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爱拼才会赢,想赢就会拼,把握青春,放飞理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小赵随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赵基红</i></b></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p><p class="ql-block"> 一、学生帮我反思</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魏书生说:“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即所谓高悬鞭策自警”。其实我在做班主任时内心经常会受到学生的挑战,曾经有失去自控的时候,也有过发火发怒,变得暴躁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不仅对工作有损无益,有损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和代沟。我陷入了沉思中,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是对待个别行为偏差生,更是好用贯有的思维定势来判断和处理问题。发生在徐浩越同学身上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一天上舞蹈课,徐浩越和旁边小朋友“打闹玩”,不小心胳膊碰到其他小朋友,另一个小朋友疼的哇哇大哭,得知消息,我迅速赶到教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徐浩越:你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课说小话,现在发展到打架。他还想争辩什么,我很武断地打断他说:“还要狡辩?你总是班级的麻烦制造者。后来,从与徐浩越的谈话中和其他同学处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和他打闹的小朋友站的距离离大哭小朋友太近了,他去拉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撞到的。我的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事确实不是徐浩越引起的,徐浩越是在维护班级安全(那我怎么办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后我决定在全班同学面前向徐浩越道歉,并且表扬了他。同学们的掌声让我感动,他们帮我反思,促我进步。作为教师应该做一个有错就改的快乐思想者,从学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心去发现他们特别是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进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机会,教育他们不断进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静,真是应验了“急事缓办,缓事急办”这句话啊!</p><p class="ql-block"> 二、走进学生心灵</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肖子成同学成绩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心,不爱说话,与同学交流少,在班里显得很孤单;在老师面前也是有上句没下句的,我几次都想主动找他解决问题,但一直都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一次,我们班的同学在走路队时,不小心踩了他脚后跟,结果气得他脸憋着通红,学生告诉我后,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呢?我意识到他不仅性格内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事故,再联想到媒体介绍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赶紧他谈话,让他坐下,漫漫说出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讲得我嘴巴都快干了,最后,他终于表态说:“我以后会多和同学交流的,遇事也会冷静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后再出现偏激的事怎么办呢?一定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的问题。我除了注意观察他,抽空和他谈心外,还让班级几个比较开朗的同学找他玩,带他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渐渐地他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交往了,有事也愿意和我交流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班主任老师只要用“爱”这根针就能把它们串起。教育学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就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就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插话”大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余静</i></b></p><p class="ql-block"> 王同学和彭同学是我们班典型的插话大王,这两个孩子平时上课很积极,但是,就是喜欢插话。每次不管什么时候,我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接上来了。刚开始,我也是及时告诉他,但是,这个方法一点效果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上课的时候,为了鼓励他们,我想了个方法,谁要能不接话,我就奖励个小贴花,本以为这个方法没用,接下来的几天,我渐渐发现他们真的没有以前插话多了。为了帮助他们改掉插话的坏习惯,我常常会在刚提问的时候先请他们俩先回答,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让他们逐渐适应等待;有时也会讲一些关于插话的故事,让他们通过故事,感受自己爱插 话不是一个好习惯;或者举一些插话的事例, 让他们自己去判断插话对不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现在他们几乎很少再插话。渐渐地发现他们真的没有以前插话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现在他们几乎很少插话。其实,我觉得孩子插嘴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孩子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一概不让孩子插嘴,孩子的观点得不到表达,错误的东西也无法及时地改正,这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此,一概反对插嘴的做法是不对的。孩子之所以插话,可能是为了引起注意,或者没有学会等待,所以就需要我们教孩子一些说话的技巧。孩子由于年龄小缺少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显得单纯幼稚,所以他们有时会不分场合、时间、地点,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这时,与其指责孩子,还不如教给孩子一些说话技巧。如告诉孩子,要想加入别人的谈话,首先要听清楚谈话的内容,然后尽量准确完整的说清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让情在师生间流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邹无瑕</i></b></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同一道不可缺少“作料”。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某些行为的赞美、感叹、一句体贴的话语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影响;而学生的这种情绪又可以作用于教师。从而产生情感作用,增强教师的积极情绪。</p><p class="ql-block"> 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种姿态,学生都能够心领神会,从中得到暗示,得到温暖和鼓励,而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也能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异常表现。如,面部表情、语言表述、举止行为等,较好地判断学生的情绪状态 。</p><p class="ql-block"> 如果教师善于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轻率地判断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因而采取不闻不问、厌恶、挖苦、嘲讽甚至体罚的手段对待他们,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对教师抱有成见痛恨老师,或是破罐子破摔。