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凡心 整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期继续介绍马寒冰老战士,主要介绍老战士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马寒冰</p> <p class="ql-block">《马寒冰文集》第二缉截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我怀念着可爱的新疆</b></p><p class="ql-block"> ——新疆礼记之一</p><p class="ql-block"> <b><i>马寒冰</i></b></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来,我随着部队,走遍了许多高山峻岭,渡过了无数何流巨川,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新疆使我更为怀念。每当雁子北飞的时候,我的内心炽热地向往着那广阔而秀丽的原野,我仿佛看到了那骁勇而聪明的兄弟民族,看到了昔日和我一起战斗在大江南北,而今正为祖国的繁荣和幸福站在生产战线上的战士们。千言万语都难说出我热爱新疆、热爱住在那里的人们的心情;我懊恨自己不最诗人,没法找寻美丽的诗句来歌颂她们。</p><p class="ql-block"> 没有到过海边的人,不知道汪洋大海的雄伟气魄,没有到过新疆的人,很难想象她那秀丽的风光和无穷无尽的财富,她是我们祖国的乌拉尔,她是我们民族的大宝藏。</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从巍峨的山岗,逐渐走向辽阔广大的原野吧!</p><p class="ql-block"> 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丛山叠叠,浓雾围绕着山巅;茂密的森林,遍布山间。到了春天的时候,林荫下到处是潺潺的流水,野花沿溪畔长满了整了山沟。十月里,大雪封了山,棉絮般的雪花篮满了高山和茂林。树梢上结满了雾凇,北风吹得叮当作响。当西伯利亚和外蒙古草原吹来风沙的时候,这些茂盛的森林,象巨人似地挡住它,护卫着城镇和乡村不致被沙土淹没。</p><p class="ql-block"> 也就在这些山岗和城镇近郊,蕴藏着多少金、银、煤、铁和石油。自从建立了中苏有色金属公司和中苏石油公司,一种种,一块块的有色金属矿石,被送进了工厂去提炼加工,石油象喷水似地喷了出来,又流向油岸。一个煤矿伴随着一个煤矿被开掘出来。迪化(今乌鲁木齐)六道湾的矿区,在长达三十六公里,深约一千公尺,高(即厚)八十公尺的土地里,蕴藏着二十万万吨的好煤炭;人们依靠它渡过漫长的冬天,工厂的锅炉依靠它产生了动力。</p><p class="ql-block"> 从山岗眺望平原,无数的河流和沟渠,纵横交错地伸展在肥沃的大地上。在雨雪纷飞的日子里,伊犁河、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开都河、孔管河、喀什喀尔河都解冻了,山上融化了的积雪,又照例汇合成千万道渠水,灌向种满了稻子、小麦、高梁、棉花和蔬菜的土地,灌向种满了红白苹果、西瓜、甜瓜、香瓜、杏子、葡萄的果园。农民们把土地犁过、粑过,又把种子播在褐色而光滑的泥士里,看见它们抽出芽来,又结出饱满的穗子,夏风荡过了这片绿油油的土地,燕麦和稻子有节奏地在飘荡着。一到收获的季节,整个田野到处部充满着愉快的歌声,欢庆丰收。</p><p class="ql-block"> 看到稻草麦秸堆积如山的草场,你必然会想起那一望无际的辽阔的草原,和‘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诗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也就在这草原上,哈萨克族人、柯尔柯孜族人、塔吉克族人、蒙古族人,用厚毡毯做成的帐篷,远远望去象一座座房子,帐篷内铺设着柔软的地毯,帐篷外的旷地上,竖着无数的木柱,拴着饲养的牲畜,许多顶帐篷上,高高地竖着鲜艳的红旗,百十顶帐蓬搭在一处,依然是一个大“村庄”。这些在任何地面上永远找不到的村庄经常在流动着,哪里水草茂盛,牧民们就移哪里去,放牧着牛羊,猎取野兽。夏天,草原的风光是很美的,东边唱起草原的情歌,西边也嚓亮地唱起来,多少青年男女,在绿茵茵的草原上,在潺潺的河畔,相互倾吐着爱慕之情。</p><p class="ql-block"> 在节日里,人们玩着“刁羊’游戏,这种玩法是某家出只羊,让许多善骑的人们在马上反复地争夺一整天,谁夺取了羊,谁就是胜利者。人们还可看到我们许多女骑手们,穿前漂亮的衣服,沿着山岗,沿着草原,纵马奔驰的雄姿;你将会为我们祖国的锦秀山河,为我们骁勇的各族儿女而兴奋和激动。春秋季节,家家户户把羊毛剪下来;冬天,从草原搬回城乡的近郊,就把羊毛和兽皮送到合作社,换取食、布匹和日用品。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们残酷地剥削牧民,要三十来斤羊毛才能换到一块砖茶;人们受不了这种剥削,只好把羊毛压存起来,让它发霉烂掉。解放后,人民政府大量地收购羊毛,现在用少量的羊毛就可以换到一块砖茶。羊毛卖不出去和白白地烂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牧民们的生活,正在欣欣向荣,毛主席温暖的光辉,昼夜照耀着整个草原。