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博物馆

曹惠民

<p class="ql-block">说出来都令人难相信,在西安待了六十多年竞没去过有名的半坡博物馆。过去是这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后来又是无人鼓动兴趣不大,所以把这先人居所给冷落了。</p><p class="ql-block">近期疫情难以远足,半坡博物馆在封闭了个把月后前几天重新开放。闲着无聊和同样没去过此处的爱人一起去半坡博物馆参观一下。多条公交直达甚是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馆处挺出名的雕像半坡少女。</p><p class="ql-block">没想到此处门票要50元,比北京故宫还贵,太过份了!国外这类博物馆大多免费,中国这种‘’特色‘’真令人无语。看来只有我们这些免票的老人才值得来一趟。</p> <p class="ql-block">六千年前的人类居住地,的确是个不能忘却值得追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民知其母,不知其父。</p><p class="ql-block">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母系氐族的半坡人只能说是比原始人稍强。</p> <p class="ql-block">半坡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是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半坡遗址是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半坡之迷一尖嘴瓶之迷</p><p class="ql-block">半坡博物馆门前有一尊耐人寻味的雕塑, 塑造的是6000年前一位少女在浐河之滨汲水。她用什么汲水呢?是尖底瓶。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最匪夷所思的就是这种小口、鼓腹、尖底的器物,考古学家将之命名为“尖底瓶”。这是一种透着无奈和智慧之举,因为时至今日,这种尖底双耳红陶瓶的用途是什么、古人为什么要将它们制造成尖形、这种瓶形的陶器装满水后又该如何放置,都还是个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尖底瓶在当时是古人用来盛水的用具。”“尖底瓶的双耳系绳装满水后提起来用。”但是,据记者了解,半坡遗址中并未发现有汲水的水井,6000年前的半坡人生活在浐河旁边,平坦的河床似乎也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至于为什么做成尖底这种不便安放的形状,“这依然是个谜。” </p><p class="ql-block">可以自动汲水?</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想要那时的人制造出个个重心均衡的陶器,是有很大难度的。如果半坡人在实践中很早就知道利用重心的科学原理,那么他们制作的尖底瓶即使不是个个符合“力学重心原理”,也应该是大部分符合。</p><p class="ql-block">“但是,通过半坡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数次的试验,我们发现原始人制作的尖底瓶在静止的水中汲水时,由于陶瓶重心偏移而不能进水较多,且有倾翻的可能。在急流的河水中汲水时,则因其流线型瓶体及陶瓶重心偏上的影响而灌不进水。那么,所谓的尖底瓶在水中‘自动直立’‘恢复平衡状态’等,显然不切实际。也就是说,半坡类型的尖底瓶大部分不能自动汲水,至于个别陶瓶的重心做得比较合适,那也只是一种巧合罢了,没有普遍意义。”</p><p class="ql-block">“况且,半坡人制作尖底瓶,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双耳是后捏塑成型的。这种手工制造陶器的方法是有很多局限性的:首先,它不能保证瓶身四壁均匀,四壁不均匀,重心就不在中轴线上。其次,手工捏塑双耳也保证不了双耳分布的对称,如果双耳不对称,就会使陶器重心偏离一方。双耳位置如果偏下,那么陶瓶就会倾翻。”西安半坡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王丽娜说。</p><p class="ql-block">一种背水器?</p><p class="ql-block">既然尖底瓶不能自动汲水,而它作为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又大量存在,那么,生活在6000多年前的古人制造这种陶器又有何用呢?它为古人的日常生活又能提供哪些帮助呢?“我们推测当时的原始人运用这种陶瓶汲水是不用双耳的,他们直接用手握住瓶颈将水灌满,然后用绳套在双耳后背在肩膀上。”孙霄说,“从古人制造物品时的实用主义考虑,我们认为半坡类型的尖底瓶很可能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种背水器。”</p><p class="ql-block">据了解,将灌满水后的陶瓶背在肩膀上十分合适,陶瓶紧贴着背水者的腰部,身体阻挡住了陶瓶倾翻的危险,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原始人早期制造出的尖底瓶并非一无是处。小口,水不易洒出,便于运水。鼓腹,可以多储水。尖底,可分散水对瓶底的压力。双耳的作用不仅在于背水,并且在倒水的时候更显其优越,由于双耳在中部或偏下的位置,倒水时,只需一手提绳,一手将瓶底轻轻一扳,水即流出,十分省力。而且,“用尖底瓶作为背水器也有许多优点。其一,可以将水灌得较满而不至于倾翻。不仅可以单肩背,也可以双肩背,甚至可以同时背几个小型尖底瓶。其二,用肩背水十分省力,不论男女老少均可从事。其三,不仅能背小尖底瓶,也可以背较大的尖底瓶。带有双耳的大尖底瓶用于汲水是不行的,双耳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但用于背水却是可以的。”孙霄说。这也很可能是原始人利用重心原理节省劳力的妙用之所在。</p><p class="ql-block">尽管对于半坡人到底是受何启发创造出这种器形,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尖底瓶的发明,无疑是半坡人经过长期劳动实践而获得的一种经验,体现了半坡人在制造生活用具方面的非凡创造才能</p> <p class="ql-block">半坡之迷一人面鱼纹。