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是母亲诞辰日,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母亲九十周岁的诞辰日。母亲享年八十三岁,离开我已经七年有余了,一直想写点啥缅怀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然每次提笔悲从心来,管不住的眼睑如洪涛淹没,我只好放下手中的笔,把对母亲的思念悄悄掩藏作罢。今年母亲九十岁诞辰日,我又试探着拿起心爱的笔,想写点母亲什么,但不争气的眼泪止不住的如期而至,这也许就是母女连心的缘故吧!无论如何我不能再次放弃这次机会,因自己的身体原因等不得下次啊!我捋捋有点乱的思绪,心田里的母亲行走在我的笔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母亲生于1931年农历9月25日,昔阳县李家庄乡石坪村,是母亲十一岁以前的生活所在地,外公外婆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我们祖国最水深火热外侵内乱民不聊生的时代,我的母亲出生在那个年代造就了她的苦难童年,母亲姊妹四个,唯一的舅舅是外婆的老大长母亲八岁,还有长母亲四岁的大姨,小母亲十岁的小姨。因贫穷母亲从小没读过书,母亲从六七岁开始就跟着外公给地主家打工,帮外婆给地主家洗衣服挣点米面干粮度日,母亲曾和我说起她小时候一次外婆生病,母亲替外婆去洗衣服,地主婆家十几个女人的裹脚布(当时有钱人家的小姐太太都裹小脚)母亲洗了一上午,中午地主婆给了母亲一个黑黑的窝窝头,饿极了的母亲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馊腐烂臭味,母亲饿着肚子坚定的把那个黑窝窝头扔在地主家的猪圈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童年最爱就是外婆家后山那条黄墨河,夏季母亲和她的同伴们一起在河里嬉戏打闹。冬季结冰的小河成了母亲和同伴们的滑冰场。母亲说她从小最敬佩的是舅父,舅父是外公外婆唯一的男丁,在那重男轻女的时代,舅父受到外公的特殊对待,外公把自己扛长工挣的可怜铜钱,用来供唯一的儿子读书,舅父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异,写的一手好毛笔字深得先生爱戴,他十七岁时被闫军抓了壮丁,在给闫军运送军粮的路上身染痢疾,被闫军扔在河里,幸亏好心人相救才得以逃生,回到外公外婆身边。后来血气方刚的舅父结识了昔阳抗日游击队,听母亲说舅父当年还有一杆心爱的步枪,他把枪擦的铮明瓦亮,一次偷袭马家坪炮楼未成功,被日军追至石坪村,外婆把舅父藏在邻居家的驴圈房梁上,日军来时她镇定自若地为母亲补着破衣服,日军看着母亲小,先掏出几块糖果给母亲吃,母亲第一次看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想吃!她看看外婆阴沉的脸还是暗暗的咽下去口水没拿日军的糖,日军看用软的不行,就把外婆从土炕上拉下来,用枪砣子打用皮带抽把外婆打的皮开肉绽,母亲的哭喊声惊动了村里人。村里的地保出面求情,可恶的日本鬼子才作罢,枪挑了几只外婆喂的鸡悻悻而归,这件事在母亲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仇恨的种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刚过完十一岁生日。外公为了给舅父换娶媳妇,把母亲以140块大洋的聘金卖到郭家垴村我家,听母亲说,她出嫁的那天正是腊月初八,寒风刺骨下着大雪,一顶蓝色小轿抬着第一次穿棉衣的母亲却大汗淋漓,那种难受的感觉母亲恨不得把这身累赘的嫁衣脱掉。石坪离郭家垴十六里的路走了一上午才到家,母亲在第二早上拜祖宗时,看到窑掌角的小菜锅里放着一锅碾好的米,后来才知道这是我家唯一的全家七八口人的年口粮。媒人说的天花乱坠,我家有多么丰盈啥的事实不攻自破,外公后悔不已。长十七岁的父亲在母亲眼里是个严谨帅气的大哥,他看着骨瘦如柴的娇妻。用他有力的大手抚摸着母亲的小脑袋,安慰着如惊弓之鸟的母亲别怕好好睡觉,母亲的小手被父亲温暖的大手握着安详的熟睡了。