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噶陀寺、萨普神山之旅。</p><p class="ql-block">9月29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城—甘孜白玉县城。</p><p class="ql-block">9月30日甘孜州白玉县城—西藏昌都市。</p><p class="ql-block">10月1日西藏昌都市—那曲比如县萨普神山。</p><p class="ql-block">10月2日比如县萨普神山—洛隆县城。</p><p class="ql-block">10月3日西藏洛隆县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月29日大清早的离开了巴塘县城,沿着318国道往理塘县方向走一段后转入215国道前往白玉县城。</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318国道显得有些冷清,是我们岀来早了点吧。</p> <p class="ql-block">在318国道上行驶了没多久就到了318国道和215国道的交会路口,我们左拐弯进入215国道。</p> <p class="ql-block">215国道,起点为甘肃省马鬃山口岸,途径青海省、四川省、终点为云南省的宁洱县。为中国国家道路网的纵线之一,全程641千米。</p> <p class="ql-block">215国道上的车明显比318国道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车少、人少、风景点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山青水秀又一个清静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左转继续沿着215国道上行驶。</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下午5点左右到了白玉县城建设镇。白玉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东岸。白玉系藏语译音,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一说因县城驻地的地形呈吉祥的图案而得名;二说因“婢药”部落对音“白玉”而得名,白玉之名源于隋代。白玉县处甘孜州西部,东邻新龙县,南倚巴塘、理塘两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的贡觉、江达两县相望,北接甘孜、德格两县。幅员面积10591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其中,4个镇、12个乡,130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5.9万人,居住着汉、藏等15个民族,县城驻地建设镇,海拔3050米,距州府康定622公里,距省会成都998公里,县境内平均海拔3500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宿的对面就是白玉寺。白玉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西南的白玉山,为康藏地区三个最大的宁玛派寺庙之一(另两个是白玉县的甘拖寺和德格县的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供养的五大家庙之一。白玉寺依山而建,始于清康熙年间,有“灵鹫莲花院,人间明镜台”的美称。白玉寺 清康熙14年(1675)选址。,由根绒协绕大师创建.已历12代活佛主持。寺址四周地形具有吉祥之相,故命名'吉祥尊胜菩提洲',藏语全称为'白玉朗杰绛秋林',一般称白玉寺,其中'白玉'意为'吉祥之地'。红教寺庙。其中白玉寺讲经院内有驻美藏胞所赠送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各一套,印刷十分精美;灵塔殿内有高僧灵塔2座,贴金镶银,其中较大的一座灵塔内藏佛牙一枚,极奇珍贵,被视为寺宝。寺内共有金、银等造的佛像和塑像近万尊,灵塔大殿还供有白玉拉智前世的脚印石一块,被该寺当作稀世珍宝,同时新建有壮观的佛殿一座。因而1994年该寺院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9月30日。从白玉县城岀发沿着金沙江前往今天的重点游玩地—噶陀寺。</p> <p class="ql-block">在前方路口我们暂时驶离215国道,右转弯进入了458省道往赠科甘孜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行驶一段路后在省道右边竖着前往噶咜寺的方向牌,拐弯上小路。</p> <p class="ql-block">在小路上首先印入眼连的是一个转经轮和长长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车子行驶到这里就开始上山的盘山公路,在路口左右有石埻,大车不能通行。</p> <p class="ql-block">弯弯绕绕10公里的盘山公路我们用了近半小时到达寺庙,路况相比较前几天的去冷古寺的路不知要好许多。</p> <p class="ql-block">噶陀位于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流域的白玉县河坡地区白龙沟朵念山的山腰,海拔4800米,与西藏仅一山之隔。在宁玛巴传承三流,六大金刚道场中噶陀寺是最著名的一个。 噶陀 又译作噶妥、(嘎拖、嘎多),英译称Kathok。噶陀寺堪称宁玛派的母寺。在过去的800年间,由圣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有十万之众。如今噶陀传承的上师们已遍布亚洲、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它的全称是“噶陀多吉丹”,“噶陀”藏语意思是:“噶字上面”;寺址上有一巨大光滑的大白石,石上天然形成一</p> <p class="ql-block">藏文字母,读音为“噶”, 因此而得名。“多吉丹”意为“金刚座”。莲花生大师曾亲自为噶陀开光加持十三次。并在《本身传记》和诸多伏藏经中授记“雪域圣地之最,弘扬空行益西措杰密法之源”。其加持力与印度金刚座相同,故又被称为“第二金刚座”。从莲师的大弟子白如扎那译师和嘎.当巴德西开始到亚喇.白玛登为止,依于《大圆满观髻秘诀》和《大圆满心部圆诫》等十三广注闭关专修,先后得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就有十万人之众,堪称举世无双。</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噶陀寺佛经院。