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山浩水一路秋 长江行(五)

老马识途

泸定—赤壁行车路线 天全县境内的二郎山是G318国道泸定至雅江的必经之路,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而著称。被视之为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当年18军入藏在修建川藏公路的二郎山险峻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位军人为它献出了生命。2001年1月11日,随着<b>二郎山隧道</b>工程全面建成通车,大大加快了这段线路的行车速度,使天塹变通途。<br><br> <b>一.峨眉山</b><div>峨眉是我们踏上归途的首站,之后我们的路线将是主要沿着长江向东,也算是第一次系统地沿着长江地域干线的自驾旅行。</div> <b>峨眉山</b>,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以两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绝壁临天,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1900年前,峨眉山修建了长江流域的第一座禅院,成为长江流域佛教发源祥地,1000多年前,天真皇人论道峨眉,这是道教在峨眉山的始源,迄今这里仍然流淌着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三教深厚的文化遗韵。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逐步形成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而蜚声中外。<br><div><b>峨眉第一亭</b></div> 下午从泸定出发,2个小时后到达山下万国寺旁的预定酒店,由于刚过国庆,正值旅游空档期,酒店选择余地也较大,否则很难找到这样环境清雅,离景点又近的旅店。 <b>秀甲瀑布</b><br> 走出酒店200多米就是<b>报国寺。报国寺</b>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原为山中第一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为其御题“报国寺”匾额。<br><br> “圣积晚钟”亭内悬挂一大钟,名叫“圣积寺铜钟”,系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慧宗别传禅师铸造。钟高2.8米,钟唇直径2.4米,重12.5吨,有“巴蜀钟王”之称。铜钟的钟声清越,远播数里而不绝。只是现今亭门闭锁,只能于门缝窥之。 <b>七佛宝殿</b>中供奉的是七佛,中间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其余六尊为过去佛,从右至左依次为: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毗舍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婆尸佛。七佛皆手相各异、端坐莲台。佛教造像中,讲究手的刻划和形象,称为“印相”。说实在各大佛之间如不是从其“印相”和所持物件不同,真的很难区分相辩。 <b>西方极乐世的教主;无量阿弥陀佛</b><br> 峨眉山是普贤主修“道场”,这里的庙宇中都设有一座<b>普贤殿</b>。普贤在梵语里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普贤因广修“十大行愿”,又称“大行愿王”。<div>(给自己普及一下佛教寺庙四大菩萨的作用,不然进门乱烧香,而不知其所以然。<b>佛教四大菩萨象征着人们理想的四种人格,即:智、行、悲、愿:</b>1.文殊象征着智慧,主智行,为四大菩萨之首;2.普贤象征善良,主德行,两位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侍从,世称“华严三圣”。3.观世音象征着慈怀悲悯,主悲行;4.地藏象征着愿望,主愿行。)<br><br></div> 由报国寺往西南,折而向西北,可达伏虎寺。途中有赞咏峨眉山的书法石刻,虎浴、虎溪、虎啸三座廊桥周边是一片浓荫蔽日的桢楠林—布金林。 <b>布金林</b>是峨眉山的四大禅林之一,据说是清代僧人寂玩和尚依照《大乘经》一字一株植树而成林的,共计10.9万多株,可见其心至诚。布金林”在佛经上称作“祇园”,意为金沙佈地的供佛园林,据说,当夕阳渗透林间之时,才是观赏“布金林”的妙景佳期。<br><div><b>虎浴桥</b><br></div> 登上数十级石阶,一座如意拱木结构牌坊伫立其上,横匾上书“布金林”三个鎏金隶书大字,是由近代书法家沈鹏题书写写。穿过牌坊既是伏虎寺 <b>伏虎寺</b>晋时为一小庙,僧士性建<b>尊胜幢</b>以镇虎患,改名伏虎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成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伏虎寺境内,拥有三桥、二坊,古刹殿宇重叠。四周浓荫盘抱,山环水绕;构成了一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境。 现在的伏虎寺是一座尼姑庵,全山的比丘尼都集中在这里居住,因此伏虎寺也成为中国较大的比丘尼道场之一。 <b>华严宝塔</b>是伏虎寺的镇寺之宝,铸造于明朝万历十三年。这座精美而巨大的紫铜宝塔铸造于将近八百年前,塔身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是一次性铸造完成。整塔高5.8米,共13层,塔身铸有4700多尊小佛像,塔体镌刻《华严经》文,这座华严紫铜宝塔以其时代久远、体形高大和铸造精良而居中国铜塔之最。显示出了当时中国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br> <b>罗汉堂</b>地处伏虎寺的最高处,最早修建于清朝,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据资料可知,佛灭后,其在世时的教义,由弟子加以整理,举行了六次大型的三藏续集会,第一次在佛入灭之年,于摩羯陀国之都城“王舍城”,共有五百比丘出席,称为“五百集法”。即后世的五百罗汉之说。 头头是道 次日上午离开旅馆时,老板不建议我们自驾上山,因为现在自驾车开不到最高的缆车乘车点零公里处,而且一路停车不方便,到景点后还得返回。于是打算乘进山旅游大巴,路上遇到一位出租司机问我们是否愿意包车,考虑到小车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与他回价到300元后定了下来。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大巴等候时间不说,价格两人也要180元,而且下山途中,如去中间的景点则非常不方便。回酒店的班车最迟到下午五点) <b>金顶揽胜</b> <b>峨眉金顶</b>为峨眉山旅游行程的最高峰,海拔为3077米。古往今来,金顶一直被人们称为天堂的阶梯,也是所有来峨眉的游人、香客必到之处,以在此欣赏峨眉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灯而著称。