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之我见

邻家小瑜

最终,经过了两年公立小学的洗礼,成堆教育书籍的影响,和朋友们的大量探讨,加上十多年的上讲台经历,我终于对育儿(鸡娃)这件事有了点自己的看法。为了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始终保持知行合一,我决定把这些看法写下来。 1. 孩子是可以教好的。<div>除了1-2%的资优儿童和2-3%的受限儿童,95%的儿童都是可以被教好的,能够走入社会从事必需的职业。智商是可以被提升的。</div> 2. 现存的学校存在诸多弊端。<div>大班额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习惯各异,老师时间精力有限,怎么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呢?</div><div><br></div><div>信息化远程教育是一个解决方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网课最大的挑战是需要有时间又有教育智慧的大人监督。有财力的家庭愿意送去培训班或找私教,这当然可以弥补公立学校教育的不足,但也会有弊端,比如老师道德、教学水平无法保障,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等。</div><div><br></div><div>所以“双减”背景下,个性化教育还是主要靠父母。</div> 3. 教学是一个专业活。<div>你会什么不代表你会教什么。大学教授去教幼儿园的小孩子是教不好的,英语老师教语文那也是行不通的,术业有专攻。自己不能教娃的时候,要多多获取信息请能人帮忙,不能吝啬花钱。</div> 4.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div>教育的激烈竞争,应试教育的导向,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却不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导致的。绝大多数高校招生还是看高考分数。不重视分数就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任。</div> 5. 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div>人是多面的,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一些社会中非常重视的能力无法在学校中用分数来衡量。人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不要横向比较孩子,要纵向看待孩子的成长,就会充满喜悦。</div> 6. 学习在于习惯的培养。<div>听课认真,和老师互动,笔记工整;课后做作业积极思考;考前复习巩固记忆;课余大量阅读。这一切不是靠智商,而是靠习惯,是可以培养的。</div> 7. 塑造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远胜于学科学习。<div>品德和价值观是人生底色。认真负责与得过且过,迎难而上与畏首畏尾,大公无私与自私自利,乐观向上与消极怠工,你选哪样?学霸的成绩单背后一定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div> 8. 教育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br>0-3岁学走跑跳,3-6岁学生活自理人际交往,6-12岁再谈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方法),这完全不晚。抢跑的学习犹如要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去学走路一样可怜。<br><br>人的学习生涯从6岁至22岁中间长达16年,若算上硕博士更有24年之久,完全没必要提前学习。<br><br>鸡娃不能抢跑,要终身学习。 9. 音乐体育美术如此重要。<br>音乐舒缓人的情绪,运动让大脑释放多巴胺,美术提升生活美感。这三门课不入高考,却能让人产生幸福感,是人生的必备品。 10. 学外语输入量是关键。<div>学语言无论习得还是学得,关键都是要大量的听、读。大声朗读必不可少,背单词、课文也绝不可或缺。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输入的频率应该是每天进行。语言的学习方法与数学不同。</div> 11. 父母要帮助孩子的学业,但最重要的是提供爱。<div>学习不好的孩子不会快乐。有时他们需要一点指导,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鼓励。长期得不到指导和鼓励的孩子,学业没有进展,影响自信心,导致习得性无助,对个人终身发展是一种莫大的损害。</div><div><br></div><div>每天拥抱亲吻孩子,问一问她在学校里过得好不好,有什么心事,这种工作从孩子年幼时就要开始做起。有很多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其实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萌芽了。</div> 12. 教育是从教到不教的过程。<div>孩子小时候,家长多参与多指导多关心。孩子年龄大了,家长逐步放手,得体的退出。这种顺序不能颠倒。我想很多青春期孩子家庭亲子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父母将这种顺序颠倒了。</div> 如果孩子的成长是一场冒险,那么良好的家庭教育至少是一本科学的探险指南。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长达18年之久,如何过好这段漫长而又宝贵的岁月,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认真思考。