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忆母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王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写母亲,这是我多年的夙愿,每当我想起这个主题时,回忆起当年与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那一幕幕难忘的生活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不断循环播放,心情非常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我的父母亲(1912年农历5月25日—1989年公历1月25日、1922年农历4月20—1982年公历11月12日)珍贵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苦难童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的母亲名字叫宋桂珍,父亲名字叫王金琢。母亲于一九二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县)天山口镇仁义村。母亲身高一米六七左右,略宽的肩膀,薄薄的头发油黑发亮,清瘦的脸庞上两只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母亲精明能干,善于思考分析问题,遇事总能想出可行的办法来。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跟我说,她的姥姥家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西马架子村,姥爷姓孙。她还说,也是在她十一岁那年她的母亲就在天山口镇仁义村过早地病逝了。那时她最小的弟弟才四岁,家中她是老大,大弟弟宋文喜,妺妹宋桂兰,小弟弟宋文焕。父亲名字叫宋连财,木匠出身,长年在外干木匠活顾不了家。从此以后操持家务照顾弟妹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很难想象过去那种艰苦的日子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母亲与娘家人的珍贵纪念照 摄于:1962年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左起:老姨宋桂兰、母亲宋桂珍、姥爷宋连财、大舅宋文喜、老舅宋文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我的家乡——天山口镇安乐村俯瞰图 摄影:王敏 摄于:2017年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操持家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九三九年父母亲在天山口镇安乐村成家后,生育我们姐妹三人兄弟六人,那时尽管父亲长年累月给地主耪青种地打短工,却仍是家境贫寒,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那时整个国家都是困难时期,北方连年大旱,都说那几年碌碡都没翻身,粮食颗粒未收,很多人家没有粮食,只能吃糠咽菜,扒榆树皮轧成面对付着吃,甚至有的人家只能外出沿街乞讨流浪他乡。据说有一年冬天有个外地要饭的连冻带饿死在了安乐村南园子墙根旁。那时我家也不例外,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仅有的一点粮食只能掺合一些青菜充饥,幸亏那时父亲是集体生产队菜窖的管理员,收拾菜时拿回些残菜对付着吃,可以说多数的日子我们是喝稀粥吃糠咽菜过来的。一天,我二哥王喜在外看见人家吃小米饭眼馋,回家后跟母亲说,人家吃小米饭呢,咱们也吃顿小米饭吧?母亲忧愁地掉下了眼泪。没办法不能眼看着一家人整天挨饿过日子,后来母亲就到元宝坑村我老姨家借粮食,一次借回一口袋或半口袋,因我老姨家人口多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但比我家稍强些。对此,万分感谢老姨家人的大力接济,使我们度过了难关。我还记得母亲说,我二哥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冬天穿的棉袄是花布棉袄面,在学校时有的学生笑话他,不好意思,放学回家后也对母亲说了。那个年代我们小的穿衣服一般都是哥哥姐姐们穿小了的不能再穿了,经母亲拆洗后或用染料染一染,翻新改做后再给我们小的穿,但我们觉得也很知足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过去那种艰苦的岁月,我们年龄虽小但也能看得出来,心里特别理解父母亲,他们精打细算已经尽到最大努力了。与同村同龄人相比,我们冬有棉夏有单,而且个个都穿的干净利索。出门在外村里大娘大婶见到夸奖说,看人家孩子,穿的好赖不说,什么时候都不破衣拉撒露棉花。听得出来,这实际是在褒奖我的母亲啊!因此,我们心里也沾沾自喜。我们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位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伟大母亲。尤其是每逢过年时,年前一个腊月母亲都在给我们重新拆洗缝补衣裳,另外还给我们每人都做一双新布鞋,虽是夹的,但大家心里也都非常高兴,一点也没有要求穿棉鞋的奢望。我家的针线活就是母亲的长年活计,既使是那样毎天晚上点着油灯还要做到半夜三更。那时如果有现在的缝纫机该有多好呀!不知要节省多少时间让母亲好好地歇歇。可以说母亲大半生的时间都用在了给我们做针线等家务活上了,那时母亲身体不怎么好,特别消瘦,繁重的家务活,加上多年的胃病,疼急了就沏点小苏打水喝下去,缓解缓解接着干活。还有多年的浑身疼的病,大半生都是病魔缠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是我家的顶梁柱当家人。她何止做家务,更主要是她为了这个家的生活还要操心算计。现在看来那个年代如果没有母亲那样操心受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不知要困难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母亲的一生是为家人操心受累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心地善良助人为乐是村里人有口皆碑的。