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9日晚,许昌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活动第三讲拉开帷幕。此次培训的主讲人是襄城县教研室的张丽敏老师,张老师讲座的主题是从“基础练习”到“语用实践”,她深入讲解了统编教材中的语文园地的价值定位与教学建议,给人以“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张丽敏老师的分享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语文园地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语文园地的价值定位;三是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p> <p class="ql-block"> 首先,张老师认为语文园地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类:其一,缺乏趣味,教学机械化;其二,缺少梯度,教学浅显化。</p> <p class="ql-block"> 其次,张老师阐述了语文园地的价值定位:统编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在编排和教学功能上已相对完善,不仅指向积累知识,更为了运用知识,安排的每个板块目标定位都非常明确。并且,语文园地中,每一板块所承载的目标任务既有所侧重,又不能割裂。解读教材时,我们既要增强板块意识,又要落实语文园地的整体意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对于语文园地的教学,张老师提出了三条建:第一,巧用“交流平台”促“教”“学”;第二,“知识板块”重在“运用”;第三,探索“语用实践课”的基本类型。</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症下药的方法、易于实践的课例,让大家明白了如何进行语文园地的教学。工作室的各位成员听了之后,都是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结束后,常慧玲校长带领工作室成员,再次展开研讨。大家就培训内容,各抒己见,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下为部分工作室成员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姚鹏远老师先发表了自己的感想:</p> <p class="ql-block"> “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教授,更多的是师生共同探究、感悟与实践。”听完张老师的讲座,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了这句话。语文园地作为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最后的内容,它所承载的绝非知识点的讲授,而是对相关知识的练习、复习和巩固。如何做到上述的三点呢?张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启发:</p><p class="ql-block"> 第一,深入探究,拒绝乏味。语文园地中知识点较多,与课文关联多,许多老师执教的语文园地,总会不由自主的变成“一言堂”,使语文园地教学缺乏趣味,教学浅显,十分乏味。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园地教学时,必须注重探究,课前探究,研究语文园地的教法学法;课中探究,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课后探究,及时收取学生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园地教学焕发出新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第二,有感而悟,明晰价值。在进行语文园地教学时,教师不仅自己要明白语文园地每一板块的定位,明白相关知识点的积累运用,明白语文园地每一个板块的侧重以及整体性。也要让学生重视起来,让他们也明白。唯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我们发生更多的思想碰撞,知道我们教学的目标,从而更好接受相关内容。</p><p class="ql-block"> 第三,关注实践,学以致用。语文园地教学,一定要重实践,许多知识点,我们都可以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而设置情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更是为了“学”,学生能在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且遇到类似情境,能够进行迁移运用,才是我们教学最终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探究”语文,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为学生以后的“实践”做准备。正是我们教授语文园地所要做到的。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在以后的语文园地教学中,我会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注重“语用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接着,工作室成员时小丽老师说了自己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听完张老师《从“基础练习”到“语用实践”——语文园地的价值定位与教学建议》的分享,收获满满,同时也反思自己在以往的语文园地备课、上课过程中忽视了该板块与单元内其他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模糊了板块意识,淡化了板块目标,只是在机械化、浅显化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缺少了教育的张力与活力。所以在消化完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后,也明确了自己今后语文园地的教学方向:</p><p class="ql-block"> 一、备课时一定要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树立整体观念意识,认真研读单元内各个板块与语文园地之间的联系,在梳理关系中把学习方法和步骤无痕地融入到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实践。</p><p class="ql-block"> 二、“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以往的教学中,仅仅是为了“考”而教,听完张老师的分享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把语文园地的学习与学生广阔的语文生活割裂开了,上成了围篱高高的、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的“园地”了。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提前充足的备好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例句时,发现方法、总结方法进而实践运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三、“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促进理解。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日积月累”就是让学生去理解、朗读、背诵,从来不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这样就忽视了统编教材所强调的“语用实践”,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整体意识,要进行整体学习规划,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词句段中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准确引导学生运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每一次的学习,我都愿意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p> <p class="ql-block"> 然后,工作室成员孙静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语文园地作为每个单元的练习板块,在整个单元的选材中起到了延伸与提升的重要作用。本次线上培训张老师先介绍了语文园地的发展历程,接着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一线教师在语文园地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本次培训,我收获甚多:</p><p class="ql-block"> 第一,教师一定要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在整体意识观照下,有了整体意识,就会发现,语文园地中各个栏目的学习,不一定是按照教材的页码顺序先后展开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要善于发现和建立语文园地内不同栏目间的联系。一个语文园地中不同的栏目,有时候会找到一个统一的线索将它们联系起来展开学习活动。例如,四年级第一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交流平台”是对这一训练要素的梳理和提升,“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成语也具有鲜明的画面感,第二题是从表达角度实践“有画面感”的描写,“日积月累”中的《鹿柴》一诗需要运用这一方法来品读欣赏。</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关注不同年级相同栏目之间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第四,要将语文园地的学习与学生广阔的语文生活建立起联系,“语文与生活”重在提醒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的发现”“ 交流平台”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培训结束了,但是教师们的学习永远不会结束。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工作室成员会继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充分发挥好语文园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