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促发展 送教下乡提质量 | 县小学科学学科(名师)工作室送教温溪实验学校

青田县温溪实验学校

<p class="ql-block"> 丹桂飘香,秋意渐浓。为更好地关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促进农村小学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11月19日,青田县小学科学教研员徐巧媚老师携青田县小学科学名师到温溪实验学校开展送教活动。我校小学科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教学观摩、主题研课和专题讲座和三个板块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01</b></p><p class="ql-block"><b># 教学观摩 #</b></p> <p class="ql-block">  温溪实验学校郭海忠老师执教的《弹簧测力计》从一个拉力器入手,两个孩子上台比赛“谁是大力士”,引起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兴趣。通过2个探索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知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及使用方法。通过进一步探究,知道身边物体的重量,整节课前后呼应,课堂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 接着由铁资集团周小鸯执教《心脏和血液》。周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心脏跳动的音频,一下子就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继而引发关于心脏的话题。课堂上,周老师通过视频,将抽象的心脏运动形象化,为孩子们了解心脏奠定基础。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洗耳球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进一步了解心脏和血液的运动规律。整堂课,活动简单易操作,孩子们充满兴趣。</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由油竹小学的谢秀丽老师执教《电和磁》。谢老师从如何让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入手,引出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在重现了奥斯特“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寻找更多的证据证明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谢老师用她恰到好处的引导、及时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创设了一个轻松、平等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了以评促教、以生为本。</p> <p class="ql-block"><b>0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主题研课 #</b></p><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环节,由工作室学员分组对三节课例进行研讨。学员们分别从课例内容,教师仪表,实验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给上课老师提出了诚恳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小组化的研课模式既新颖又有趣,能让每个老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03</b></p><p class="ql-block"><b># 专题讲座 #</b></p><p class="ql-block"> 温溪一小陈静老师带来了讲座《研课活动组织策略》。陈老师结合自身对小学学科的理解阐述了什么是研课,如何改进课堂,如何进行个体研课,集体研课,研课原则,活动组织过程,为老师们今后的研课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学员陈丁瑜老师分享了讲座《小“心机” “大”现象》,通过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结合自己对课堂实验的改进,提出了放大现象,改进实验,选择材料,激发兴趣的观点。在技术运用方面,给在场老师们分享了一些APP的实践应用。</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导师陈仲品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学员们能积极研讨,对课例能从小的切入点进行研课,希望老师们从研修中习得的经验在实践中用起来,影响他人,辐射他人。</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教研员徐巧媚老师对活动进行了小结。徐老师感谢温溪实验学校领导及上课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支持,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功,同时也建议老师们朝着先进的理念,走向探究的科学课,并通过阅读和学习丰富我们的底蕴,站的更高,向大师靠近。同时提出,“双减”背景下,老师能做的还有很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黄文琴</p><p class="ql-block">编辑:黄文琴</p>

老师

研课

活动

温溪

小学

心脏

实验学校

测力计

工作室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