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硕果飘香正当时,研修学习无止境。2021年11月16日上午,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教学力”项目11月活动在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尚美分校开展。柳州市教科所陈进主任带领四校区数学教师共同研修,参与本次学习的还有来自南庆小学、竹车小学的老师。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研究”。</p> “数学运算”小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进行报告的是“数学运算”研修小组。课例展示前先由尚美分校的张政军老师做主题为《从情景到数学之以算养模》的观点报告。张老师的报告,让在场的老师快速了解课例设计背后的理论依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是尚美分校彭雪连老师进行《7的乘法口诀》课例展示。这是一节“有序”、“有趣”、“有思考”的数学课。彭老师的课借助西游记情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的学生生成非常出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是周俊呈老师说题,介绍课例中“分仙丹,探究7个7可以怎样分”这一课堂活动的设计意图。说题中指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意义的获取必须扎根于数学活动中。因此,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学习都注定不是孤立的过程,需要学生自主实现对已有认知的重组与关联。通过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悟到数学概念学习的必要性。</p> “数学抽象”小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数学抽象”小组由和美分校蔡媛媛老师做观点报告、韦秋琳老师进行课例展示、李丽虹、韦妮老师说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蔡媛媛老师围绕“依托多元表征,如何发展抽象思维”进行了《9加几》课例汇报。汇报中指出,多元表征可以促进学生对 “算理”抽象成“算法”的理解,建立“凑十法”的认知模型的整合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韦秋琳老师的《9加几》课堂教学思路清晰,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并从课堂练习中发现规律,充分感知和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简便。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的计算规律,从具体题目上升到规律总结,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是思维的锻炼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韦妮老师基于学生的发展进行课中说题,题目设计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规律,对其背后所隐含的原因进行探索,让学生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逼近深化了对规律的认识,也深化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丽虹老师基于“双减”政策,对“9+几”的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安排有“游戏型”“情境型”和“开放型”等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清楚算理的情况下,熟悉算法,合理运用“凑十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 互动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修小组汇报后是追问式互动研讨环节。陈进主任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启发老师们思考如何设计一堂好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在交流、对话中碰撞智慧,现场对课例进行再设计,掀起了研讨的高潮。陈进主任及时的点拨,让参培教师茅塞顿开,收获满满。最后柳南实小罗千雅主任代表老师们表达对陈进导师的谢意。</p> 结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思考的学习让每个参加研讨的老师忘了时间。一个上午的学习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但柳南实小的数学老师们的研修没有结束。培训后老师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数学教研朝着纵深发展,踏实笃行,不断创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划:黄萍</p><p class="ql-block">撰稿:秦黄莉 蓝天米 等</p><p class="ql-block">审稿: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组</p><p class="ql-block">编辑:蓝天米</p><p class="ql-block">摄影:兰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