</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人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穿着军装的人,有的紧紧地端着枪,警惕地巡逻在国防线上。守备在帕米尔高原的部队,在要隘上曾经发现了一顶奇异的帽子,而这里是从来没有人来过的地方,他们漫山遍野搜寻着这丢掉帽子的人。就在那被大雪封得紧紧的雪窝里,抓住了一个帝国主义者派进来的间谍。</p><p class="ql-block"> 战士们有的在砍伐着木料,有的在地里做活,有的在修造营舍和工厂,来来往往地忙碌着。如果你问他们在干什么?每个战士都会响亮地回答:“我们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为各族人民服务”。是的,他们是这样做的。这些驻守边疆卫国的战士们,他们来自湖南、江西、河北、山西和山东……来自全国每个省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勇士们打败了日本强盗的侵略;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又消灭了蒋美匪帮。在战场上他们个个都是好汉,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不少功勋。全国胜利了,他们万里进军,带着于粮和帐篷,带着水壶和盐巴,穿过了三十三天渺无人烟的塔里木大戈壁,翻越过拨海三四千公尺的天山山脉,来到祖国的边疆。刚到的时候,房无一间,地无一亩,就在广漠的原野上,搭起无数顶帐篷住下来。没有粮食就打野羊、拨野菜吃。为了不增加人民的负担,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屯田政策”,搜集了破铜烂铁,炼成了铁,又打成了农具,放下了背包就上山开荒种地,放牧牛羊。收种的粮食除了自己吃外,每年都有节余。正如在战斗的日子里一样,许多动人的故事传开了。</p><p class="ql-block"> 玛纳斯河是横贯伊犁、阿山、塔城和迪化四个地区的交通孔道,河上有座里把路的大桥。过去修这桥,耗费了四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为了防止伊犁的民族军攻击迪化,一把火烧个净光。人民解放军的工兵部队,就在零下四十五度的天气里,上山砍伐木料,下水打木桩,腿肚子叫冰块割出了血,脸孔被凛冽的北风冻得肿痛难堪。河边的道路是冰凌重叠,滑得象抹了油的地板,扛木料稍不小心,就会连人带木头摔到河里。千般的困难,万般的折磨,都没有使我们的战士们低下头来;建设祖国的热情,驱逐了一切严寒和困难,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四个月零三天的工夫,桥搭起来了,人们都把它当做了奇迹,是的,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们,就是以自己劳动的双手,和铜铁般的意志,创造了许多奇迹的。他们凿穿了天山,修通了迪(化)库(车)公路,修路的部队,把人用麻绳高悬在几十丈高的悬崖上,用铁锤凿开它,又把炸药埋在石头缝里;一个跟着一个爆炸,炸得漫天的黑烟,炸得乱石纷飞,震动了山谷和平川。路修通了,从迪化到库车,远较过去绕着吐鲁番县走,要节省两天多的时间。这就要节省了多少汽油,加强了运输力呀!就是他们,四年来挖了大小三百多条水渠,挖起来的土石方,如果把它垒成高宽各一公尺的墙,就等于万里长城的四倍长。</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勇士们在农业、畜牧业、水利、工程建设和手工业等方面的收获,逐渐积累了财富,又把这些财富逐步地转移到工业建设上。一座座的钢铁厂、纺织厂、汽车修配厂、面粉厂、木料厂修起来了。在这远离北京的地方,无数高大的烟囱,昼夜冒出了浓烟,正如关内一样,人们在迎接着祖国巨大的经济建设任务。</p><p class="ql-block"> 驻守边疆卫国的战士们,在战争中是战斗英雄,在生产中又是劳动模范。四年来的辛劳,他们已经摆脱了过去住帐篷、吃野菜的日子,现在他们住的是一幢幢整齐的营舍,吃的是大米、白面和牛羊肉。他们并不是神仙,也不是魔术家,他们是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明天。我曾经问过一位河北籍的战士吴明强:“是什么力量使你们能渡过这样艰苦的岁月?”回答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新疆,就是这样秀丽,这样充满着朝气的祖国边疆,叫我怎能不时刻想念着她,熟爱着她啊!祝福她在祖国巨大的经济建设中,发射出更大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三年九月初稿</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改写</p> <p class="ql-block">《马寒冰文集》第三缉截图</p> <p class="ql-block"> 读《保卫延安》的几章</p><p class="ql-block">杜鹏程同志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的《沙家店》、《蟠龙镇》、《长城线上》等章,相继在《解放军文艺》(一、二月号)、《人民文学》(二月号)上发表了,并已得到文艺界的注意和广大读者的欢迎。