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李剑君先生这本【《红楼梦》笔法六十种】著作之前,和先生聊过关于喜欢《红楼梦》这本书的一些事,知道李先生收藏了《红楼梦》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各种书评、《红楼梦》诗评、人物评等专著近二百种,读《红楼梦》十几遍,他是一位扎扎实实的红学鉴赏家,更是探讨《红楼梦》前世今生、文学指导价值、历史背景、写作技巧的研究家。</p><p class="ql-block"> 李先生爱《红楼梦》,如他自己所说,与《红楼梦》结了缘,此缘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以致嗜《红》成瘾、迷《红》成痴、爱《红》成癖,不触《红》、不涉《红》生命就没劲、生活就没趣、呼吸就不顺畅、心思就不安宁。</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这本文学巨著,猎奇者多,有人揣测曹雪芹其人与《红楼梦》主要人物贾宝玉之间的瓜葛;有人想找出另一个作者;有人研究流传至今的多个版本的异同始末;有人寻找八十回之后的原文哪里去了,续文是谁所写,为什么要这样写。</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也是一本百科全书,中医的病理药理,食材的烹饪煎炸,世间的儒墨释道,角角落落都有涉及。各路大家在《红楼梦》里找自己所需要的论据,历史学家在这里找社会历史沿革变迁的痕迹;社会学家在《红楼梦》里探讨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哲学家在《红楼梦》里找对立统一、悟人生意义;</p> <p class="ql-block"> 李先生读《红楼梦》,他在此书的弁言里这样写道:《红楼梦》阅者无不叹其宗旨正大,范围宽广、气势恢宏、结构严谨、事实繁多、人物生动、情景逼真,所以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作者性灵通慧、体悟深邃和博学通识、笔韵造化外,当不没于作者在书中娴熟巧妙地运用多种独到的文字、文学表现笔法之功。所以,就有了李先生的这样一本 探一探《红楼梦》究竟用了怎样的笔法技巧;细数归纳一下《红楼梦》笔法的种类多少;玩味其中的八面玲珑、缤纷乱坠、迷离玄妙,以《读写宝鉴:红楼梦笔法六十种》为题的探究文艺作品写作方法、接脉脂砚斋别致评论体例,归纳笔趣、聚焦意趣、掘发情趣,让更多初涉者产生兴趣的评论著作,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p><p class="ql-block"> 我翻开这本《笔法六十种》并没有多少页,就已经兴趣盎然,爱不释手了。我并不是那聪慧者假楫奔海,却正于“酒足饭饱之时,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第四种笔法,叫“暗中抨击法”</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暗中抨击?那就是字面上写的都是人好,言语好。字外的意思读者要看出他的歹意来,也可说实写了人物的褒义而虚写了人物贬损。</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作者大概也精通哲学,同是一件事,于此人谓之好,与彼人则未必是好事;同一句话,此人说了就是对的,彼人说出来就大错了;比如,避讳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丫鬟们相互间说出来的私底下的话,关窗闭扇,小心着避开林黛玉的耳朵,而宝钗恰巧听了丫鬟们的私聊,却告诉丫鬟说,我才看到林妹妹在这儿的,怎么我到了跟前儿就不见人了。作者笔下的宝钗,温文尔雅,闲逸亲和,但笔外是怎样怀着恶意的人儿,陷黛玉于不仁不义。 </p><p class="ql-block"> 正如李先生书中说, 黛玉、宝钗孰优孰劣?历来是读《红》者争论的一个焦点,堪称世纪之辩,由此产生了“拥黛派”和“拥钗派”。也算是红学界一大“景观”了。尤以写宝钗、黛玉,大抵全用此法。特别是宝钗,看出“好的宝钗”个别瑕疵还算容易,但看出“全好的宝钗““全坏”就很困难。把“全坏”的宝钗写得“全好”最是不易。</p><p class="ql-block"> 如第三十二回,当听到金钏儿因受王夫人一掴而跳井身亡,有心宝钗“忙向王夫人处来慰问”。实写的慰问虚写的则是向王夫人讨好。见王夫人正深感懊悔和自责不过”,宝钗虽明知底里,却道:“姨娘是慈善"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不小心跌落下去的。