宽阔的朝圣大道两旁白象罗列,引导游客拾阶而上,迎面的是为据峰顶广场中心高48米、巨大的“四面佛”—十方普贤菩萨镀金像,巍峨华丽,金光闪烁。这座于2009年兴建的大佛与周边的金、铜、银三殿和朝圣大道组成了金顶主要的佛教寺院建筑。<br><br> 十方普贤菩萨镀金像 <b>金顶铜殿</b>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棕锁窗,通体皆用铜件焊成。屋顶檐瓦馏金,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固名金顶。铜殿内置普贤骑象铜像,高5米多,两旁陈列24尊铜佛,现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阴刻“云栈剑阁”和“峨眉山道全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 <b>金顶华藏寺</b>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两侧是“万德庄严”(觉光法师题)和“愿海庄严”(竺摩法师题)横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韦驮铜像,通高2.6米。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br> 今天运气不错,原以为山下阴云密布,所以对山上不报什么希望。没想到金顶已似利剑穿云而出,站在峰顶平台,眼前金佛巍立,雄睨天宇,脚下是万顷绵云似海,翠峰叠峦若现其间,金阁银殿缥缈其上;胜似琼台,宛如仙境。 <b>万佛顶</b>是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绝壁凌空,平畴突起,巍峨屹立在“大光明山”之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海拔最高之地。<br> 睹光台 从金顶下来,等候的司机沿小道将我们送到离万年寺最近的慈胜庵,他告诉我们这里离寺院还有几百米的石阶步道,这样无需再坐从停车场到万年寺的缆车。 <b>万年寺是</b>峨眉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重修时,明万历中敕改圣寿万年寺。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万年寺。<br> 在“圣寿万年寺”山门右侧,矗立着一通石碑,碑上拓刻北宋书法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三字,字体如游龙舞凤,遒劲古朴,其实这非米南宫为峨眉所题。据碑题所记载:民国七年,乐山增生谢文明将从富顺拓去的“第一山”镌刻竖碑并撰志文,立在峨眉山万年寺。而富顺此碑文则又拓自江苏盱眙南山汴河口。当年米芾南游至此,为之题诗:“京洛风尘千里远,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b>第一山</b>。”并榜书“第一山”三字镌刻。<br> <b>无梁砖殿</b>为万年寺第二殿,又称普贤殿。建于明代,全以砖块砌就,无一木一柱一瓦。无梁砖殿殿内顶部,饰飞天藻井,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原来供有3000小铁佛像,现尚存328尊 无梁砖殿内的这尊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铸于宋代。通高7.38米,重约62吨。佛像高3.64米,趺坐于六牙白象背之莲花座上。整体造型体态匀称,形象逼真,技艺精湛,早在1961年,铜铁佛像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b>白龙洞</b>为明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创建,寺后原有上下白龙二洞,相传为白娘子修真之所,寺因此而得名。过去寺右白岩石上曾刻有“白龙洞”三字,但现在上洞口早被淹没,下洞口也已自然封闭。 白龙洞外是以桢楠等樟科植物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仅乔木就有20种以上,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典型的中亚热带原始的常绿阔叶林。”这一片林子为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别传禅师率领众徒所种,有松、柏、杉、楠。种树时口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计株,共植树69,777株。数十年功夫绿树成林,浓荫蔽日,细雨不透。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取名“<b>古德林</b>”。 峨眉八景之一:<b>双桥清音</b> <b>清音阁</b>,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是峨眉各条旅游步道必经之地。是我国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br>阁院周边景色山环水绕,景色清丽;林间小溪流水潺潺,亭台楼阁若隐若现,被人称为“峨眉山第一风景”。 <br> 是丹檐红柱的接王、牛心二亭。牛心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亭下左黑龙江,右白龙江,两水合抱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即牛心石)<br>。 <b>清音平湖</b>又称斗龙坝.此湖系绿色生态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青嶂翠峦环抱,湖如碧玉嵌入其中。 从万年寺途经凝墨堂、白龙寺、功德林,清音阁至路线出口五显岗约有近7华里步道,不过基本是下坡路段;一路浓阴翠竹,古树参天,山溪清流,步移景异,到出口处已是傍晚6点。此时公交早已下班,幸好我们包车,否则到旅馆还有十几公里山路就不知咋办了,回到旅馆已完全天黑。包车今天大约跑了近七十公里,花了一整天时间,以至于我们都不好意思,最后告别时,又多给了司机五十元。确实现在生意难做,生活不易呀。 <b>二.乐山</b><div>乐山是我们沿长江自驾的第二站,离峨眉只有不到50公里。这里是三江汇合处:大渡河,青衣江在乐山大佛脚下汇入岷江。 <br>相信大多数来到此地游客的主要目的都是奔着这里的乐山大佛而来的,同样我们也如此。<b><br></b></div> <b>东方佛国</b>是除了了大佛以外另一处4A景点,距大佛仅1公里路左右,而且两处景点后门相通。看完大佛后顺道从后门进入佛国是最便利也是最省力的游览方式了。从停车场到大佛大约有只有1华里路程,那里的电动车司机硬是忽悠我们先来了被他吹的神乎其神的所谓东方佛国,虽看似一样的路线,但有上下坡之分,后来才发现上当了,还好当时留有他的电话(以防上当),他一听就明白怎么一回事,立马请我们道歉,免费给我们从公园大门送到停车场,估计这里管理也较严,一经发现有欺诈行为,立马连饭碗都给你砸了,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爽快。 