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妈妈

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

<p class="ql-block">  滕妈妈名叫滕淑珍,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快二十年了,今年已经71岁了,是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年纪最大并且一直在坚持练习朗诵的老师。滕老师自2019年7月加入宁夏中卫阅读会、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以来,每天坚持练习朗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相约来到滕妈妈家时,她正在听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基础朗读群里一位老师对她当天的朗读练习的点评,招呼我坐下后,又回听了她那天的练习作业,听完后,对我真诚地说:我这个“非”字读的有点不准确,然后又反复练习读那个字。看到滕妈妈对这个小问题这么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让我由衷的佩服她。</p> <p class="ql-block">  滕妈妈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师,在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这个群体里她像妈妈一样关心着协会的发展,关心着每一位诵友的成长,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滕妈妈”。而我更喜欢称呼她滕老师,称呼“妈妈”虽然更加亲切,称呼老师是因为我更敬重她。</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见到滕老师是在宁夏中卫朗读微信群里,从张淑华主席发到微信群里的一段视频里我认识了滕老师。这段视频是在2019年7月25日的时候,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对在全民悦读朗读大会中获得奖项的人员进行颁奖的大会上录制的,当时滕老师跟着朋友一起去观看,一下子被这个集体所吸引,上台由衷地表达了她的感想,并现场朗诵了她自己抄写出来的一首诗。我对这个场景记忆深刻是因为那时候我也正关注着这个群体。和滕老师提起那次经历,滕老师还有些小激动,说那是她第一次接触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这个群体,感觉获奖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小朋友们朗诵的太好了,加上张淑华主席对她的热情,给人一种温暖的亲和力,觉得自己在朗诵的道路上终于找到了一个组织。</p> <p class="ql-block">  原来滕老师一直喜爱文学,工作之余喜欢看看书,退休多年她一直在老年大学的合唱班和文学班在学习,有时候看书遇到喜欢的诗词还会用笔记本抄录下来。我记得她那天是拿着文本再朗读。谈起这件事滕老师说,因为去的时候知道是朗诵协会,也是带着学习的目的想去和老师们交流的,于是就带着她平时抄录的诗词去了,没想到读完真的在现场得到了张主席的鼓励与指导,从此就每天在群里发声练习朗读了。作为一个近70岁的朗诵爱好者,滕老师的执着与认真精神让我无比的佩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中旬,协会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线下朗读沙龙活动,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滕老师每周都坚持准时到场,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并反复练习,还认真地做着笔记,真的是一直在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她认真刻苦的学习,在2019年11月24号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黄河情、诗歌美,筑梦70年诗歌文艺晚会上,滕老师脱颖而出首先被选为领诵者。在这场大型诗歌晚会上,滕老师展现了自己的风采,真像她诗歌中朗诵的一样:老有老的风采,老有老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6日宁夏中卫阅读会、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前往中宁县太阳梁第二小学开展“春节元旦期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滕老师第一个报名参加,是参加这次活动的会员中年龄最大的会员,她的这种孜孜不倦的认真学习精神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进入2020年,疫情爆发,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和全国人民一样心系疫区群众,滕老师带动协会会员主动捐款,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每一场线上朗诵活动,用声音参与到这场伟大战疫中来。每天坚持练习朗诵,在春节居家隔离期间,带动孙女和外孙女一起朗诵。