这一点,人命关天,宝钗却不动怜悯之心,让王夫人心安理得,自己在王夫人这儿落了好。</p><p class="ql-block"> 大体上讲,黛玉是最理想的谈情对象,宝钗是最不二的持家主妇;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黛玉可仙之,宝钗可妻之。她们分别可为厅堂贵妇、厨房贤妻。林的精神投射在于个体生命、在于自然、在于追求自由(即追求性灵的自主的人格);薛的情怀关照着眼于维护秩序、依遵伦理、奉随传统(即追求理智社会的人格);“林黛玉属于神缘而非俗缘,是圣爱而不是可以在肉体上结合的性爱;相反地,薛宝钗却属于俗缘而非神缘,是可以在肉体上结合——结婚的,但却不是圣爱。”(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作者也是睹尽了世间做人做事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才能如此顺随的以假写真,以虚写实,以人物做派写藏在皮囊之下的心里活动。</p><p class="ql-block"> 作者写袭人也是多用了这些暗中抨击的方法。写袭人告诫宝玉不要吃人嘴上的胭脂,勿犯那爱红的毛病。及至宝玉要“吃她嘴上的胭脂,爱她身上的红”时却“宽以待己”,甚而同试警幻所训之事。袭人又教导宝玉读书时:“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做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叫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活现出“心伪情虚”、“大不地道”的十足庸俗之态。还有,袭人在王夫人跟前提意,说宝玉一天天长大了,不能总跟姑娘们打混,恐坏了宝玉的名声。叫王夫人觉得就是袭人董事儿,叫人放心,晴雯等丫鬟都是教唆宝玉学坏的小妖精。其实,其它丫鬟并不曾与宝玉怎样,倒是袭人跟宝玉有了肉体接触。</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作者将人物说好听的话做难堪的事描写的轻巧随便,看来是洞悉人心,体察世故了。</p> <p class="ql-block"> 再说这“特犯不犯法”。李先生书中写道,所谓“犯”,有“抵触”、“冒犯”、“侵犯”意解。在小说评点中,指相似的事件和人物。“特犯”,即故意“重复、雷同”。“特犯不犯”即是指故事之中故意的时间、人物“雷同”中,写出实际的不同或变化。如脂批云:《红楼梦》惯用特犯不犯之笔,真是令人惊心骇目读之!”。且“重不见重,犯不见犯”、“写一次有一次的新样文法”。即以过“生日”而言,先写了宝钗生日(第二十二回),接后,又详写了风姐生日(第四十三回)、宝玉的生日(第六十二回)及贾母的生日:这四人的“华诞”叙写,均蘸重墨,却各有特色。还写了黛玉、平儿、宝琴、岫烟、贾母、薛姨妈等诸人的生日,这些人生日或丰或简,或详或略,各处妙景,各有妙文,合情夺理,“砌成文章无数”。</p><p class="ql-block"> 就写月亮的诗这件事,第一回里贾雨村上京赶考之前,甄士隐请贾雨村在中秋的时候来喝酒。贾雨村趁着酒意就吟了一首:时逢三五遍团圆,满把晴光护玉兰,天上一轮才恐出,人间万幸仰头看。甄士隐听了以后就大赞贾雨村,贾雨村也很得意,觉得他做的这个诗很好。而到了后面,英莲长大了,被卖入薛家,成了丫鬟和妾。之后,他被薛宝钗带着住进大观园,她觉得这些小姐很风雅,会作诗,也想作诗,就去跟林黛玉学习。而林黛玉给他出的第一个题目,就是让他去咏月,让她写月亮。尽管他的命途多舛,仍然是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精华预演廖英男,光影涓涓破字寒。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咏团圆?而你看,在英莲出现的第一回开始的时候,在她们家,当她还是一个小姐还是一</p><p class="ql-block">个千金的时候,有一个穷读书人,一个原本可以拯救她挽救她的命运的这么一个人来他们家蹭吃蹭喝的人,在他们家吟出了一首月亮的诗,同是咏月亮,我们从贾雨村的月亮诗中读到了一幅小人的丑恶嘴脸。而我们从英莲的月亮诗中读到的是英莲的悲惨命运。</p><p class="ql-block"> 元妃省亲、荣府打醮均写到看戏,但在“如何看上”却殊不相同者是各人随性择选,显然贾家运势处于“盛场”;后者则是由天意定(拈戏),兆示荣府濒临“窘境”。我也想起来,看戏中姑娘们用戏中人物形象互喻,指桑骂槐,打情骂俏,写出纠纷来,很是精彩。