</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受到了欢迎是完全应该的。因为它是描写战争,歌颂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作品;它以一九四七年三月至九月的西北解放战场为背景,正面而深刻地描写了我西北野战军在兵力与装备均劣于当时胡(宗南)、马(步芳)匪军的情况下,击败了匪军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战略反攻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全文共约三十万字,目前虽然尚未全部与我们见面(这部小说已编为解放军文艺丛书,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但就已发表的几章来看,已展现出它是一部有气魄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尽人皆知,文艺创作不应是故事的堆积和现象的罗列,也不应用概念的“框子”去说教,应该是塑造出不同性格的有血有肉的人物,通过人物表现生活,阐明主题,从而对人民起思想教育的作用。在《沙家店》、《长城线上》、《蟠龙镇》等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十个人物,其中有我们的战士、中下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有老百姓和游击队,有我们的高级指挥员,还有我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將军,也有敌人的高级军官。应当说,这些人物一般都是写得比较成功的;这是由于作者不论写我军或写敌人,都能遵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抓住人物斗争生活的主要方面去发掘他们的本质。在敌人方面,从作者刻画的敌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第一军军长董剑,三十六师师长钟松等人身上,我们没有看到象一般概念化的作品中所描写的那样,动不动就是醇酒美人或是笨拙无能(我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写)。这种描写,往往会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事实上这本身也就是不真实的。作者在写敌军高级将领时,揭露出他们虽然带领数倍于我的兵力,也懂得一些“战术”,但最终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军队的本质是反动的,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人民痛恨他们,士兵痛恨自己的官长。因而,尽管他们拥有很多兵力和近代化的装备,尽管军官也懂一些“战术”,最后仍只有失败。作者不是从概念和公式出发,空喊口号,而是运用细节描写了敌军军官的一个特点:志大才疏,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在开始进攻延安时,他们都想做蒋介石的忠实奴才,博取主子的信任,谁都想显露几手,达到自已升官发才的目的;遇到紧要关头,则又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互相埋怨,矛盾百出。这里只要我们翻开《沙家店》中的第三、七章里对敌三十六师师长钟松的描写就够了。钟松在解了榆林之围后,受到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嘉奖,便得意得不得了。当他们从榆林城尾随我军南下到达镇川堡的无定河畔时,便决定第二天渡河东进。虽然他的部下提醒他要听从刘戡的命令,在镇川堡暂时休整,等了解情况后再东进。可是,钟松却骄横地骂刘戡是“惊弓之鸟”,并公然对自己的部下说:“我只对胡先生负责。我拒绝刘军长的命令,因为他这没有远见而胆怯的作法可能贻误战机。我不仅拒绝他的命令,我还要子奇率我师一二三旅火速向乌龙堡推进。我要向胡先生证明,刘军长率他的二十九军全部人马还不能达到乌龙堡的时候,我师一个旅便提前赶到。”钟松还说,“人们不久就会看到我们在这黄河与无定河之间做出的奇绩!”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钟松是怎样的自恃有功,目空一切了。他不但在言语间轻视刘戡,并且还抗命单独行动。而在沙家店被我军包围时,又急忙向刘戡求援,当刘戡藉口“大雨阻隔,不能行动”时,钟松火了,又把责任推得干净,埋怨起刘戡说:“大雨阻隔,不能行动,我会记住这笔帐……不怕他保存实力……胡先生已电告他,十九日——明天黄昏不能到达沙家店,就要把他提交军事法庭审判。”只这简略的几笔,就把一个骄傲蛮横、狂妄自私的敌军高级军官活生生地刻画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反过来,作者在刻画我军的英雄人物时,同样摆脱了概念化和公式化的缺点。