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街里流淌的名片

好梦成真

<p class="ql-block"> 湖南常德的河街既不像秦淮河沉香街那样的大家闺秀,也不像周庄、乌镇那样的小家碧玉。但她曾是常德城市的记忆,是沅水流域的民谣。在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里是谱写的一首曲,在张恨水《虎贲万岁》中是抗日将士的赞歌,在常德市民心中是一张永不褪色的名片!2017年春节期间的初三、初八我分别携夫人和小孙女游在穿紫河从新打造的常德河街,2018年和2019年又几次陪客人游常德河街。</p> <p class="ql-block">  常德河街是以老常德沅江边上的麻阳街、大河街和小河街为原型,依据历史故事、文化、雕塑和仿古建筑,打造的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记忆古街。新打造的常德河街,东起常德大道,西至紫缘路,南邻姻缘河,北连河街路。街道总长度约1.43公里,总用地面积13.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67万平方米,单体建筑208栋。仍由麻阳街,大、小河街三段组成。</p> <p class="ql-block">  仿建的麻阳街,以单边屋搭城墙而建为主,临河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主要经营干货和全国各地风味小吃。</p> <p class="ql-block">  仿建的小河街,全长约331米,建筑略比麻阳街大一些,采用砖木结构,主要经营小吃和特色餐饮,标志性建筑为南熏楼和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  仿建的大河街为千米大街,还原了1943年前洋行、店铺和住宅,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单体以四合院和窨子屋为主。街道两旁全是古朴典雅的木板房,手工小作坊,特色小吃铺,客栈,洋行,邮局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在某种意义上,常德河街是烙印在常德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常德人留住乡愁的一个地方。常德河街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珠履坊”街。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他当时在常德的府坪街建有春申君府第和春申君故宅,食客三千,在下南门西侧建有“珠履坊”街,这些历史建筑皆位于河街附近。为铭记历史,在现在的沅安路与下南门的交汇口靠诗墙建有春申阁。</p> <p class="ql-block">  最早的河街出现在500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间,当时那是一串建于河滩之上,夹在城池和沅江之间的吊脚楼。因为地势低洼,每次洪水“,总会被淹没,积水成河,所以人们就叫它“河街”。</p><p class="ql-block"> 当水路被人们作为主要交通的时代,常德被称之“川黔咽喉,云贵门户”,而它的重点就在河街里演绎。这里集中了常德港的主要码头,尤其是专供官员交通的驿码头放在这里,河街的地位可见一斑。这条街后来逐步演变成了近代中国第二大油码头和湘西北商贸物流中心,扮演着促进常德及湘黔周边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角色。清末民初,以河街为中心的常德城区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白银3000万两,各地商人在常德建立的经商“会馆”至少有17个,开设会馆的商人遍及全国十多个省;1906年,常德还被辟为外商寄货港,英、美、日、法、德等国在常德开办了至少20家洋行、商号。</p><p class="ql-block"> 常德作为重要的中转码头,怀化麻阳人找到这一方落脚的摊石,扩建吊脚楼,汇成一条街,史称“麻阳街”。后来随着市场的繁华,街道进一步向东、西延伸,逐步形成了大河街、小河街,早期开始演变为约2公里长的河街,每遇洪水来临,河街会不同程度被淹,市民都要举家搬迁至城内。原来的河街位于现在的常德诗墙,东起东门打铁街上坡右拐至下南门为大河街。</p> <p class="ql-block">  下南门至上南门为小河街,上南门至笔架城西为较早的麻阳街。随着河街经济的繁荣,吊脚楼进一步靠堤向西发展,延伸至现在的渔父阁(北站轮渡码头),虽这一段没街,但吊脚楼边的人行路自然形成了类似的街,人们习惯也称麻阳街,河街全程近2.8公里。当时的麻阳街有不少卖春求生的女人在此营生,有些放排的、背包的、地痞流氓等到这里醉生梦死,寻求一夜情。</p> <p class="ql-block">  北站渡口往西的西堤其实仍有吊脚楼,未计在麻阳街之内。大河街“流金淌银”,货如轮转,被称为“银子街”。就是这样一条显山露水的“银子街”,在抗日战争期间几度遭受摧残。许多商贾大户的窨子屋、威严显赫的门面店铺遭受日机的反复轰炸,特别是1943年常德会战时的焚毁、损坏。