我和母亲闲聊,提起她的新婚之夜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她的脸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婚三天回过门后,父亲带着小不点母亲去郭家山村,拜访他的前岳父岳母大人,母亲的乖巧懂事深得续父母的疼爱,父亲新婚不久就重新去北京走染坊。留下母亲和爷爷还有长母亲几岁的两个叔叔三个姑姑一起度日,母亲把他出嫁时穿的棉袄棉裤拆开,她穿面,姑姑们穿里。他和父亲的新婚被子分给爷爷和叔叔们盖。自己盖着装粮食用的口袋,母亲从小就是这样,她是家里人的顶梁柱避风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出嫁不久,舅父毅然抛下也是新婚的舅妈,参军上前线打日本鬼子,舅父在河北省元氏县攻城时左臂负伤,英勇顽强的舅父挎着伤臂继续战斗,在偷袭鬼子时脑袋被日军枪子穿透壮烈牺牲,享年二十二岁!母亲看到舅父遗体已经是舅父牺牲两个多月后了(因战乱交通不方便,舅父的遗体是石坪村派民兵用马车拉回来的,同时拉回来的还有母亲的姨表哥,平定县锁簧镇下马坊人,也在石家庄战役牺牲)舅父面目全非裹着绷带已经认不出了,幸好舅父穿的军鞋里,还是垫着母亲送舅父参军时,做的鱼钓莲图案鞋垫,在黄墨河停放着舅父的棺椁,外公外婆哭的死去活来下不了炕,家里主事的也就是十四岁的母亲了,昔阳县给舅父开了最隆重的烈士追悼会!舅父新婚无后只有母亲这个十四岁的妹妹送棺椁至坟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外公经不住痛失爱子的打击,半年后精神失常随舅父而去,只有十四岁的母亲擦干眼泪,把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作为她的精神动力,赡养照顾年幼的小姨和痛失爱子的小脚外婆,顺其自然落在母亲肩上,母亲陪外婆给舅父过了百天祭日,安顿好外婆小姨回村立即投身于抗日救国的大潮中,她带领村的妇女姐妹们,为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做军鞋送军粮,组织妇女儿童在村口站岗放哨,配合锄奸杀敌英雄王满堂开展抗日锄奸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北京做染印工的父亲也不甘落后,解放太原战役父亲参加担架队,在攻城战中父亲穿过几道封锁线,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战场上独自背下一个身负重伤的前线指挥官。荣获《特等功》并火线入党,父亲作为平定县的抗战积极分子,受训于石家庄,南下于湖南省湘潭县。母亲至从新婚后送父亲北京打工再没见过父亲,十几岁的小女孩一个人承担着家里及外婆家的所有事务,最困难的时候也锻炼成就了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母亲接过舅父的战旗,用她的实际行动同广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败了小日本打跑了蒋家王朝,打土豪分田地,领导妇女参加学文化扫盲班,鼓励妇女扔掉缠脚布走出家门口,破除封建迷信反对买卖婚姻,母亲经过历史年轮的不断洗礼,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铿锵玫瑰。在郭家山续舅(父亲的前妻哥哥)陪同下,南下湖南湘潭县找父亲解决她的婚姻大事(和父亲离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长途跋涉来到汉口火车站,接站的父亲一身戎装威武的一个军礼,把一个山村里出来寻夫离婚心切的大姑娘震撼了!他们四目对视含情脉脉,早吧送亲的大舅忘到九霄云外。母亲晚年和我谈起她与父亲的恋爱史,满脸的幸福感写在脸上,她告我说“好多南下干部,大部分和老家的妻子离婚,在南方工作地再婚生子”父亲是一个守旧的人,他一直在等,等着小他十七岁的新娘慢慢长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父亲当年官居湘潭县粮食局仓库主任,母亲在那边住了将近一年,家乡的外婆未成年的小姨,年迈的爷爷还有她心爱的事业(郭家垴村妇女主任)时刻梦牵魂绕,她坚定的辞掉父亲组织,给她安排在银行工作的活儿,重返故里追寻她的梦想。