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7日,已是重阳节后的第三天了,原本应是丹桂飘香的时候,但今年的天冷得似乎更晚一些,桂花还开的很少。因为开的少,所以香气更具沁人肺腑,循着丹桂的馨香,我们来到了又阔别十年的母校——共大德兴分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进入730农场的洎水河桥原来的木质桥面,已改为水泥桥面。改建成基地后的730农场,文化学术气息扑面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学校正面的纪念碑上,我们入校时书写着毛主席手书的“730指示”全文,现在是节选的“730指示”的一段</span></p> <p class="ql-block"> 共大,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简称。我们是共大德兴分校七三届农机班的学生,1971年2月入学,1973年8月毕业。2011年春节,我们班组织了毕业38年同学聚会,全班原有51位同学,到会的只有29位,还有4位老师。当时我们来到了母校,看到校园里礼堂、操场、教室、宿舍、食堂、水塔都还,但已经破败不堪。昔日的操场已经难以辨认水泥地块的模样,原来的教室、宿舍前后都长满了齐腰深的茅草,学校已经废弃多年了。在我们曾经上课的教室,又曾经有人在此做过木材加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11年时的“730农场”正面和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房屋的顶头一间,是我们当年上课的教室。现在建成了“朱德听课教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教室前后,杂草灌木丛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年我们住的宿舍</span></p> <p class="ql-block"> 学校虽然破败,但这是我们的母校,我们对她充满了留恋。在这次同学聚会的邀请函里,我这样写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同志们,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这所很好的学校里,我们初离家门,我们年方十五、六岁的花季,我们怀着初出茅庐的自立渴望和步入社会的坚定信念,度过了两年半的青春年少……。阴雨天,我们在教室里听老师教授拖拉机的原理;放晴时,我们耕作于学校分配的五十多亩土地;黑夜里,我们伴着青春的萌动夜读于灯下;凌晨时,“双抢”出工的哨声催我们于起床后操场旁边的瞌睡……。我们割青,我们砍柴,我们伐木,我们拉车,我们读书,我们种田,我们盼望送饭时的双轮车早点到来;我们把脸盆里混有肉星的粉皮或海带分成均匀的小堆留给晚到的同学;我们更自豪和看重于每月有两块钱的补贴……”从中你可以看到,我们在母校的生活和对母校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年的学校操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年的学校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母校相聚,在毕业时合影的地方重新留下一张合影,在当年我们的宿舍前、教室里回忆往事,在我为同学制作的相聚纪念册里,我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往事历历看逝川,母校三十八年前。少年志壮闯世界,共大求学一择选。半工半读劳作苦,勤工俭学砺志坚。校园犹在荒草埋,齐家兴国有遗篇。”还在纪念册的后面,写下了一篇《共大——中国教育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的文章,当时我搜寻了大量有关共大的创办、发展的资料和毛主席“730指示”有关领导的回忆文章,写成了这篇短文,今天我也把这篇文章附在后面,也算对母校的一份留恋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11年春节同学相聚,在校部二层的办公楼前合影留念,1973年的毕业照就是在这儿照的。现在大楼改为花园社区办公用房,二楼设有“记忆馆”</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晃又是十年过去,听最近到过母校的校友说,学校已经改成中草药教育基地了,但没想过它有多大的变化。今天来到学校,它的变化确实让我惊呆了。</p><p class="ql-block"> 学校原称共大大茅山分校,1958年第一批创办。1980年改为江西省第二林业学校,1992年迁入南昌改称南昌林业学校,2002年并入江西财经大学。自九十年代学校迁走后,校园便开始破败,在2018年迎来了它的复苏。2018年10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培训基地项目在这里奠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期工程便建成投入了使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现在的学校正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基地奠基纪念石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基地学生活动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改建后的学校操场</span></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这个项目是德兴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共建的项目。在我国提出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德兴市成功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丰富多样的中草药资源,底蕴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市委、市政府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目标和决心,促成了德兴市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联姻合作。</p><p class="ql-block"> 这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用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分为试验培训、康养度假、中草药加工、药材种植等功能区。我们上学时的730农场、改建成了的一期工程,便是实验培训教学区。这里建有教学实验中心、报告厅、学生活动中心、德兴中医药博物馆、德兴北京医疗队博物馆、宿舍等,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之外,建成的首个试验培训基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新建的基地报告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基地的教学实验楼,骑跨在我们原来的宿舍之上,新旧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德兴中医药博物馆、德兴北京医疗队博物馆,座落在基地的正面</span></p> <p class="ql-block"> 培训基地的改建效果,是让我惊呆了的直接原因。你不可想象,原来破败的校舍,依然整旧如旧的存在,骑跨在校舍之上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巧妙地将多幢带有时代印记的一层老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宽阔、明亮、实用的教学、实验、展览、生活空间,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古朴风貌,又彰显了现代文明的追求时尚。项目设计负责人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吕品晶教授,他还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是我们上饶走出的吕氏三兄弟之一,是享誉国内外的三位艺术大家。项目设计团队在设计中坚持把塑形和塑魂统一,把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生态营造作为设计的基本定位,把各类零碎的历史建筑,组建成了一座具有文化新地标意义的建筑群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头上第一间当年我们班上课的教室,改建成了“朱德听课教室”。