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瓷上的轧道工艺是锦上添花

中国古文物收藏家协会江苏省分会

<p class="ql-block">各地藏家藏友晒宝交流学习平台藏品(133)</p><p class="ql-block">本期藏品,乾隆蓝地轧道珐琅彩描金开光花鸟纹天球瓶:高58厘米;整器以蓝地轧道、器内与地呈松石绿;花鸟纹四开光;瓶肩部沿有“吉祥如意”四字隶书;底部中央写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书款。经鉴定,从胎釉、器型、色彩、工艺和老化程度,符合乾隆时期珐琅彩轧道瓷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欣赏和收藏价值。经藏家推荐,可列为江苏分会“民间藏品珍宝档案”序列号,供陈列展示和学习交流。</p> <p class="ql-block">轧道工艺,始于清代雍正珐琅彩瓷上,它以新的装饰工艺,用铁锥在色地(胭脂红、黄、蓝地)上划出蔓草纹规矩图案,文献上称之为“锦上添花”,景德镇称作“耙花”。该工艺在乾隆珐琅彩、粉彩瓷器上较为流行。因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故在官窑器上比民窑器上更为精细。</p><p class="ql-block">本藏品可贵之处在于:一是珐琅彩加金彩开光,本身品位已经很高,再加上轧道、更显器物大气;二是保存如新、实在难得;三是款识规整,是一件馆藏级别的官窑大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