父亲放心不下母亲独自返晋,只好一路相送,原只打算送母亲到汉口火车站,到了汉口火车站人山人海,把母亲这个目不识丁的少妇丟下于心不忍,又把母亲送到石家庄火车站还不放心,最后把母亲直接送回了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离家十几年的父亲看到家里的境况,并不比他离家时有所改变,年老的爷爷因母亲一年的离开无人照顾饥不果腹,石坪外婆家,年幼的小姨在昔阳县民政部门的关照下就读于李家庄乡,外婆因思子心切每天以泪洗面,这一切重任都是妈妈一人承担啊!父亲再三考虑写了辞职报告递交给平定县组织部,步行百里山路哭着回了郭家垴村,从此,担任我家的后勤部长。母亲的事业如日中天,任职于郭家垴村妇女主任,兼职古贝区公所副所长,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生了姐姐哥哥一双儿女,父亲甘当贤内助洗衣做饭照料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因父亲常年在外的原因练就一手好针线活,缝被子、纳鞋底、补衣服所有的家务都不用母亲操心。自然石坪外婆和小姨的生活也有了很好的依靠,母亲回忆过去说:父亲是个非常勤快、爱干净、讲究礼仪、疼老婆爱孩子的男人,母亲生大姐时难产急坏了父亲,他跪在院子里的天地庙,为母亲祈祷一天一晚不吃饭睡觉起身,爷爷从张庄请来个专门为妇女难产接生的野太医,要在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土炕上为母亲施行手术,被父亲赶跑了。母亲说要不是父亲的坚持和保护,大姐和母亲早就命丧野太医刀下了。生哥哥时母亲无意中说想吃西瓜,父亲二话不说往返七十多里路去昔阳城。给母亲用手端回一半西瓜来。母亲记得非常清楚,那晚正是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临晨三四点钟母亲生下了他们的儿子,我家里唯一的男孩哥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很匮乏的,父亲为了不让全家老小饿肚子,每天起早贪黑在村里的山坡上开垦荒地,一天早晨四点半出门干活的父亲,气喘吁吁的跑回家来,睡意朦胧的母亲被吓醒,原来是父亲刚到地头,就遇到了老猫眼(村里人对狼的昵称)带着它的孩子们出来觅食了,父亲扔掉镢头拨腿就跑才得活命,那时间老猫眼吃人的事常常发生。到了秋收季节父亲会挑出最大的倭瓜、土豆、白菜、萝卜,新碾的小米我家院子里石磨磨的玉米面、黄豆面等食物,用两个大框肩挑步行往返三十多里路给外婆送去,父亲给外婆送东西,差不多都是利用早晨时间去,不耽误他回来干活,父亲去到外婆家往往还没开门,父亲的叫门声成了外婆家邻居取笑外婆的饭后甜点,每次去叫门父亲都是先敲三声,然后轻轻的喊“岳母大人开门来”外婆开门后,父亲每次都是擦干净满头大汗整整衣服,对照外婆抱拳深深的作上一揖,并向外婆问好“岳母大人好”!然后才把他敬献外婆的丰收果实。安放到外婆指定的位置。母亲常说父亲的礼仪是从北京走染坊学来的,本来是非常有礼貌的一件事情,但农村人没见过世面把他当成笑柄。父亲会做针线活。被村里的长舌妇人称为怕老婆的“姐姐妹妹家”,父亲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依旧把母亲姐姐哥哥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把家里的剩粮抬瓮擦磨得铮明瓦亮。 由于六零年的饥饿难关,村里的妇女有一半都没了经血,1963年洪灾过后山西省山大医院的大夫来村义诊,在我家大院支起大菜锅熬中药,专给年轻绝经的妇女调理,母亲也是那次义诊的收益者,姐姐十一岁,哥哥八岁后,于1965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母亲生下了我这个小不点,凑巧和大姐是同月同日的生日。我的到来没有给知命之年的父亲带来快乐,因父亲已身患胃病多年,病情加重了,父亲动员母亲把我送人。村里的一户没女儿光景比较丰盈的贾姓人家是头选。父亲的提议遭到了母亲强力的反对,现在想来父亲的所作所为何尚不是一种大爱,他是怕他的小不点女儿失去父亲遭罪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我一岁半刚学会走路说话的时候,年仅五十三岁的父亲撒手人寰,不出百日年迈的爷爷悲痛欲绝随父亲而去,安葬爷爷是郭家垴村至今为止最“隆重”的一场葬礼,四口棺椁排队一起下葬(农村的旧风俗家里的主要男人不入葬,老婆、孩子去世就得记埋不得入祖坟)奶奶三十多岁去世,父亲的前妻二十多岁去世,父亲五十三岁去世,因爷爷没去世前他们三个人是不能入坟的。