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诗文

清风诗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沙市诗话之一</b></h3><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沙市关沮口与《诗经》</font><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徐祖林</font></div> <h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收集了先秦时期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民歌三百余篇,被视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冠首之篇《周南•关雎》,开中国爱情诗之先河,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内涵,成为中华正统婚姻观念的典范。全诗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据古今文献资料表明,《周南•关雎》这首诗,竟与沙市关沮口结有不解之缘,堪使沙市列称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滥觞地之一。<br></h5> <h5>(《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源头)</h5> <h5>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为“国风”,由西周时代采诗官从十五诸侯国地采集民歌而成。《周南•关雎》则位列“国风”第一篇,其采集地为周南。何谓“周南”?周南意即周公姬旦辖治的南方地区。周武王病逝后,立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并由其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周、召二公决定分陕而治,在陕城(今河南陕县张汴塬)“立柱为界”, 陕城以西为召公统治, 陕城以东为周公统治。“周南”的范围,具体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北止于黄河以南,南直达江汉一带。周朝时,沙市被称为“江津”,则是隶属于“周南”,也是《诗经•周南》的民歌采集地。而沙市的关沮口,自然也就涵盖其中。</h5> <h5>(位于沙市长湖南岸的关沮口)</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 《周南•关雎》这首诗,采用了比兴手法,用“关关雎鸠”揭题起兴,其比物为“雎鸠”。那么,何谓“雎鸠”?雎鸠乃是沙市常见的一种水鸟,因形体似鸡,又喜好生活在稻殃里,所以沙市人称作“秧鸡子”;又因为它的叫声听似“苦哇—苦哇”,所以又俗称“苦鸹子”。雎鸠的“苦哇”叫声,并非真的是叫苦诉悲,相反却是一种欢快深情的求偶之声。每逢春后的梅雨季节,雎鸠的“苦哇”声此起彼伏,那就是雄雌彼此示爱的情歌对唱。由此,雎鸠又有“爱情鸟”的美称。“关关雎鸠”这句诗,在“雎鸠”前有“关关”二字。那么,何谓“关关”?“关关”其实就是雎鸠的鸣叫声,是“苦哇—苦哇”的连音。在上古音里,没有鼻音“n”,古人将“关”(guan)读为入声“苦哇”(gua)。在近古音里,入声消灭,“入派三声”,“苦哇”便读作了阴平“关”。《周南•关雎》是一首求偶诗,通篇描写的是“君子”追求“淑女”、“钟鼓”婚恋喜乐和“琴瑟”夫妻和谐。那么,用“关关雎鸠”雄雌和鸣来比兴,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绝妙之极。</h5> <h5>(栖息在沙市地域的雎鸠—苦鸹子)</h5> <h5> 《周南•关雎》的第二句,是“在河之洲”,应该说这是给出了本诗的采集地点。那么,“河”是指哪里?在古诗词中,“江”常指长江,“河”则常指黄河。可是,黄河不属“周南”,显然并非所指。据古今文献资料和专家学者论述,凭藉诗中的“雎”字,判定出应是流经沙市的古“雎漳河”。在古代,常用禽鸟来命名河流,如洛河之“洛”(雒)为鸺鶹、漓江之“漓”(離)为黄鹂等。古“雎漳河”,则应是因沿河栖息雎鸠而得名。先秦时的荆楚大地,有两条源于荆山的著名河流:山南流出的名“雎水”,山北流出的名“漳水”,二水又并称“雎漳”。据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载:“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东北百里,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雎”。漳水在当阳河溶注入雎水后,则被称作“雎漳河”。《左传》曰:“江汉雎漳,楚之望也”,《墨子》曰:“楚将不出雎漳”,皆为所指。“雎漳”二字乃为先秦时期写法,直到东汉后,“雎漳”才改为“沮漳”。“沮漳河”最终在沙市西南的学堂洲注入长江,直至1993年因围江造田被阻断。那时,沙市人称长江为“大河”,称沮漳河为“小河”。</h5> <h5>(流经荆楚大地的关沮河)</h5> <h5> 如上所述,《诗经》首篇的《周南•关雎》,无疑是产生于沮漳流域的民间情歌。关于这一点,荆楚学者郭汉闵、李云贵在《沮漳河流域飞出的爱情鸟——再论<诗经>首篇<关雎>系出沮漳》一文中,有着更具体的论述。然而,偌大的沮漳流域,《周南•关雎》的具体采集点到底落脚何处?答案就是沙市长湖南岸的“关沮口”。长江凡支流注入处,古来多称为“口”,如古夏水注入处称“夏口”、汉水注入处称“汉口”等。那么,“关沮口”就理应是古沮水的注入处。据《水经注》载:“沮水又东南径长城东,又东南流注于江,谓之沮口也。”先秦时期,长江尚未南移,正处于如今长湖一线,关沮口为沮水注入处必定无疑。至于“关沮”如何得名,《江陵府志》载曰:“关沮,古地名,由来亦不可考。”然而,郭汉闵、李云贵两位学者认为:“翻遍中国地图集,叫‘关沮’地名的唯此一处。从中国地名命名常识来看……该地或者沮水两岸就是《关雎》歌谣的产生地,后来这个歌谣传唱神州大地,索性便以‘关雎’来命名”。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极大,沙市关沮口应该就是《周南•关雎》的源发地和采集地。</h5> <h5> (依傍318国道的关沮乡政府)</h5> <h5> 作为《周南•关雎》的着陆点和标志处,沙市关沮口便与《诗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美丽的长湖南岸,如若有官方或里人不吝斥资,于此建造一处“关雎纪念园”, 镌刻《周南•关雎》全诗,以供旅游和休闲,则应是为沙市的文化建设做了一件美事!</h5> <h5>(关于关沮口与关沮乡的地点图)</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