东方佛国完全是百分百的人造景观,是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主持下,以国内几大著名的石窟里重点石刻造像为蓝本,汇集一处的大型摩崖艺术创作,规模不小,估计投资也不少,现在是由投资方经营的私人景点,为了拉到客户,与那些出租和电动三轮司机串通,打个擦边球,忽悠游客误认为是大佛景点的一部分,不过我们这个年纪属于免票阶层,也就无所谓了。应该说雕刻还算精良,有时间还是值得一看,但拉客手段欠妥。 此佛依据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所建,原佛像高达五十米。 主要是这上下石阶的关系。 <b>乐山大佛视频</b> <b>乐山大佛</b>,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位于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br><br>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b>凌云栈道</b>,栈道最窄处仅0.6米,建于临江悬崖绝壁之上,走在悬空栈道上,江面云水连天,脚下浪涌翻卷, 仰之危岩欲倾,令人悚然惶惶乎。 大佛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b>九曲栈道</b>。现为关闭状态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群。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佛阁屡建屡毁,最终废毁殆尽。 乐山无处不在的甜皮鸭,口味还是太咸了。 酒店毗邻三江口,隔岷江与大佛相望。尤其适合观夜景 上中顺商业街 <b>乐山睡佛</b>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酒店开窗即可见。至于相像与否,也就形似,全凭个人想象力了。睡佛全身长达4000余米。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襟而成,仰面朝天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清人有诗:“秘开灵宝擘云根,三水交投万马奔。光相婆罗坪外见,诸峰罗列此峰尊。”<br> <b>三.大足</b><div>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公元1174~1252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大足僧人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创立的佛教密宗教派,于宝顶山传教。他以弘扬佛法为主旨,清苦70余年,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中国佛教密宗史上唯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为精美。以佛、道造像为主,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b><br></b></div> <b>宝顶山摩崖造像</b>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公里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造像次之。有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br> 宝顶石刻由赵智凤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马蹄形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这几年尽管对于国内外著名的石窟雕刻多有所睹,但还是为石壁上数量繁多,形态各异,且经千年风霜依旧鲜艳的佛、道造像震撼不已。不同于其它石窟往往以个体佛像形式为主,这里展现的则是连贯性、世俗化的宗教道场全景画面,由此对当时世俗社会有了更感性、全面的了解。 <b>宝鼎山石刻视频</b> <b>柳本尊行化图</b> <div><b>父母恩重经变相</b><br></div> <b>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b>(南宋淳熙—淳裕) <b>观无量寿佛经变相(18号 )</b> <b>释迦涅槃圣迹图</b> <b>孔雀明王经变相</b> <b>七佛龛壁</b> <b>千手观音像</b>刻有手1008只,形态各异,可谓鬼斧神工,乃宋朝雕刻的杰作 <b>大宝楼阁</b> <b>六道轮回图</b> <b>华严三圣像:</b>文殊菩萨手中托着的七级宝塔,高有1.8米,重约千斤,它之所以历经八百余年而不坠,主要是文殊下垂至膝的袈裟支撑手臂的缘故 <div><b>毗卢庵洞</b><br></div> <b>圆觉洞</b>高6米、宽9米、深12米,洞内有16尊佛像,气宇浑厚,形神兼备。外面的光线从窟顶宽约定俗2米、长约1米的“天窗”里折射洞内,柔和的光束映亮洞窟,这是宋朝石雕大师匠心独运的又一结晶。 <b>圣寿寺由</b>南宋赵智凤初建,后遭元、明兵燹,两度重修。现存建筑大都为清代重建。 <b>石窟博物馆</b>汇集了世界四大佛教石窟的照片、展品 <b>敦煌莫高窟 第45窟 (盛唐)</b><br> <b>阿旃陀石窟</b>是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阿旃陀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由于洞窟开凿年代分属三个不同时期,所存16窟壁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风格。 阿旃陀石窟26窟内景 <b>巴米扬石窟</b>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兴都库什山中的小盆地内,在阿富汗接触到佛教最兴盛的时候,巴米扬石窟就是最重要的佛教中心。这里大概有将近八百个石窟,是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53米的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气势雄浑,神态庄重。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执意炸毁了建于公元五世纪的两座著名的巴米扬大佛。<br> <b>北山石窟</b>,(北山大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佛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以当时民间极为流行世俗故事为题材,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北山石刻以其精美绝伦的观音造像获得“美神荟萃之所”和“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的称谓。<br> 第136号<b>转轮经藏窟</b>,造像具有保存如新,典雅优美,个性鲜明,民族风格突出的显著特点,曾被赞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b>“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b>”。