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路小学•师阅心语】第六期|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思自己的教育得失

秦都区建设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就清楚地表明了写这本书的缘由以及教师的五重境界。五重境界,也就是作者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将其划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教知识,第二阶段教方法,第三阶段教状态,第四阶段叫人生,第五阶段教自己。</p> <p class="ql-block"> (看了序之后,我又在思考刚拿到书时脑海中蹦跳的那个问题:我到底修炼到第几重境界了?按教龄来算,是不是该到第五阶段“教自己”了?但自己真的能担得起这重境界吗?好像只能“呵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就把触动我思考的几个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此书的阅读兴趣。(有兴趣的下来问我借阅,绝不吝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假币”教育</p><p class="ql-block">作者在第一重“教知识”里,以“什么样的教育是有益的”作为开篇。(这个引题也很好的引起了我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从学校教育沙龙上几位老师谈论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虚假拔高的典型课文,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提出了教育中的“假币”——就是一种对人的一生成长没有实质影响但当时却能轰轰烈烈的一种教育形式(我这样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中提到他与一位家长对话时,那位家长说了这样一段话让作者觉得一语点中要害:“如果一件事短期看有价值,中期不明朗,长期有害,这件事绝对不能做;反过来,如果一件事短期看不出什么价值,中期不清楚,长期有益,这件事一定得去做。教育应当关注的正是长期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位家长还用一些事实说明一个人最终取得成功不仅靠智力,还靠体力。他还提到华为取得成功后许多人研究“华为现象”,发现华为取得成功有三个因素——勇于冒险、群体奋斗、利益共享。期中群体奋斗尤为关键。他是在强调体育课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有身体接触的团队项目是最好的,比如篮球。(这本书成书于2014年,第一版是2015年,这位家长的见解不是早早就印证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真谛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到这儿,我忽然想起曾听到一位老师说过他们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抱团取暖”,这不就是群体奋战吗?怪不得他们那所学校名师多呢!原来我几十年来一直走不远走不快,除了自身的主观原因外,还因为是在独立作战啊!呵呵,又找到了一个为自己解脱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曾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充分意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乃至人生中的作用,看到那么多年纪不大却早已经佩戴眼镜的学生,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偏离正确的轨道太远、太远。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人都是教育短视者。</p> <p class="ql-block">以流传甚广的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例,同意这句话的人不看将来,不看发展,只看现在,这就是明显的短视。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马拉松,可我们的教师都在用短跑的速度来要求学生,努力,冲刺,再努力,再冲刺……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岁月,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却在竭泽而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同意作者的观点。虽然关于起跑线、短跑、马拉松这样的话以前经常听,但一旦和自己这位教育参与者联系在一起,不由得就要多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幸好,我从教以来一直都未曾把成绩看做是最重要的,也没有用成绩的优劣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幸甚,从我带的第一轮学生开始,我都尽力在让学生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看来,我或许还不算一个“假币”教育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还说了这样一段话:“探索哪些教育有益、哪些教育无益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追求。抛开升学的因素,大量阅读和发展体育是目前看得见的能给孩子带来长远积极价值的交易途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展体育对于我这个语文老师而言,似乎没有太多施展拳脚的空间,但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我一直在进行,当然今后还得在“大量”和“质量”上多下功夫,在“广度”和“深度”上多动脑子。(我又给自己找到了一点自认的优点,哈哈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吴鸿清教授曾说过:“如果孩子从小就背诵经典,虽然不懂,但等他们长大了,这些东西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交易如同存钱,小时候学到的东西都暂时存在孩子的心里,长大了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无效?因为给孩子存的是‘假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所说的“假币”教育,大概就是那些只图短期价值而不管长期价值的教育短视者的教育行为吧!</p> <p class="ql-block">2.“负数”教育</p><p class="ql-block"> 恕我书读得太少,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负数”教育。大意是说,有些课能带给学生一些积极有效的东西,效果是正数;有些课学生上了等于没上,多年之后全忘光,效果为零;有些课还不如不上,因为最终负面效果占上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了解释后很有同感,以前也没少在这方面发感慨,今日看到给这种教育的定义,觉得很有才,一语中的。