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3日我最亲爱的母亲走了!一直以来想写一些关于母亲的文字,但就是不愿意触及这个话题,一想到这我的心如刀割,抑制不住的泪流满面……今天下决心揭开自己尚未愈合的伤口,心里淌着血流着泪追忆着……妈,您走了,留给女儿是永远的思念,永远的孤独和永远的痛……</p><p class="ql-block">妈,以前不管我走到哪儿,您总是掰着手指头,翻着日历倒计时盼着我回来!见了我,就说你可回来了!冷不冷?饿不饿?现在当我再外出,再也无人盼我归期,当我还同以往兴冲冲的回到家中,大声的喊“妈!”时,再也无人应答!再也无人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面对空荡荡的屋子,妈妈坐过的沙发,我泪如雨下……</p><p class="ql-block">妈,您走了!我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落,没着没落……现在我才深深地理解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p class="ql-block">妈,您走了!但跟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永远印记在脑海里。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七口人只有父亲一个的人工资养活着全家,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妈妈作熟了饭总是让我们先吃,她最后吃,让她吃,她总是说不饿;妈妈上班了,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您总是趁着吃饭时间急匆匆的骑着车回来,手脚麻利的和面擀面条、炝了锅,然后拿一块凉棒子面饼子边骑车边啃着飞快的奔向单位,邻居大娘说,你妈骑车子比谁都快!记得我家那盏微微泛着黄光的灯泡下妈总是坐在那里,缝缝补补,碎布拼接在一起,再碎的布条抿成褙子纳鞋底,……冬天,妈在那盏灯下为我们缝制棉衣,把旧棉花用手撕的松软了,再填上些新棉花,记得那是带着纸卷的一拽就飞毛的红棉花,就是这样棉花也是凭票,妈妈总是新旧掺和着用,全家大小七口人的棉衣,妈妈每天晚上都熬到很晚赶制,每逢爸爸催促您休息时,您总是说,啥时候孩子们不冷了,我心里就踏实了!夏天,妈坐在那盏灯下纳鞋底给全家大小做鞋,灯下您穿针引线,麻绳在您的手里穿梭着,总听到麻绳穿过鞋帮噌噌的声音,每个人的棉鞋、单鞋都是您亲手做,您有一本书夹着大大小小写着我们名字的鞋样……过年是您最忙碌的时候,那时候物资匮乏,平时的衣服是大的穿了小的穿,衣服上都是补钉摞补丁,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您为了给全家赶制新衣,总是下了中班(夜里12点下班)再加班加点,有时我睡醒一觉了,妈妈还在那蹬着缝纫机,为了三十晚上让我们五个都穿上新衣,那盏灯几乎是通宵达旦的亮着了!</p><p class="ql-block">那盏泛着黄光的灯,无论家人回来多晚,只要看到那盏灯,就能看到妈妈的身影,心里就充满了暖意,那是家的温暖,妈妈的期盼!</p><p class="ql-block">我们渐渐长大了!大哥、二哥都工作能补贴家用了,家里生活宽裕多了!不到一年,您跟爸爸商量,让他们入伍当兵吧!部队是个大熔炉能锻炼人,就这样你们又送两个哥哥入伍了!记得您和爸爸经常给哥哥们写信,您在旁边说着,爸爸写着,好好学习、刻苦训练、尊敬首长、团结同志等等一些鼓励他们进步的话,哥哥们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部队入党提干,后来转业到地方走上了领导岗位;恢复高考,妈妈在仅有三十五元的工资里拿出十六元,那时候十六元就是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啊!托人给我买了一套高考自学丛书,让我复习参加高考,为了让我专心复习,您不让我干任何家务活儿,我考上了教育学院当上了一名教师;我们五个在父母的培养教育下,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妈妈您走了!但您的精神没有走,您为人正直善良,艰苦奋斗,重视子女教育培养的治家理念成了我们的家风!您的孙子,孙女、外孙女,他们有的是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现在他们中间有的是处级领导、科级干部,有的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务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如您所愿,成人成材!</p><p class="ql-block">妈妈,您的一生为这个家、为我们的付出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也写不完,妈妈,您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生活,像您一样发挥余热,帮着儿女照顾好下一代,支持他们的工作,让下一代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妈妈,您没有走,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