此窟雕凿于南宋建炎二年,刻像48尊,正壁刻如意轮菩萨、观音等像。左右壁浮雕诸天神像。 “<b>十三观音变相窟”</b>,按照《法华经》说,观音为拯救不同苦难的众生,可随机应变出33种变化。此佛窟开凿于北宋,正中圣观音,左右两侧各六尊观音化身。 <b>水月观音窟</b>因临水观月而得名。此造像刻于南宋绍兴年间。正壁观音造像遍体璎珞珠串,繁简疏密有致。左侧善财立像长眉隆颊,长冉挂腮,形象夸张生动。左右壁四大金刚粗犷豪放。 <b>第9号千手观音龛</b>,<b>“千手观音龛”</b>,刻于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正壁刻千手观音宝冠天衣,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壁对称刻十佛、文殊、普贤、电公雷母、风伯雨师等像。 <b>“摩利支天女龛”</b>。正壁刻摩利支天女三头八臂,手持诸般兵器,立于战车上。左右壁刻把大护法金刚。摩利支天女是佛教神通广大的护法神。 <b>释迦说法龛</b> <b>第155号孔雀明王窟</b>刻于北宋靖康元年。窟中刻像950尊,孔雀明王位于石窟正中,孔雀直立,明王被孔雀背负于莲台之上。明王造像顶天立地,两壁遍刻千佛,与之相互辉映。 第245号<b>观无量寿佛经变相</b>刻有“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div><br></div><div>有幸能亲睹大足石刻这朵中国石刻艺术的奇葩,不仅是我这次旅行中最令人震撼的人文景观,也是我们旅行的最好的收获和高潮。能欣赏到这些处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时代的作品,而且保至如此完善,不管是人文了解还是视觉享受都是这次旅行给于我们意外的惊喜和馈赠。</div> <b>四.鬼城丰都</b><div>丰都鬼城旧名酆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丰都鬼城又称为“幽都”、“中国神曲之乡”。鬼城源于汉代,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的建筑。被人们传为“鬼国京都”、“阴曹地府”,成为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b><br></b></div> 中国人年幼时是几乎人人被那些青面獠牙的鬼的故事所惊吓过,作为娱乐还是一种手段,千百年来,人们创造了各种鬼,当然还有主管这些游魂厉鬼的官僚,譬如阎王和其快捕的形象,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补充。而丰都则是其代表之地而被大家熟知。中国最早的有关鬼的传说来自道教。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道教又称其“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 <br>“<b>平都山</b>”,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得名。相传汉代有阴长生、王方平两人曾先后在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道家就把这里列为道都的“洞天福地”之一。至唐代,有人误将“阴”、“王”两姓联缀为“阴王”,于是名山就逐步被传说附会为“阴王”(阴间之王)所居之地,即演变成“阴曹地府”的鬼都了。至于为什么叫神曲之都,则是根据但丁《神曲》而来:相对《神曲》说的是西方的“地狱”,而丰都是中国的地狱,所以取名为“中国神曲之乡!真会牵强附会呀,为了扬名,连洋落儿也拿出来了。 <b>奈何桥</b>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1403—1424年),原为寥阳殿附属建筑。传说中这是一座连接阴曹和阳界,审视善良与罪恶,宣制生存与死亡的“试金桥”。左边是健康桥,象征着年年健康,右边是财富桥,象征着年年有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试金桥”了。奈何桥是传说“过三关”的第一关 :即人去世便要喝下孟婆汤,过了奈何桥,就将前世忘却,投向新生。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 <b>寥阳殿</b>原为明蜀献王朱椿的香火殿。朱元璋的第十一 个儿子,明洪武二十三年被封为蜀王(1390年)。他文韬武略,长相俊儒,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大将的风范,因而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他入川后,很快便平定了南北番人的骚乱,并倡导礼教,轻徭薄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史称“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 阎王 <b>黄泉</b>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走完黄泉路后,就意味着即将受到阎罗王的最后审判以及十八层地狱的最后考验了。人们只能从入口进去,不能反向行之,否则来世无法投胎。 <b>望乡台</b>被传说是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阎罗天子慈悲,允准阴曹亡魂在此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br>传说<b>鬼门关</b>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 。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这是人死后到鬼国报到的依据 。路引长3尺,宽2尺,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 ”凡是人死后入殓或火化时烧掉它,就会随灵魂来到地府,所到之处才能畅通无阻 。 <b>积善行德</b> <b>天子殿</b>最早修建于西晋,距今约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三年(1663年)重修的,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该殿系鬼城的核心部分,也是名山上建筑年代最久,面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庙宇。<br> 黑白无常为传说中阴司捉拿亡魂的差头,即民间迷信所谓人死时,阎王派去勾摄生魂的“勾魂鬼”。无常在阴司职位不高,但在民间影响不小。谁要“见”了他也就要寿终正寝了。 <b>有钱能使鬼推磨</b> 说实在,尽管人们歇力将鬼的形象塑造的尽可能地恐怖,但似乎已没人害怕了,估计小孩也只是觉得这些阴间厉鬼有点滑稽、好玩。总的说来没什么感觉,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旅行途中顺道打个卡也算是种经历吧。 <b>五.