</p><p class="ql-block"> 再有贾府延医看病,往往复复、来来回回十多次,雷同岂可避免但在曹雪芹笔下,却把“极相同的事写得各不相同”。如对秦可卿诊病极细,诊语极玄、各方关注,格外重视,甚至“破格”重视,意在暗示“淫丧”隐情,揭示“家事消亡首罪宁”;贾母每病则宫中王太医必临,医、患双方纡尊、富贵、讲究、气派、宗脉等总是“一气逼来”;晴雯罹病时,因是下人而地位卑下,自然无望“太医”关照,请来的是“胡庸医”、服用的竟是“虎狼药”;给尤二姐看病的妇科医生是个“好色之徒”,他一看见二姐的容貌先就“魂魄飞散”、“通身麻木”——如此医家,莫说给尤二姐疗疾祛疴,虚弱的她未遭猥亵已属万幸!</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中的宝玉之梦,几处写梦,梦中之人不同,梦时情景也是大不相同的。香港红学家宋淇称:这两段相似描写“设计精巧”,是“神来之道”,它把“宝玉对晴雯和袭人的依赖和眷恋之深,都在这两声呼唤之中表达出来。前后相隔 26 回,呼应紧凑,叫唤的习惯如旧,而应诺的声音已非,人事沧桑的对比画在这寥寥几笔中。脂批于此也有肯评:“前回叙袭人奔丧时,宝玉夜来吃茶呼袭人,此又夜来吃茶先呼晴雯。字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语语子婴恋母,稚鸟寻巢。”</p><p class="ql-block"> 写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各有目的、各有“噱头”、各有所获;第一回是打抽丰”、因困顿告借;第二回是送“野味”知恩感恩,抖民间笑料,游芳地佳境、享贵族口福。最后一回是入险地、行大义、救巧姐。</p><p class="ql-block"> 再如写贾府的三次丧事(先可卿、次贾敬、后贾母),体现了在亲疏上由远及近、脖显上由卑及贵、规格上由奢及俭、规模上由隆至衰、情结上由真渐伪的特点——恰恰是贾家的一幅全景盛衰曲线图。</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同写“无情”,亦复“一龙种”凤姐为“利”而无情,探春则为“理”而无情,惜春因“耿介”而无情,王夫人因“私爱”(为宝玉)而无情,妙玉因“藏情”而无情,尤三姐因情而无情,赵姨娘因“妒、怨”而无情,鲍二家的因“滥情”而无情,贾雨村因“忘情”而无情。</p><p class="ql-block"> 尤为大观的是写“死”,从寿终夭折、暴亡病故、丹戕药误,自刎被杀、投江跳井、悬梁受逼、吞金脱毒、撞阶走精等等不一而足,件件俱有。如:林如海以病死,秦氏以阻经不通水亏火旺犯色死,瑞珠以触柱殉秦氏死,冯渊被薛蟠殴打死,张金哥自缢死,守备之子以投江死,秦邦业因秦钟智能事发老病气死,秦钟以劳怯死,金钏儿以投井死,鲍二家以上吊死,贾敬以吞金服沙烧胀死,多浑虫以酒劳死,尤三姐以姻亲不遂携鸳鸯剑自刎死,尤二姐被凌逼吞金死,鸳鸯之梓姊害血山崩死,黛玉以忧郁急痛绝粒死,晴雯以被撵气郁害女儿痨死,司棋以撞墙死,潘又安以小刀自刎死,元妃以痰厥死,吴贵媳妇被妖怪吸精死,贾瑞为凤姐梦遗脱精死,石呆子以古扇一案自尽死,当槽儿被薛蟠以碗砸伤脑门死,何三被包勇木棍打死,夏金桂以砒霜自药死,湘云之夫以弱症夭死,迎春被孙家揉搓欺凌死,鸳鸯殉贾母自缢死,赵姨娘被阴司拷打在铁槛寺中死,凤姐以劳弱气盛被冤魂索命死,香菱以难产死,贾母以寿终正寝老死......。(姚燮《读红楼梦纲领》)叹叹!一部小说中,死人之多,死法之奇异,实古今小说之鲜见!李先生写道,如再加现代人因压力过大易患“抑郁症”而偏好“跳楼”类死法,则可构成一部让人“升天入地”的《世界死法大全》!不过,盖为人在世,除了为自己生活之外,还有许多对社会、对家庭、对国家,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责任。严格来讲,生命乃上苍赐与,谁也没有任意浪费它的权力。</p><p class="ql-block"> 更见绝妙的是,死者死法各异,令读者感受也不同:如可卿之死使思;金钏儿之死使惜;尤三姐之死使愤;尤二姐之死使恨;晴雯之死使惨;司棋之死使骇;香菱之死使哀;黛玉之死使伤;元春之死使惊;金桂之死使爽;鲍二家之死使嗤;迎春之死使恼;贾母之死使羡;鸳鸯之死使敬;赵姨娘之死使快;凤姐之死更欢;妙玉之死使疑;秦钟之死使人怜;贾瑞之死使鄙;贾敬之死使讥;冯渊之死使忿;林如海之死使痛,等等。</p><p class="ql-block"> 哎呀呀,无论哪位红学家将这“特犯不犯”的写法总结提炼,今我在李先生这本书中读此一节,读之爽,思之快,觉豁然开朗。首叹《红楼梦》作者的不凡,更叹李先生的细致入微,和高度概括的能力。从此,让我想到了自己写小说,无意中也写了不少人物的死,也写了各种退婚事件,倒也是各不相同,各有来龙去脉,要是早一时看到李先生的这本书,兴许能写的更出色一些。