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曾经,留下几张图,几行字,待再老后,好读来解闷,只此一图哈。<div><div><br></div><div><br></div></div> 有介绍说,整个山体是一块石头。<div>至少,目之所及,是一块石头。</div><div><br></div> 下午四点半左右,来到“老君犁沟”。<br>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老君犁沟”,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有570多个石级。<br><div><br></div> 老君犁沟门。<br>“老君犁沟”的尽头是“猢狲愁”,想是借猴子发愁,形容崖壁的陡峭。<div>过了猢狲愁就要到华山北峰了。<br></div><div><br></div> 已经接近北峰顶,可以看到苍龙岭了。<br>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br><div>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br>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br></div><div><br></div> 这样看,华山还真是一块大石头。<div><br></div> “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脚下,当时山上守军想借华山北峰之险抗敌,共产党的军队在老乡指点下,用竹杆和绳子从绝境处登上北峰,“智取华山”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在我登山的过程中一幕幕重现。<div><br>上图是解放华山的纪念碑,上面详细记述了当时争夺北峰的经过。<br></div><div><br></div> “江山永固中华石”。<br>2002年在华山上发现的,重半吨,说是形成在一亿三千万年前。<br>中国地图在这块石上维妙维俏,其上虽有现代人的雕琢,但说“奇”也不为过。<br><div><br></div>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div>主峰有南峰 “落雁”、</div><div>东峰 “朝阳”、</div><div>西峰 “莲花”。</div><div>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br>五峰中南峰是华山最高主峰,海拔2160.5米,也是五岳最高峰。<br><br>在北峰上可以在薄雾下清楚的看到华山诸峰。<br></div><div><br></div> <div><br></div> 北峰顶上的道观真武宫一角,真武宫倚山而建,造型别致,风景宜人。<br><br> 不敢说这像什么,像大鱼张开的口吗?鱼嘴里的牙齿和舌头(石桌石凳),还是有点意思的。<div><br></div> 不知景区的管理者和金庸之间谁向谁交费<br><div><br></div> 北峰峰顶,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br>该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div>顶有平台,原建倚云亭,现留遗址,是南望苍龙岭的好地方。<br><br>北峰峰高虽不及其它几峰,但山的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山岭通向南面,山势十分险要,登华山的乐趣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在登北峰途中。<br></div><div><br></div> 那时我的腿脚还好使,没有几个游客敢走到我拍这张照片时站立的位置,尤其是刚刚登上北峰还没有休息的人们。<div><br></div> 在北峰上俯看真武宫的沧桑,看苍龙背的雄险。<div><br></div> 凌空栈道。<br>在北峰上休息时,我需要作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登南峰,还是从这里下撤。<br><br>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半,从这里到南峰峰顶,按我的身体条件和随身装备,约需两个半小时。<br>从南峰顶到北峰没有索道,要摸黑走下苍龙背和擦耳崖,非常危险。<br><br>犹豫中,山上的工作人员极力劝阻,让我乘索道下山。<br><br>万般无奈中,作出了痛苦的决定:下山。<br><br>因此,苍龙背,凌空栈道,成了我心中的痛,也成了尽快再上华山的动力。<br><br> 再看一眼苍龙背。 再看一眼苍龙背。<div>再看一眼雄险的华山。<br></div><div><br></div> 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索道,下山单程票价60元。<div><br></div> 登山的路,虽然迂回曲折,但大部分地段的山体还能看出倾斜。<br>乘缆车下山,却是一串吊箱被一根细细的绳索牵挂,感觉是顺着笔直的岩壁垂直下放,吊箱中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口中都在发出轻轻的叫喊声,<br><div><br></div> <div><br></div> 呆呆的看着永远也看不明白的山体上的地质现象,<div><br></div> 呆呆的重复着一句话:苍龙背,凌空栈道。<div><br></div><div>几年之后,还真有了一篇更完整的包括苍龙背,包括凌空栈道的华山游记,此时后话。<br></div><div><br></div><div>谢谢看到这里的朋友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