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红安两地畅游记》之四

周流无羁

<h3>参观《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br></h3> <h3>十四日下午,我们赶往七里坪。</h3> <h3>红安七里坪革命遗址位于县城北23公里处,东邻麻城,北接我们河南新县,新县到红安县的公路从镇中穿过并形成街道。它是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全国仅次于井冈山的第二大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h3> <h3>在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苏区早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七里坪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也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h3> <h3>七里坪位于红安县北部,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境内高山丘陵起伏连绵,既是鄂豫之咽喉,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革命时期,这里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八七”会议后,党在这里领导了黄麻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h3> <h3>1927年11月13日,大别山南麓的农民自卫军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攻占黄安县城,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当地一位书法家即兴挥毫写下对联——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正是在这副对联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被称为“红军”。<br></h3> <h3>从“黄麻起义”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一直红旗漫卷,红星闪耀,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30年3月,鄂豫皖边特委成立。从此,地处中原、横跨三省的大别山苏区连成一片,红安县七里坪镇更被改名为列宁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br></h3> <h3>土地革命时期,七里坪地区在郑位三、戴克敏、曹学楷、吴焕先等发动和领导下,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农协会、农民自卫队纷纷成立,打土豪、惩恶霸等革命活动如火如荼。七里坪的长胜街成了革命中心,1926年在长胜街“柯义生”杂货店的店员郑行瑞为了配合农民运动,在潘氏祠堂成立了“七里坪工会”,并任工会主席,成立了工人纠察队,随后又成立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劳动保障机构,黄安县及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劳工委员会。</h3> <h3>工农运动开展以后,为了惩治土豪恶霸,1927年4月初,在长胜街的南庙成立革命法庭,依照《湖北省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依法惩治了七里地区大土豪阮纯青、李介仁,镇压了七里坪商会会长李业阶等反动派,大长了工农协会的志气,有效打击了反革命的反动气焰,法庭遗址尚存。<br></h3> <h3>2002年5月14日董必武法学研究会与会专家参观了这个法庭后都赞叹不已,被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第一庭。1927年7月,中共黄安县委在长胜街南门外文昌宫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拟定《中共黄安县关于传达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武装暴动的指示的报告》和《中共黄安县委关于武装暴动的计划》同年11月13日中共黄麻特委在文昌宫召开黄麻两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黄麻起义指挥部,七里坪也因此成为起义队伍的重要集结点。轰轰烈烈的黄麻暴动在七里坪掀开了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最早武装暴动之一,载入中国革命史册。</h3> <h3>1930年党中央鉴于鄂豫皖地区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为了指导革命顺利发展,委派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鄂豫皖苏区,在七里坪文昌宫主持召开了原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平汉特区行动委员会、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经鄂豫皖特委研究决定,把革命的大本营建在七里坪命名为“列宁市”,把长胜街命名为“杨殷街”。并在长胜街48号建设“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发行纸币壹元、伍角、贰串3种,铜币面值伍拾文1种,油布凭票(经济公社流通券)有壹串文、贰串文两种。在长胜街49号设立中西药局,为红军医院供应药品,保障了伤病员的治疗,在长胜街52—54号创办了鄂豫皖特区第一个苏维埃经济公社,为农民提供种子农具等生产用品。长胜街29号设立饭堂合作社,相当于招待所,持苏区政府或红军介绍信的可免费就餐,并在河街创办了鄂豫皖苏维埃小学,当时命名为“列宁小学”。<br></h3> <h3>第一个革命法庭</h3> <h3><br>长胜街~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所在地<br>长胜街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街,因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闻名于世,红色印记留存,极具纪念意义。这条街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革命时期,长胜街成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现还存有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等18处重要革命遗址,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胜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解放后又续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门楼。街道两边房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扇,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h3> <h3>走在今日的长胜街,人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列宁市经济公社、七里坪革命法庭、鄂豫皖中西药局……古朴的街道两侧,静静地排列着这些革命的遗迹,默默地坚守着岁月的沧桑,展示着70多年前的人民共和国雏形。</h3> <h3>红安县长胜街遗址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黄麻起义遗址、长胜街革命遗址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等20处。如今长胜街保持了大革命时期的原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列宁市场殷街遗迹等一批遗迹、遗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br></h3> <h3>我们走在这条街上,深深地被它的街景街貌所吸引,所震撼!若不是街道上那家家门店墙上遍插的国旗,你会觉得时空逆转到了上个世纪早期。小布瓦、石板路、商铺牌匾,俨然是一条繁华的古商业街。我们惊叹它的繁华,惊叹它的漂亮整洁,惊叹它的古香古色。我们激动地在街上探访一家家红色遗址。进入里面看遗迹解说。走出门外拍照留念。大家又去参观了红四方面军成立纪念碑(此碑也与三十年前的碑不一样了)、列宁小学(也是迁出原址重建的了)及革命纪念陈列馆。真是流连忘返啊!<br></h3> <h3>游览</h3> <h3>游览</h3> <h3>参观</h3> <h3>参观</h3> <h3>拍照留念</h3> <h3>交流</h3> <h3>参观</h3> <h3>参观</h3> <h3>拍照留念</h3> <h3>参观</h3> <h3>长胜街道门</h3> <h3>七里坪城墙遗址</h3> <h3>拍照</h3> <h3>列宁小学</h3> <h3>教室</h3> <h3>听课</h3> <h3>列宁小学全貌</h3> <h3><br>1931年11月7日,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西门外河滩上召开成立大会,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部队有3万多人,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驻在长胜街。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中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h3> <h3>七里坪是中国革命的著名老区,1988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2年载入全国历史名镇史册。1958年3月12日,董必武同志回到红安视察七里坪时,挥亳赋诗:&quot;残垒犹存旧战痕,义军根据地传名,而今建设能跃进,不愧当年七里坪”。<br>长胜街既是革命文物一条街,又是传统教育、旅游观光好景点,每年前来旅游观光,接受教育的人数达数万之多,。同时它也是革命题材、影视剧拍摄的好场所,在长胜街上先后拍摄了《五更寒》、《大别山上红旗飘》、《黄麻惊雷》、《大进攻序曲》等10多部影视剧目。参观过后,几位农友都深感震撼!感觉不虚此行。</h3> <h3><br>号称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县 、号称列宁市的七里坪,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大主力红军部队的诞生地。为何知名度远不及井冈山 延安 西柏坡等地?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张国焘……。</h3> <h3>归途中,通过回忆探访、参观、游览的新县红安这四个景观。计划得当,天气晴朗,路途顺利,景点多样,玩得开心。感觉真的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h3> <h3>晚上五点多到达信阳。自然又是把酒庆祝,尽欢而散。</h3> <h3>我背着行囊步行走在浉河桥上,城市已经是华灯初上了!两天的行程,走时朝霞满天,归来灯火辉煌。放飞自我,亲近自然,心情愉快的两日游也!<br><br><br><br>周流无羁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记于申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