</p><p class="ql-block"> 常德河街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常德的兴旺繁荣书写了绚丽的华章。常德河街,是刘禹锡、杨嗣昌、沈从文、张恨水、黄永玉等文化名人浓墨描绘的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沈从文的散文《常德的船》,张恨水的纪实小说《虎贲万岁》,都有河街的精彩身影。“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麻阳街的痞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这句流传于常德民间的谚语,形象生动地说明从前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的大街小巷,充满了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市井生活气息。这些营生带来的就是河街旺盛的人气,达官贵人之类、商贾巨富之流,引车卖浆之人、贩夫走卒之伙无不有之,一个河街写尽旧时常德的风流与繁华。</p> <p class="ql-block">  “老河街”迁址重建后,历史古韵和现代文化碰撞,让“河街”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地,并激活了常德的夜色经济。位于穿紫河畔的大小河街已然是人们聚会、交友的好去处,将我们对老常德和新常德的回忆相互串联,成为常德人追求现代文明与时尚生活的载体。常德河街以夜景吸引和留住人流,彻底点燃城市激情,游客们吃、住、玩、乐、行的综合消费,河街的“夜间经济”正成为助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p> <p class="ql-block">  尽管我的初次造访在1975年,当时已是湘黔、成渝、成昆铁路相继开通之时。1976年在常德工作后至常德诗墙动工修建之前几年,河街仍是商铺林立,人流不断,叫卖声时有,沅江上船只进出,仍现几分繁华景象。现在当我漫游在打造的麻阳街、大河街、小河街,坐游船沿河看河街,搜索我记忆中的河街,那青石板路、那古老的城墙、坐在板凳上、眼望仿古吊脚楼、观看楼上沿街挑出的旗,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受,忘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悠然感受历史的城市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河街码头上,停泊着几艘货运帆船,以前主要用来运输桐油等物资。而码头上的工人,就居住在麻阳街。</p> <p class="ql-block">  我有幸看到传统文化表演,拉纤的纤夫,背麻袋的搬运工,拉客的车夫,又好像把我带进了旧日码头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河街码头,货运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旅游休闲的豪华游艇,常德的柳叶湖,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天然湖。2019年秋我曾和夫人坐游艇夜看河街。</p> <p class="ql-block">游穿紫河、柳叶湖,穿梭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滋生一种情怀,我见过秦淮河两岸的繁华,见过苏州河的夜景,见过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枫桥夜泊。身为在常德生活了40多年的常德人,也是第一次在穿紫河上的游船上观看码头重现昔日市井气象的河街印象表演。这种情景还原的不只是精神的故乡,还有常德的历史情怀和常德精神。为写拙文,我走访了近30位河街边、或河街里长大的老常德,特别是夫人高中的那些同学,每每谈起,总会勾起他(她)们几多乡愁。</p><p class="ql-block"> 河街以前商贾云集,自然也是饭店林立,现在的河街,也汇集了各种特色美食,可以看见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当然主要的是常德美食。桃源擂茶、澧州钵子、石门肥肠,汉寿甲鱼,都可以找到,当然也有各种特色小吃如常德米粉、蒿子粑粑、津市糕点、长沙臭豆腐、糖油粑粑、成都特色小吃、各种烧烤、奶茶等等。</p> <p class="ql-block">  从船码头上岸,呈现在眼前的沿街商铺尽管比昔日新潮了许多,但那些雕塑的背扛麻袋的搬运工、下棋、打牌、乘凉的居民,叫卖商品的小商小贩,这些雕塑再现,勾起了我对河街的追忆和探索,常德河街那绚丽的华章,那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历史、文化,那记忆中的画面,将生生不息!成为常德人流淌在河街里永不褪色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好梦成真:初稿于2017年2月14日,再稿于2019年11底,定稿于2021年11月中旬。特别呜谢彭新萍、陈顺安、彭爱华、杨寿福、王医生近30位老常德提供有关信息。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