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职业边界, 深研项目管理, 开启教育新篇章

ys

<h5> 2021年11月19日下午,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沈建明教授和东城区青年成长营营员们线上相聚,开启了本学期新的一期跨界学习课程:如何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开启人生新征程。本次活动由一组营员覃志华老师主持。</h5> <h5> 沈建明教授:项目管理资深专家,长期从事和服务于国家和国防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和项目群管理。为几十家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过项目管理的咨询服务;为几百家政府、领域、机构和企业集团等提供项目管理的培训;为几千名各领域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取得了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资质证书。</h5> <h5> 沈建明教授主要围绕“项目” “思维” “管理”三个关键词进行授课。他首先以项目管理的视角,聚焦青年营培养目标中的“政治领导能力”“系统领导力”“专业领导力”三大能力,将人、术、道,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提出项目管理,是正确的做事。其中,政治领导力,从“人”的角度,体现人的基本素质,解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系统领导力,从“道”的角度,解读构架能力,由此提升精细化管理、流程管理能力,培养项目思维;专业领导力,从“术”的角度,侧重于专业素质。</h5> <h5> 接着沈建明教授以研讨和案例分享的方式,为大家重点介绍了项目式管理。将钱学森项目工程、国防项目与教育项目进行对比,并从跨界的角度,让营员要用发展、联系的角度来看系统管理与教育的关系。</h5> <h5> 尤其在学校办学发展中,应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总体框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努力发展成有国际视野的、进行项目群管理的、引领式的教育人才。</h5> <h5> 教育是项目,育人是项目,学校也是一个项目,各个环节密切关联。小到教学设计、大到学科课程安排、学校管理等等,都是一个个项目,聚合起来则是一个个项目群、项目组。而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本质——育人。</h5> <h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的复杂、多维、不确定性使项目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当今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次跨界学习,在提升理念、打开视野、用联系辩证的方法,提出新问题、发现新角度、探索新策略等方面激起营员们思维的火花。营员们纷纷表示要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梳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为东城教育领域的项目管理事业做出贡献,用项目管理思维开启人生新证程。</h5> <h5> 一组营员覃志华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发言。覃老师谈到:沈教授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指出,一门课就是一个项目,一个年级就是一个项目群,一个学校就是项目组合。沈教授始终抓住“项目”、“思维”、“管理”这几个主题词,主要讲了 “要树立全局意识,要学会如何做人;要学会系统思维,要掌握做正确的事的能力;要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即掌握正确的做事本领。”三个方面的内容。<br> 最后,教授针对教育问题提出了他的思考和建议,并对东城区未来的学校领导干部、对教育系统以及青年成长营的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感谢沈教授毫无保留地向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分析了很多接地气的案例,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br></h5> <h5></h5><h3><font color="#ff8a00"><b>学习感受</b>:</font></h3><div><div><h5>李斯雯:<br> 用项目管理思维开启人生新征程既是今天讲座的主题也是令我印象最深、最受启发的点。无论是个人发展规划还是我们的日常教学乃至学校管理工作,我们都可以用项目管理思维方式设计运行——从明确目标、确定范围,到目标分解、任务分解,再到统筹安排、动态控制,最终项目收尾。这过程中既包含必要的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工具,也需要项目管理艺术。而真正运用好项目管理思维我想还需要如沈教授所言,我们需要将所学知识通过“觉悟”和“道理”的过程内化为最终的智慧。接下来我要将所学知识对标我的日常工作,知行合一,用项目管理思维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h5><br><h5>陈琦:<br> 听了沈教授项目思维管理的讲座,备受启发。沈教授基于国防项目管理实践,为我们详细阐述了项目思维管理的运用要点和理论框架。强调了运用过程中,我们所应具备的各项重要能力和逻辑思维,把握好项目管理层级的定位和目标,同时也要依靠好团队的作用,充分调动,合理安排,协同合作。映射自身后勤管理工作,完全可以借鉴相关方法,按层级、按阶段设定好工作目标,结合成员能力优势合理分配任务,共同完成好园所人、事、物、财的服务保障工作。</h5><br><h5>王玥:<br> 沈教授的课程以项目管理的视角,聚焦“政治领导能力”、“系统领导力”“专业领导力”三大能力。项目管理,是正确的做事。其中,政治领导力,从“人”的角度,体现人的基本素质,解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系统领导力,从“道”的角度,解读构架能力,由此提升精细化管理、流程管理能力,培养项目思维;专业领导力,从“术”的角度,侧重于专业素质。