万玮老师是教数学的,而数学老师一般都能言简意赅的用数学语言概括某种抽象的理论,佩服,佩服!而这种“负数”教育的说法也应了前面那位家长说的短期、中期、长期效果的说法——说“负数”教育的人至少不是从一件事、一个人、一段时间,而是从更长远的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待教育的成败。)</p><p class="ql-block">文中列举了几个重灾区:国旗下讲话、班会,还有公开课。(这位作者真敢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关于公开课,作者有段话让我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内心,现在分享给大家:“另一个教育的重灾区是公开课。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平时表现得很调皮,公开课上却常常出彩,在其他孩子沉默不语的时候,他们会挺身而出,让课堂不是那么沉闷,老师事后会对这些孩子心存感激,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其他孩子的感受?他们怎么看待我们教师的公开课展示?如果学生是以一种同情或者帮忙的心态来配合我们,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想以前上公开课之前,虽没有反复练习,折磨学生,让学生不断吃剩饭,但每次课前都会说:这节课来我们班听课的老师很多,还有学校领导,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出来,千万不要给班级、给自己抹黑!这不是变相的索要配合,又是什么呢?公开课也是课,凭什么为了自己的一点荣誉,非要让学生假装爱上你的课呢?当然,如果孩子真喜欢,真的从你的课上学到新本领,那就不存在谁配合谁的问题,而是教学相长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育无法和生活分离。我们应该将真实的世界展示给学生,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实就是最真实的教育,教师的人格品质是影响教育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一个老师说什么有时候并不重要,他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做的、他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露出的内心情感,会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并决定了他的教育到底是正数,还是零或者负数。</p> <p class="ql-block">3.“三三法则”</p><p class="ql-block">所谓“三三法则”,即一个问题的核心要素常常由三个方面构成。在不同的“三三法则”中,三要素的关系也并不相同。有三角形,有“Y”形,也有直线形。“三三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准坐标,从而更准确地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能够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教育学者熊丙奇说是“知识、能力和素养”,他们是决定人生的三个重要因素;李镇西老师认为好的教育者应该具备思想、情感、智慧三个要素;王玮老师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三三法则”是“目标、渴望、习惯”……</p> <p class="ql-block">那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三三法则”到底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玮老师在书中是这样说的:一名教师的成长之路通常是这样的:通过学习、实习、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这是第一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毕业前的实习是相当重要的经历,通过这段经历完成了从不会上课到会上课的转变。如何备课、批改作业、引入课堂教学、讲授、组织课堂教学、训练巩固、张弛有度、管理班级等,若非亲身体验不可能学会。三五年之后,新教师逐渐成熟后便会产生分化。有些教师不断开动脑筋、钻研教育教学技巧,工作则卓有成效,技能与理念不断丰富,于是成为教育教学骨干。这是第二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要很好的进入第三个阶段,先要有执着的信念,还要有悟性,能够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点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进入教育艺术的境界。这样,在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个人的优点被发挥到极致,而缺点和不足则被有效地避免。所以说名家可以欣赏,但很难被模仿。</p> <p class="ql-block">4.教育的艺术表现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一章节时,我很是不安,因为这就是我的“短板”,至少在他人眼里如此。教书二十多年了,虽谈不上太严重的“职业倦怠”,但依然不愿意将一节课重复着老方法去上,所以总在摸索中感悟,感悟中再摸索着前行,所以至今也没形成属于自己并得到上级认可的一套教学模式。汗颜得紧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复制,有生命的东西只能创造——艺术表现力是不可模仿的。一个有艺术表现力的老师,即使是满堂灌,学生也会听的如痴如醉,效果依旧很好。我依然在路上,必须一路奔跑。</p><p class="ql-block">——这段话说得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整本书后,细细想想,其实这五重境界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教师工作的五个不同方面。这五重境界很难清晰地划分,有的时候,以为自己在教知识,其实也在不知不觉地教人生。拿到书的那一刻萌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再引用文中两句话分享给大家,作为共勉,因为我觉得这两句话可以作为教师的警句时时提醒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句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修行,修行的核心在于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句是“教育就是自我发现。教育者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自我发现,更是通过教育的过程对自身进行反思。”</p> <p class="ql-block">作者:姚晓静</p><p class="ql-block">审核:董静</p>

教育

学生

教师

公开课

老师

作者

境界

自己

五重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