下葬那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母亲怀里抱着一岁多的我,背上驼着哥哥(哥哥因玩皮把腿摔坏了)身后跟着姐姐,送爷爷、奶奶、父亲、父亲的前妻四人入坟下葬,刚强的母亲哭干了眼泪。失去父亲的庇护母亲无所适从,晚上她把我们姊妹三个睡在炕角里头,她在炕边堵住如孵蛋的母鸡护照小鸡,白天除了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还忙她心爱的事业。父亲去世三年后我家里来了胡姓叔叔,母亲与他约法三章:第一不能打骂小看我们姊妹三人,第二必须支持妈妈的工作,第三不能利用母亲村干部的职权搞特殊。我的叔叔“爸爸”用他一生兑现了对母亲的承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妈妈在三十九岁时为我添了可爱的小妹,妈妈虽然不识字。但是妈妈知道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在我的记忆里,我们上学所有费用都是妈妈喂猪养鸡供的,姐姐读完高小,哥哥和我读完高中,小妹读完师范学院。八十年代前我家里过年,妈妈给我们吃的是白面饺子,她一个人吃的是玉米面饺子,直至姐姐参加工作家里的生活才有所改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来妈妈可以安享晚年,在妈妈七十三岁时唯一的儿子哥哥,因抢救病人突发脑出血英年早逝,这对年迈的妈妈是最大的打击,同年刚强的妈妈为她孙子操办了婚事,汶川地震派我去张庄镇妇联替她老人家捐了款,妈妈在世曾获得过无数荣誉:山西省妇联的“三八红旗手”、晋中市的“计划生育模范”、平定县妇联的“优秀妇女干部”、古贝乡的“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妈妈的四个孩子不负妈妈重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表现突出。姐姐哥哥和我都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妹是出席平定县的历届政协委员。妈妈的一生平凡而伟大!</span></p> <p class="ql-block">2012年的农历9月二十五日母亲最后的一个生日,这年八月已经查出来母亲身患绝症,我们没有告诉她老人家,我们姐妹三个大哭一场商量着,如何让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临终前过的快乐一些,小妹亲自安排,在平定县宾馆为母亲庆祝八十二岁生日,生日那天除哥哥已病逝外,母亲的后代们都来为她庆生,我和姐姐搀扶着母亲吹灭了生日蜡烛,这次生日是母亲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最奢华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六十八岁生日哥哥给照的照片,母亲的生日第二天就是外婆的生日,外婆在世时母亲没过过生日,记得小时候每年母亲的生日,她都会百忙中抽时间休息二天,当天放学回家,都会看到母亲给外婆蒸的点了红嘴的大寿桃,还有母亲利用晚上加班给外婆做的小脚布鞋(市场上买不到外婆的鞋)给外婆腌制好的芥菜芹菜红萝卜咸菜(雪白的芥菜丝、翠绿的芹菜、鲜红的红萝卜配以花椒、辣椒、食用盐调和色香味俱全),各种农产品等。母亲特许我和小妹也可以请假二天,跟她一起去给外婆过生日,吃过午饭母亲肩挑手提,我和小妹也是双手满满紧随母亲身后,步行十六里地进发石坪,入村经东窑坡过黄墨河,就望见外婆家街门口长的三颗大桑葚树了,高大的树荫下坐着等我们到来的外婆(每年都等)。</p><p class="ql-block">我记忆中的外婆面容慈祥,性格和蔼可亲,尤其是外婆家邻居,那两个智障儿童每天都在外婆家玩,他们的言语表达肢体动作,常常逗的爱笑的外婆开怀大笑。母亲每次去了外婆家放下东西,顾不上擦擦脸上的汗,接着给外婆换衣服洗床单。