧阳修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是,很多人漠视“光盘行动”的价值,漠视浪费的巨大危害;或者,一些人认为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只要我愿意,没人管得着,而没有意识到资源是大家的,浪费,侵犯了别人的利益,甚至侵犯了子孙后代的利益;或者,自认为我浪费了没有人知道,不知道“人在做事,天在看”与“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古训。还有,没有意识到光盘的背后,不仅仅是节约资源,还包括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尊重美食背后所有的劳动者,也就是对生命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一切修行,皆从恭敬心中得。如果对生命都未能够给予充分地尊重,谈何修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教育内容的缺陷有待完善。</p><p class="ql-block"> 日常接受的教育主要以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对于孝悌的学问往往无人问津。孝悌基础不扎实,于是父母的话可以不听,领导的话可以不听,政府的政策可以不执行,于是,虽然党中央强调俭以养德,强调光盘行动,但是,难以“入心“,难以“动心”,难以自觉自愿地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教育内容,如果没有以“孝悌”为基础,谈何“合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虚荣心作怪。</p><p class="ql-block"> 觉得吃完以后还剩了不少,才有面子,才是热情款待的表现,才是对客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p><p class="ql-block"> 天下学子千万个,成为士者有几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谄媚心作怪。</p><p class="ql-block"> 因为利益驱使,为了讨好别人,于是不惜浪费资源。</p><p class="ql-block"> 古话说:“人到无求品自高。”还说:“以欲望道,惑而不乐;以道制欲,乐而不乱。”</p><p class="ql-block"> 如果利欲熏心,如何体验喜悦与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格局尚未打开,心中容纳的人还不够多。鲁迅先生说:“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跟我有关。”不要说放眼天下,就在中华大地,依然还有一些家庭步履维艰。范仲淹先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我们心中容纳的人够多的话,我们忍心浪费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自卑的潜意识尚未解除,尚未建立足够的自信。请客吃饭,就怕别人说自己小气,就怕万一不够没面子。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又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如果自己底气够足,还会患得患失吗,做正确的事还怕别人说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心智尚未成熟,更还没有到觉醒的境界。如果心灵觉醒,就可以活得自在,自然,就不需要依赖外在的不当形式来获得心灵的宁静与丰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子曰:“民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p><p class="ql-block">古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很多人健康状态不够理想,往往是吃得太多,吃的时机不对,吃的食物不合适。古话说:“事无善恶,过则是灾。”吃得太多,不但浪费资源,还伤了身体,还影响了生命价值的发挥。比如,晚餐吃得太饱,或者吃宵夜,往往导致睡眠品质降低,导致第二天早起困难,导致喉咙被胃酸侵蚀,进而影响了第二天的生命状态与生活品质。一些父母,在孩子晚上学习之后,特意煮夜宵给孩子吃,以这种方式表达爱,不知道这些父母是否意识到“无知的爱反而是对孩子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九,学习的层次有待提高。 </p><p class="ql-block"> 钟老师说:“学习有三个层次:知识层面,生活方式层面与道场呼应层面。”对于古训,对于党中央与中央政府的倡议,如果我们能达到“道场呼应”的层次,就能与心呼应,与心相印,心有灵犀,自愿自觉,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贪念作怪。</p><p class="ql-block"> 总想占有更多,心为物役。借助公款吃喝,也是贪念的体现?贪念,在吃自助餐时更容易体现出来。当下,有些人贪念不轻,于是,乃至即使在五星级酒店吃自助餐,也依然可以看到不少浪费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或许,跟贫穷的童年记忆有关?有句话说:“不幸的人用一生疗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滋润一生。”因为特殊的人生经历,要以“过度占有”获得安全感,获得满足感。</p><p class="ql-block"> 除了童年的记忆之外,就是一个人的社会阅历,特别是“修身”经历。《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曾庆宁老师说,当下社会日新月异、风云变幻,唯有从学习型个人升级为修身型个人,从学习型家庭升级为修身型家庭,从学习型家族升级为修身型家族,从学习型社会升级为修身型社会,才更可能从容面对,更可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p><p class="ql-block">第十一,尚未立志。</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有志向的人,更善于自律。《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有志向的人,更善于以终为始,以结果为导向,指引自己的言行,激发自己的善言善行。</p> <p class="ql-block"> 《孝经》说:“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古话说:“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天下更多人从我做起,俭以养德,传承祖德,顺道而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