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青色海洋

<h3> ——彭堡学校“互联网+教育”优质课大赛</h3> <h3>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聚焦“互联网+教育”、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推动教师信息化素养实现新提升,提高育人实践能力和课堂变革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彭堡学校2021年优质课大赛11月10日拉开了帷幕,本次大赛共有9个科目14位教师参加,全校其他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现场观课、组内评课等方式学习交流。</h3> <h3>  评委们认真讨论评分标准,要求参赛教师充分利用教育云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备课,运用希沃白板上课,体现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h3> <h3>  徐晓琴老师展示的《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B (1a-1e)》教学,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信息输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够用重点句型谈论自己的新年计划及实施的方法。在整个教学环节能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组织好每一项课堂活动,把表演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努力建立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英语课。</h3> <h3>  高胜华老师展示的《昆明的雨》教学,环节清晰,整堂课由导入,课前预习(字音字形、文学常识)检测,朗读课文——走近文本,拓展延伸——走出文本,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品味的基础上,读出浅浅文字中蕴含着的浓浓情味儿,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让课堂学习落到实处。学生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读出了汪先生散落在字里行间的生活情趣,课堂的落脚点在于启发学生关注平淡生活的美。</h3> <h3>  陆明明老师展示的《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教学,更过通俗易懂、帖近生活事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情感体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实现知与行的统一。</h3> <h3>  周永强老师展示的《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Section A (1a-1c)》教学,通过谈论物品的所在位置这一话题,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询问物品的位置,学习一些物品的单词,及方位介词 on , in , under ,behind 等的用法;使学生学会基本句型 “Where’s …? It’s …”及“Where're …? They're …”,进一步体会“Where…? Yes/No”疑问句的用法;学会运用方位介词&quot;on/in/under&quot;表达物品的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h3> <h3>  武玉荣老师展示的《Module2 Unit 2 What are you doing ?》教学,衔接过渡自然流畅互动性强,整节课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做和说,在做和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节课所学的内容。</h3> <h3>  张海瑞老师展示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彰显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引领学生在探讨、实验、研究、体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理解——品味——感悟——体验——升华为线索,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对比,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h3> <h3>  周永军老师展示的《东汉的兴衰》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问题,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h3> <h3>  黄彦琴老师展示的《植物的生殖》教学,教师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嫁接和扦插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h3> <h3>  谢鹏飞老师展示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以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梳理出初中化学所包含的微粒观的内容。</h3> <h3>  胡湖老师展示的《百分数》教学,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经历了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h3> <h3>  王苗苗老师展示的《走进梵高》麦学,在课程环节的设计上,有视频,有图片,也有关于梵高作品的价值,层层引导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说梵高是悲惨的一生,也是灿烂的一生,他的作品在现代有什么的影响。</h3> <h3>  余福录老师展示《完全平方公式》教学 , 存授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h3> <h3>  李超老师展示的《切线长定理》教学,对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能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推测、证明的一般探究方法,体会从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度。</h3> <h3>  暴婷婷老师展示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层分组教学的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学习,使其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从而全面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基础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h3> <h3>  一次展示就是一次促进,一次促进就是一次提升。评委们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对参赛教师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文科组和理科组一、二等奖和优秀奖获得者。</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学校为参赛获奖教师举行颁奖仪式,校委会成员出席,全体教师参加颁奖仪式。教科室主任黄晓妍做总结汇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常宗有宣布获奖教师名单并做总结点评。</span></p> <h3>  通过优质课大赛我们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激活了课堂。中青年教师们灵活自如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课堂活力。</h3> <h3>  通过优质课大赛,我们看到,造就精彩不仅有青年教师个人的努力,也有团队智慧的加持。一次竞赛,十四位老中青教师,带动的却是各年龄层的教师的积极参与,激活的是整个学校的教研工作,使之形成各学科互学,老中青互学的良好态势。</h3> <h3>  通过优质课大赛,我们见证着我校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为他们聚积力量、奋力拔节感动、喝彩,我们更期待他们在彭堡学校这片沃土上蓬勃地绽放。</h3> <h3>  通过优质课大赛,我们还看到了中老年教师饱满的热情和独具一格的教学经验;他们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思路清晰,多媒体运用熟练。</h3> <h3>  通过优质课大赛不仅为我校老中青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创设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我校老中青教师提供了一次极好的相互交流学习机会。</h3> <h3>  通过优质课大赛,聚焦“互联网+”这一关键词,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着力于学习策略的研究,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朝着卓越的彭中课堂坚实迈进。</h3> <h3>图文:吴兴蕊 黄晓妍<br><br>编辑:夏海青<br><br>审核:常宗有</h3>

学生

教学

教师

展示

优质课

老师

学习

大赛

通过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