我和小妹也帮母亲给外婆打扫卫生干力所能及的事儿,生日当天,外婆的所有后辈们到来前,母亲已把饭菜准备好等待开席了,母亲一辈子在我心里永远是最能干的万能母亲,母亲不识字,可她能在全平定县的妇女大会上口惹悬河介绍经验。母亲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可家里外收拾的干干净净,我家院里常常花儿芬芳馥郁蜂蝶瓜果飘香,我和小妹的头发在上学八岁前,母亲都会定期把后脑勺的头发,用剃头刀剃光以防长虱子,我们的衣服也常常是晚上才洗,干在做饭的火台上,有时候干不了就穿着湿的去上学(没有换洗的衣服了),母亲一辈子没用过化妆品,但母亲每次去外地开会,都要抽空把脸上的汗毛用线儿绞净光溜如缎,人们的下意识农村人很少洗澡。可从我记事开始母亲不仅自己洗给我和小妹洗,我们姊妹几个的孩子都是母亲给带大的,年老的她也把她的孙儿外甥洗的干干净净。母亲不仅孝顺外婆、爷爷,父亲前妻的父母也是母亲端屎倒尿、喂饭喂水养老送终的,母亲是村里百姓的父母官爱民如天,七十年代末正是国家计划生育工作紧张的时候,母亲领导的村妇女们,在古贝乡第一家施行了绝育手术术,给古贝乡计生工作开了个好头,母亲亲自陪伴她的妇女姐妹们走上手术台,再把手术后的姐妹们一个个送回家安顿好,每天挨家挨户轮着看,直到每个姐妹术后痊愈下地干活为止。</p><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村集体劳动,队长安排干活相互达伴,和母亲一起干的,肯定是那几个老弱病残人,母亲上县城开会,都是先到锁簧镇找到大姐,大姐给换件她的衣服穿上,开完会再换下来还给大姐,穿上她来时那补丁摞补丁衣服回村,村里有个智障妇女,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常年都是母亲给的,在我村遭受旱灾滴水贵如油的年代,我亲眼看着母亲把我家仅有的一砂锅水,给了饥渴难耐的白发老人,弄的全家两顿停灶。母亲晚年不能再为她的初心事业奋斗了,她还不失时机把我这个下岗职工,推上她的接班人席位,母亲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用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感染着她的身边所有人,潜移默化着她的儿女后辈们,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她的红色基因,我没理由不去努力完成,母亲交代的初心使命!</p> <p class="ql-block">1989年末1990年初,身怀有孕的我被母亲养的体胖腰肥,忘不了叔叔“爸爸”给我做的鸡蛋白萝卜炒面,母亲给烧的葱花烙饼加绿豆菜汤,如今,世界上最疼爱我的父母都去了,留给女儿的是满满的美好回忆,绵绵长长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母亲最心仪的四个儿女:大姐小妹任职国家公务员,哥哥多才多艺远近闻名的“神医”一把抓,我是母亲最疼爱最叛逆的小不点,我高中毕业前两个月趁母亲去省城开会,悄悄地考上平定县剧团跟团学戏走了,后就职于平定县刚玉厂,平定县对外贸易总公司,2001年10月下岗回村,母亲和叔叔“爸爸”帮我开了饭店小卖部,下岗二十多年接过母亲的旗帜,为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至今。</p> <p class="ql-block">我在外贸工作时,哥哥来县城进药,去大姐单位看大姐,中午叫我去大姐家一起吃饭,这张照片是1997年春天,大姐单位县政府大院照的,当时县委大院的玉兰花、樱桃花正争香斗艳香气四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1986年10月刚结婚的我和小妹。在母亲院种的格桑花前合影,当时哥哥刚买了一台能照彩色相片的照相机,也是附近几个村唯一的一台照相机把,记得哥哥出村看病常常身背两件东西,一件医用肩夸式药箱、一台能照彩色照片的照相机,平时外村的青男红女,来村找哥哥看病捎带照相。哥哥是个非常爱专研新鲜事物的人,他看的关于摄影技术的书至今还在我的书架内珍藏着,当年哥哥的摄影作品还参加过阳泉市摄影大赛,奖品是一个盛糖果的圆形塑料糖盒,悠悠岁月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天发生。