没想到自此后,才上一年级的外孙女深深地爱上了朗诵,滕老师又带着外孙女加入到亲子阅读群里,每天和外孙女一起坚持朗诵练习,陪着外孙女参加每一次的线上线下的朗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外孙女通过一场场的活动历练,增加了自信,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每次说起外孙女,滕老师都由衷地感谢张淑华主席能够创办宁夏中卫阅读会,成立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为大家搭建了这么好的锻炼平台,使她的外孙女像变了个人似的。外孙女赵子涵原来在外人面前总是扭扭捏捏,不敢在人前大声说话,两年来通过每天练习朗诵,参加协会组织的每一次活动,在舞台上不断地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在朗诵的舞台上把自己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到朗诵文本中,有时候还能自创加上舞台表演的手势动作,逐步展现出她朗诵表演的天赋。对学习也更加主动积极了。</p> <p class="ql-block">  滕老师的女儿吴彩虹看到妈妈和女儿在朗诵路上发生的变化,在滕老师耳闻目染的熏陶中,也喜欢上了朗诵,并开始了发声练习,每天坚持陪女儿一起练习朗诵,朗诵水平也逐步有了提高。</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中卫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开展的中卫市“品读红色经典 传承家国情怀”亲子线上悦读活动展播中,滕淑珍老师一家祖孙三代录制的朗诵视频《家风颂》获得了一致好评,而这一次合诵更鼓舞了滕淑珍老师及其家人。在祖孙三代学习朗诵的路上,她们家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她们经常在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下,大家的心贴的更紧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配合女儿和外孙女,滕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反复练习朗诵的文本,在71岁的年纪,居然背会了朗诵文本,和女儿孙女一起脱稿上台表演合诵《唐诗里的中国》,这个节目一经演出,得到了广大诵友的赞赏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  在2021年9月23日自治区统战部和中卫市统战部在中卫市大麦地举办的主题为“喜迎国庆,共话同心圆”宁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题沙龙演出中,自治区统战部杨处长看到滕老师一家祖孙三代的演出,忘情地伸出大拇指,尤其对孙女赵子涵的表演大加赞赏,说小小的孩子一点都不怯场,镇定自若,表演自如,有大家风范!对滕老师这么大年龄了还坚持参加公益朗诵活动表示由衷的敬佩。</p> <p class="ql-block">  对于亲子群的活动,滕老师带领女儿外孙女每次都积极参加。亲子群的孩子4--8岁的孩子居多,能参加活动的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一些。孩子们的活动需要在线下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指导排练 ,孩子们又多,到了一起,玩闹是难免的,这种时候滕老师每次都是准时到场,主动帮着高淑华老师维持排练秩序,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小朋友,得到了孩子们和每一位家长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  滕老师对协会举办的每一次线上线下活动都能够认真对待,无论是在排练中还是在演出活动中,都能够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准时参加,从来没有因为她的原因影响过排练或演出。</p> <p class="ql-block">  尤其在2020年12月中旬,协会编排情景剧《七律——长征》,正值严冬,天气寒冷,排练场所还在新墩花园,滕老师在寒冬里,在离家又比较远的情况下,每天都是准时到达,从来没有因为天冷路远和活动量大而抱怨过。</p> <p class="ql-block">  在2021年6月底7月初,协会编排配舞诗朗诵,在酷热的夏季,看到排练舞蹈的会员们汗流浃背,十分辛苦,就在之后排练的日子里和女儿自制可口的酸梅汁、桑葚汁带到排练现场给会员们解暑消乏,大家都亲切地喊着“滕妈妈”,这场景真是好贴心啊!。</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与滕老师接触过的人都会感觉到滕老师待人的热情与真诚,尤其是对协会的每一位会员,既有母亲般的关爱又有大姐般的平易近人。除了在协会排练的场所,滕老师还时常约会员们到她家里相聚,这样的时候,她总是不让我们插手,让我们安心地互相交流朗诵心得,而她却和77岁的老伴在为大家忙碌着饭菜,饭菜上桌无比自豪地为我们讲述这一桌菜都是她和吴叔叔一大早专门到早市上特意挑选的新鲜蔬菜,还有吴叔叔亲自播种的蔬菜,从食材到烹饪无不包含着滕妈妈和吴叔叔深深的无私的爱。</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到滕老师家里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兄弟姐妹般的快乐喜悦。现在协会大大小小的会员们已经把她的家当成协会的第二个活动场所了。滕老师总是对大家说:大家都把这当成自己的家,随时可以来,来了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p> <p class="ql-block">  当她得知小红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时,她对小红的关爱就更胜于母亲了。小红也亲切地喊着滕妈妈,当着我们的面,小红也是好不掩饰地向滕妈妈撒娇,同时也像女儿一样心疼着滕妈妈。