记得我村有一位叫程国彬的老人,我们叫他二爷爷,他是我太奶奶的侄子,是个孤老,是村上的“五保户”,多年吃住在生产队队部。在他近七十岁时,已无能力自己做饭了。因此,母亲与家人商量同意,让他住在村部,吃饭在我家。就这样近十来年,直到一九七五年为他病故送终。母亲这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不正是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缩影吗?所以,母亲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和发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需要简要叙述一下,那时我家也可以说是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为什么那么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呢?根源在哪里呢?我认为,一是解放前土地霸占在地主富农少数人手里,农民没有土地,只能靠给人家耪青种地打短工,换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二是解放初期国家先后实行的是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集体化制度,土地虽从地主富农手里夺过来了,但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实行社员集体参加生产队劳动,秋后分粮,可是每年每人分得的粮食还不足三百斤。社员参加生产队劳动实行工分制,10分工为一个工日,个别地方男女同工不同酬,年终结算,一个工日的日值不足一两角钱,有的村甚至几分钱。那时的种种原因致使多数社员出工不出力。三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非常低下和落后,极大的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别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人拉犁的现象。诸多原因,致使种粮的无粮吃,编席的无席铺。这就是当时我国农村解放前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发展的状况,也就是那时农村农民困难的根源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教育儿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虽然没文化不识字,但她非常重视儿女们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教育。自幼母亲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善良正直,不打人骂人,不偷人家的东西,要向好人学习。我们不但认真地听了,而且也是那样做了。待我们兄弟姐妹到了上学年龄时,她要求我们必须上学学习文化知识。家里困难怎么办呢?她就养猪卖小猪崽,养鸡下蛋等办法换钱供我们上学。我们兄弟姐妹学习也比较刻苦用功很争气,竟然有兄弟三人进入了我旗最高学府天山一中。这个数字对于我村来说是最高的,别人家是不能比的。这足以说明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母亲对儿女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非常感谢父母亲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上学读书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日后从我们兄弟姐妹们所干的工作和技术来看,都得益于学到的文化知识,这不能不说是父母亲的一大功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思念弟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b><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成家后,不但为自家操持家务,还一直惦记着她父亲的一家。后来将父亲一家从仁义村安置到我们同村居住,目的是方便照顾。要说惦记的话,最让母亲惦记的人要数她最小的弟弟我老舅宋文焕了。母亲说,我老舅自幼聪明伶俐,上学读私塾格外用功夫,学习成绩好,深受教师和村上人的喜欢。他念完书后,在母亲的积极参与下,先后在铁匠铺当过学徒工、查布杆庙区贾家药店拉过药橱、在安乐村当过文书、村长。一九四六年冬被本旗查布杆区领导调到区上工作,任区青年主席等职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老舅宋文煥中年时代珍贵标准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那时正值我国解放前夕,我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先后解放了华北华中等大部分城市和地区。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我军乘胜快速向南推进。当时由于国内形势发展的相当快,国家急需征召一批有文化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南下,接管被解放了的城市和地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巩固根据地。因此,一九四八年他在区上被旗领导选中,而后所有被选中人员全部集中在热河省短期集训配备武器,不久就统一南下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是从那时起,我的母亲无时不刻都在挂念着远方的她的小弟弟。因为他没出过远门,年纪还小啊……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母亲白天边干活边跟我们唸叨,说你老舅现在也不知到哪儿了,也不给家里捎个信,是不是还活着呢?边说边掉泪。看着母亲难过的样子我们也跟着默默抹泪,我们不时也帮母亲瞒怨老舅说,真是的,走了也不来个信,让家人惦记着。