</p> <p class="ql-block">帅气的哥哥,母亲唯一的儿子,享年四十八岁,从小聪颖好学心灵手巧,小时候母亲每年收完秋。都去离村八里地的西古贝村整党培训,一走十天半个月不等,我和小妹的生活起居就交给哥哥照料了,因大姐已去锁簧镇妇联上班,哥哥是老二重任只有他来承担,他当时在浮山读高中离村三里地跑读,每天早早起床,给我和妹妹准备好早餐,叫醒睡梦中的我和小妹。忙给我们洗脸、梳头、经由吃饭送我们上学,然后他在快速地吃饭、洗碗、跑三里地去上学,记得一次中午,哥哥给我们做下小开条面,我和小妹放学回家,饿着肚子却不敢吃哥哥做的饭,还扬言要告诉母亲,哥哥把母亲珍藏的过年白面给提前吃了,哥哥没办法劝降我和小妹,只好自己吃了点,快速收拾完跑步上学去了,留下我和小妹,看看哥哥给扣在碗里的小开条垂涎欲滴,肚子叽里咕噜的饿叫声,打垮了我和小妹坚强的防线,先是用手捏一小条子吃,然后四只小手抓着吃,最后连汤都没有留下一滴。如今想起来,也许那顿小开条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甜的一顿小开条了,那浓浓的亲情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小时候过春节,哥哥亲手刀刻的向日葵“忠”字,是我家必挂的年画,哥哥的刀功精细、画体棱角清晰,我和小妹始终都是哥哥最忠实的粉丝。哥哥刻多长时间,我们就爬在哥哥身边看多长时间,从来没有觉得累过。</p><p class="ql-block">哥哥从小就是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当时家里的粮食年年青黄不接,一次妈妈和叔叔爸爸商量,去外婆小姨家借点粮食等秋后分下了归还,一旁写作业的哥哥听到后,起了个大早,硬是从往来三十多里地的外婆家背回四十斤玉米,上午还不耽误上学。母亲三个女儿仅这一个儿子,但,哥哥从来不娇生惯养,家里拾柴、挑水、担烧土、和泥的重活从不让我们女孩沾边,这些都是母亲专留给她唯一儿子的干粮。哥哥高中毕业回村务农不几个月,当赤脚医生的大姐被县委选拔为国家干部,分配至锁簧公社任妇联主任走马上任了,村里缺个一个暖心的医生,这时哥哥勇敢的站出来,找到大队书记说:他愿意接过大姐的医药箱为村民们服务,把个村支书高兴的连连称赞,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哥哥成为大姐走后的又一名赤脚医生,哥哥不负众望,在平定县医院跟师学医半年回村行医开始,他不断努力学习博览群书,成人自考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平定县乡镇从业医生考试哥哥每年都名立前茅!</p><p class="ql-block">哥哥看病胆大心细,哥哥刚学医回村,我亲眼目睹他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那长短不一的银针在哥哥全身的各个穴位游走,他配制的草药也是先自己尝过才肯给他的病人下药,记得刚行医不久的哥哥。去王家坪看病,病人邻居的孩子因发高烧死了,孩子的妈妈嚎啕大哭声被哥哥听到了,哥哥出于好奇,让邻居大娘领他去邻居家瞧瞧,哥哥去时孩子的爸爸,正用谷草包裹着已是冰凉的小儿躯体,准备扔掉为狼呀。哥哥说:且慢扔掉我来看看孩子,孩子的父亲忙起身把地上的孩子包到炕头,哥哥先翻开孩子的眼睛看看,然后从他的医药箱里取出一根银针,用酒精棉擦擦针体,熟练地向孩子的人中穴扎下去。再用手轻轻碾几下,孩子身体微微抽动了一下,哥哥把银针拔出,口对口给孩子进行人工呼吸,孩子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孩子的妈妈连忙跪倒在地,口里不停地说到:谢谢神医、谢谢神医救我儿子!哥哥忙把孩子妈妈掺起。笑笑说:没什么快起来,也是孩子命大不该离开你们,快照顾孩子要紧。在哥哥的葬礼上,我看到当年哥哥救活的孩子,已经长成三十来岁的大人了,他披麻戴孝哭倒在哥哥的灵堂前,同时给哥哥带孝的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后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这个女子也是哥哥救过命的,那年过春节这个女子和小伙伴们放鞭炮玩,不小心被炸了右手,她的父母抱着去阳泉矿务局医院就诊,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截肢。