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学好拍摄要掌握的三要素:光圈、速度、感光度

闲云蓝天

<p class="ql-block">现代数码相机,几乎都是自动对焦、自动曝光,所以拍摄就显得技术低门槛了,加上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进一步促进成“全民拍摄”。现在,人们普遍都能用手机拍摄照片进行社交分享。</p><p class="ql-block">可是有的人拍出的照片往往与众不同,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拍摄,同样也属于“创作”,也有它本身的创作技巧与办法,而不一定是全部都交由“自动”模式完成。有的人善于运用拍摄技巧,即使是用手机拍摄也同样能拍出美图。</p><p class="ql-block">现在,我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拍摄经验,建议一般拍摄爱好者在使用现代数码相机时(不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手动专业拍摄模式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重点要掌握好拍摄的<b>三要素:速度、光圈、感光度。</b></p><p class="ql-block">这三个拍摄要素是学习数码相机拍摄的最基本知识,只有理解和掌握好这三个拍摄要素,才可能进一步拍出更加优秀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好这些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到实际拍摄中去,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我将自己的一些拍摄心得汇聚撰写本文,希望对初学拍摄的美友们能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本文中案例的所有照片均为本人拍摄,部分照片附有拍摄的原始数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一、拍摄速度</b></p><p class="ql-block"><b>什么是拍摄速度呢,实际这是指相机的快门打开的时间,也就是光圈闭合的时间长短。一般用秒作单位,从几分钟、几十秒到几千分之一秒不等。</b></p><p class="ql-block">打开快门的时间越长,进光量就越大。反之越小。</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要给大家强调一个手持拍摄的“安全速度”,什么是安全速度,简单明了地说就是你相机使用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你使用的镜头为变焦镜头16---35,那么在广角焦距16端的安全速度为1/16秒,考虑到在变焦实际使用中不断变化,干脆控制在1/40秒以上为好。</p><p class="ql-block">如果手持拍摄,快门安全速度低于安全速度,就可能出现照片拍糊的情况。经验告诉我:永远别过于相信自己所谓的铁手稳如泰山。</p><p class="ql-block">若是你的镜头焦距为600,那手持拍摄的速度就不能低于1/600秒。所以在焦距大于400的镜头在实际使用中,建议最好使用三角架进行拍摄。若确需手持拍摄,记住开启防抖开关。</p><p class="ql-block">图一是距离较近拍汽船行驶时的照片,镜头焦距是200,拍摄的安全速度至少为1/200秒,考虑到由于汽艇又近又快,所以速度用到了1/600之一秒,以确保成像清晰。</p><p class="ql-block">若汽艇离我们较远,拍摄速度可适当降低。</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划重点,拍摄的安全速度等于镜头焦距的倒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如果是拍运动中的鸟,要保证拍摄清楚,视距离不同,拍摄速度建议在1/500秒以上。比如这张照片就是所谓的“飞版”鸟片,拍摄的速度要为1/1000秒以上。</p><p class="ql-block">划重点,拍运动中的物体,请将相机设置为“速度优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若是拍奔跑中的人,一般用到1/200秒即可,且最好是设置连拍,以便事后有更多的照片供选择。这个速度拍出来的照片可能有点模糊,但可增加照片的动感。</p><p class="ql-block">当然,追随拍摄,效果会更好。这是另一问题,下次专题讲述。</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由于当时光线很强,为了让海岸线与天空都拍得清楚,所以选用了较小的光圈11拍摄,较好地兼顾到人物与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拍摄光圈</b></p><p class="ql-block"><b>光圈是设置在镜头后面的一组可调面积大小的钢片,用于调节进光量。</b></p><p class="ql-block">光圈的数字越大,如光圈值22,代表光圈开启的面积越小,进光量越小;数字越小,如光圈值1.2,光圈开启的面积相对更大,进光量更多。</p><p class="ql-block">光圈的大小还会影响到照片的远近清晰度,就是平时我们平时所说的景深。</p><p class="ql-block">景深就是指在同一镜头的对焦点前后景像的清晰度,光圈越小,焦点前后的清晰度范围越广,反之越窄。很多优秀的拍摄者,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拍出很多优秀作品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如有的摄影者利用大光圈的景深浅的原理,拍出很多背景虚化的唯美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又比如有的作者喜欢拍人文照片,但人文照片就是抓拍,在老相机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时代,有的摄影师就将相机的光圈设置为5.6,焦距定在3米的位置,这样一来,在2米到6米范围内随手拍出来的照片几乎都是清晰的。