每次滕老师招呼我们相聚,小红总是早早安排好手边的事情,早早去帮着滕妈妈摘菜洗菜;要是包饺子,小红就想办法用各种蔬菜榨出汁在家里和好面,提前送到滕老师家,这样我们就可以包出色彩不同的饺子了。</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一去就是一二十人,滕老师每次都是招呼有时间的方便的会员都能去相聚,总是准备三大盆不同的馅子,有时候有的人临时有事去不了了,剩下的饺子再煮出来晾凉,大家回家的时候再带上一些。有一次准备的太多了,回家时我们每人又带了一份回来。小红的撒娇也不同于别人,有一次我们提起了饺子,小红就打电话给滕妈妈说:滕妈妈,我想你了!我今天晚上要和面!滕妈妈听闻此话,风趣地说:想我了还是想我的饺子了,你都要和面了,那我明天就拌馅子么。俨然就是亲母女啊!</p> <p class="ql-block">  张淑华老师每次提起滕老师都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之情。张老师说她第一次见到滕老师就有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亲人般的感觉,她从心底里很尊敬滕老师。后来在协会活动的接触中,更加感受到了那种亲人般的关怀,感觉就像个大姐姐。再后来多次去滕老师家,感受到滕老师和老伴吴老师对她有着一种父母般的关爱。这两年每到张老师爱人的祭日,滕老师总会和姐妹们陪伴在张老师的身边,陪伴张老师到黄河边,在张老师爱人魂归黄河的地方祭奠张老师的爱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淑华老师说,她内心对滕老师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p><p class="ql-block"> 在张老师回深圳时,滕妈妈专门给张老师准备了满满一大包家乡的特产:有早早预备下的蒸艾、枣子、玉米、辣面子等等,恨不能把张老师爱吃的东西都给带足了。她对张老师的关爱已经胜过一位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了。如今客居深圳的张老师,每当想起滕老师夫妻俩,更有一种想家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滕老师对待亲人朋友更是无微不至,对待子女,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在他们事业需要帮助的时候全力以赴,对孩子的事情从不大包大揽,要求她们合理安排好工作,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所以滕老师的两个孩子从来不依靠父母,忙的时候请父母搭把手,事情安排开了就都是自己带孩子,自己教育子女。两个孙子女已经成人,两个小一点的孙女、外孙女都在滕老师老两口的言传身教下懂礼貌、自主学习。今年在爷爷生日的时候孙女、外孙女在家用读书朗诵的形式为爷爷过了一个非常热闹而有意义的生日,令老两口非常欣慰。</p> <p class="ql-block">  对待亲戚朋友也是肝胆相照,毫不含糊。今年八月份得闲,滕老师接吴叔叔八十多岁的姨姨姨夫到家伺候了一段时间,天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家做好吃的,把老俩口最拿手的手艺展现出来照顾姨姨姨夫,令老人家非常感动。滕老师的一个闺蜜今年被查出得了癌症,在去北京做手术前,滕老师就专门把她闺蜜接到家里精心照料,陪朋友聊天开导,在中卫住院期间,每天特意做好朋友爱吃的饭菜,让老伴骑电动车给送到医院。闺蜜十月份手术后回到中卫,看着骨瘦如柴的朋友,她心疼不已,每天到市场购买有营养的食材,变着花样给朋友做好营养餐,再送到朋友家,每天都陪朋友聊天,看着朋友一天天恢复过来的脸色,滕老师由衷地高兴。</p> <p class="ql-block">  我有两次到滕老师家,都看到滕老师把做好的饭菜用保温盒盛好,安顿77岁的老伴或送医院或送家里,看到那一幕,滕老师本来就和蔼可亲的面容在我心里更加慈祥,更加伟大,给人温暖。一个人能精心精意地照顾朋友就很难得了,还能带动77岁的老伴去给自己病榻中的朋友送饭,那她的人格魅力又该有多么大才能配得上老伴这样为她心甘情愿的做一个快递员。</p> <p class="ql-block">  滕老师与老伴风雨相伴近五十年,相互扶持走过近半个世纪,走过了血气方刚时的磨合期,走过了为生活而奔忙的中年,走过了看护孙子女的琐碎的繁忙期,如今老两口是以一颗淡然的心态享受着每一天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  滕老师喜欢唱歌、文学,就在老年大学里学习上课,参加各项活动,吴叔叔就在家操持着家务,侍弄着自家的小菜园,自得其乐。闲暇时间老两口结伴一起出门去旅游。琴瑟和鸣,令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  提起年轻的时候,我没想到,在那个媒妁之言的年代,滕老师与吴叔叔竟然经厉过长达四年的浪漫恋爱期,尤其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实属少见。当我听到吴叔叔为了这段美满的婚姻在七十年代初期追了滕老师四年时,我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吴叔叔当时也算是大龄青年了,能够契而不舍地追求一个人四年,那更说明这个人本身该有多大的魅力啊!可以说,滕老师夫妻俩也算是时髦的自由恋爱,吴叔叔当年看上滕老师后在第一次托人去向滕老师父母提亲时,因为吴叔叔比滕老师年长6岁,滕老师当时没有答应。吴叔叔没有因此而放弃,尽管滕老师因为到山里教书离开了县城。</p> <p class="ql-block">  吴叔叔采取迂回战术,经常到滕老师父母家里,帮着干活以此取得了岳父岳母的信任,在锲而不舍中追求等待了滕老师四年,在滕老师回县城工作后的1973年元月举行了婚礼。