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在油灯下给我们缝补衣裳,我给母亲端着灯,她也同样边唸叨边掉泪。她说你老舅走这些年没消息可能是沒有了,要不然早就来信或回来了。就这样母亲怀着这种惶恐忧虑的心情度过了漫长的十五个年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我还记得,那是在一九六二年夏天的一天,老舅突然地回到了家门口,母亲被眼前的场景彻底惊呆了,当时她那是哭啊还是笑啊?(你懂我懂全都懂),就这样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让人放心了。村里人轰动了,亲戚朋友们相互转告说,宋文焕现在还活着呢,他回来了,快去看啊!一时传遍了村内外。那时我已懂事了,母亲那时心里特别高兴溢于言表。她叫我们哥几个赶紧到生产队羊圈把自家的羊抓回来一只,意思是宰羊摆酒庆贺老舅平安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宋文焕舅舅从广州回家乡探亲时,与他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们的珍贵合影 摄于:197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片后排左起:王喜、宋国明、王敏、李金、宋金荣、李素琴、宋玉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宋文焕舅舅 珍贵故乡照 摄于:1994.08 摄影:王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说在我兄弟姐妹们的心灵里老舅回家乡,比过年还不知要高兴多少倍呢。可能是受母亲多年的感染还是受老舅走南闯北有所作为的影响,说句心里话,我们兄弟姐妹以及亲属们对老舅格外亲近和崇敬,都把他视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每次他从广州回来大家都愿意跟他在一起,了解当年在外的一些情况。他说,当年随同组织南下先后到了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帮助建立省级政权,其间,经历了大小多次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九死一生的惊险场面。他还说,一次,在广州的除夕夜晚,那时广东还没有全部解放。我和巴林左旗林东镇一同南下的老乡正在一独门独院的屋子里研究工作和过年包饺子,由于想家思念亲人的原因,我俩边说话边擦起了眼泪…… 这时只听到屋外有动静,我俩就赶紧趴窗户往外看,发现院墙上有人头晃动的影子,墙上还架起了机枪。这时我们赶紧吹灭油灯,随后把随身携带的手枪子弹快速推上膛,打开屋门就往外突围,但刚出门口就被敌人发现了,枪声马上就响了起来,没等跑到院墙豁口,林东老乡就被子弹打中倒地,这时我迅速背起继续往墙豁口处跑,过了墙不远我就感觉越背越沉,一摸胸口心脏已停止了跳动,把他安放好后,我就飞速地跑到很远的一片稻田旁的稻草垛里隐蔽起来了,因此,躲过了生命的一劫。待到天亮时发现我的大衣右下角竟然被子弹打穿了一个孔,幸亏没打中身体。所以,今天我能活着回来已是非常万幸之万幸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亲人问道:为什么一走多年不给家里捎信?他说,那时南下人员的组织纪律是相当严格的,开展工作活动必须严格保密,不能暴露任何行踪,以防遭到敌人的破坏,所以不便于跟家里书信往来就是这个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待全国解放后,老舅他定居于广东省广州市,单位在省市委政府多个部门主持工作,职务是厅局级国家公务员。当然,我的母亲对有这样一位有出息的弟弟而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五、部队探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九七三年底我参军入伍,部队是沈阳军区某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防吉林省集安县。可能是儿走千里母担忧的缘故吧,在我参军第三年四月份的一天,母亲决定去部队看望我。由我二哥开车送到通辽后改乘火车去部队,可谓千里迢迢。那时母亲已五十五岁了,身体还算可以。因为这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我和家里人都非常担心。母亲虽没文化,但她不怕出门,可是母亲却拿着我的信皮很顺利地到达了部队驻地。部队那时条件还可以,设有专门的招待所,吃住都较方便。母亲到部队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看望我;二是与我商定我的婚姻大事。母亲在部队七八天时间里,连长安排不让我参加连队活动,陪母亲叙叙家常参观参观。就这样我陪母亲进县城观景点,先后参观了军营、我们特务连的军事训练科目,特别是有机会还参观了我团雷锋纪念馆,在纪念馆母亲边看边点头称赞雷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我着军装与母亲在部队驻地集安县城照相馆珍贵合影 日期:1976.04</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来部队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我陪母亲漫步来到了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宽广的鸭绿江水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江面上时而出现长长的拖船好象草原上长长不断的勒勒车从眼前驶过,举目远望两岸山高林密好一派南国的绿色景象,满眼春光,美不胜收,真是“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从望远镜里还看到江对面朝鲜人民共和国山上盛开的金达莱花红彤彤的漫山遍野,岸边半山腰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白色的缎带将山与山环绕连接。山间少有的平地,偶见几个妇女在田间扶犁耕作。