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的“合焦”,但符合拍到胜于无的最高原则。</p><p class="ql-block">类似的办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视距拍摄办法,在拍风景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p><p class="ql-block">随着相机的科技进步,这个问题现在某些高端相机中已由“焦距合成”自动完成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拍人像时光圈不能开到过小呢,比如22</p><p class="ql-block">以上。这是因为镜头有个特性,过小的光圈会让线条过“硬”,拍出的人像成像面部僵硬,缺少圆润感。这点大家要注意。</p><p class="ql-block">另外,拍几十人的合照照片,光圈尽量选小点,建议使用8至11光圈。这样有足够的景深保证前后的人物清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躺在地上拍摄的照片,由于当时已近傍晚,光线不是很好,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快门”这个问题,综合各种原因后,先用光圈8进行拍摄。对焦点放在树干三分二处,更好地利用镜头的景深,使得拍出来的树从低到高基本上是清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就是一张典型的大光圈拍摄的照片。为什么要选用大光圈拍照片呢,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光线不够,在“快门安全速度”下选用大光圈,确保曝光正常;二是利用大光圈景深浅,拍出背景与前景都模糊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大都主题突出。</p><p class="ql-block">比如上面这张照片,大光圈将背景杂乱虚化了,让主体从杂乱的场景中突显出来,而被虚化的背景呈现出唯美的渲染。</p><p class="ql-block">划重点:拍静态照片,请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三、拍摄的感光度</b></p><p class="ql-block"><b>数码相机(含手机拍摄)的感光度是指感光芯片的灵敏度,即相机标注的ISO。一般感光度从50到几十万不等。每个品牌、每种规格的相机都有所不同。</b></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其画质越好。但也不一定全然,有的相机给出的“原生最低感光度”才是画质最佳的感光度。但为什么厂家还要给出比“原生”更低的感光度呢,那是为应对光线极强或拍摄中遇到极端情况下使用。</p><p class="ql-block">比如上面这张照片,我为了取得最好的背景虚化,确定选用光圈1.4,这时你仍使用厂家的“原生最低”感光度,速度已自动去到最高,但这时还出现过曝,就唯有选用更低的感光度50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光线充足情况下,为了保证图片的画质,我们使用厂家给出的原生最低感光度拍摄的照片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比如上面这张照片,由于光线充足,能满足拍摄的速度与光圈的配合,就选用原生最低的感光度100进行拍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代的相机尤其是新近出产的相机,感光度过高引起的噪点问题已得到较好的解决。比如我给钢琴王子查理德·克莱德曼拍的这张现场照片,感光度已选用到5000,拍出的照片噪点仍可被接受。</p><p class="ql-block">因为主办方规定现场不能使用闪光灯,且选用一般闪光灯拍摄,会出现所谓的“压光”现象,环境中的场景被破坏了。所以选高感光度拍摄,不失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p><p class="ql-block">划重点,光线复杂的场景,将ISO的使用模式调为自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面已分别讲述了拍摄的速度、光圈、感光度这三个常用功能在实际拍摄中的调整方法。这三个功能是互相联动的,大家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p><p class="ql-block">再重申一次,在手持拍摄的状态下,要牢记“安全速度”是第一,宁可将感光度(ISO)提高,也要保证安全速度。</p><p class="ql-block">其次,光圈数字大,实际光圈实际面积小,实际进光量反而少;光圈数字小,实际光圈面积大,实际进光量反而多。光圈大小影响到拍摄景深,光圈数字越小(即平时说的大光圈),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好。安全速度不够就首先尝试调大光圈。</p><p class="ql-block"><b>最后,请记住:照片有噪点永远比照片拍糊了要好得多。不用过于追求画质而不顾“安全速度”。</b></p><p class="ql-block">希望你阅读本文后,能给你带去实际有用的知识。你阅读后能对拍摄知识有所收获,分享到更多的拍摄快乐,这就是我写这篇“指导”文章的初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0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8日完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