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好书榜单来了!——老城镇中心小学生态文明主题好书推荐

老城镇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为了促进全校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特此开展“生态文明主题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让同学们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意愿,增强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再见,小树林》</p><p class="ql-block"> 一个由阳光、绿树和野花交织而成的心灵乐园,提供男孩小绿宽阔的想象空间,没想到这个秘密基地一夕之间被大人摧毁了——树林不见了,高楼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不断地在社会每个角落发生。</p> <p class="ql-block">《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p><p class="ql-block">跟随纪录片的镜头,去领略中国的森林、草原、海洋、湿地和城市,五大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树梢上的中国》</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梁衡先生最新力作,从古树观中国历史兴衰,以“人文森林”构筑绿色文明。</p> <p class="ql-block">《生态文明建设十讲》</p><p class="ql-block">本书以十八大报告为中心,围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观念革新,实践创新和制度构建等问题,系统地阐述、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目标愿景、制度架构与政策体系。</p> <p class="ql-block">《留住绿水青山》</p><p class="ql-block">本书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选取了曲格平、梁从诫、李文华、张新时、牛文元、郝吉明、解振华、廖晓义、王文彪、杨欣等十位在生态领域有较大贡献和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的代表文章,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p> <p class="ql-block">《风吹草木动》</p><p class="ql-block">诗人、摄影家、博物学者莫非三十年如一日地关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植物。他理解自然对于生命的细微意味,他说:“树叶总比一本书更厚实更深刻更新鲜。要是我们连鼻子底下的东西都没有好好读过,在图书馆里,能看见什么呢?活的‘知识’在早晨的草叶上,在中午的花蕊里,在黄昏的浆果中。”有感于自然与文明之间日益巨大的裂痕,在《风吹草木动》这部“诗意的博物学著作”中,他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巧妙地结合含蓄隽永的现代诗歌、精致典雅的博物随笔和细腻深切的逆光摄影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凌霄、蜡梅、天目琼花、萝藦、虞美人、海棠、玉兰、银杏、葫芦、忍冬等数百种“人间草木”在自然四季中的细微变化,以及它们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呈现的美学情趣和文化意味。</p> <p class="ql-block">《厚道》</p><p class="ql-block">本书以绿色为基调,书写大自然,是蒋子龙的一部自然散文集。</p><p class="ql-block">作品分为四个部分:草木之情、山水之乐、风物之美、故土之思。作者在作品中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沉之爱,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思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情讴歌,对故土的深沉思念以及对建构家园的期望之情。</p>

生态

文明

草木

本书

博物

四十周年

建设

中国

好书

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