白帝城—夔门</b><div>白帝城距丰都290公里,上午从丰都出发,到达这里已近中午。<br></div> <div><br></div><b>白帝城</b>原名子阳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并在此屯兵积粮。公孙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亲信先造舆论,于建武元年(25年)正式称帝,自号“白帝”,并改子阳城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这座山为“白帝山”<b>。</b>当年李白一首《早发白帝城》流传至今,成就了一千古名唱。白帝城因其天生易守难攻,历来为古代历朝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楚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割据一方,蜀汉刘备退守白帝城托孤而汉室得存,南宋筑山城而抗御蒙元,故白帝城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div><b>白帝城风雨廊桥</b><br></div> <b>  </b>白帝城是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之地<b>,</b>然他终因积劳成疾,未成光复汉室大业,抱憾而逝<b>。</b>杜甫有诗之:<br>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br><div><b>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孔明像</b><br></div> <b>杜甫塑像</b> 瞿塘峡口;正是十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 <b>夔门</b>又名瞿塘关,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叫它夔门;是古代东入蜀道的重要关隘,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全长约八公里,在三峡中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自秦汉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江宽不过百余米,因水势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杜甫在《长江》一诗中为之描述:“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br> <br><b>白帝城</b>虎踞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依山傍水,凭高控深,是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城门两旁刻有对联”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联荆楚压群山”说明了此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br><br> <br><b>白帝庙</b>内除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还有东周时期巴蜀柳叶铜剑、汉晋时期的悬棺遗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陶器和青铜摇钱树等,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书画100余幅<br> <b>刘备托孤</b> <b>观星亭</b> 历年多少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诗篇。<div><b>刘禹锡像</b></div> <b>瞿塘峡</b> 以雄伟险峻而称誉于世。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门”的美称。“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游人至此,具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峡内北岸山顶有文物珍藏甚多的白帝城,惊险万状的古栈道、神秘莫测的风箱峡;南岸有题刻满壁的粉壁墙。在风箱峡下游不远处的南岸,有一座奇形异状的山峰,突起江边,人称"犀牛望月",惟妙惟肖。<br> 赤甲楼炮台 瞿塘峡古栈道旁有很多恶猴,虎视眈眈地盯着过往的游人,一旦游人落单,就朝你呲牙咧嘴,试图抢你身上之物。还好我是拿着登山杖,领头的上蹿下跳一阵也只得悻悻离开。不过这里的工作人员大概经常听到游人反映,也知道这个情况,隔段时间就拿着棍棒前去驱赶。想不到在峨眉山到没遇到过几只猴,这里却随处可见。 <b>我的地盘我做主</b>,这只三峡猴霸占了最好的位置。赤甲楼位于三峡古炮台遗址,是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之首,被誉为“三峡第一楼”。白帝城在修建赤甲楼时,在这里复制了两门硕大的铁炮,显示夔门天险在古代军事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炮台成了猕猴们玩耍嬉戏的去处。 这只猴更绝,竟然乘人不备,抢了人手中的饮料,因打不开盖子,咬破瓶底畅饮起来。 沿瞿塘峡左岸陡峭的古栈道上至第二个观景平台,向下俯瞰夔门西入口,前方是据守瞿塘第一关的赤甲楼炮台,远处是奉节县城。可谓是“浩水自西来,雄关镇东流”。<br> 从下游上来,刚过夔门的三峡客轮。 <b>旱夔门</b><br>距离奉节县城约40公里外公路旁,有一观景平台;因此地形状和险峻酷似三峡夔门,而被世人称为“旱夔门”。旱夔门由两处如刀削般的600多米绝壁构成,两山之间形成一道400多米宽的天然大石门,其险峻堪比长江三峡之首的夔门。旁边的山路可登上旱夔门的顶峰,山顶俯瞰,云雾漂浮。<br> 我们是去恩施途中经过此地,因正值阴雨天,山谷中烟云弥漫,深邃不见底,几乎看到什么,估计晴天此景还是不错。 S233省道旁拐角处,在一片云雾飘渺中,突现一冲天石柱拔地而起,像沧海中的一杆船桅,傲视苍穹。停车看路旁标志,原来这就是恩施大峡谷地标,高达150米的<b>“朝天笋”</b>。<br><br> 远远眺望群峰兀立,在云海间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壮丽无比,没想到途中正好遇到如此壮景,也许是大峡谷赠与我们的见面礼吧。 <b>六.恩施大峡谷</b> 恩施大峡谷,又名沐抚大峡谷,位于湘、渝、鄂三省交界处,是巴文化发源地。目前开放七星寨景区全线及云龙地缝部分景区。峡谷内中遍布绝壁悬崖,流水飞瀑,千仞孤峰,深壑地缝;在这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构成罕见的立体性溶岩地貌,被称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有人称之为“世界地质奇观、东方科罗拉多”!不过依我看,仅从感官上讲,好像完全是两码事:一种是荒凉野性的凄美,此处确实秀色满目的雄奇。