</p> <p class="ql-block">读李先生书到烘染法时,我最喜欢。李先生道:读《红楼梦》,我们也时常会遇到这种神秘朦胧的情景、氛围和气场,小说中不少场景、人物和情节“神踪仙迹、闪闪灿灿”,既荒诞迷离,又似乎合该份定。如贾宝玉生下来口里便衔着一块玉,这块玉“统魂摄魄”,对他一生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太虚幻境仿佛是大观园,但两者又绝不相干,似乎是“大观园”的衍进、超迈,是开辟的超越现实的一处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诸如这种“烘染”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红楼梦》作者的“文心之妙”,写作中的“景与情”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王船山)。故“情与景”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到“妙合无垠”的境界,即“景以情合,情以景生”的美学理想。无疑,《红楼梦》籍“烘染法”出色地达到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秦可卿可说是贾府第一“妩媚娘”,但作者对这位“乱世佳人”言行身段的“妩媚”描写“少之又少”,而其“轻薄浪性”全然由她淑房中的布置摆设尽情烘托出来:</p><p class="ql-block"> 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寿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p><p class="ql-block"> 此乃营造环境,以“静物”进行“大调烘染”,是状可卿“艳极!淫极!”正如护花主人评:秦氏房中画联陈设,俱着意描写,其人可知,非专侈华丽也。</p><p class="ql-block"> 相反,对探春居室的描写,则完全是一种“超凡脱俗”、“傲骨铁肩的气象:“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 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p><p class="ql-block">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p><p class="ql-block"> 李先生睹此“阵仗”,联想到她那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的豪言。</p><p class="ql-block"> 我读到此处,也想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香。 “在一方王羲之当年所用的蟠龙紫石古砚中加上清水,取过一锭褚遂良用剩的唐朝松烟香墨,安腕用指,屏息凝气,磨一砚浓墨,再从笔筒取出一支赵孟頫定造的湖州斑竹极品羊毫笔,铺开了一张宋徽宗敕制的金花玉版笺,点起了一炉未夫人写字时所焚的龙脑温麝香,潇洒挥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红楼梦》之书,其美刺学《诗经》,其参次交错学《周易》,淋漓痛快学《孟子》,得《国风》、《小雅》、《离骚》遗意,参以庄列寓言,间有《春秋》微词,默操史家曲笔,穷尽作文之道,搜遍奇书之秘法。其“文心极曲,文义极明,八面玲珑,层层透彻。因而成就了它“天下第一奇书”之谓,成为千古独步的巨著。脂砚斋就此评批:“花样周全之极。所谓集小说之大成,游戏笔墨、雕虫之技,无所不备,不仅生花,且是洋露明珠也。”</p><p class="ql-block"> 我读李先生之书,每一节都妙趣横生,每一种写作手法都有理有据,六十种之多,六十回赏心悦目。真的是升发了读《红楼梦》的兴趣,使愚钝的心智豁然开朗。我觉得,读《红楼梦》,必得有一本李先生著作【《红楼梦》笔法六十种】在侧,才能读出《红楼梦》的周全花样,才能读懂《红楼梦》的雕虫游戏,才能读得《红楼梦》的明珠妙谛。</p><p class="ql-block"> 为了祝贺李主席《读写宝鉴:红楼梦笔法六十种》著作付梓,我拟了一个对联:</p><p class="ql-block"> 滋水煮红楼,煮人生,三十载丝丝缕缕茶香四溢;</p><p class="ql-block"> 灞上淘文字,淘岁月,六十章页页篇篇珠露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