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色文化,行走感悟人生 ——记杭口中小以“双井古色耀千古,修水红韵秀天下”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杭口镇小学

<p class="ql-block">  11月18日,在杭口中小徐校长和健行研学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前往参加杭口镇双井村开展的以“双井古色耀千古,修水红韵秀天下”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绚丽的阳光,灿烂的笑容。期盼已久的研学之旅开始了。在徐校长做了安全和疫情防控要求后,我们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二十分钟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华夏进士第一村——双井村”,来到了双井进士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在开营仪式上,杭口中小徐晓军副校长进行了讲话并授予营旗,研学活动正式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杭口镇关工委樊主任作了讲话,他希望同学们在本次研学实践课程中,研有所思,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双井村是国家级4A旅游风景名胜区,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故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杭山拥翠,碧水杨波”的美名。</p> 研学第一站:漫步双井风景区 <p class="ql-block">  在健行研学指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双井景区,感受了这里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景观,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双井进士园,开展了有趣的拓展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乐学善学,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目标。</p> 研学第二站:走进双井进士园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时,在进士文化广场,全体师生向黄庭坚雕像行五鞠躬礼。司礼简述拜师礼的历史和意义及拜师礼流程,并举行了拜师礼主仪式、诵读经典和击鼓鸣志。</p> 研学第三站:学拜师礼 <p class="ql-block">  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家和”,到达“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双井村人文历史底蕴丰厚,历代名人辈出,仅宋代双井黄氏一门中进士者达48人。有“庐陵双井之文章”的美誉。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氏家训课堂”,去感受先辈们的人文情怀。</p> 研学第四站:黄氏家训课堂 <p class="ql-block">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属于非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p> 研学第五站:全丰花灯会 <p class="ql-block">  “时间就像一位匆匆的过客,在这充实难忘的一天里,你们在学校老师、研学导师、教官的带领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你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到你们自信的模样、成长的收获,我心里倍感鼓舞和欣慰。”这是杭口中小徐雪峰校长在闭营会上的讲话。他还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怀落实到行动中,将这份文化自信保持在成长中”。</p> <p class="ql-block">  感恩杭小,感恩教师,感恩健行。</p><p class="ql-block"> 研学路上,放飞心情,寓教于学,寓学于游,感受历史,感悟文化,激发同学们树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蜕变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卢佳 卢研</p><p class="ql-block">编辑:梁双琴</p><p class="ql-block">审核:徐雪峰 余南一</p>

研学

双井

进士

拜师

健行

同学

双井村

文化

感受

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