</p><p class="ql-block">一个充满神秘感特殊纹饰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至今也让人无法理解它到底蕴含了怎样的无穷内涵。淘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创造的第一种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件彩陶盆与众不同,内壁用黑彩描绘出由人面和鱼纹混合组成的图案。圆形的人头上有细长的眉毛,眼睛成一条直线,鼻子是倒丁字型,嘴型是漏斗状,头顶还有一个高耸的三角形发髻。奇特之处在于嘴的两边有鱼形的纹饰,两耳旁边也各有一条三角形的鱼。</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绘制这样一个复杂而又奇幻的人面鱼纹图案呢?几十年来专家们为此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聚居,生存与渔猎密不可分,他们崇拜鱼,就把鱼作为图腾。人鱼组合画在一起,代表人与鱼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但这一说法也被一些人否定了,他们认为既然那时候的人们把鱼当保护神和祖先一样崇拜,那为何还要杀“祖先”呢?这显然与半坡遗址里出土的大量渔具相矛盾。</p><p class="ql-block">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满了神秘感,原始巫术盛行,因此有人推测半坡人面鱼纹饰是带着鱼形帽子的巫师。巫师进行巫术活动,可以让鱼自动进入到网中。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人面鱼纹饰前额涂黑,还留出一块弯曲空白的创意似乎就符合阴胆脸的巫师身份。通过仅有的几个完整恢复的陶盆都发掘于祭祀区的大土坑分析,鱼纹可能有一定的宗教祭祀作用。</p><p class="ql-block">还有人说此图象征着生殖崇拜,根据弗洛伊德的原欲理论把贝壳、鱼纹都视为生殖器的象征,但是这种说法对鱼纹之间的差异性、彩饰和色彩都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p><p class="ql-block">因此,也有人提出此图案象征着天文历法的观点,学者们认为上面的纹网既与田猎、渔猎用的网有关,也象征着星宿与雨季的关。系。</p><p class="ql-block">除了这些说法以外,也有人说是权力象征,有人说是摸鱼图、馨儿出生图等,总之,对于人面鱼纹包含的精神指向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答案。因此,这件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深深震撼的伟大杰作,其真实涵义也就成了学术界的一大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半坡之迷一刻画幻符号。</p><p class="ql-block">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刻画的符号,共27种。</p><p class="ql-block">破解“半坡文字符号” ——不仅是确切的数字,而且可作为表达其它确切含义的数码。根据考古及结绳记事的结论和推论,经过分析、整理和辨识,发现这些文字符号大部分是象形文字,可以分成两套,并且都是表示1—9数字的,其中有一套数字就是利用与河图、洛书中“五”象形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半坡陶符不仅是确切的数字,而且还可以作为表达其它确切含义的数码;由于这些数码使用频率很高,它们必然有确切的读音;有了这些数码,人类就自然而然地由数码结绳记事阶段过渡到数码符号记事阶段了</p> <p class="ql-block">骨制饰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p> <p class="ql-block">半坡人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为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小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居住区周围有用于防护的壕沟。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p><p class="ql-block">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然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正分平整,中间有一个灶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p><p class="ql-block">迹址主馆内的地坑展示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很难理解其生活生存的方式,看了一圈只感到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土坑,土洞土堆很乏味。一点文明气息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居往区附近的墓地。当时半坡人形体身高已与现代人相近,只是寿命仅三四十岁而已。各种下葬方式和装遗骨的陶罐。</p> <p class="ql-block">陶窑遗迹馆</p> <p class="ql-block">像现在挖堆的一个灶,很简易。</p> <p class="ql-block">竖窑和平窑的剖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整个园区不大不到8O亩地。后院为游客建的饭馆,可能无人光顾无法维持。</p> <p class="ql-block">象是库房。</p> <p class="ql-block">入园一个多小时就足够了。今天几乎只有五六个游客。若不是专业或对远古代有兴趣的一般游客的确有点无趣。考古界的评价往往与游客观感大相庭径,这也是半坡遗址的无奈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