<br> 昨天晚间,民宿老板说明天他会送我们到景区入口,下山后再打电话让他接我们回旅馆,确实非常方便。但原来的售票处由于搬迁到约1公里之外,而且之间没有车子接送。一般年轻人还好,但对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来讲,实在是活受罪。不过意想不到去景区缆车点一两公里的路程竟还有非常豪华的轻轨接送,好像在全国其它地方都不曾见过。 虽然我们这个年纪门票可以免费,但缆车费则跑不了,这在全国都一样。 <b>七星寨景区</b><div>七星寨是恩施大峡谷景区主要景点之一,海拔1700米,位于大峡谷西部的前山,由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形成的绝壁、岩柱林、孤峰等各种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内松木苍翠,云遮雾绕,是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天然教科书。<b><br></b></div> <b>大门楼</b> 山川大地由三座并排的山峰组成,排列一起形似一个山字,所以得名大地山川。面向大地山川,从左至右分别是玉笔峰、玉女峰、玉屏峰。鬼斧神工,气势非凡。 <b>绝壁长廊</b>,又叫“绝壁栈道”全长488米,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达300余米的天然垂直绝壁上。从栈道上可以俯看谷底的田野河流风光。 <b>祥云火炬</b>悬立于绝壁之上,是三叠纪(2.03一2.5亿年前)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该处自然单体岩柱原本与大山为一体,但因灰岩层理较薄,质地不纯,卸荷裂缝发育,部分岩块自然脱落,逐渐分离而独立,并呈现"峰火炬″状,故此得名。 <b>鞠躬松</b>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生长在千仞绝壁上松树,弓腰展臂,笑迎天下游客。 <b>“一炷香”,</b>大峡谷“镇谷之宝”。高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是恩施大峡谷标志性景观。2014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正式推出了恩施大峡谷地貌风光片。 <b>回音谷,自此开始下坡</b> <b>风琴石</b>其原岩形成于2.5亿一2.3亿年的三叠纪,为海相沉积薄层灰岩叠置而成,是记录海陆变迁史的自然天书。该滾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线条流畅,因其整体酷似手风琴而得名。 <b>象鼻石</b> <b>双子塔</b>形一对孪生子女,故得名。该岩柱系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及重力崩塌形成。这种外形相同的对称岩体,在自然界较为罕见,也是恩施大峡谷难得的奇观之一。 游毕下山有两种方法,一是花一个半小时走台阶,其次是花钱坐多级电梯长廊,对于老年人、腿脚不便者来说,这绝对是无二选择。子曰:钱在袋中跳。上下这两趟电梯算起来也得让你出不少血。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视频</p> <b>云龙地缝</b><div>云龙地缝呈“U”型,上下垂直一致,全长3600米,平均深75米,是奇异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外部绝壁巨壑环抱,山峦叠障;地缝内流水淙淙,飞瀑跌落;被称为是“地球上美丽的伤痕”。</div> <b>地缝升降电梯虽然便于上下,</b>但至少还得花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原出口,如果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实在是够呛。 <b>七.秭归—三峡大坝</b> <b>秭归县</b>距长江重镇宜昌不远<b>,</b>是长江下游段的起始。其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这里是中国端午习俗”的重要传承地,有中国龙舟之乡”等称号。车至秭归,我们长江之行也已近过半。我们奔驰而来的主要目的除了屈原故里,还有雄踞万里长江的山峡大坝。 <b>屈原故里</b>景区内屈原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原址在归州东5里之屈原沱。宋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亦称“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迁于归州城东3里的向家坪。2006年11月10日,三峡工程兴建,屈原祠再次迁建于秭归县城凤凰山。 <b>屈原祠</b>坐西朝东,采用三峡一带常见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山门建筑风格独特,歇山重檐,郭沫若先生手书“屈原祠”三个大字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襄阳王树人所书的“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额枋;大门门储匾额上闪烁着“光争日月”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 屈原故里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仅600米,可近距离观赏三峡大坝全景和高峡平湖美景。 <b>秭归祭屈原碑</b> <b>屈原纪念馆</b> 屈原祠 <b>八.山峡大坝</b><br>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一直萦绕在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百年梦想,直到它的建成,终于得以圆满。它以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但凡经过此地的游人,无不希望一睹其雄姿。不过大坝是不允许上去的,只能在几个主题公园和坛子岭观景台观看大坝。三峡大坝旅游景点目前免费参观,但必须在预约点提前网上预订,在换乘点乘坐景区专用观光车游览景点。 大坝雄姿 在预定点登记预约时,与工作人员闲聊,得知其实最好的观景处是大坝附近的中堡村山上,那里位置远高于下面的坛子岭,所以拍摄空间更大,那里不仅可以看到大坝前方,一刻看到大坝上游的库区,不过人家作为专门的三峡旅游点,自然有其特有的地利优势。至于其它主题公园,原本也就没什么兴趣。 <p class="ql-block">听导游说,今天恰逢在大坝上举办为期三天的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活动—“长江交响曲”三峡大坝钢琴音乐会。今天是10月13日,现在大坝上正由钢琴演奏家李云迪领衔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的99名学生使用宜昌造的钢琴演奏《长江之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想不到这也是他在国内最后一次出场演出了。