某些作品,为了刻画人物和表现性格,往往先叙述人物的外貌、牌气和个人爱好,或者写些毫不相干的身世和其他的事情。杜鹏程同志在小说中却是首先展开故事,摆出了矛盾,从矛盾的发展中去刻画人物。例如在《长城线上》,作者一开始就把矛盾突出表现出来:周大勇的连队完成了掩护任务后,陷于敌人的包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生和“死”两条路。然后作者才写他们怎样经过了九死一生的浴血苦战,克服了人所难忍的困难,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包围、截击,与主力部队会合。在这一章里,作者以朴素的文笔,正面地出色地描绘了很多战斗场面,通过一连串残酷而激烈的战斗,逼真地刻画了王老虎、李江国、马长胜,尤其是连长周大勇这一群英雄人物。写出了他们的英雄行为,重要的是刻画出他们鲜明的性格和特征,展示出他们的内心活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这里让我来谈谈作者是怎么刻画连长周大勇的:</p><p class="ql-block">周大勇和我军成千成万的指战员一样,是穷苦人家的子弟,因为被地主压迫得无法生活,从小便参加了红军,在革命战争的炮火里成长起来。他具有一个和王老虎、马长胜以及我军所有的英雄人物一样的共同性格,这就是对敌人强烈的仇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作者笔下的周大勇,是一位勇敢机智的人,在枪林弹雨、烟雾弥漫的战场上,他从不顾及个人安危,到处奔跑指挥,在紧要的关头上,他能想出办法使部队转危为安。他热爱战友和上级:在自己冻得要死的时候,用胸膛去暖和伤员的身躯;在自己饿得头昏眼花的时候,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给了战士,把领到的一口马血,悄悄地放在饿着肚子的旅长桌上,他负了伤,还担心自己血淋淋的衣服会站污了老兵的铺盖,情愿躺在地上也不上炕等,这些都是我军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但是,作者并没有停滞在这上面,并且通过了这些具体行动写出了他内心活动,因而就使周大勇形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p><p class="ql-block">周大勇的连队完成了掩护任务,撤到指定地点,突然发现上级派来的联络员被流弹打死了,这时作者是这样写周大勇的心情的:“周大勇跟自己部队在一块的时候,就是敌人遮天盖地地扑来,他心也是稳当的。如今,他身上寒森森的,心里发毛:部队转移到哪儿去了呢?……在这风沙漫天的地方,该怎么办呢?该往哪里走呢?……</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一段内心活动的描写,作者把我们带到了斗争中去,和周大勇溶合一块了。的确,在这风沙漫天的塞外,何处去找主力部队呢?周大勇焦急了半天,好容易才找到了送主力部队的向导,摸清了应走的方向,但敌人已把他们包围了。经过反复抗击,刚冲出一个包围圈,又被更多的敌人团团围住。没有弹药,没有吃的,伤员逐渐增多,能作战的仅仅有四、五十个人了,而敌人则是整师整团。环境是十分险恶的,这里,作者不仅写出了周大勇的英勇机智,也写出了周大勇的内心活动。他考虑到全连的荣誉以及自己的责任,他仿佛听到团长赵劲在喊他:“周大勇……目下’,勇敢、沉着,就是最大的本领,最大的智慧”。他想起他跟自己主力军队在一块的时候行起军来,自己的连队只不过是部队很长行列中的一小段;打起仗来,自己连队只不过担任攻击某个工事,某一点。那时,连队上政治工作有指导员王成德;往上有营长、教导员、团长、团政委……一切工作的重大担子,一切痛苦,是由他们承担的。自己呢?在那个整体当中,即使环境再困苦,敌人再强大,心里总是平稳的。一句话:一切重大责任都有党承担,一切事情都有党的具体指示。自己只要平时努力工作,好好学习,搞好自己连队的工作,战时多动脑筋坚决勇敢地好好指挥就是了。现在呢?一切担子都落在自己身上,一切苦难都要自己担当起来。这里受伤的和其他战士都在想:“不怕,有我们连长呢!他会有办法的!”是的,战士们应该这样想!可是自己到底有什么办法?他想起,陈旅长、团政委、张教导员,还有那亲密的战友王成德……多少战斗、多少事、多少人的形象,都显现在周大勇眼前,仿佛他十多年的战斗生活一起拥到眼前,闪过脑子。是的,没有党,没有部队,没有那许许多多的战友,那自己便是一个毫不足取的人……周大勇一想到这里,又看到自己战士的勇敢,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把自己的勇敢和镇静交给了战士们,从而鼓舞了部队的斗志和勇气。这说明了周大勇不但是能征善战的人,而且是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作品对周大勇的刻画,深刻动人,使我们不能不热爱这样的英雄人物。</p><p class="ql-block">这部小说的主题既然是描写当时(1947年)我西北野战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一伟大历史转变过程的,那么,作品只写我军中下级干部和战士,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小说中看出高级指挥员的战略意图,才能看出战争的全貌来。