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文集】难忘牛玉儒市长

美的世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昨晚,我们青干班老同学在微信群聊天说起牛玉儒同志,大家都十分怀念这位曾经在包头工作过四年三个月的老市长。是他用新的理念开始推动包头现代化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让世界对包头刮目相看。聊天中让我想起七年前写的一篇回忆牛玉儒同志的文章,在他逝世17年后的今天再次重温这位领导干部的楷模的音容笑貌,倍感亲切,也为他的英年早逝倍感痛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难忘牛玉儒市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朱剑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包头市接待机构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写点东西,我回想起很多与接待工作有关的事情,但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的老市长牛玉儒同志,他不仅是包头老百姓怀念的一位好市长,也是我们包头接待办同志们怀念的一位好领导。尽管他后来升任自治区级领导了,但我们包头人还是习惯叫他牛市长,我们比他小几岁的一些机关的同志私下里有时也叫他老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于1998年2月下旬,开始担任包头市政府接待处(2003年3月更名为包头接待办公室)处长的,我的任命状就是时任市长牛玉儒同志签名颁发的。我一直觉得那张像奖状一样的任命状很珍贵,曾一直把它摆在我办公室的书架上。后来的干部任命就只发红头文件不发任命状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牛市长对接待工作要求很高,对一些细节问题,像客人房间里放没放水果、鲜花,给外宾准备了刀叉没有,也总要问一问。他的一切要求都是要体现热情和真诚。为了包头的发展,他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总是用行动让宾客感受到包头人的热情真诚。接待旺季,他几乎顾不上回家吃饭,早午晚餐都在陪各方面来宾,他陪来宾吃饭其实就是谈工作谈合作谈项目,有时,来的客人多,我们接待处只好把宴请来宾的时间按每批间隔半小时安排,最多时曾一晚上为他安排4批宴请。喝酒是内蒙人体现热情真诚的重要方式,牛市长是蒙族,他对每批来宾都是满面春风,一片真诚。一晚上几个宴会下来,他全在喝酒谈工作,经常是饭菜吃不了几口,喝了一肚子酒回家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母亲家和牛市长家都在佳园小区,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我去母亲家,忽然看见牛市长在小区的便利店买方便面,我不好意思过去搭话,一直躲在黑暗中等他买了方便面上楼。那天晚上我心里好痛。我曾让宾馆餐厅留一位厨师给他做夜宵,他却总说不用不用,一次也没有吃过,其实也没时间吃,他总是来去匆匆。牛市长一个人在包头住,后来我听说他家里常备着一箱方便面,经常晚上回到家吃泡面。那天晚上他回家可能是看见方便面吃完了,所以下楼去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包头银河广场是按照牛市长的理念打造的第一个老百姓的休闲广场,也是包头的亮点景观。我们接待人员经常带客人到银河广场喂鹿、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有一个周末晚上,我正陪一批南方的宾客观看水幕电影,忽然发现牛市长和他的儿子牛牛手拉手像普通市民一样也站在人群里看水幕电影,我不禁惊奇地上前悄悄问:“牛市长您有事吗?”牛市长笑笑:“今天我儿子过来了,我带儿子转转。”看着牛市长欣慰的神情和父子俩那个亲热劲儿,让我很感慨,我用手中的照相机为他俩拍下了一张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包头市接待办车队库房在“5.3地震”后被鉴定为危房,那时候各单位都在搞集资建房,接待办人员住房情况是市级机关中最差的,我们想自筹资金解决危房改造,同时解决一下接待办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我把想法向牛市长谈了后,他仔细询问了接待办人员的住房困难情况和接待办车库的产权权属问题,对接待办不向财政要钱自筹资金改造危房表示赞同,并批示有关部门,请帮助接待办解决好住房困难问题。所以,接待办危房改造和集资建房方案顺利实施,建成后接待办每人一套楼房,就连退休在家十几年的老同志也终于解决了住房困难。只可惜楼房建设初期我的工作岗位变动了,离开接待办了,我没有分到住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牛市长升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后,有一次我和市接待办的几个同志到呼市办事,晚饭时,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他大概是从自治区政府接待办的同志那儿听说我们来呼市了,就立即接通我的手机,责怪我没有告诉他,他在电话里说:“剑林哪,包头接待办的同志们过去跟着我工作很辛苦,今天来呼市到了我家门口了,你得给我个机会感谢一下同志们啊!”他听我说第二天早上就要回包头,就让我们晚饭后等他,他接待完一个商务代表团后要陪我们喝杯啤酒。我听着他的责备,心里却暖融融的。大约晚上九点半,他来到我们住的饭店,就在饭店的酒吧,为我们每个人倒满一大杯扎啤酒,动情地说,“接待工作是个辛苦事,没明没黑的。我在包头工作时,你们干得很到位,包头发展得很快也有你们的功劳,我应该感谢你们!”他还一个个地询问包头接待办同志的近况。虽然这次小聚只有半个多小时,只是就着瓜子和干果喝了一杯啤酒,可我们每个人却感到那是规格最高的一次宴请,是真正表达同志间感情的一次聚会,让我们今生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他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他终于在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岗位上累倒了。牛市长病逝的消息传来,我们接待办的同志们都十分悲恸。他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呼和浩特大青山殡仪馆举行时,包头接待办的同志们和青山宾馆、包头宾馆的同志们都想去参加,我只好带大家同去。当我们从包头出发来到呼和浩特市距殡仪馆十公里的路段时,就看见大约二、三百辆包头的出租车自发地、有序地早早从包头赶到呼市停在路旁,默默地为我们的老市长送行。殡仪馆外三公里处开始,就有呼市和包头的老百姓排起长队肃立在路两旁,在毛毛细雨中拎着长长的黑纱横幅,上面写着“牛玉儒书记一路走好”、“呼和浩特人民怀念您”、“包头人民忘不了您”等字幅。目睹着这样的场面,我们也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告别厅里里外外都站满了人,看着他和蔼的遗照,听着周围人们发出的缀泣声,我们心情沉痛,感到不仅失去了一位好领导,也失去了一位好老兄、好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19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牛玉儒市长,包头人民永远记着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一丁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本名朱剑林,198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77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作品散见于《包头文艺》(后改刊名为《鹿鸣》)《鹿呜》《包头日报》《文化包头》《包商时报》《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社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人民文学》《小小说》《中诗协》等报刊和网站。曾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美的变奏》,出版摄影作品集《美的视觉》,网发原创歌曲作品集《美的心曲》。曾任包头市委副秘书长兼接待办主任,市政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等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