(坝上红地毯上就是演出现场)</p> <b>大坝后库区</b> 前方是<b>西陵江大桥</b>,距上游三峡大坝水利枢纽约4.5千米,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约35千米;该桥南起西陵大道,上跨长江水道,北至江峡大道, 连接宜昌夷陵区南北两岸。 <b>秭归县城远眺</b> <b>九.荆州</b><div>荆州古称江陵,李白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即指此地。历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荆州古城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顺治三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所谓“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已有3000多年建城史。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从屈原到李白、杜甫,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赋。它曾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很早就从《三国志》闻得其名,想必留有大量的文史遗迹,足以让我们在此好好赏心悦目一番。</div>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打听了半天,据所问市民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老的建筑了。开着车子抱着侥幸寻访四下可疑之处,除了几座新建的仿古城墙,真的没看见几件称得上“古”的东西。连央视不久前报道的那座号称世界之最的关羽铜像也被拆除,原三国主题公园也处于关闭状态。花了那么多钱,造了一座假文物,现在都打了水漂,真是劳民伤财。如今国内官场好大喜功风气已是非改不可了。现在要追寻那些故事传说里的历史遗迹,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了。 这座城墙拱门,还算有点年头。 <b>张居正故居</b>是我们在此地走过的唯一与历史有关的名人遗址。<br>张居正,被称为“宰相之杰”,但也是史上颇富争议的宰相。其16岁中举,23岁入进士,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高拱并为宰辅,官拜吏部尚书。明神宗幼年,曾掌揽军政大事。 张居正前后当宰相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b>十.岳阳</b><div>岳阳,古称“巴陵”,因原郡治位于天岳幕阜山之南而得名,其北枕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怀抱洞庭,江湖交汇,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div> <b>巴陵胜状岳阳楼;</b>说起岳阳,莫过于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和范仲淹那篇盖世名作《岳阳楼记》。尤其是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被认为是胸怀大志的最高境界而被后世广为传诵。 景区内新建了各个年代的岳阳楼仿真铜楼,演示了其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外形变化的过程 岳阳楼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br> 岳阳楼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檐柱上挂“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岳阳楼最突出的盔顶结构特点,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岳阳楼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彼此牵制,结为整体,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br> <b>岳阳楼台基石排坊 </b>台基南北各有一石牌楼。上书“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小乔墓园,</b>周瑜之妻,与姐大乔并称“二乔”,是三国时期世人皆知的美女。小乔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后周瑜病死于巴丘,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在全国三座小乔墓中,岳阳楼的小乔之墓应该是最著名的一座了。相传这里原为三国周瑜军府。墓顶植女贞二株。坟前墓碑高约一米,上书"小乔之墓"。墓园内照壁正面刻有宋苏东坡手迹:"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b>铜雀空锁</b>其实借取了杜牧《赤壁》中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传曹操想借赤壁之战,击败孙刘联军,夺取窥视已久的东吴美女大小二乔,逐设铜雀台以为之后二乔居住。后因赤壁之败,这一梦想未能实现,也就“铜雀不曾飞将来,此地空余铜雀楼”了。杜牧正是借此比喻,有了后来“铜雀空锁”的典故。 <b>小乔铜像</b> <b>双公祠</b>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该建筑坐东朝西,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范敬宜题写。门联为“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联珠璧、会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由北大教授龙协涛撰联,原书协主席沈鹏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展示范仲淹与滕子京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 <b>巴陵广场上</b>竖立的巨型塑像是据《山海经》记载所立,其名为<b>后羿斩巴蛇。</b>据传巴蛇长800尺,喜食大象,吞掉大象得消化3年。逐渐的巴蛇成了当地的一害,为了消除这个祸害。后羿射杀了巴蛇。巴蛇死后,它的骨头成了丘陵,这就是巴陵的由来,也是岳阳最早的名字。 <b>十一.赤壁</b><div>三国赤壁古战场,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此借火攻大破曹军连营,使其领余部经华容道(今监利市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基本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一仗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b><br></b></div><br> <div>从岳阳到赤壁,没走高速,而是选择长约100公里、紧贴长江的S208省道,晚上留宿赤壁镇民宿。