人、术、道,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也应树立项目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发展自己的能力。</h5><br><h5>杨姝:<br> <span style="color: inherit;">沈教授从项目管理思维的内涵切入,从操作层、战略层、哲理层三个层面,对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工具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高度凝练地阐明了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启发老师们用项目管理专业的思维考虑问题。作为项目管理者,我们更要静心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增强自身素养,为师生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的手段和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span></h5><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5>李昆:<br> <span style="color: inherit;">今天在沈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沈老师的两句名言:做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沈老师从哲学的高度为我们启迪了人生未来的方向,从思想的深度为我们指明了管理的精髓,以实践的案例为我们展现了项目管理的方法,用丰富的经历教育我们要树立全局意识、学会系统思维、提升自身能力。未来,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树立项目意识,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span></h5><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5>王鹤:<br> 认真聆听了沈教授的专题讲座,让我对项目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使我明白项目管理的思路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数量化、量化的事情专业化、专业的事情模块化。项目管理在哲理层是做人、战略层是做正确地事,操作层是正确地做事。通过学习我要不断思考对标园所管理运行体系是什么?目前的管理体系现状及困难是什么?带着问题从工作中寻找答案,用项目管理的思维使自己得到提升,使园所得到发展。</h5><div><br></div><h5>王竹新:<br> 沈教授3个小时的讲座从国防项目管理的案例中来,让我们拓宽视野,丰富认知;到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去,让我们深入思考,感悟价值。探索项目管理的共通之处,其实都包含着“做人”与“做事”的能力,蕴藏着“明道-优术-利器-践行”的哲理。“把人生当个项目来做”,更启发我将项目管理思维运用到工作或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教师,我将牢记育人使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项目管理的系统思维从更高,更全面,更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增长教育智慧。</h5><br><h5>覃志华:<br> 认真听了沈教授的讲座,我更深刻的认识了项目管理。沈教授在讲座中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如“复杂问题简单化”,恰好我今天上午在课堂上也给同学们讲到了这句话,是在物理课上讲《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时候提到的。我觉得各个学科都有共通之处,学生学习物理极其困难,就是他们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去学习物理学科,把物理进行项目管理式学习,每次都只是学到了一个局部,从没形成整体的认识。我们自己在工作中也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h5><br><h5>王铮:<br> 万物自有章法,或许我们各自所在的学段不同,或许沈教授剖析的国防项目管理与教育属于不同领域,但是透过这些背后的本质,是思考问题的模式与方法、解决问题与落实措施的思路。一件事情,如果一开始我们把它想的简单了,那么往往真正做起来会觉得很复杂;而只有一开始我们把它想的复杂些,真正做起来,可能才会简单些。用“项目”的思路去重新梳理、认真分析在一线中遇到的难点,打通之前局限的思维,联合系统间的各个要素去共同解决,是今天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收获与启示。</h5><br><h5>王索芳:<br> 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学生进学校求学,随着年龄的增长,须引领他们确立学习的初心。特别到了中学阶段,学生逐渐知事、懂事,要引导他们反复而深入地思考:“我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学了干什么?学习初心的教育,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智育的内容,在教育活动、学科教学中细水长流地熏陶、润泽,学生逐步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确立学习的志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当年周恩来总理求学时代写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救国救民的大抱负曾教育感动了许许多多学生。确立学习初心其实质就是少年立志的问题,影响人生一辈子的走向,今天的这场跨界的管理课程对我非常有启发,对于学生学习初心的激发我觉得可以运用一下今天学到的一些管理项目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一下。</h5></div></div> <h5></h5> <b><font color="#ff8a00">东城区青年成长营一组制作</fo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