</p> <p class="ql-block">  当我开玩笑地问起滕老师当时父母要彩礼了没有时,滕老师说哪有什么彩礼呀,就连当时时兴的三响一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都没有,结婚时给了100元钱到银川买了一件棉大衣就算是聘礼了,哪还有什么彩礼,结婚时你吴叔叔借了辆自行车,组织了六个人的迎亲队伍把我接到家,简单地办了个婚礼。吴叔叔马上接过话茬,像个孩子一样幸福地笑着说:当时还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呢!说结婚时滕老师买的大衣现在都还在,说着就到阳台上拿出一件砖灰色的大衣外罩,看得出样子现在看来也不算是老旧,是那种可以拆洗的大衣。吴叔叔说这件大衣外罩现在已经是他的了,在干小院里的农活时他就穿着这件衣服。滕老师与吴叔叔风风雨雨48年,一件结婚时的大衣见证了他们48年的风雨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那个时候的教学任务还不仅仅是在校园的课堂上的教学工作,还承担着当时对贫下中农的扫盲工作。农民白天都在忙着田间地头的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时间参加扫盲识字。滕老师当时负责着县城周边一个村子的扫盲工作,离家还有好几公里的路程,每天回家匆匆吃完饭,吴叔叔用自行车把滕老师送到培训的地点给农民们上课,吴叔叔再回家照看孩子,等到快结束时再骑车去接滕老师,忙完回家孩子们都睡觉了。滕老师还要再给学生备课,每天准备好这些都半夜了,十分辛苦。寒来暑往,无怨无悔,吴叔叔也是任劳任怨照顾着孩子还要承担接送滕老师的工作,非常辛苦。</p> <p class="ql-block">  寒暑假,大部分时间还要到乡村小学上公开课,为乡村小学老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培训。滕老师教书育人几十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加班加点从不说苦喊累,有病自己抗,实在抗不过去了就上医院开点药带在身边。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觉悟都特别高,没有加班费,没有交通费,滕老师又是一个极其认真负责的人,为了孩子,节假日还要做家访,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孩子,教学三十多年来,迎来送往了几千名学生。滕老师整日奔忙在工作中,自己却落了一身的病。在2002年时,滕老师51岁时,教龄三十三年,因病怕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按国家有关政策光荣退休。 </p> <p class="ql-block">  提起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吴叔叔带着一种骄傲且敬佩的眼光深情地望着老伴滕老师说:你还别说,这个人就是能,几十年来,带过不同的班级,无论是全校师生认为底子好的班级,还是大家眼里无可救药的班级,只要交到她的手上,这些学生好像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纪律、成绩就都上去了,每年年终学校评选先进个人,许多老师不无开玩笑地说:还评啥呢,成绩都在眼前呢,就是滕淑珍!</p> <p class="ql-block">  今年71岁的滕老师教过的学生现在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有的是国家公职人员、领导干部、有的是自主创业者、有的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这些年,每年都有专门打听到滕老师的联系方式、联系到地址跑到家里来看望滕老师的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能被学生们念念不忘地记住而且能不远千里、万里回家乡来看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有多少人还能记住小学时候自己老师的模样?还能记着去看望自己小学的老师?当我看着滕老师手机里那一张张稍带岁月沧桑的中年人的笑脸,看着滕老师被她曾经教过的小学时候的学生们围在中央时,我再一次被感动了,又一次感受到了滕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平凡中的伟大的光芒。这种平凡中彰显着伟大,琐碎中凝聚的母爱的精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p> <p class="ql-block">  吴叔叔对滕老师朗诵的支持从来不在语言上表现,大部分都是落实到行动上。每次朗诵协会的会员去滕老师家,吴叔叔都是亲子主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饭后还要翻出他珍藏多年的好酒,必须要与我们喝几杯才肯让我们走。两年多来,遇到我们的线上活动,吴叔叔还帮着祖孙三代录视频,吴叔叔完全是一个行动派。</p><p class="ql-block"> 在协会的朗诵微信群里,滕老师这种认真学习的精神和她这种带动家人一起学习经典文化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协会的会员们。滕老师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小学教师,但她身上那种积极乐观向上,活到老学到老的认真学习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中卫市朗诵艺术协会中,她就是我们的一面旗帜,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p>

老师

朗诵

叔叔

中卫市

协会

外孙女

妈妈

张老师

练习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