整个镇上没有几个游客,饭店生意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老板说近两年来都是如此。街上的行人几乎全是店家老板,连帮工都用不起。赤壁只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并不在意的非主流的景点,即使有游客,也是匆匆而过,赶到离此地不到三十公里的赤壁市区过夜了。</div> <b>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 </b>由于疫情期间,又逢雨天,偌大的景区没几个游人,空空当的,园内可坐十多人电动游览车,好像成了我俩的专用接送,司机脾气超好,带着我们一路遇景即停,不慌不忙走完几乎每一个景点。 三国雕塑园等 <b>赤壁古风</b> <b>凤雏庵、千年银杏; </b>当年凤雏先生在此隐居巧献连环计;一龙一凤,相辅相成,借卧龙凤雏双英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周瑜塑像</b>,当年周瑜采用黄盖的建议使用火攻,与诸葛孔明联手借助风势,火烧曹军连营。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此时的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是其人生最为辉煌之时。 <b>翼江亭,</b>相传赤壁大战时此处为周瑜的指挥哨所,站在此亭中,可凭栏远眺隔江乌林曹军驻扎的大本营。此亭重建于1936年,亭柱有民国蔡汉卿手书前人的楹联一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危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忧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整副对联融写景、抒情、咏史为一体,借东吴历史上几位文臣武将为东吴政权建功立业的故事,歌颂了当年赤壁之战中主将对于部将的信任。 <b>赤壁摩崖石刻: </b>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刻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 置身赤壁矶外,水色苍茫,浊浪滔滔;作为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经典之战,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故迹已无从寻觅,武侯、周郎、曹孟德等风流人物也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故事中人;只留下后人对那段历史和逝者的凭吊随大江东去、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曾经的惊涛骇浪终归只是沧海片刻的涟漪。<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瞿峡雾锁千秋梦,</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湘楚叱咤百年雄;</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风不惜周郎泪,</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大江终究入海流。</b>—赤壁寻遗</div> <b>拜风台</b>又名武侯宫,是为了纪念在赤壁之战中,诸葛武侯在此“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造。当年诸葛武侯在此巧借东风,火烧曹军连营,成就了名垂青史的一战。 赤壁大战陈列馆 我们从巴山蜀水中走来,顺江一路东行,驶骋在湘楚大地上。这里曾是古楚文化的发源地,留有无比厚重的文化积淀。逆千年时光回溯,就如徜徉在记载着长江岁月流逝的长卷中:多少枭雄豪杰,粉墨登场,演绎了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逝者如斯;多少事,转眼成空;如过眼烟云,悄然无踪,但这一切终究都是我们民族浩瀚文化史册中的组成部分,并留下了深深的遗痕。作为我们平民百姓、虽看似与己无关,但适时也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引颈回望一下,了解我们血脉来由的前世今生。人不能总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或悲伤中无法自拔,也不必经常陷于现实的泥淖里虚度年华;还是要有点浪漫和希冀作为生活的调味,故作一下深沉也未尝不可,这也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和收获。接下去,我们即将进入江西境内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开始最后一段回家之旅。谨以下文作为本段旅行的结束:<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峨眉兮观云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凭赤壁兮吊周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宝鼎崖壁瞻佛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奈何桥头祭鬼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岳阳楼上范公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水汇流乐山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夔门雄关锁蜀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秭归巨坝断楚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荆州城外寻旧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屈原祠内吟九歌;<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施峡峻奇破苍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里一渡笑河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12.31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HAPPY NEW YER EVERYONE!</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