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道别》

再回首

<p class="ql-block">听母亲说,她第一次见父亲就喜欢上了父亲,那时的她们,青涩年轻,经人介绍认识。那一年母亲20岁,父亲22岁,母亲来自成都双流,父亲来自重庆,他们都是为了支援西昌地区建设。</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有了哥哥和我。记忆中,小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父亲在家时,晚上总是帮我和哥哥把脚洗了,然后一个一个地抱在床上,给我们讲他的家乡,他的童年。小时候最快乐的,便是父亲拿着歌本,一句一句地教我唱歌,父亲的声音很好听,属于男中音,还记得父亲教我唱的那些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等,那些歌曲,虽然是那个时代的,已离我们遥远,可每次想起儿时端条板凳坐在父亲身边唱歌的情景时,仿佛就是昨天。</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五十年,平时家里的家务事彼此都是抢着干,有个头痛脑热的都是帮对方抓抓药。几十年都是相敬如宾,你疼我,我疼你的,父亲是个话极少的人,后来父亲患上了糜烂性胃炎,每天吃得很少,母亲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父亲每次出门前,母亲总是千嘱咐万叮咛:“慢点,路上小心”。</p> <p class="ql-block">后来,父亲越来越吃得少。从此母亲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父亲。母亲说,她怕一离开就再也看不见父亲了。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人。父亲身体越来越弱,母亲整天都想的是父亲吃什么好,听说三七、丹参、山楂磨成粉吃了好,母亲便去药店买来打成粉,每天喂父亲吃一瓢。无论父亲想吃什么,母亲都能满足他。</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病后,母亲再也不让父亲做任何事,虽然父亲自己也能洗澡,可是每次都是母亲给父亲洗,然后帮父亲穿好衣服。</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晚上,我去看父母,刚打开门,看见两个老人紧靠着坐在一起,母亲戴着老花镜在给父亲剪脚趾甲,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那一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八年前父亲还是走了,走得很安祥。父亲走的那一天,我走进父母的房间,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床边,双手捂住眼睛,在痛哭。</p> <p class="ql-block">父亲出殡的那天,大家刚要出发时,母亲哭着在后面喊到:“朝奎,路上小心,到那边后你要无病痛”。这就是母亲对父亲最后的道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