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武(郝)式太极拳

九指 辰美

阴阳的对立与统一 作者:郝吟如 <p class="ql-block">  阴阳作为事物运动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着的。如果没有对立的彼方存在,此方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例如:虚与实、外形与内形、气势与精神、柔与刚、动与静等,都是互相对立着的。但是,阴阳的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互相对立之中。因此阴阳两个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统一进行共同作用的。 太极拳运动只有在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过程中进行,太极拳艺才有其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p><p class="ql-block"> 欲求得阴阳的对立与统一,首先要在运动中求得阴阳的分清和相济。</p> <p class="ql-block">一、阴阳的分清</p> <p class="ql-block">  太极拳是以内形为阴,外形为阳;精神为阴,气势为阳;柔为阴,刚为阳;静为阴(静是指运动时的一种心静神舒体静的状态,非静止之意),动为阳;在上者为阳,在下者为阴;在前者为阳,在后者为阴。对于左和右,以何处为阴、何处为阳,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阴阳的原则而定。虽然太极拳运动的阴阳现象极为复杂,但毕竟有其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可循。</p><p class="ql-block"> 既然阴阳是太极拳运动中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那么内外也是阴阳对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内则必有外。外动是依人,内动是由己。动中又须心静,动中有静,才能动而不慌不乱。动者是气动,是以气推形。气分阴阳,阴者精神贯注,阳者气势腾挪。气分阴阳,太极拳就有了物质运动的源泉,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极之劲既有柔性,又寓刚性。柔而不成无物,刚而不成硬力。如果阴阳不分,便成双重。双重是以先天自然之力去运动,而无灵活变换的余地,势必呆板、滞重,故谓“双重则滞”。 </p><p class="ql-block"> 在分清阴阳的同时,又必须注意阴阳之间的均衡。能做到阴阳相等,就能达到不偏不倚的平衡,即所谓“立如枰准”和“不丢不顶”的对等。阴阳不相等,必至偏沉;劲力会随之一边倒,出现丢顶的现象,即所谓“偏沉则随”(此随非顺随得力之意)。只有做到阴阳既对立,又相等,才能谓之阴阳分清。 </p><p class="ql-block"> 因为太极拳是人体周身的整体运动,所以周身须节节有阴阳、处处有虚实,并随时随处都充满着阴阳对立的现象。正所谓“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p> <p class="ql-block">二、阴阳的相济</p> <p class="ql-block">  做到了阴阳分清之后,再将二者统一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为阴阳相济。</p><p class="ql-block"> 拿内形与外形举例:两者虽是对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着的,并始终不能脱离。所以只有当内外形运动达到辩证的统一,内形所产生出来的虚实之劲才能贯串在一举一动之中。再以精神与气势为例:精神须支撑气势,反过来气势又须包围精神。这样,气势能达于腾然;精神便不致外漏,乃能内固精神而外示安逸。精神为刚,气势为柔;柔中寓刚,便能达于柔而有物,刚则不露,乃劲富有弹性。</p> <p class="ql-block">  总之,阴阳必须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合作,才能做到所谓“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