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显得紧张,而且相互对立的情绪也会日益恶化。</p><p class="ql-block"> 师生之间的情感在于不断交流,才能使心理距离越来越近,感情越来越融洽,才会达到感情共鸣,使感情不断地升华。一个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的教师,就很难了解学生的情感,就无法叩开学生的心扉,就难以启迪学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因此说,教育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谈不上教育,更谈不上成功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新教师成长感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i>梅静</i></b></p><p class="ql-block"> 秋天刚刚离去,那寒冷的冬天却迫不及待地来了。虽然现在早晚是寒冷的但是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我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我已经进入紫水学校三个月了。回想起今年的九月,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走上讲台,为人师表,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近几个月的教学,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在这个岗位上,我既体会到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种新鲜感;乂感见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劳累。</p><p class="ql-block"> 但是走在校园里,当小朋友们都冲着我喊老师的时候,又感觉到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几个月的教学也让我与所带领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我们是师生,课堂外我们是朋友,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明媚的笑脸我也被深深打动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鼓励与肯定会比你批评与否定一个孩子更能使他进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四5班的一个孩子。在本学期第一次我在班级内检查作业的时候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这个孩子的所有语文作业都没有按时完成过。当我发现他的问题以后第一反应是批评他,为什么连基本的作业都不能完成?然而效果微乎其微,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虽然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但是课堂上却很积极,于是我将他叫到办公室分析了他作业完成不了的原因,同时也肯定了他上课的积极表现希望他不要辜负我对他的期待。就这样慢慢的他的作业不再拖拉也能把之前没有完成的作业都补了起来,现在的他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向我请教自己不会的知识点。现在的他越来越自信,每每看到他扬起的笑脸我都在心里由衷的为他高兴。</p><p class="ql-block"> 紫水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温暖,为什么叫她大家庭呢?因为这里有给我信任鼓励的领导,有给我帮助支持的同事,还有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希望我们每一紫水人都能在这个大家庭中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爱的教育</b></p><p class="ql-block"><b><i> 胡晨晨</i></b></p><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我们班有一位男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渐渐地,班上同学也开始孤立他,不愿意跟他一起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这位同学尽快融入班集体,适应集体生活,我特意安排了一个乖巧的学生跟他当同桌,并且交代他凡事都尽量让着帮着这个男生。没想到,第二天这个乖巧的男生就哭着找到我,说这个男生天天欺负他打他,不愿意和他再当同桌。我就把这个男生叫来,问他为什么这样,没想到他鼻子轻轻一哼,嘟囔着说:“我才不要你们的可怜呢!我有自己的思想。”我才突然明白,这孩子性格独特,凡事有自己的见解,我如果能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再进行表扬,他慢慢地就会喜欢集体生活,也就会融入班集体了。于是我就暗自注意观察他。有一次,班上的粉笔擦松散了,许多同学就拿着一团布擦黑板,只有他默默地找来透明胶带,一圈圈地细心地缠好。我当场就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他第一次羞红了脸。慢慢地,他愿意主动地找同学一块儿玩了,心里有事时也愿意找我诉说了,我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大姐姐”。尊重才会使孩子感到爱的关怀,如果没有尊重,那爱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在教育的路上,教师真诚的赞美和温和的话语可以极大地弥补孩子的自尊心,使他感受到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b></p><p class="ql-block"><b>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反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扶红丽</i></b></p><p class="ql-block"> 《书湖阴先生壁》选自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宋代王安石当年退居江宁所作。通过对主人院子内外美丽景致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抒发了作者对主人湖阴先生高雅品性的向往与赞赏。诗中山水灵动,处处有景,处处有人,极富情趣,展现了一份别样的“山水情”。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本课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一、感情美读,明悟诗中意。</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借助画面和注释,读出理解。再入画面,读出情感。让学生反复读,有梯度的读,在品味语言文字中实现自主合作,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达成对诗歌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二、聚焦画面,品读景中人。</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歌句句是景,却处处写的是人。你看,庭院内常常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几乎没有生长的苔藓,这分明是一个湖阴先生!你看,那一块块花木,排列得整整齐齐,错落有致,这分明是一个湖阴先生!你听,那条环绕绿色田野的小溪发出了潺潺动听的声音;你看,两座青山把绿意推进门来了呢!生活在这里多惬意!这分明又是一个湖阴先生!</p><p class="ql-block"> 三、定格画面,研读山水情。</p><p class="ql-block"> 通过出示王安石的资料,深入内心。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法挫败后,此时王安石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打击。当他看到这里的美景,品性高雅的湖阴先生时,内心又多了一份淡淡的喜悦,使他产生了欣赏和向往之情。决意隐归田园的心境,醉心山水间,追逐宁静淡泊,与情趣十足的湖阴先生不谋而合,形成了</p><p class="ql-block">默契。</p><p class="ql-block"> 四、重温画面,赏读表达美。</p><p class="ql-block"> 诗中景里有人,人在景中,美景如画。这宛若仙境的人间圣地恰是通过如诗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出示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通过让学生对比读,发现“对仗美”。如“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p><p class="ql-block"> 不足:用时分配不均,前面朗读耗时过长,后面理解古诗的地方略显仓促,加上备课过程中处理不够细腻,没有达到更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