</p> <p class="ql-block">该寺在藏历第三胜生土兔年(1159年)由宁玛派高僧噶当巴德协(1122--1192年)创建。距今已有840年,历八十四代主寺。其中元朝的克珠.益西布巴,才学超群,证境无碍;萨迦派(花教)五祖八寺巴赴京路过噶陀寺时,拜克珠.益西布巴为上师。并挥毫赞叹道:“宁玛无上密法之精华所集,东方噶陀寺主克珠.益西布巴如亿日光芒普照大地。”公元1360年翁修.巴瓦大师主寺时,在其弟子云南木氏王族的协助下扩建了原有的大殿。1435年,波布瓦向秋生格主寺时,噶陀的殊胜密法远播到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前来朝拜的僧众有近万人之多。藏历十二胜生(约公元1686-1764年间) ,直美锡雄.贡布主寺时,被清朝康熙皇帝迎请至京都,封为国师,亲赐宝冠,四窗轿以及全套宫中仪仗和乐器。第十三胜生铁龙年(公元1760年),格则牛麦.泽翁曲珠主寺时,因其无碍辩才,在与西藏各学派进行辩论时获得“班智达”的尊号。其弟子章嘉活佛亦被雍正迎请至京,尊为国师。泽翁曲珠任波切对旧有的经、律、论以及宁玛续部著作等,进行了详细校注,刻版保存并作了真实的论证。主持修建的直美锡雄灵塔。在藏地被誉为“雪山一饰”。第三世格奔名邬金切及坚参,因其修证无碍,圆通显密被达赖喇嘛请为经师。他主持建造的印经院藏书达七千余部,六万多册,是当时康藏地区存书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印经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按照始于元朝克珠.益西布巴任波切的前例,宁玛噶陀法统在每年藏历六月初十莲花生大师生辰,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法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僧侣,信众汇集于此,共同诵经祈祷。相传最大的一次法会,有十八万僧人参加,身着红色法衣的僧侣聚集在噶陀及周围的山坡上,如红色的海洋,映照天空。他们齐声诵经,其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一时在印、藏两地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坛城。远观噶陀寺,最壮观的当属那座金光灿灿的坛城,相较而言,这座坛城比色 达佛学院的坛城更加壮观,更加金碧辉煌。这座中阴文武百尊坛城,共分为六层:第一层为万佛殿。里面供奉一万尊阿弥陀佛像,万佛殿上面为花园,代表守护轮,提供信众参拜时休息之用,花园之外为八大尸陀林庄严,再外是金刚杵围墙,最外是象征五色智慧火焰的走廊步道,走廊步道内设有400个转经筒。第二层为闭关房25间,供瑜伽师闭关专修之用。第三层供奉寂静四十二尊黄铜金像,并以格萨尔王及其眷属大将等护法围绕,殿门旁为四大守护明王。殿外的妙欲台阶上共有十六位供养天女。第四层供奉忿怒五十八尊,外墙以圆弧造型,螺宫顶部饰以忿怒尊坛城饰具。第五层供奉虹光围绕之普贤王如来,象征原始心性。外立四尊大鹏金翅鸟。第六层为金顶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公元1992年,重建不久的噶陀寺在当代主寺直美信雄仁波切财力支持下,由洛珠.丹贝坚参仁波切主持了吉文.仁波切的坐床仪式和千僧大法会。又在1995年广邀宁玛各传承寺院的活佛、僧众共四万多人,举行规模浩大的“万僧大法会”,法会中,僧侣们同修“三身坛城”同为佛法昌盛,世界和平而祈祷。</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藏民在坛城前礼佛。</p> <p class="ql-block">该寺保存有元朝御赐的莲花生刺品残部、八思巴赠与该寺的印章,明朝文殊佛像、清朝皇帝御赐的经书《可奔全集》、瓷碗及格萨尔时期的箭簇、单耳青铜罐、兽型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下山前往今天住宿的地方—西藏昌都市。(参观噶陀寺不收取任何费用)</p> <p class="ql-block">按原路返回到215国道上。我们右拐弯往玉树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我们右拐弯在这里开始215国道和317国道重叠。</p> <p class="ql-block">前方到达了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的省界,以金沙江为界。去年我们走317国道去走阿里大环线也是从这里入的藏,比较熟悉了。</p> <p class="ql-block">岀四川省。在警务室验证身份证和健康码后就可以岀川。</p> <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以金沙江为界,过金沙江大桥后进入西藏。(这是第四次进西藏)</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西藏自治区。进藏非常方便,像我们小车只要乘客和驾驶员带上身份证和手机健康码去警务室验证一下就可以通行。</p> <p class="ql-block">进入西藏门户,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p> <p class="ql-block">在被称为藏东第一县的江达县岗托镇吃过午饭,继续前行准备翻越矮拉山。</p> <p class="ql-block">矮拉山是我们经岗托大桥进入西藏所驰越的第一座大山,垭口海拔4245米。“拉”在藏语中是“山”的意思,矮拉山,顾名思义,即“矮山”也。</p> <p class="ql-block">路遇国家保护动物藏猕猴。</p> <p class="ql-block">穿海拔3550米的江达县城而过,继续前行。江达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昌都市东部,东与四川省石渠、德格、白玉三县隔江相望,北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毗邻,南接贡觉县,西连昌都市卡若区。</p> <p class="ql-block">哈哈😊去年刚来打卡过,今年又来了。又到了317国道1000米处,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翻越海拔高度4240米的雷集拉山。</p> <p class="ql-block">在藏区随处可见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放牧回来。</p> <p class="ql-block">西藏昌都市的油价真的是贵95号汽油要9、37元1公升。</p> <p class="ql-block">入住昌都市。