孩子的父母慌了神,孩子还没上学那,把手截肢了以后咋写字生活呀?夫妻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择,抱着孩子连夜打车返回老家,叫醒睡梦中的哥哥说:怀柱你咋也的救救这个孩子,孩子还小把手截肢了整个人就废了。哥哥二话不说,穿上衣服带着孩子的父母,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来到哥哥的战场村卫生所,开始给孩子输液、清洗伤口,再用他柔软的大手捏起小小的弯曲针,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从深更半夜缝到黎明鸡叫,硬是把一只四分五裂的小手给缝合完好,那几天孩子的父母就住在我家,直到孩子能拆药线,哥哥又创一个奇迹。小女孩的手保住了,她结婚生子还开了一家裁缝店。</p><p class="ql-block">哥哥是科研迷,他除了给人看病还尝试其它领域的探秘,哥哥自己制作的太阳能烤箱,在众多乡亲们的见证下焖熟了米饭、烤熟了鸡蛋。哥哥还在我家的一个闲窑洞里,搞过孵小鸡实验,那天哥哥正盯着快要出壳的小鸡研究,突然有人叫他看病,他只得先忙病人,等他回来时因温度没及时调整,哥哥孵的小鸡最后活下来的也只有两只大公鸡,那两只大公鸡长的特漂亮,雪白的羽毛、大红的鸡冠,金黄色的长腿,走起路来昂首阔步如同受过专门训练似的,每天就在母亲住的小院门口 巡逻,一般生人是进不了我家的,邻居家养的狗都不敢惹我家的大公鸡,母亲怕公鸡啄人叫姐夫捉上去锁簧公社大院宰了,姐姐说那公鸡被人割下来头。光身体还在乡政府大院转了一圈才倒地,我和小妹为此事着急流泪不和母亲讲话好多天。</p><p class="ql-block">哥哥是个救世主,寻他看病的人不分高低贵贱、老弱妇幼他都尽心尽力一视同仁,曾经被大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的肝癌晚期病人。坐着轮椅找上门来,哥哥用他特配的中草药调理此人,到现在这个人还在阳泉化工厂好好活着。村里一个肚子疼的病人将要在医院实施手术,后来因交不起手术费用,他的家人把病人抬到哥哥的诊所,哥哥用一小瓶液体加三副中药,化解了病人的手术之苦。哥哥大爱无疆,他曾见义勇为,为保群众财产和众小偷搏斗,被一群毛贼打的鼻青脸肿。哥哥拾金不昧,把进药时捡到的巨款交还于失主之手,哥哥救死扶伤,把躺在大街濒临死亡的病人就活,他用他那鲜活的生命最后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农历2010年正月初十傍晚六点钟,下班后的哥哥和嫂子小侄女。相跟着漫步在阳泉沙江小市的十字路口,前面一群人围观倒地的女人,一个痛哭流涕的男孩,跪在妈妈身边嘴里发出苦苦的哀叫声:叔叔阿姨们快来救救我妈妈吧,求求你们了。这时哥哥不加思索拔开人群冲了上去,跪在地上对孩子的妈妈进行急速抢救把病人救活,病人得救了哥哥倒下了,哥哥把他的生命交给了他的病人,哥哥永久定格在刚刚过完春节的四十八岁!后来有人建议给哥哥申报见义勇为事迹,母亲拦下此事了,她老人家说:我儿子是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没必要兴师动众!母亲老年失子是最悲哀的事,母亲有这样优秀的儿子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愿我天堂的母亲和哥哥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叔叔“爸爸”八十大寿时,母亲、叔叔“爸爸”和我们姊妹三个合影留念(哥哥已经去世八年了)。</p><p class="ql-block">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少小丧父,中年丧夫,晚年失子),妈妈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有两个深爱她的男人,有四个积极向上的儿女,有一份真挚的初心事业),母亲一生平凡而伟大,母亲是我追求崇拜的完美偶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