1962年3月12日,朱德同志来到共大大茅山分校,走进农学系302班教室听课。下课后与讲课的老师握手,并对围上来的学生亲切地说:“你们要下苦功夫,把科学文化堡垒攻下来,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又红又专的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教室里做了上课时的蜡像,有视频回忆当年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就读母校转眼50年过去,大茅山依旧青翠葱郁,洎水河仍在潺潺流淌,河畔翠竹依然迎风招展。往日的校舍焕发了新的青春,融入在这大山深处的“国字号”中国中医药试验培训基地,定能像我们就读母校时北京医疗队来到德兴时那样,为建设健康德兴、推动中国中医药振兴发展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德兴中医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北京医疗队在德兴</span></p> <p class="ql-block">再做小诗一首,纪念这次的校园之行:</p><p class="ql-block">时光弹指又十年,年逾花甲多赋闲。</p><p class="ql-block">同学相邀母校去,再看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德兴建市三十载,健康兴业新理念。</p><p class="ql-block">中医科学源流长,杏林喜添馨香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完 ——</p> <p class="ql-block">附文,2011年根据资料整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共大,中国教育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共大,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简称。她是遵循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创办起来的一所半工半读的新型学校。她创造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农、林、牧、渔、工等多方面的专业建设人才,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她是上世纪我国教育战线涌观出来的新生事物,为江西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共大自1958年创办,到1980年更名,走过了二十二年的教育历程。1958年初,汪东兴同志到江西工作,分管全省的农垦工作。在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谈到垦殖场办了技术学校,农林技术学校对生产发展有好处。毛主席听到办农林学校很感兴趣,指示应该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毛主席的指示对汪东兴很有启发,回省后即向邵式平省长汇报,可否考虑在江西办一种农业方面的学校,免费招收适龄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员自已劳动创造,省里先给一部分启动资金,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的农业发展。邵式平省长当即表示应当考虑。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提议,为了加快江西革命老根据地的开发和建设,满足全省人民特别是较贫困的工农群众及其子女迫切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愿望,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决定以原江西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不久,又将校名定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同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式成立,省委书记刘俊秀同志亲自兼任总校校长,副省长汪东兴同志兼任总校党委书记。当天,设于南昌市郊梅岭的共大总校以及分设于井冈山、大茅山、武功山、鄣公山等垦殖场的30所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当时在校学生有1.1万余人,一年后,学校发展到70多所,在校学生达4.6万人。后来分校发展到100多所,培养毕业生二十多万人。</p><p class="ql-block"> 1961年学校成立三周年前夕,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已在中央工作的汪东兴同志又随毛主席回到江西,受共大和江西省委委托,7月29日下午,汪东兴抓住机会和毛主席谈起共大办学和发展的情况,并说今年8月是共大建校三周年,请主席写几个字鼓励鼓励。主席听了很高兴,并爽快地说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第二天凌晨,一封500余字的信便诞生于毛主席的案头。信中写道:“同志们,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这封信后来被大家称为毛主席的《七三0指示》。</p><p class="ql-block"> 当然,学校还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曾多次到共大视察。1962年,朱德委员长在视察大茅山分校时,还信步走进正在上课的教室听课,下课时与讲课的老师握手,鼓励学生说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又红又专的人才。周恩来总理多次专题听取共大的汇报,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并亲自批准了江西共大的发展计划,还为共大题写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校名。刘少奇同志也在多次讲话中肯定和赞扬了共大所取得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1978年2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后,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江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随后,原各个分校也相继更名,取消或归并到其它学校。据知目前仅有婺源县的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仍在面向农村继续办学。</p><p class="ql-block"> 在共大办学的二十二年历程中,我二次成为了共大的学生。一是初中毕业后,1971年进入共大德兴分校(原大茅山分校)读书,当时在校的地方就是“七三0农场”,这是一所有着光辉历史的学校,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曾授于“百面红旗”先进单位的称号,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曾到校拍摄了记录片《大茅山的春天》。学校1980年改为江西省第二林业学校,1992年迁入南昌改称南昌林业学校,2002年并入江西财经大学。我在校度过了二年半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生活。二是1978年4月,高考制度恢复后,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进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就读,1980年5月毕业。同年11月,学校也结束了它光荣的历史,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共大,是我人生历程中二次锤炼的熔炉,它教育培养了我,她是我的母校。如今她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作为江西人民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她那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以及所取得的巨大办学成就,将会永载史册,并有深远的影响。她培养的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已经或仍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