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它被称作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昌都是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与缅甸及云南接壤,北与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市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从昌都市出发驶入214国道翻越察雅县海拔高度4572米的浪拉山。</p> <p class="ql-block">翻过了浪拉山后就进入了高原草甸。</p> <p class="ql-block">离开214国道转入了昌都市八宿县的349国道。</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昌都市洛隆县德嘎拉山口海拔高度4462米。</p> <p class="ql-block">穿洛隆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在巴里拉山垭口海拔高度4810米,进入边垻县。</p> <p class="ql-block">进入边坝县需要司乘人员身份证验证。</p> <p class="ql-block">边坝县城。边坝藏语意为“火炬”和“吉祥光辉、祥焰” 的意思。边坝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市西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与三市六县接壤(其东与洛隆县,北与丁青县毗邻,南与林芝市波密县,西与那曲市嘉黎、比如、索县三县接壤)。边坝县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有气温低、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等特点。边坝县平均海拔高度为3500米,最高海拔达5500米以上;距昌都市市区400余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800余公里。</p> <p class="ql-block">过边坝县城后进入558国道翻越又一个高山嘎的拉山海拔高度4998米。</p> <p class="ql-block">高原上尽现秋色。</p> <p class="ql-block">出边坝县的捡查站。</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昌都市边坝县进入那曲市比如县。到了比如县就离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萨普神山就不远了。比如县地处那曲市东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高山峡谷,四周冰山雪峰环绕,和邻县交界处有40多个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口。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也有十来座,巍峨挺拔,不少山上松柏茂密。著名的有曲宗拉山(山口海拔高度为4892.9米),达木业拉山,下拉山(海拔高度为5090米)等等。怒江上游</p> <p class="ql-block">因为2020年9月份我们也来过萨普神山,所以很熟悉的找到了进山的路。不过和去年相比较今年进山要收门票每个人100元,但路况比去年好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前往神山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萨普神山位于比如县羊秀乡普宗沟境内,千百年来一直矗立于此,周围群山环绕,主峰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它的最高峰为6956米,也称“萨普棍拉嘎布”,为藏传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每逢盛夏,萨普山顶冰雪皑皑、雨雾缭绕,山底花红草绿、水草丰美。由于谷大沟深、交通不便,这片叹为观止的冰川一直深藏闺中而鲜为人知,是一块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p> <p class="ql-block">萨普冰川,地处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东部的比如县境内。它的最高峰为6556米,是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最高峰,也称“萨普棍拉嘎布”,为藏传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 萨普神山由萨普群峰组成,其成员,从左至右依次包含:萨普的妻子,萨普的妻子出轨后和别人生的私生子,萨普的二儿子,萨普的大儿子,萨普的女儿。萨普妻子的私生子以及萨普小儿子的山型为国内乃至在世界闪都罕见的正三角形金字塔山型。</p> <p class="ql-block">每逢盛夏,萨普山顶冰雪皑皑、雨雾缭绕,山底花红草绿、水草丰美。由于谷大沟深、交通不便,这片叹为观止的冰川一直深藏闺中而鲜为人知,是一块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而山脚下的萨普圣湖由神山千年冰雪融化所形成,分为两部分,靠近神山脚下的为冰川湖泊,叫作‘’撒木错‘’,终年不化。</p> <p class="ql-block">萨普神山、圣湖位于羊秀乡普宗沟境内,千百年来萨普神山一直矗立在此,周围群山环绕,主峰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萨普圣湖由神山千年冰雪融化所形成,自神山山脚延伸,分为两部分,靠近神山脚下的为冰川湖泊,终年不化。</p> <p class="ql-block">另一部分为主湖湖水清澈,洁净,因此每年5月15日在萨普神湖附近会举行隆重的转湖祈福宗教活动,相传主湖在每年的5月15日这一天湖面会在一夜之间全部解冻,又在9月15日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冻结,这一现象奇妙无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绝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萨普神山日落,去年来的时候被云雾缭绕没有拍到,今年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萨普(色浦岗日)群峰和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神话传说有关——萨普是最高峰,神山之王,山体雄伟却有失俊朗,簇拥在他身旁的是山形优美的雪漠峰(萨普妻子)以及长子,次子和女儿;远远的那座金字塔形山峰则是传说雪漠峰和另一座郭布神山的私生子。