据说是一九五O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男人在战场上牺牲了,因此,很多农活只能由女人承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在部队的几天里,看得出来,心情格外愉悦,算是等于离家休息了。母亲在部队嘱咐我努力学习掌握军事本领,好好干长志气,安心部队不要想家,服从部队首长领导指挥。这些话至今还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它潜移默化在日后关键时刻为我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还记得,与母亲在县城逛商场时,我用我的津贴费特意给母亲买了一块母亲称心的布料,以至于日后多年母亲看见用那块布料做的衣服时还在唸叨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还做了一件很值得有纪念意义的事呢,那就是在集安县城照像馆我着军装与母亲合照了一张照片,并让她单独照了一张半身像,为日后得以留存百年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人走像还在,每当我看到这两张像片时,心里非常难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病重在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近六十岁时,身体逐渐不好了。主要是由于多年家务的操心受累,养育儿女时做下了很多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积劳成疾,加之个别儿女惹母亲不顺心,久而久之得了重病。之前我们年长的儿女也曾到旗医院为母亲求诊多次,但始终不见好转。于一九八二年初我与二哥王喜专门陪母亲去通辽盟医院看病,经医院检查,当时我与二哥全都傻眼了,医生告诉我们母亲患的是肝癌,已到晚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七、告慰母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今,历史已翻开了新世纪的扉页,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一九八二年我村的土地由生产队集体所有分给了农民个人使用,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规定这种制度几十年不变。从此,农民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地。近年来,村里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挥,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现代物质文明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本世纪初党中央规划二O二O年前全国要达到小康社会。母亲,这里我要告慰您,您的后代子孙们现在都已过上了比过去那个年代不知要好多少倍的生活了。儿女们推倒土房建了砖房,吃穿更不用说了。母亲,我怎能忘记,您在病重时还在惦记着我没房子,您说,等你有了房子我就放心了。这里我还要告慰您,在我租住了三年房子后,一九八四年初在天山镇桥西盖了三间瓦房,又于一九九七年底迁入了我单位的住宅楼了,您该放心了吧?恰是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我们就更加想念您,您要是还活着该有多好啊!您就在儿女家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 是儿女们的不孝,沒有尽到应有的义务,没有照顾好您,让您过早地离开了人间,我们深感悲痛和内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您虽走了,但您却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写于二00五年七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谨以此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缅怀纪念母亲诞辰100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谢谢关注与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作者近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作者简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敏 1953.10.17 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籍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口镇安乐村(行政区划名称:向阳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0.06至1972.12天山一中 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2.12至1973.12安乐村 农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3.12至1978.04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雷锋团特务连侦察排 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8.04至1981.06大庆油田乙烯石油化工总厂 工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1.06至1982.02阿鲁科尔沁旗水利局 工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2.02至2013.10.17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 警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3.10.17 退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