另方面,我们的战士是英雄,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祖国和人民的自由幸福,是应当受到赞扬和歌颂的;但是,我军那些组织、指挥了历次战役而取得胜利的高级将领,同样也应该受到赞扬和歌颂。作者懂得这个道理,就大胆地突出地去刻画了彭德怀将军。</p><p class="ql-block">目前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写高级将领的还很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作家们一提到写高级将领,往往不免表现拘泥,担心写不好,因而就不敢动笔。但因噎废食,惧难而退则是不应该的。任何事情,都要在摸索中取得经验,没有那些在目前来说还“写得不够好”的作品,也就不可能会有“写得很好”的作品。杜鹏程同志这次塑造的彭德怀将军的形象,虽然不能完全使人满意,但对我们文学创作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我们翻开《蟠龙镇》、《沙家店》这两章小说看一看,举世闻名的彭德怀将军的英雄形象,通过作者细致而耐心的描写,就会明显地树立在我们面前了。让我们看看《沙家店》中对彭德怀将军的一段描写吧。</p><p class="ql-block">彭总是严肃的、冷静的。第一次站在这位伟大军事家面前的人,都有一些敬畏的感觉。但是,他一开口说话的时候,声音又那样平静、温和亲切。他说:“钟松率领三十六师部和两个营走河北?这倒是一个新情况。”彭总思索了一下,微微摇头:“不可能吧!”说罢,他又沉入深刻的思索中了。</p><p class="ql-block">彭总思索了一阵几,说:“不过,也有可能。钟松这家伙很骄傲,他不服刘戡的指挥。”他望着陈兴允又补充了一句,“钟松和刘戡闹独立性啊!”他脸上闪过一丝笑容。</p><p class="ql-block">彭总叫来司令部的一位科长,问:“还收到敌人什么消息?”</p><p class="ql-block">“电台上再没有收到什么。我们继续在收听。”</p><p class="ql-block">彭总指着地面对陈兴允说:“假设有这样的情况吧!”他把洋烛放在一旁,望着地图,搬着指头象是计算什么,过了半分钟的样子,他说,“从河北推进的敌人至少有一千几百人,我们一打,敌人向河边一靠,河南的敌人一定支援。这样,我们即使歼灭了敌人,捉上七八百俘虏,我们也要伤亡二三百。另外一个可能是:我们一打,敌人往后一缩,我们什么也捞不到,反而对我们是一个暴露。”他侧转着身子,瞅着陈兴允,说,“我们暴露了以后,南边敌人主力七个多旅向北一挤。敌人挤在一块不动,我们想啃也啃不动,目前又缺粮食吃,这样看来,我们即使有打的可能,这一仗还是不打好。”</p><p class="ql-block">彭总的眼光从地面上移到陈兴允脸上,问:“你说这一仗打不打?”</p><p class="ql-block">彭总微微摇头,说:“我说吗?不—一打,不打。”他说头一个“不打”是拉长声音的,缓级的,商量的,说第二个“不打”是肯定的,坚毅的,象大山一样不能摇动的。</p><p class="ql-block">紧接着彭总向旅长陈兴允说明了他的作战计划—一瞅准机会歼其一路……然后又用商量的口吻向陈兴允说:“你看这样打法好好?”陈兴允发窘地说:“很好!”可是心里却想:彭总怎么老是问我?......”</p><p class="ql-block">最后彭总又给各部队打电话。</p><p class="ql-block"> 他还是象刚才给陈兴允讲的一样:反复具体地,一层一层地分析了敌我情况,然后把分析的各点概括起来,说:钟松今晚会不会带两个营走无定河以北?他肯定地说,他的判断是,不会的。他又说,假设钟松带两个营走河北,那么打有什么好处?不打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不打,下一步又怎么办?他是一层一层地分析了各种可能和对策。</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只是《沙家店》战斗,彭总才这样办,而是每次战斗之前,他都提出几个作战方案,让下级开会充分讨论,他则是“一动不动地坐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听取、思索大家的意见。……哪个干部发表了切实可行的意见时,彭总的眼光就落到了哪个人身上……仿佛,那些有益的意见,彭总都毫不遗漏地吸收了,化为他的智慧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多么深刻而动人的描写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彭总的风度,也看到了他运筹帷幄的英明卓见和慎重、虚心的气度,更看到了我党我军的民主传统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p><p class="ql-block"> 总之,由于作者比较成功地刻画出我军指挥员和高级将领的英雄形象,正面地深刻地反映了西北战场上的解放战争,这部小说(虽然目前只发表了三章)就给人一个总的感觉:英雄的将领,率领着英雄的军队,打了英雄的胜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期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