传说中,萨普神山还曾向情敌郭布神山复了仇。</p> <p class="ql-block">面对如此美景,兄弟俩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p> <p class="ql-block">画圆的地方是我们今晚上住的地方—萨普神山脚下的内湖边上,只有两户牧民。海拔高度4800米。</p> <p class="ql-block">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天虽然忙碌了一天到晚上8点多了还没有吃上饭,但心情无比愉快,拍到了想拍的日落。(去年我们来的时候天气不好还下着小雨神山被云雾缭绕着没戏)。在海拔高度4800米的高原上还能吃上自己做的米饭,这得感谢我兄弟准备的充足,考虑的周到。在这儿谢谢啦!图三是我们睡的地方牧民家里的一个小隔间每个人100元。</p> <p class="ql-block">半夜三更起来拍星空。在海拔4800米的高原夜里天真的是很冷,还要防野生动物狗熊,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高原的早晨冷风凛冽。自己做的热呼呼早餐吃了饱饱的,去拍朝霞。不知今天的运气咋样。</p> <p class="ql-block">7点半左右太阳的光茫透过云层慢慢的从东边升起,红色的朝霞打在云层上,真的是太美了。赶紧的拍照留下着美丽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神山日岀。今天的运气很好看到了一直想看的日岀。大概神山是照顾我们第二次来看它,所以让我们拍到了想拍的日岀和日落。</p> <p class="ql-block">朝霞在云层的印射下变得红红的,在雪山的印衬下变得更加漂亮了。一路走来在高原上所吃的苦,值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萨普神山补齐了去年没有拍到日岀和日落,并且拍到了夜晚的星空。带着满意的结果,离开了神山,前往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558国道上秋天的色彩越来越浓。</p> <p class="ql-block">位于西藏昌都地区的边坝镇境内,距县城近50公里,从县城驱车,途经连片的沙棘林,穿过藏东风格独具的村庄,就可以到达海拔4200米左右的三色湖群,黄湖象征文殊菩萨,白湖象征观音菩萨,黑湖则象征金刚手菩萨,这三位菩萨合起来被称之为“雪域三怙主”,由于普玉县地处怒江峡谷断层下陷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形成特有的美丽湖泊!</p> <p class="ql-block">349国道边也渐渐变成秋天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7点多才到达今晚的住宿的地方洛隆县城。洛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市西南部,东与八宿县相接,西与边坝县相邻,南与波密县连界,北与丁青县接壤,东北与类乌齐县相连,距昌都市市区302公里,距拉萨市1256公里。面积为 8108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藏东横断山脉、怒江流域,念青唐古拉山与他念他翁山平行而过,怒江中游流域穿行两山脉之间。</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从洛隆县城岀发,前往今天的住宿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城。今天的一天沒有特别的景点,都在赶路,只有沿途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高原秋天的景色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卓卓康巴,秘景洛隆》</p> <p class="ql-block">过昌都市未做停留。</p> <p class="ql-block">在藏区每个村口都有大、小不一的佛塔</p> <p class="ql-block">在类乌齐镇吃午饭后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驾驶到349国道和214国道的交接处,我们左拐往吉唐镇方向走。</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一马平川的高原草甸。</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草甸带着秋天特有的黄色。</p> <p class="ql-block">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还有300公里,慢慢来,安全第一。</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西藏自治区进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岀前面的牌坊就离开了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比如县进入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p> <p class="ql-block">在349国道上沿着恕江上游的小河在峡谷之间前行。</p> <p class="ql-block">因美篇只有10个视频好发,所以我把早晨、中午和傍晚的沿途风景视频放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晚上到达囊谦县城入住吉祥宾馆。囊谦县隶属青海省玉树州,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市交界。“囊谦”意为“内大相”,是吐蕃时期的职官名称。据《囊谦王世系谱》记载:珠氏家族的后裔直哇阿路携其家眷及部分属民由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折多山一带迁入玉树南部,据说其祖先吉乎·祜隆荣布曾担任过内地某王朝的内大臣,为纪念祖先的荣耀,遂以“囊谦”作为部落名称。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南接横断山脉,北临高原主体,境内大小山脉纵横交错,峰峦重叠。唐古拉山四条并列的支脉以西北向东南的走向构成了总体倾斜的地形骨架。西北部高而平缓,一般海拔4500-5000米,属山原地貌。(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